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东方丨情牵黄河

 新用户6981V1ce 2023-09-08 发布于河南

    也许是出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固有的情结,我从小就对黄河怀有仰慕之情。记得在西安上学时,多次乘车往来于西安与家乡之间。每当列车经过潼关,总能看到几段黄河水面在车外闪过,这时,车厢里的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指看窗外,发出惊喜的呼叫:“看,黄河!”尽管时间很短,我总会惊喜地望向窗外,直到看不见了,还会痴痴地沉迷在无尽的回味里。

      多年后的一年,我到三门峡参加政协会议,期间会议方组织与会人员参观黄河大坝,听此消息,我真的想要欢呼雀跃了。

     我们是乘车前往大坝的,车出市区,一路向东,很快就进入山区。一路上山高谷深,山路崎岖。车子往往沿着盘旋迂回的公路从山顶下到谷底,又沿着同样盘旋迂回的公路爬到对面的山上。透过车窗,可以隐约看到对面山上那迂回曲折的公路像飘飞的长带子在山间绕来绕去。这时,你也许会想起毛主席“跃上葱茏四百旋”的诗句。

     路的一边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这梯田蜿蜒曲折又整齐有序地从山顶排列到山下,又从山下一排排爬上另一座高山。层层梯田在山上盘来绕去,看起来都是一样的蜿蜒曲折,都是一样地飘飘欲飞,它们的形象十分相似而又不完全相似,似与不似之间好像整座山岭都动了起来。

      经过了千回百折,终于来到了大坝跟前。站在坝顶,我好像才理解了“雄伟”二字的含义。坝内水光接天,浩渺无际;坝外激流汹涌澎湃,“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负势竞上,“欲与天公试比高”。大坝两端,一端连着山西,一端连着河南,把两省紧紧地连在一起。两山夹峙,一水中流。环顾四围,我默默无言,看不够,品味不尽。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在气势磅礴的大坝面前,我感到自己是多么苍白无力!我陶醉在山水天地之间,心有所感却拙于表达,冥冥之中,耳畔仿佛响起毛主席《菩萨蛮.黄鹤楼》的诗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虽然有些牵强,也只能这样了。

      大坝下面建有一道长堤伸向河的中流,把河面一分为二。堤的南面是发电区域,由于正处在汛期,没有发电,所以水面波澜不惊,水流平缓。而堤的北面此时正值泄洪,是一派浊浪滔天的景象。洪流从巨大的山洞里奔涌而出,一头栽进坝前的大坑里,然后又溅起千堆浪花,化作万道雨丝,腾空飞起在空中,黄色的雨雾遮住了整个天空,灿烂的阳光也变得昏黄无力,消减了往日咄咄逼人的气焰。所有的人都被这景象,被这气势震摄了。回看长堤南北,一边是“静若处子”,一边是“动若脱兔”,动静迥异的两种境界,却能奇妙而和谐地共出一地,相安无事,相映成趣。长长堤坝的尽头有一个巨大的水泥平台,在那里可以正面感受到泄洪的气势,并且据说长堤的尽头还是中流砥柱的所在。禁不住这巨大的诱惑,我和几个人打着赤脚,沿着长堤向河中心走去。由于黄色水雾长期的积累,堤内淤积了一层厚厚的黄泥。我们小心地走着,到了河中平台上。平台正对着泄洪的山洞,为了安全起见,平台四周围起了铁栏杆。站在平台上,只见浑浊的洪水从山洞倾泄而下,发出隆隆震耳的轰呜,巨大的水流从高处跌落,然后一跃而起,扑上水泥平台,浑浊的水流从平台上滚滚流过,平台就像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中瑟瑟发抖,让人感到心惊肉跳。平台前巨大的深坑里,水流像是一锅烧开的水,翻卷着撞击着,撕咬着,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蒸腾的水气翻滚着冲向天空。水流的巨大声威像千军万马呼啸着扑面而来,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压迫,正常的呼吸已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我不禁张大嘴巴,使劲吸了几口气。

     游览归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就像黄河激流一样地澎湃着。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李东方,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石佛村人,义马市高中退休教师。从教四十年,工作常苦辛,晨起星作伴,暮归月相依,回看来时路,芬芳花满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