分享

小说||美食家

 冬歌文苑 2023-09-08 发布于北京

美食家

大凡名人都是有才华的,才华有多种多样,有的人在科学攀登的路上出类拔萃,有的人在音乐的殿堂里光芒万丈,有的人在本职岗位上精益求精把细小的事做到极致。江南某城有这样一个人把吃作为事业,吃到极致成了美食家。

玫莹就是江南某城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的美食家,他的才华在吃。他有一张吃遍四方的嘴,有一只能容的胃。玫莹吃遍本地,吃向全国,吃出亚洲,吃到世界。如果江南某城的哪家饭店,无论是路边店,亦或是星级店,甚至是隐秘的会所,只要玫莹没有去吃过,这家饭店都不算合格,餐饮协会都不能将其纳入会员授牌。如果有朋友找他,只要去酒场找肯定能找到。

玫莹天生就是美食家的料,他人高马大,双肩上扛着如斗一般大小的脑袋。这脑袋是为长大嘴而生,脑袋小了那张大嘴就长不下。嘴的双角过了腮帮直到耳垂之下。玫莹一口可以吃进一只童子鸡,一口可以含进大海碗装满的汤,应了这个城市的那句谚语“嘴大吃四方”。

经常在电视中收看动物世界的人知道国外有一种动物叫科莫多巨蜥。成年科莫多巨蜥一口可以整吞一只上百斤的猪或羊的尸体。玫莹的嘴虽不比科莫多巨蜥的嘴一次生吞的多,但他吃的比巨蜥讲究,玫莹吃之前要精心制作。从动物性来讲,玫莹与科莫多巨蜥同为动物,但玫莹是有思维的高等动物,是人类的一分子。玫莹的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科莫多巨蜥的吃只是为生存。

玫莹身材高大是一条魁梧的汉子,当他饱食之时胸前的双乳之下,胯部之上,高高隆起的胃包与腹部,似一座小山挂在胸前,似临盆的孕妇挺着大肚子,又似一只胀了气的青蛙。玫莹每次餐后与友人告别时只能侧身握手。若面对面握手,玫莹的手未伸出去,那隆起的肚子已经触及到对方。

玫莹的美食家成长之路是从吃路边小饭店开始。在玫莹刚到这个城市工作时,为满足南来北往的客人各种饭店应运而生。许多单位破墙开店,处处可见架一只炉子,招一名厨师,聘几名服务员,饭店就算开张。从这时候起,玫莹就从本单位破墙开的饭店里吃起,吃完整条围墙的饭店,再沿着街巷吃出去。慢慢的玫莹吃出了名,先是小店小铺开张都要争相发请帖邀请玫莹,再后来星级饭店开张也邀请玫莹。玫莹的名声远扬,那些要开张的饭店为了邀请到玫莹参加开张宴席,开张时间得由美食家玫莹来定。玫莹吃的日程排满了,他没有赶上参加宴席就不算正式开张,那仪式得重新来过,只有玫莹到场吃了宴席方才认可,这饭店才算正式开张。

每到年关单位交往应酬多,往往订饭店困难,这时候玫莹的优势尽显。年关时是饭店一年中的黄金季节,饭店都赚个盆满钵满。年关时饭店的“座位”是紧俏货,但再难也难不倒美食家玫莹,有哪一家饭店不巴结他呢?别看年关时饭店宾朋满座,那平时可就得靠美食家玫莹关照。玫莹身边的人,还有那个城市的人,去哪家饭店吃饭,唯美食家玫莹马首是瞻。美食家玫莹去过的店大家都去,美食家玫莹不去的店,但凡知道有美食家玫莹的人都不会去那家店。一时间玫莹成了“抢手货”争相邀请,有时候玫莹单位门口要排队才能见上玫莹。去过大城市的大医院的人都知道挂专家号的场景吧?就那个样没有一点耐心约不上玫莹。

美食家玫莹不再满足于在本地城市吃,要从本城饭店吃向全国。美食家玫莹能如数家珍般说出中国八大菜系的特色。他到山东吃,鲁菜口味咸鲜、平和养生、中正大气,传统名菜有糖醋鲤鱼、葱烧海参和德州扒鸡;他到成都吃,川菜以鲜香麻辣为主,有名的菜包括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和龙抄手;粤菜传统名菜有白切鸡、烧鹅和盐焗鸡;他到江苏吃,淮扬菜刀工精细、选材和造型讲究,名菜有狮子头、鸡汤煮干丝和蒲菜;他到福建吃,闽菜口味清淡、鲜爽、多汤,包括佛跳墙,鸡汤氽海蚌和酸辣鱿鱼汤;他到安徽吃,徽菜以烹饪山珍水产见长,口感鲜、香、咸,有黄山炖鸽、火腿炖甲鱼和腌鲜鳜鱼;他到浙江吃,浙菜讲究原料的鲜嫩、刀工,口味清淡以突出本味,有龙井虾仁、西湖莼菜和西湖醋鱼;他到湖南吃,湘菜是以酸辣、咸香、清香、浓鲜的口味为主,名菜有剁椒鱼头、腊味合蒸和发丝牛百叶。美食家玫莹讲完这些经历,中间完全不用停顿,眉头也不皱一下。当然八大菜系中还有更多的菜名,玫莹讲起来的那个形象,犹如相声演员在表演。

美食家玫莹也吃出国门。随着各种理由出国,泰国、越南的菜肴都吃的没了味道,韩国的泡菜烤肉、南亚的海鲜吃得有些腻,玫莹开始向往起西餐。乌克兰的罗宋汤,英国的炸鱼薯条,俄罗斯的饺子,法国的蔬菜炖牛肉,意大利的番茄酱,美国的汉堡,每一样都在美食家玫莹的胃里趟过,留下了异国他乡的味道。

美食家玫莹逐渐从公开地吃转向隐秘地吃。原本可以大摇大摆进饭店吃,后来情况变了,公开地吃有风险。邀请他的店家也开始适应变化,不再明目张胆地请。玫莹行踪变得神秘起来,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他只在两个地方,一是在会所的餐桌上,二是在去会所的路上。美食家的名气不减,那些隐秘会所老板们恪守多年来的行内规矩,这一定得美食家玫莹来吃过才能算是正式开张。

玫莹偶有几日闲,遇上酒友问:“今天去哪有酒局?”玫莹从不讲没有安排,佯作欢笑地告知酒友:“今天有酒局,太忙了。”

到了晚上,他悄悄地找一个路边小店,戴鸭舌帽,衣领翻得高高的,寻一个边角的座位。要一瓶便宜的老白酒,喝到脸色变红方才付帐离去。将瓶中一点余酒洒在手掌中,往脸上涂,顿时酒气熏人。出得店来,玫莹赶紧将帽子脱了藏在衣袋里,将衣领整理好,又一副神气的样子走在回家的路上。遇到熟悉的人打招呼,美食家好开心啊,天天有酒局。玫莹笑而不答,昂首挺胸派头十足。玫莹有时也矫情,他说天天没人请吃痛苦,天天有人请吃也痛苦。

玫莹上班一杯茶一张报闲的无聊,盼着早点下班。每日里下班后围着桌子转,生来就是个好酒的人。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几乎天天喝酒,醉了是常事。玫莹习惯醉的状态,酒桌上喝不足,那酒杯不会放下。经常喝到头重脚轻半夜里回家,墙走他不走。

这一日晚,玫莹喝的酩酊大醉,被酒友送到楼下,玫莹推开酒友自己上了楼。错把301室看成自家的401室,敲门惊醒了室内梦中人。

301室男主人开得门来,玫莹看到是个男人,失声痛哭起来“我不在家,你这个女人找野汉子,这日子没法过啦。”

这一声痛哭把男主人搞晕了,女主人听到哭声到了门口,“你这个醉鬼,死回家去。”

女主人连骂带喊:“401室,你们家酒鬼回来了,快来领回去。”

经这么一刺激玫莹酒醒了一半,意识到出了洋相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灰溜溜地上了四楼。

次日晨5点刚过,住5楼的邻居从外地出差回来,看到玫莹这么早在门口,便问美食家早安。玫莹笑着说:“早点出去买菜新鲜。”5楼邻居回家后,告诉老婆,那4楼的现在勤快了这么早就出去买菜。5楼的女主人笑的弯了腰,美食家昨晚闹笑话了老婆不许进门,这一夜在门口站岗了吧。美食家老婆非常凶悍,她让男人在门口过夜,那就得在门口不得离开,若是离开了,那会有更多新的惩罚。

东城建了一所烹饪学校,学校董事会一致决定聘请美食家玫莹兼任校长。烹饪学校的学员们听说美食家当校长,个个都想一睹玫莹的风采,见识校长的厉害。那日开学典礼上,玫莹酒足饭饱挺着个大肚子走上主席台。主持人宣布请玫莹校长讲话并展示才艺。校长讲话结束进入展示才艺环节,会场中间放着一排桌子,桌子上有20只杯子,在杯子底下贴有标签。10杯红酒,10杯白酒。玫莹逐个杯子端起用鼻子闻一闻便能将杯中是什么酒娓娓道来,这是法国的葡萄酒、阿根庭的葡萄酒、烟台的葡萄酒、宁夏的葡萄酒……在主持人公布10杯红酒标签名称后无一差错,学员们暴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玫莹微笑着逐一端起白酒,这是金门高粱58度、衡水白干67度、飞天茅台52度、五粮液52度、汾酒42度、伏特加56度、西藏青稞酒46度,那是……,只讲了9杯,最后一杯没讲。

主持人问校长,最后一杯为什么不判别是什么酒?

玫莹笑着说:“你们这些学生挺会开玩笑,那杯不是酒。”

“那是什么?”主持人问。

“是一杯怀孕四个月母牛的尿。”玫莹校长告诉主持人。

哦,现场哄堂大笑。

那杯是我偷换了怀孕四个月母牛的尿,想看看校长的本领。这时一个学员走到前排高喊。

哗……现场再次暴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几年美食家玫莹的嘴巴出了问题,也许是吃得太多的缘故。美食家的嘴巴已经吃不出味道来了,香的臭的,烂的硬的,熟的生的在他嘴里都是一样。这美食中自然荤食为主,世上万物有灵,那些被吃的动物也是有灵的。简单地吃,少量的吃,为生存而吃,是动物对人类的奉献。若是大吃特吃,那些动物就“生气”了,因过量食用动物,各种疾病随之而来,也许是报应。美食家玫莹在嘴巴出了问题后,肠子又出了问题。肠子是人体内重要的排毒器官,当发现肠子出问题时,玫莹吓得失魂落魄,四处求医,最终那长着肿瘤的肠子被割掉一段。

那一日玫莹斜躺在沙发上,痛风的双脚在茶几上搁着。老婆问他,你几十年来到处吃,嘴是吃的爽了,身体却落下个病。玫莹的老婆说她还年轻,后面的日子怎么过?也没见玫莹吃出个高官富豪来,现在后悔吗?玫莹静静地听着老婆的数落,心里泛起一丝的悔意,人没老那幸福的功能没了。

玫莹吃了几十年,吃得身体出了问题,如今一下子收骨头不能吃,玫莹有些不适应,就象吸毒的人戒毒那样,毒瘾还在心里蠢蠢欲动。过去哪一顿没有酒都不算吃饭,眼下在生与死的较量中求生占了上风,玫莹下班只能流着口水开车回家。玫莹的病情传播开来,那些原来邀请玫莹吃饭的人,在知道玫莹来日无多后,没人再搭理他。

玫莹受到医生的警告,想多活两天就管住嘴,检查发现玫莹的血液浓度远超正常值,体内堆积了大量的脂肪,严重影响脏器功能正常发挥,引起了多种严重疾病,阎王在向玫莹招手,玫莹快走到人生的尽头。

美食家玫莹静静地走在那条终将要去的路上,只是不甘心这么个年龄还未到退休就走向坟墓。玫莹后悔了,那曾经的风光是福也是祸啊。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郭志松,1965年9月生于祖籍江苏,现居上海。1984年入伍,2003年转地方工作。工作之余,常有即兴之作,擅长于抒发生产一线劳动者的感情。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