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堇||一路吃到东北去之从阿那亚到兴城

 三只荆棘鸟 2023-09-08 发布于山东

文&图  小堇    

这是第  972 篇文章

为了阿那亚,我们出发!

阿那亚在前面牛逼闪闪地诱惑着我们,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从唐山湾的浪花里拔出脚来,转身上车,沿着海边公路,直奔阿那亚。

路上的风景愈发清幽起来。虽然沿着海边走,但是公路两旁有树,树荫浓密,这就使得我们的车就像是在绿色海洋中行进的一艘快艇。快艇名不虚传,我们很快进入秦皇岛地界。随着越来越接近阿那亚,大树更多,绿地更整齐,我们好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公园里。到达阿那亚门口,看到很多车经过门卫的检查后进去,我们也尾随在后面,却被拦下告知,没有预约在里面住宿,是不允许进入的。我们面面相觑——怎么这也要预约?为什么疫情以来,那么多那么多的景点都开始预约了?帝都如此,其他很多地方也如此。门卫解释说,因为阿那亚里有很多私人住宅,所以,如果不是业主,也没有预约住宿的,一律不许进。

那就只好离开了。这,也是没有提前做攻略的结果。

好在整个城市都是美的,所以,即便因为进不去阿那亚有些遗憾,但也只是有些而已。眼看到了中午,我弟说,咱们找地儿吃饭去,吃海鲜去。

在这里,虽然我弟对秦皇岛的很多地方耳熟能详,但是没说哪儿的某一家餐馆的某种东西特别好吃,于是我们就驱车沿路而下,在北戴河市区找到一家外观看起来还不错的餐馆,停车进去,开始点餐。这里,主打的都是海鲜。要条鱼,要盘蟹,再要一盘海蛏子,一份鲜虾的三鲜饺子,一份鲅鱼饺子。原来一直以为在海边吃海鲜,价格应该便宜一点——至少没有长途运费呀。可实际上,人家说海边的海鲜更新鲜,所以,价格肯定不会怎么便宜,尤其是在北戴河这样的旅游城市。不过简单的几个菜,一结帐,也是大几百银子。

吃完饭,晃晃悠悠地继续出发。晚上,我们要入住在葫芦岛。

路上,我开始查葫芦岛的旅游景点。我喜欢自驾游的最大原因,就是自由,就是可以走一路玩一路,到哪儿,停留多长时间,完全是自己说了算。可是我小侄儿最渴望海,想去海里游两圈;我弟考虑得最多的是下一顿什么最好吃;我侄女几乎不提意见,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因为最近我在读关于明末崇祯时代的小说,所以,对宁远城,对袁崇焕很感兴趣,而兴城,就是原来的宁城。这是袁崇焕重创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地方。当年,袁崇焕镇守辽东,将满清人阻挡在了山海关之外。只是后来由于皇太极的反间计,再加上党争,而崇祯又年轻气盛,耳朵根子软,所以把袁崇焕给杀了。袁崇焕是党争的牺牲品。可以说,明朝的灭亡,首先是内忧,其次才是外患。当整个王朝的官僚体制从上而下都烂透了的时候,不灭亡都天理难容。老百姓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能够丰衣足食地生活。

出了山海关,过了南戴河,就是兴城了。

一说要出关了,侄女和小侄儿都很兴奋。他们很想看看这天下第一关的雄伟模样。我眉飞色舞地告诉他们,一出关,就是大片大片的庄稼,到处一片绿油油,你就会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北大仓”。2019年八月我一路向北,一直到了漠河。坐在高铁上,一出关,就被庄稼给震撼得长大了嘴巴。

车开到山海关前,我弟说,看看吧,这就是山海关。那边,最东头,就是老龙头。

             (图片来自网络)

我补充道,万里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这里,就是长城的最东头。出去,就是关外了。

我是2006年来的秦皇岛,登上的山海关,参观了老龙头。2017年,在嘉峪关,我专门去寻找长城的起源。那一段看起来不起眼的土墙,没有建在山脊上蜿蜒起伏,而是在平地上笔直站立。四望,到处都是绿色植被和鲜艳的野花,这植被和野花冲淡了它本应有的苍凉——它是一个被打造过的景区了,原生态的,大约也只有那一段城墙了。我弟对小侄儿说,还记得你小的时候在山海关长城上撒欢吗?不记得了?也是,你那时候太小了。

我们没有多作停留,没有满怀激情地去登上这天下第一关,而是选择出关。出关之后,瞬间就有了一种天高任鸟飞的豪情,而大海,也在我们的右侧一路相伴——这次出关,我看到的是海,是属于南戴河的海,而不是大片的庄稼,因为这次我们是沿着海边行驶的。

站在关外看山海关,看要入关的车排成长队等着检查,这让我忍不住地想起明末的辽东战争,想起清军浩浩荡荡地入关,想起顺治入关进驻紫禁城后,后来的帝王又出山海关到承德,到木兰围场狩猎以及向蒙古和新疆秀肌肉。大清回到关外,有没有一种回到故乡的亲切感?

出关之外停车下来,移步到沙滩上,回望山海关,长城一头扎进海里像是巨龙在饮水。明万历年间,戚继光在这里修筑了高3 丈的入海石城,成为一个军事要塞,后来石城坍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作为清代海防前哨,老龙头毁于战火。现在,没有战争,没有饥饿,很多游客在这美丽的渤海之滨的细软沙滩上游泳踏浪,身心放松,姿态悠闲。我们怂恿小侄儿下海游游,他看看头上的大太阳,问,前面还有海吗?

有啊,一直到葫芦岛,都是海。我弟说。

那就到前面再说。

前面还是属于南戴河风景区,沿途都是海滨浴场,而游玩的人渐渐少了。也看到很多漂亮的建筑,大多是星级比较多的酒店吧,只是看起来并不那么热闹。

我开始关注觉华岛。觉华岛和古城、温泉并为兴城三宝,是兴城市不可或缺的城、泉、山、海、岛五大景观之一。“觉华岛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区东南10余公里、距海滨浴场9公里的海中,呈长葫芦形,面积13.5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98.2米,海岸线长27公里,是辽东湾第一大岛屿。面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差不多。觉华岛山石秀美、古树参天,南有张家山岛和杨家山岛,北有磨盘山,一大三小相映成趣。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辽代大龙宫寺、明代大悲阁、海云寺、石佛寺、八角井、唐王洞等。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之环境幽雅,树木葱茏,野花飘香,是得天独厚的避暑、游玩、休养之地。岛上有北国罕见的菩提树和历史悠久的八角井。

于是我们要去觉华岛,小侄儿甚至已经计划好了,到了岛上先游个泳,在岛上到处转转,然后去吃海鲜,吃完再去看夜景。

我要在岛上住一晚上。小侄儿说。

同意!我和侄女一起说。

两晚上也行。我弟说。

观点达成一致,赶紧导航觉华岛。然后,赶紧看上岛的船票。

可惜,这个时间点,上岛的末班船也赶不上了。我的心底充满了惆怅,我小侄儿的心底估计也充满了更深的惆怅。

那我们先去兴城,晚上逛古城赏夜景,明天再去觉华岛。我说。

也只好这样了。

路上,在海边停下。退潮后的大海看起来有些狼狈。很多人在滩涂上寻找着什么,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所谓的“赶海”,于是也下去,低头看看能不能寻到一枚侄女儿心心念念的美丽贝壳。只是,贝壳没看到,看到的是浅水的细流里不停翻着跟头的小钉螺,觉得好玩,捡起来一看,里面竟然有一只张牙舞爪的小螃蟹——原来,这就是寄居蟹!原来,寄居蟹就是靠在小钉螺里翻跟头往前行走的。我觉得非常好玩,就抓几只放在矿泉水瓶子里,小侄儿欢天喜地地拧上盖子,郑重其事地放在车内。

我们进城,我弟先找洗车的地儿。他最看不得车有一点儿脏,所以也对我们车内吃零食基本保持严厉禁止的态度。

他洗车,我就和侄女儿逛集市。大约是这个地方的集,路边上有很多地摊,蔬菜水果副食衣帽日用百货,应有尽有。我们买点儿鲜艳的毛桃,买串儿葡萄,再买半个新疆大西瓜,让卖瓜的给切好,然后你一块我一块解解渴。旁边有卖零食的商店,也进去买点喜欢的零食吃。

找了好多家旅馆,终于找到一家满意的。入住之后,问老板,哪儿有好吃的。老板热心地告诉我们,往前走几个红绿灯,再怎么拐,说那边饭店很多。当地就是烧烤多,海鲜多,朝鲜冷面多。我们决定去找找,更开心的是,好吃的就在古城方向。

我弟一直在找海鲜市场和海鲜店。只是,海鲜市场一般都是早晨营业,到了晚上,只好去找还在开门的海鲜专卖店。总算找到一家,进去,我弟非常豪横地说,先来三斤皮皮虾,再来六个螃蟹。老板说,我们这儿有山东的螃蟹,也有葫芦岛的,你们要哪种?

我们就是从山东来的,到了葫芦岛,肯定要葫芦岛的呀。

老板可以免费为我们蒸熟。在等待蒸熟的时间里,坐在店前的马扎上,和老板聊天。老板说他在济南待过一段时间,那个热呀,哪有葫芦岛好?你看看我们这里的风,是不是凉凉的?晚上要是喝啤酒吃烧烤到半夜,会感到冷的。的确,此时的风特别凉爽,与我大聊城的热风仿佛来自两个世界,至少也是两个季节。如此看来,我们的消暑目的在这儿实现了。

和老板聊生意。他说,生意不好呀,虽然疫情结束了,大家可以满世界乱窜了,但是消费的人少,所以钱越来越难挣。你们要是去吃饭,那边,就是那边,有个店的烧烤套餐特别好,99块钱你四个人差不多就够吃的。

虾和螃蟹蒸熟了,我们用塑料袋提着,去寻找那家有套餐的烧烤店。店面很干净,也很宽敞。我们点了套餐,一边等上菜,一边和店员要了几个盘子,倒出皮皮虾和螃蟹大快朵颐。店员看见了,笑,说,你们吃就行,我们这里允许帶餐。

我自己吃了一大盘虾和两只螃蟹,还有一堆烤肉。我弟除了海鲜,更喜欢他家的朝鲜冷面。但是,吃来吃去,老是找不到他吃过的最好吃的那种冷面味道。在接下来的几天,他每餐都要点一碗冷面,但是最终也是遗憾而归。

我在哪儿哪儿吃过的那碗面,真的很好吃。怎么就找不到那碗面的味道了呢?他很纳闷。

我也吃了几口冷面。只要是有冷面,我总要吃几口的。我喜欢那种酸酸甜甜凉凉的感觉,若是再加上辣白菜,那就更美了。

吃完,每个人的胃都是沉甸甸的。我们启程去古城。

天落了一阵急雨,当我们从北门进入古城时,雨停了。

一座形成古城,半部明清战史。兴城古城是一座方形卫城,历史悠久,位置重要,背倚辽西丘陵,南临渤海,雄踞辽西走廊中部咽喉之地。是辽东地区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辽圣统和八年(公元990年)始称兴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明政府在此设卫建城,赐名"宁远",明代兴城古城称宁远卫城这是明朝在辽东的最后屏障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和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袁崇焕以不足两万人兵力击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两次进攻,这就是著名的"宁远大捷"。

进城。城门楼和几座大牌坊灯火辉煌。城门楼上有全副铠甲的将军塑像,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袁崇焕,或者是祖大寿,而牌坊,就是为祖大寿和祖大乐建造的。当年,他们为镇守辽东立下汗马功劳。这些遗迹,都在昭示着这是一座军事重镇。原来,这被女真族虎视眈眈的宁远城,更多的是兵将驻守,一旦敌人来袭,必然就是一场血雨腥风。但几百年过去了,现在的宁远城是一座百姓安居乐业的城市,里面商铺林立,游人如织。大家身心舒展,悠然自得,享受着和平与美好的烟火生活。走在厚重的青石铺就的古城大街上,耳畔萦绕了一天的铁鼓铮鸣在游人的笑脸中渐渐远去。宁远是大明的宁远,是袁崇焕和祖氏兄弟等一众抗击满清鞑子入关的将领的宁远,而如今,它是国泰民安的辽宁人的兴城。

晚上逛古城,灯光美则美矣,但是视野毕竟受到不小的限制,所以,很多有名的景点也并未看到。这颇令人遗憾。天又要落雨,时间也晚了,摊贩们正在忙着往屋里收拾货物,于是我们转身往城外走。

明天,要去沈阳,去找我弟说了无数遍的大帅府附近的一家好吃的餐馆,去大帅府逛逛,再去沈阳故宫瞧瞧。

作者简介:小堇,原名李晶。聊城一中语文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