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茅台+”的野心:年轻人的第一杯茅台,喝完这杯,还有三杯

 旅游地产观察 2023-09-08 发布于云南

质疑茅台,理解茅台,羡慕茅台。
本文作者:夏樱樱
全文共 1854 字,阅读需要 4 分钟


喝完这杯
还有三杯

茅台X瑞幸的酱香拿铁火爆全网,9月4日开售当天就直接冲上了热搜。据瑞幸咖啡官方微博消息,酱香拿铁单品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单品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

从口味来讲,评论两极分化,有人直呼上头,细品很香,也有人说“像被醉鬼强吻”一般难喝,但依旧不耽误人们前赴后继购买尝试,一些店铺的订单甚至需要排队4-5个小时。


酱香拿铁爆火的原因,不仅是茅台与瑞幸跨界带来的强烈反差感,更有着年轻人对茅台这一白酒“神话”的好奇。在年轻人心中,茅台既是高不可攀的“酒界奢侈品”,也是致富道路上的“理财神器”。如今,高端品牌大接地气,只要19元就能品尝酱香味道,从小就听过的“美酒加咖啡”,谁不想试一试呢?

茅台跨界早已不是第一次,许多人说这是“年轻人的第一杯茅台”,但其实,去年5月推出的茅台冰激凌,就已经被这样说过了。有趣的是,年轻人的茅台喝完“一杯”还有“一杯”,据报道,继冰激凌、咖啡之后,茅台酒心巧克力等产品也即将面世,大有伍佰所唱“再喝完这杯还有三杯”的架势。


从质疑茅台
到羡慕茅台

茅台冰淇淋、酱香咖啡对于茅台来说,并不只是简单的产品,它是茅台打破中老年圈层、打入年轻人市场的战略布局。不爱喝白酒的年轻群体,一直是茅台等白酒品牌“攻不下的壁垒”。茅台通过跨界来优化产品矩阵,打破企业边界,将品牌印象年轻化,拓展年轻消费群体,渗透年轻消费市场,以此达到茅台品牌“白酒+”的多元化经营目标,也为白酒企业探索出了新的增长方向。

茅台多元化经营的布局早已显现。



去年,39元一份的茅台冰激凌刚刚推出时,收获了不少“割韭菜”、“搞噱头”的质疑。但如今,茅台冰淇淋已更新11种口味、3种产品形态。根据茅台2023年半年报数据,酒店业务及茅台冰淇淋业务营收2.2亿元,今年依旧保持增长之势,总销量近1000万杯。不仅如此,茅台的财报还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
旗下茅台文旅推出了10多款文创产品,实现了6亿多元的营业收入。



同时,茅台在数字化方面的成绩也十分亮眼,与茅台冰激凌同时上线的自营电商APP“ i茅台”,在上线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就登上了苹果App Store免费排行榜的第一名。今年上半年,
“i茅台”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93.38亿元,累计注册用户已突破4200万,俨然已成为茅台又一较为成功的新业态。

从做冰激凌的质疑,到做APP、咖啡的爆火,茅台用实力充分说明“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是“茅台+”
也是野心家

茅台在文旅方面的野心也有目共睹。

2012年,茅台集团全资子公司茅台置业成立;2013年,茅台文旅成立,随后,茅台文旅与贵旅文产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茅台文化展示基地,形成茅台专属文旅商业模式。2016年,茅台国际大酒店开业;2022年末,三亚海棠湾茅台度假村开业;今年5月,茅台集团与长隆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去年,茅台集团董事长丁雄军曾透露,
茅台要做深“茅台+”和“+茅台”,从构建文化体系、开发文化产品、丰富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场景等四大领域来推动。目前,茅台正在大力推动茅台天街、茅酒之源沉浸式体验、千年酒脉、世界名酒庄园等项目。

可以看出,茅台着力打造“酒文旅”产业,是早已画好的战略布局。就目前的营收来看,2023上半年,茅台集团实现营收695.76亿元,同比增长20.76%。对比下来,酒店业务及茅台冰淇淋业务的营收仅有2.2亿元,但其涉足文旅,做跨界的战略意义却并不仅限于营收。

于外,酒企与旅游相融合是大势所趋,是品牌升级、产业升值道路上的新发展路径;于内,茅台进军文旅产业不仅满足了其发展多元化产业的需求,是令“酒文化”具现化的载体,更是为企业创造新增长点的机会,是对大众认可度的进一步渗透。

视角回归项目本身。在酒界,茅台是家喻户晓的国酒神话,但在文旅界,以茅台现有的文旅项目,在创新不断的文旅市场中,则稍显普通,亮点不足。不知其后续的茅台天街等项目,会带给大家怎样的惊喜。


茅台与瑞幸这一波联名,简单概括就是“赢麻了”,既拓展了企业边界,又刷新了品牌的年轻度。茅台的IP价值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其跨界的底气。但文旅市场百花齐放、日新月异,唯有紧跟不断进化的消费趋势、深度创新,才能长久立足。

稳坐白酒界头把交椅的茅台,做跨界惊喜不断,做文旅的功夫又会如何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