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诗歌●诗情画意】2023年第18期(总第九十五期)

 安徽晓渡 2023-09-08 发布于安徽

摄影:约瑟夫·辛特莱纳(Josef Hinterleitner)

【本期入选诗人】

语希、张边阿土、刘佩学、邹和平、张春、

朱志运、张忠庆、廖兴坤、樱花巷、菲馨春、

窦秋昌、江风、赵元存、但俊、程向前、

李国庆、章玉林、梁春坡、一点蜜

幸福的模样

◎语希

就这么轻轻一靠厚实的肩

便挺拔了那是朝夕相伴在心底积累比山

还要高的脊梁只做你的江山……

山泉奔涌一直向前

道路且阻它都流过了你是它

路途中浇灌的花朵时时在它的流水中绽放

多少的甜才能把满是褶皱的脸颊填满

微微露出的笑意是心底酿出的蜜

包裹着黄昏之时长椅上那对耋耄老人

人不老心为大美意延年

阅过千山万水的心总能挂满苍翠不说短暂

幸福会把夕阳西下时火红的流云拉得更长更久

语希原名李爱华居安徽淮南

最富有的人

张边阿土

台风又来了

你的城市,街道空无一人

喂饲风后

你和远方暂时要躲进一本书里休憩

米粒和诗行仍露在外面淘洗

雨停住了

你又可以从书里再跳出来

继续把文字拧干

检索远方,行李还在

你和身边人还在……

老伴

刘佩学

早已经不再喧闹街头

午夜没有了浅唱低吟激情澎湃

影子越拉越长

执手相依走向夕阳西下

沐浴美仑美奂黄昏转瞬间

暮色苍茫

枕你肩头揽你腰际

相偎一起听粉红色的回忆柔情似水

倏忽回到了从前恍惚

触手可及日子

脸颊绯红

一个眼神儿一个举手投足

契合诗情万语千言

一粥一饭一壶茶半杯酒

青春滋味儿余韵无穷听风听雨

些许浪漫曾经

皱纹舒展

昨天今天没什么两样

四季轮回。改不掉早起撕下一张日历

你煮饭我烧火

唠唠叨叨儿孙媳妇柴米油盐

日升月落

从来不说永远

更别说下辈子缘分

心知肚明

作者简介:黑龙江望奎人,现居哈尔滨,作品散见于《北方文学》《北方作家》《岁月》《小小说选刊》《地火》《小说月刊》《当代小说》《天池小小说》《检察日报》《幽默与笑话》《讽刺与幽默》《文学故事报》等报刊杂志。

平生一顾,至此终年

邹和平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世间最美的感情不过是“平生一顾,至此终年”

与君初相识,愿得一人心

在冗长的岁月里,相识容易相守难

生活本来平平淡淡,经年的日子兜兜转转

俩口子平常普普通通,一日三餐柴米油盐

上下班遵循两点一线,回到家大眼对小眼

见证过纷繁世界,百媚千娇,气象万千

亲历过物欲横流,情色浪涌,诱惑涟涟

俩人掺扶,渡金婚,迎来钻婚比钻石坚

像两棵盘根错节的树,历经风雨六十年

你走到哪里,我把根扎到哪片地

你坐卧哪里,我把头倚靠你的肩

当老伴打开收录机,齐唱一曲《醉千年》

平生一顾初相识,狂风暴雨济一舟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作者简介:邹和平,云南临沧人,文学爱好者。

长椅

◎张春

终于放下行李

一路装进哪些事物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相爱的人还在一起

拐杖倚在长椅旁休息

如果再次行走

可挪用枯干的手臂

男人可以忽略沧桑

利用所有的资源

听听外面世界的声音

祖母一样的女人

需要一个肩膀

停靠心中那个少女

长椅不知何时变短

必须紧紧靠在一起

稍有不慎就会有人落下

扶起时已是一粒灰尘

作者简介张春东北人现居青岛喜欢码字煮酒自娱自乐诗观写诗修炼心灵

相伴到老

朱志运

时光总是那么年轻

而你们老了

那颗相爱的心

还是嫩绿的

经历过那么多风雨的考验

锋利的命运也没有把你们分开

徘徊  痛苦  泪流……

被一股幸福的潮水统统冲走

走得越远 越能看清前方的路

越能相互感知

无须言语

心里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今生谁也不会离开谁

如影随形

陪伴到天涯到海角

到人生的尽头

坐在那把初识的椅子上

再听那首“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

也不会有皱纹

作者简介:朱志运湖南衡阳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衡阳作协会员。在《中诗领地》《一线诗刊》《今日诗界》《安徽诗歌》《长江诗歌》《中国网络诗歌》《湖南诗人》《辽宁青年》《文学百花苑》《文学天地》《现代诗美学》《青春诗歌》《衡阳日报》《衡阳晚报》等发表诗歌。

老人

张忠庆

灿烂的夕阳含情

温暖了老人眷恋的心境

岁月沧桑雕刻面容

多少美好的往事记心中

手拿播放的收音机

感悟着人世间的风寒雨冷

一首婉转悠扬的歌声

穿过旧时光唤醒绿色的梦

依偎在古朴的长椅上

年迈的心被熟悉的旋律感动

作者简介:张忠庆,山东省青州市人。作品发表于《安徽诗歌》《山东诗歌》《齐鲁文学》《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等。

旅行

廖兴坤

深秋江南的古韵正在盛开

两个落寞的背影蹒跚前行

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感受秋天的高远和明澈

走走停停仿佛根须深深地

扎进生活的烟火气里

经久不息地停留在味觉上

一半痛苦一半欢愉

反复回味

人生这场旅行

沉浮不过是庸常里的一束光

在时间的皱褶里

每一细微处流淌着的光阴

都安放着疲惫的身躯和焦灼的灵魂

作者简介:廖兴坤,男,布依族,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顺市作家协会理事、西秀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诗歌四百余首,有诗作入选第三届艾青诗歌节《我爱这土地优秀作品选》及十余个选本,第三届“杜牧诗歌奖”获得者。

我们的歌

◎樱花巷

晚风轻拥着月色

聆听留声机里的哼吟

每一帧都是在撑伞翻页

回溯过往的汹涌

星辉已绽放斑斓

等候一帘黄昏落下

在悲欢离合中磨砺

在光的浪潮中相拥

回首青丝变白发 

携一缕你眼波激起的柔风

把繁花吹进彼此的怀抱

庆幸我们的歌没有烂尾

人生旅途

菲馨春

浪漫的春酷热的夏

已成过去时

隐去弯曲隐去颠簸

深秋的白霜多么平静

一条木椅两个老人

仿佛世纪的相偎依

老式的旅行箱定然沉甸甸

装满了过去的事情

收音机善解人意

反复播放一首回旋曲

让拐杖成为一种仪式

送行赶路的人

抬眼看天吧

白云擦净了蓝天

起身踏着稳健的节拍

迈向下一个站点

旅途没有休止符

作者简介菲馨春安徽人诗文散见未名诗人》《安徽日报》《南国诗报》《太白诗刊》《长江诗歌等纸刊诗观功夫在诗外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依偎

窦秋昌

脚步差点被时光绊一跤

幸好相互搀扶着没有跌倒

青春不再岁月易老

时光煮雨感情越来越好

当年火热的爱情渐渐降温

生活日趋平淡回归本真

当年海枯石烂也不变

誓言沧桑岁月里兑现

牵手就是一辈子相依相伴

当年的少男少女已鬓发斑斑

当年的激情四射随流水潺潺

当我们老了已不是

花前月下的浪漫

而是踩着薄暮走向牵手相搀

暖暖的时光要吝啬的消遣

互为拐杖累了就近小坐

让身心都小憩一会儿

靠一靠彼此放心的肩

漫漫人生路一起目送

夕阳余晖慢慢地走远

作者简介窦秋昌山东聊城人省市区作家协会会员辽河》《黄河文学》《鸭绿江》《参花》《奔流》《青年文学家》《三角洲》《四川人文》《速读等四十余家文学刊物和网络平台发表诗歌作品千余首

夕霞

江风

跋涉千里风沙

踏平了路,走圆了月

一对鸳鸯从未改变路线

苦旅一生,种一生甜蜜

书写一生秋诗

用情絮厚白白的云

以心涂长蓝蓝的天

聆听那架老式录音机

记载的情深意长

酷寒里,一天一节日

一心向佛,向善,向美

漫长的曲路印着深深浅浅的足迹红一个个日子

夕霞

映红辽阔长天

作者简介:江风,原名安志国,黑龙江省

五常市人,酷爱文学创作,市作协会员,

曾在纸刊及网络平台上发表过小说、散文

和诗歌。

相依相偎

赵元存

在旅途中,相依相偎

在生活中,相亲相爱

皱纹四起的年轮

阻挡不了他们幸福时刻的呢喃细语

将老式收音机熟悉的波段调准

让欢快的旋律在耳畔响起

这是一份默契,也是一份甜蜜

让快乐始终洋溢在脸上

让相伴淹没岁月的伤痕

走遍天下

即使风餐露宿,也要让世界

能够真切感受他们奔向星辰大海的自由

作者简介:赵元存,安徽泾县人,医院行政干部,新闻和诗歌爱好者。作品曾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进报》《中国青年报》《辽宁青年》《中国网络诗歌》《安徽诗歌》《安徽诗人》《诗博刊》等媒体平台上。诗观:诗歌源自生活,放飞人生情怀。

旅行

但俊

岁月

磨打出硬朗

依偎着幸福

聆听

美妙的情声

于是

焕发支撑的力量

行李箱

装满

青春

快乐的畅想

旅行

总在追赶

春暧花开 

心灵的远方

作者简介:但俊,安徽省霍山县人,有作品发表于《安徽诗歌》《安徽文学》《作家文荟》《新安晚报》《皖西日报》《大别山诗刊》等。

两个人的旅途

程向前

时间的简史

浓缩在

粗细不等的绉纹里

花白的头发

细数着尘世的沧桑

柔情蜜意

沉浸在苍老的旅途

不必在意

曾经走过多少坎坷

更不必在意

前面的路还有多远

生命的里程

在温情脉脉中延伸

作者简介:程向前,安徽潜山市人,安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安庆晚报》《安庆作家》《安徽诗歌》《西狐文学》《三江文学》名家美文欣赏,以及其他文学平台发表散文、小说、诗歌作品若干篇。

旅途思乡

李国庆

坐在长椅上

他在调试老式收音机

她依偎在身旁

丝丝电流声似催眠曲

突然传出《五百英里》思乡曲

忧伤感人

他瞧着她的眼睛,仿佛她眼睛是小荧屏

他抚摸她的头发,仿佛她头发是被霜打的柳丝

还记得春天的山茶花是那么艳丽

山茶树就是在冬天也郁葱好看

有许多年没有看到山茶树了

椅子旁两只手提箱

藏着他俩旅行的秘密

作者简介:李国庆,安徽黄山人,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黄山市诗词学会会员,黄山区作协会员,作品发表在《安徽诗歌》《山东诗歌》《诗选刊》《长江诗歌》《安徽日报》等报刊。诗观:诗是从生命里流淌出来的血液,是从灵魂里散射出来的光芒。

老排长

章玉林

我知道

靠在你肩头的老伴

聆听着你播放的歌

你们是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那年

你从农村入伍

在大熔炉淬火

你很快地就能

由土向陶裂变

从此

穿上了皮鞋

戴上了手表

有好心的人

劝你解除婚约

你断然给否决

你俩

几十年来

休戚与共

伉俪情深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只因为

“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

忠贞不渝,

新美如画……”

作者简介:章玉林,笔名立早,安徽庐江人,当过兵。部队转业后,进入铁路运输系统工作,现已退休。闲暇之余,难舍笔墨情怀。

我和妳

梁春坡

把岁月行走的脚步声调小

净净的音容在椅凳上端坐

如此安详

稍歇一会,短暂的陪伴也是一场旅行

行李箱里装满我对妳这辈子想说

而不敢说出的爱恋

夕阳就在西山脚,羡慕地看着

我搂妳在怀中,妳倾听我心跳

拉长的影子里,妳中有我,我中有妳

齐声默颂年轻时的爱情宣言

假如妳是收音机里的歌唱家

那么,我就是妳最执著的粉丝

一辈子把妳热烈的追求才是我最大的不遗憾

作者简介:梁春波,男,笔名春坡,安徽省作协会员,文字散见《安徽青年报》。

我们的歌

一点蜜

如今,放下奔波

坐下来,拿出当年的收音机

播放那年冬的火焰

温暖两颗心窝

提着一贫如洗

肩并肩去了南方

每逢月圆望向故乡

那伦圆月挂在屋的东方

照亮母亲的白发又多了几根

而现在听这老歌

我们不似老将廉颇,只想把自己的肩膀

让老伴多倚点,携带简单的行李

在世界的路上,点播我们爱的歌

作者简介:一点蜜,安徽人。爱文字爱分行。

《安徽诗歌》编委会

主    办:安徽省诗词协会现代诗工作委员会

微刊编委会(以姓氏笔画为序):

凡非子、王维勤、许  洁 、肖丁丁

陈   怀、高建国、晓  渡、 靳   生、蔡永

校对组(以姓氏笔画为序):

他   乡、西木子、朱述云

阿   目、禺   者、徐造文

朗诵组(以姓氏笔画为序):

万丽霞、于   洱、小   荷、万   群

开心果子、王   慧、石   头、田霖珠

西 木 子、刘舒宁、闫淑敏、沐   一

初见寒梅、雨叶子、李白的李、张青

肖泰山、邵   梅、周   文、雨   润

侧   影、青   禾、明   璜、南渡北归

荀琼芳、宦美玲、梧   叶、笑   溪

郭穗军、雪如玉、黄海清、葛云松

葛   锋、紫   轩、瑞雪丰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