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力荐6部神级纪录片,轻松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好思勤 2023-09-0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教育需要点燃孩子内心的火苗

讲道理激发不了孩子的内驱力,不如潜移默化地引导他进行理智思辨、探究自我,看到生命的精彩并努力去发光发热。

——虎妈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男孩派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作者 | 可乐妈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如今,开学已经一周了。

但许多孩子依旧沉溺在假期自由、散漫的状态中,还有不少孩子患上了“开学综合症”:
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课堂上频频走神,回到家一打开作业本就情绪失控,千方百计想着要玩手机……
任父母软硬兼施,孩子们却还是我行我素。
对此,虎妈特意为大家找来了6部央视推荐的神级纪录片。
与其唠叨、说教,不如转发给孩子,趁着周末陪他们一起看看。
让孩子们通过视频自己去领悟读书的意义,从而点燃心中自律的火苗,激发他们前行的动力。
图片

《智能陷阱》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

日后一定会让你痛苦

“得到”App的创始人罗振宇曾披露:
“王者荣耀让人十分钟就有个兴奋点,吃鸡游戏三分钟就要有一个兴奋点,而短视频甚至要追求一分钟一个兴奋点。”
纪录片《智能陷阱》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它采访了众多互联网龙头行业的前高管或技术人员,其中,谷歌前工程师崔斯坦·哈里斯表示:
斯坦福大学中,有个名为“劝服技术实验室”的地方。
那里聚集着全世界最有天赋的产品开发者,每天不眠不休地研究着如何诱导用户一遍遍刷新手机上的软件。
图片
而这些研究人员,无疑是成功的。
如今,哪怕是深谙背后运作原理的从业者,也依旧会沉迷其中。
作为拼趣网(全球十大热门社交网站之一)的前总裁,他白天亲手打造着让无数人上瘾的社交软件。
到了晚上,却像所有普通用户一样,迟迟放不下手机。
图片
手机不断刺激着用户的多巴胺,它就像一款廉价的毒品,令无数人在快乐中不断沉沦。
最终,丢失了宝贵的时间和专注力。
歌德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这样写道:“凡是让人幸福的东西,往往又会成为他不幸的源泉。”
孩子,你以为游戏带来的是刺激,但长期沉迷其中,只会荒废学业,亲手毁掉自己的未来;
你以为短视频带来的是快乐,但回归现实后,你能感受到的就只剩下空虚和无聊。
千万别让一时的放纵,变成自己一生的遗憾。
图片

《村小的孩子》

你拼命想要逃离的习以为常

对有的人而言却是奢望

图片
“2008年奥运会在哪开的?”
“不知道。”
图片
“你长大想做什么?”
“我长大,想打工。”
图片
“还记不记得爸爸妈妈长什么模样?”
“圆的。”
图片
这几组对话,看似不可思议。
却真实发生在2011年,导演蒋能杰和几名农村留守儿童之间。
纪录片《村小的孩子》对准的就是这些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
里面有一对姐弟,姐姐叫范魏媛,弟弟叫范魏煜,他们的妈妈难产去世,爸爸又因抢劫进了监狱。
对姐弟俩而言,别说上学了,光是生存都格外艰难。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没有放弃学业。
为此,才上初一的姐姐范魏媛每个寒暑假都要外出打工,每天工作14个小时,到了深夜11点才下班,还经常被老板嫌弃年纪小。
图片
住的房子光线暗淡,弟弟就每天蹲在门口的石凳上看书、写作业。
日子如此苦涩,为什么他们还在坚持?
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读书,就是姐弟二人唯一的救命稻草。
所以,孩子,睁开眼看看这些条件比你差,却跑得比你卖力千万倍的人吧。
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每天不用为了学费而发愁,请务必要好好珍惜,别在最好的位置上心安理得地睡觉。
否则,终有一日,你会发现:
自己现在贪恋的被窝温度,必将带来未来人生的寒冬。
图片

《习惯的奴隶》

改变人生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小习惯

图片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很多时候,正是那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习惯,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纪录片《习惯的奴隶》中,就讲述了几种常见的坏习惯,分别是购物、吸烟和暴饮暴食。
里面有位上大学的女孩,因购物成瘾,每个月都要花三四千美元购买各类口红、包包、鞋子等。
不仅刷爆了信用卡,还欠下了不少外债。
虽然多次下定决心要改变,却还是日复一日被坏习惯奴役着。
想必很多孩子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吧:
每天睡觉前,都告诫自己第二天一定要自律,改掉不专心的坏习惯。
可一旦拿起手机,就又沉迷其中,不知不觉浪费了一天又一天,反复陷入“发誓—放纵—后悔”的恶性循环中。
对此,不妨试试纪录片中给出的建议:
  • 想要放纵时,先推迟5分钟
专家告诉我们,坏习惯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而推迟5分钟的时间,就能让理性思维抑制住本能。
  • 从一些微小的、没有负担的积极行为开始
越是高不可攀的目标,越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相反,越是微小的目标,却容易让人行动起来:
想要戒掉短视频,可以先试试每天少玩半个小时,想要拓展知识面,那就每天多看5-10页书。
记住,每一次小小的改变,都是在为你将来的人生铺路。
图片

《人生七年》

读书不一定能让你走上巅峰

却是普通人改命最好走的路

图片
纪录片《人生七年》跟拍了14位不同阶级的孩子:
他们有的来自伦敦富人区,7岁开始读《观察家》、《泰晤士报》,早早做好了整个学业生涯的规划;
图片
有的出身贫民窟,每天将“打架、恋爱和玩耍”挂在嘴边;
还有的甚至不知道大学是什么……
图片
多年后,富人的孩子依旧过着光鲜的生活,穷人的孩子仍然囿于贫困。
这14个孩子中,唯有一个叫尼克的孩子成功打破了阶级的壁垒。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习。
因为从小就对科学怀有强烈的兴趣,尼克多年来始终发奋读书。
21岁时,拿到了牛津大学物理系的通知书,28岁毕业赴美研究核聚变,成功留在了威斯康辛大学任教。
图片
随后,在美国定居,当上了教授,并娶妻生子……
从农场主的儿子,一跃成为了中产阶级。
董卿曾说过一句话:
“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加出色。”
孩子,人这一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读书是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事。
那些年你熬过的夜、做过的题都会成为你向上攀爬的阶梯,让你离底层的泥沼越来越远,离顶峰的美景越来越近。
图片

《最后的舞动》

不努力,上天会以最快的速度收走你的天赋

无论你平时是否关注体育项目,迈克尔·乔丹的名字都不会令人感到陌生。
这部《最后的舞动》就讲述了乔丹如何成为“篮球传奇”的故事。
他出生在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区,从小就是一个调皮、好动的“问题小孩”,总喜欢不遗余力地去挑战那些高难度且危险系数极高的事情。
他有好奇心、精力充沛,胜负欲强,可以说是天生的运动员。
图片
但比起天赋,他身上还有另一个更加显著的标签,那就是努力。
从高中加入校队起,到后来走上NBA的大舞台,多年以来,他始终在学习,每一次训练都会全力以赴。
因此,在比赛场上的他,永远保持着最佳的状态。
哪怕在对手遥遥领先,队友几乎都要放弃的情况下,他也依旧会拼命进攻,一次次凭借着一己之力,缔造奇迹。
曾有队员这样评价乔丹:
“我看过太多天赋异禀的球员虚度光阴,只有乔丹,他把每一盎司的天赋都兑现了。”
亲爱的孩子,老师和父母都觉得你很聪明。
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天赋。
但你要知道,单一的聪明,很多时候是无用的,它需要跟自己的最佳拍档——努力叠加在一起,才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可如果你选择了堕落,哪怕只有短暂的那么一两年。
上天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收走给你的这份礼物。
图片

《交换学校:阶级差异》

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图片
一提起国外的教育,很多人下意识想到的就是“快乐教育”:没有作业,没有升学的压力,每天下午三四点钟放学……
但纪录片《交换学校:阶级差异》却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
片子一开始,就介绍了两所截然不同的学校:
一所名叫贝姆罗兹,是公立学校,每天8点45上课,下午3点放学,学生人数众多,但成绩大多不好;
另一所名叫沃敏斯特,是一所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私立学校,学生人数只有贝姆罗兹的一半,但大多数孩子的成绩评级都是优秀。
原本,人们都觉得是私立学校优越的师资条件让孩子们的成绩遥遥领先。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纪录片让两组分别就读于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孩子,与对方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换。
结果,来到私立学校的孩子们,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规矩:
“宿舍十点钟熄灯,七点钟起床;
熄灯后和课堂上不允许使用手机;
女生不允许化浓妆、穿短裤,或是披散着头发……”
初来乍到的孩子们惊讶地发现,这些规矩如此不近人情,但学校的“原住民”们却都会自发遵守。
而在周围人的影响下,这些原本顽劣、懒散的孩子也一点点变得自律起来。
他们开始认真听课,主动完成作业,甚至规划自己的未来。
孩子,看看下面这张漫画吧:
很多时候,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其实是由他身边的朋友决定的。
和精英在一起久了,就会变成同样的成功人士;
和地痞在一起久了,也变成游手好闲之徒。
优秀的朋友会带你飞,劣质的朋友则会将你拖入垃圾堆。多跟认真踏实的人交朋友,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图片
《万物有灵》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要超越的不是高山,而是我们自己。
亲爱的孩子,又是一年开学季,如果你此刻正处于迷茫、焦虑中,不妨来看看这6部纪录片。
远离垃圾快乐,珍惜学习的机会;
从小事开始改变,把书籍当作自己的垫脚石;
每天努力一点点,多和优秀的人交朋友。
出发吧,孩子。
人生没有退路,走好当下的每一步,你自然会遇见那个更加强大、优秀的自己。
点亮“在看”,愿所有孩子都能从今天起行动起来,靠近自己想要的人生。

图片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如何培养学习内驱力,让孩子自信向上?

9月15日上午10:00

来男孩派直播间听听大福妈呀呀妈的分享

图片

*本文系男孩派原创,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400万精英家长都已经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