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朝晖图书馆 2023-09-08 发布于河北

前言: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往往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三国时期的种种恩怨情仇,折射出的人性光怪陆离,与今人并无二致。

庞统这一悲剧人生,更是历史中一段永恒的题材。他才华横溢,却难逃被利用的命运。而苦学十载的魏延,也无法避免走上绝路。种种悲喜剧交织,历历在目,警示我们审时度势,慎重为友。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一、乱世中取舍两难的庞统

庞统这个人可谓生而知之,任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却只活了36个年头就化为黄土。然而活着的36年,庞统可谓折射出了无数人的一生。

讲到庞统,不得不提到三国时期。那是个乱世,各路豪强你争我夺。曹操据北方,孙权据东南,刘备则在西部据点。三足鼎立的局面,让人难以立足。

庞统出生于一个小户人家,自幼聪慧过人,深受学者赏识。他本可以安稳求学,但时局动荡让他不得不政治斗争。庞统明白,要想在这乱世里生存,就得找一个顺应大势的主公来依附。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庞统其实可以选择投奔其他主公。比如孙权,孙权稳重冷静,用人不疑,政治手腕极强,要论资质来说,远胜刘备。但是时势所趋,庞统还是选择了刘备这艘大船。

刘备这个人其实也就那样,不上不下,既不如曹操谋深算远,也不如孙权立政稳妥。但因为刘备声势浩大,得到蜀汉旧部张松等人拥戴,再加上有关羽、张飞等猛将,可以说是西部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选择依附刘备,对庞统来说其实是两难取舍。他明白刘备不是最佳人选,但是为了在乱世存活,也只能委曲随和了。庞统的内心,早就看出刘备的种种缺点与弊病,但表面上还得暂时迎合,以图自保。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既然选择了,庞统也就全力以赴辅佐刘备。他出谋划策,让刘备成功进入蜀中。蜀地毕竟是个天府之国,获得蜀地就等于掌握了立足之地。当时刘备也听从了庞统的建议,果断放弃荆州,全力进取蜀地。

庞统明白,成就大业要趁势而为。放弃荆州固然痛心,但可以换来蜀地长久之计。刘备若再优柔寡断,只怕曹操、孙权先下一城,到时错失良机再难寻觅。

于是在庞统谋划下,刘备进军蜀中,一举击溃刘璋军,取得战略腹地。然而就在此时,命运的齿轮却悄然转动,让庞统走向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二、涪城宴会上的苦言劝谏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刘备进军蜀中之时,庞统便命丧黄泉。历史上对他的死因记载不详,然而有人怀疑,庞统之死并非单纯意外,而是刘备故意所为。

事情要从一场宴会说起。当时刘备大军已经获得若干胜仗,一时之间喜形于色。于是在涪城开了场盛大宴会,美酒佳肴,士兵们尽兴畅饮。乐声嘈杂之中,一向沉稳内敛的庞统竟然站起来高喊:“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这一句话直接点破了在场众人的思想。大家本已飒浪欢歌,被庞统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扎得浑身难受。刘备的笑容也僵硬了几秒钟,旋即又恢复了往日和蔼的样子。他反驳庞统说,当年周武王伐纣,大军进入殷都之后也歌舞庆贺,难道就是不仁之举吗?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庞统这一番话,直接点破了刘备良莠不齐的用人方式,以及他打着正义旗号实则谋私的做法。这话若是传扬开来,对刘备声名打击极大。何况,此时此刻,庞统的话无异当众羞辱了刘备。

因此刘备当即让人将庞统架了出去,过不久又将他请了回来,故作和气如初。可见,这场宴会让刘备对庞统留下了极其不好的印象。一个谋士不应公开批评自己主公,这已成为隐性规则。庞统做出如此举动,无异于公然挑衅刘备的权威。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其实,庞统之所以当众发话,也是迫不得已。他看到刘备用人唯亲,在军中各路人马。这让庞统看到刘备难成大器的端倪。但是平日里又无法直言规劝,只能选择在酒宴上发泄心中不满。

不过处世老辣如刘备,哪会听进谏言。当世之人,能见识到刘备真面目的,只怕也就庞统一人了。庞统难以再与刘备并肩,但又无处可去,这让他后悔当初投奔刘备的决定。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三、 落凤坡一箭穿心的疑点

其后不久,刘备大军围攻雒城。庞统提出分兵两路的策略,自己率军从小道出击。这原本是正常的军事部署,但也因此给了刘备可趁之机。

第二日清晨,庞统全副武装,策马来到了自己负责出击的小道——这便是后世所称的“落凤坡”。

“凤雏”是庞统的道号。当他询问此地名后,得知是落凤坡,不禁暗想:我的道号是凤雏,落凤坡对我极为不利啊。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就在他自忖不好的时候,对面忽然射来一记冷箭,准确无误地射入庞统的咽喉。庞统瞬间毙命当场,来不及说遗言,只挥手托付了身边的魏延。

看似意外,但实际上种种迹象显示,这是刘备故意设计。第一,庞统为文职人员,不应身先士卒进入前线。刘备却派他取小道,可见有诈。第二,能百步外射穿咽喉的神箭手,显然是对方布下的暗桩。最后,此地名“落凤坡”,与庞统道号“凤雏”遥相呼应,不啻刻意而为。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种种迹象都显示,庞统中计了。刘备表面上体贴,让他乘坐自己的坐骑。实则是送他去死。否则,以庞统的谨慎,断不会主动送身前线。

而时机安排得天衣无缝,刘备本人在大道上,无任何嫌疑。魏延等人也无从觉察。就这样,庞统便葬送在了落凤坡,成为刘备除去异己的第一人。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四、魏延的无明与刚愎自用

庞统临终前,想必也意识到自己中计了。但为时已晚,来不及留下遗言,只能将未竟事业托付给了魏延。

魏延勇猛过人,是典型的武将。只可惜,武勇并不等同于见识和政治手腕。他不像庞统那般通晓大义,看不清刘备的真实想法。

否则,在涪城宴会之时,庞统的话他也应有所警醒。在落凤坡时,庞统的失踪也应让他意识到刘备的问题。但魏延还是我行我素,从未想过收敛。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他自恃武艺高强,敢于与蜀中群臣针锋相对。到最后被诛杀时,也没能认清刘备的为人。若有庞统的谋略通透,也不至落得如此下场。

后人说庞统死得冤,但又能奈刘备何呢。当世之人,能见识到刘备真面目的,恐怕也就庞统一人了。奈何魏延无悟性,庞统前后两次提醒都白费。最后还是在落凤坡染红了头颅,成就了刘备这个乱世君主。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五、悲剧外史中的启示

活了36年的庞统,一生折射出的种种,让后人不得不深思。他虽然才华超群,却也难逃被利用的命运。成王败寇,唯见者明。庞统之死,亦是历史的一次缩影。

我们也许无法归结历史权谋,但可以通过这些悲剧得到诸多警示。比如,识人之明、团结同僚等,都是脱颖而出的必要手段。否则,任人宰割也难逃被利用的命运。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另一方面,刘备的所作所为也令人反思。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终究难善其终。后世之人若再犯其覆辙,势必酿成更大的不幸。

人生苦短,更需慎重择友,团结同心,方可化险为夷。历史无法重演,但我们可以在其中汲取智慧,开创出更好的未来。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结语:

庞统和魏延,各有千秋之能,却难逃时运不济之命。他们的悲剧,警示我们警惕奸佞,明辨是非,更需慎重择友。

历史无法重演,但我们可以在其中汲取智慧。方寸之间,看清乱世真相,方可不负韶华。古人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一个明辨是非、淡泊名利的人,苦短自在,康健乐观,方是人生的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