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两起眩晕病案的诊治
2023-09-08 | 阅:  转:  |  分享 
  
两起眩晕病案的诊治

一、高血压180兼头晕案

四年前,2019年8月,某老板找上门来,主诉高血压头晕,血压最高有180,眼压也高。把脉左手脉沉紧,右手脉沉紧带劲。

中医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脉沉为里,紧为寒,劲为实。故里寒当温,实宜攻破,兼顾它症(肺寒,膀胱寒,眼压高)。以白通汤为底加减。

予5付:江油无胆附子15(另包先煎30分钟)、生姜30、炙甘草10、葱白4茎 (通心肺,去里寒)、南山楂20、天麻50 (降浊化燥)、车前子10、川牛膝30 (降眼压)、石菖蒲20、法半夏20、西砂仁20(碎,后下)、白芷15 (去肺寒,白芷入太阳转三阳)。

一周后,告知头晕已好,血压平复,最高130。把脉看,右手劲像已除,仍有紧。已不沉。但其谓要出差,姑以桂枝龙骨牡蛎汤科中应对,等出差回后,又进白通汤加减而愈。

按:脉带劲,主燥邪,沉紧而劲,里寒并燥,主血管病变。白通汤去里寒,天麻南山楂降血压,通脑络,法半夏,石菖蒲,西砂仁去肺寒。白芷化燥通脑,则令危象除。

西医高血压,在中医可以由于寒主收引、升降失调,浊毒内陷等引起,分而治之,权衡进退即可。

二、罗华昌老师60岁妇人头眩医案

六旬妇人,头眩,中西罔效,西医诊断为颈椎增生,此为器质层面观察之因。然“阳化气阴成型”,器质层面表现,必有气运层面深层之因!西医限于认知,不知审证求因,浅尝辄止,知浅行岂可深?其疗效不佳,可以理解。中医如何深层洞察,深入解局?

罗华昌老师(罗华昌,男,江西丰城人,执业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三十余年,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酷爱中医学,潜心钻研中医药理论及实践,精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四圣心源》等经典。)四诊合参:

(一)望诊

1.1 脸色:面色萎黄>萎为失充,黄色为中焦脾胃之色,常人荣卫之气加于中气之上,故黄色不显,白里透红为外为裹。经云,五七,阳明脉衰,黄脸婆实际上是荣卫之气先衰后成。

人之色域,就如俄罗斯五层套娃:最外红色,次层白色,中为黄色,偏里青色,最里黑色,层层相裹而叠加。

年轻健康者,系五层套娃,白里透红。何以如此?肝肾佳,脾胃健,心肺旺。不仅血充,阳气亦旺,阳如喷泉之力,血如喷泉之水,故荣华外显。

人至青年,工作过劳,血不充或气不足,成小白脸;中年,气血双亏,成黄脸婆;中老年,脾虚日久或引肝乘,肝之本色青色显;老年或病重气衰之人,露出黑色了,气运败矣。从此察,老妇气血定然双亏。

1.1结论,气血不能充盈于面,常因心肺功用欠佳

1.2舌色:舌淡苔白>舌质候血,淡红为正常,淡为虚为寒,酱紫黑为实为热。

舌苔候气,薄厚为流行顺畅与否(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以薄为贵,厚贱之)。白为肺气输布之状,舌为心苗,受肺气制衡而降,如火热甚则黄,候火克金,心肺失协,肺胃失统。

舌边尖为肝为心,木火之之性。故金气虽布,亦不失木火本性为佳。有舌苔满布者,心肝不旺也。

1.2结论:血虚或寒,气运速缓

1汇总结论,心肺失养,气滞血虚,身体偏寒

(二)闻问之诊

2.1吃喝:饮食一般有时上腹胀>上纳不足,责胃失和,偶有为虚;

拉撒:大小便正常>下运如常;睡:失眠>心不交肾。

2.2表:头晕如坐山车,手足四肢麻木不仁>清阳不达四末及头;

半表半里:颈椎后背整天酸痛>酸风痛寒。整天为实,此风寒狼狈为实邪,痹于间也;

里:腰痛腰酸常感无力>肾虚失养,常感+无力,日久恐阴阳俱虚。

2.3小结,胃纳与脾运,实则心肺扶助于胃,肝肾加持于脾。心肺不力故纳虚,肝肾尚可则运常。失眠,心不能交肾,一为心肺之虚,二恐中宫有碍,犹牛郎无鹊桥不能近织女也。

从表里看,里虚(肾虚)铁证如山,表里有风寒痹阻,需攻坚破实,表虚而阳不达四未及首。

2.3结论 人体气机两大运行通道,向内向下,向上向外,皆出现问题。心肺无力,肾亦虚,心之虚更甚,脾阳无心肾合力而虚,故脾不足四肢。

(三)切诊

3.脉微弦紧:里虚(微)+寒克(紧为气分)+气机失宣(弦入血气,正气遇湿邪、水邪、淤血阻滞不能宣通,郁中相搏之象)

阴阳:阴证为本,阳证为末,整体偏阴,当扶阳为主;表里:里虚表亦虚,表里同病,阴症先里后表为常法,半表半里处有实邪,当攻之破之;虚实:整体虚,局部实;寒热:偏寒。

理:故综合而看,此妇人,肾虚已久,肾气不能从命门发出,循督脉而上至颠顶,经风池风府,得外气而变凉,至颠顶而化雨,泥丸降甘露而润下。故心火亦不能向下,遂项强、头眩、眠差……群症蜂起。

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择温补为主,消为辅,少少用和。

方:肾四味补肾虚,桂枝汤调营卫,加葛治项强,黄芪五物达四末,苓桂术甘补心降,芍药甘草还阴用,当归补血四物并,泽泻汤泄内浊,止痉散通滞连上下。

治法:当首补肾元。引肾气上行,再强肺心,令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则鹊桥自显矣。

升地气:肾四味120g、骨碎补30g、黄芪120g、当归30g(气血精津阴阳俱补之)、地龙30g、全蝎5g、蜈蚣2条、泽泻70g(痰水血瘀滞俱清化攻运之)、葛根90g (与黄芪共升之,葛偏于督脉);

下天气:茯神30g、桂枝30g、白芍60g(下之降之)、川芎10g、红花10g (亦通脑);

搭鹊桥:炙甘草30g、大枣10枚(补液补血)、生姜20g、白术20g(健运脾胃)、焦三仙各 20g (扫除一切中滞)。

是故群症皆可平复,此案功力深厚。系中医着眼于整体,以全局统一全局之体现也。

西医之机械观、局部观,此生恐难以匹及,来生转世千回,或可触及万一尔。

献花(0)
+1
(本文系国宾书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