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公报》搬走之后

 积沙成塔0u3svg 2023-09-08 发布于天津

按:原文载《中老年时报》2020年11月2日第八版副刊,本文为未经删减原文

《大公报》搬走之后

姬成

1902年创刊、至今仍在发行的《大公报》,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它诞生于天津,随着局势变化,曾多次变更过馆址。1906年,英敛之在日租界旭街租用东京建物株式会社地皮自建楼房,9月初从法租界迁入,直到1931年被迫移出;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这座如今坐落在和平路与哈密道口、四面钟对过的二层小楼,就是大公报馆的所在。天津光复后,《大公报》复刊,重回此地。那么在报馆搬走的日子里,这座楼又见证了怎样的历史呢?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和平路与哈密道交口,四面钟对面的二层楼,就是大公报馆

《大公报》搬走之后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1917年大水中的大公报馆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日租界地图上的旭街5号,即大公报馆地址所在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华北形势也愈发紧张起来。11月8日,日本关东军及驻津日军所属特务操纵便衣队暴乱,顿时让天津陷入恐怖氛围中。《大公报》本因出版言论自由问题,正在法界筹备新址;暴乱既出,军车呼啸,枪声时起;旭街铁网封锁,行人受阻,抬头看四面钟高处,竟成日军机枪阵地。严峻形势下,报纸无法送出,报社遂停刊六日,匆忙搬家,这就是《大公报》搬离日租界的过程。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载《大公报》1932年8月6日)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老九彰的巨幅广告(载《大公报》1932年9月)

报馆走了,这座二层小楼很快迎来了新主人。1932年7月中旬,来自上海的天福绸缎庄租下了这处房子。上海天福此来盘趸旭街北口“老九章”所存绸缎洋货,当时,在法租界天祥市场已有一天福号绸缎庄,上海天福为表区别,遂改名“老九彰”,大力宣传低价,进行拍卖。其实这是一种营销手段,不仅这家“老九彰”,同时有十几家来自上海杭州的绸缎厂家利用天津大纶、九纶等著名绸缎商进行所谓存货拍卖,吸引顾客前往。“老九彰”将原属报馆的房屋粉刷装饰一新,挂上了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和横幅,以大降价做噱头,开业第一天就售出四万余元,这当然也离不开《大公报》的宣传。报社记者拍摄了门面的照片,与报馆时代照片做对比刊登出来,再加上原老九章的名声,着实引来了大批客流。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1937年交通部天津电话局编《天津电话号簿》载忠兴楼地址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可见“X兴楼”字样牌匾的大公报馆旧址楼照片(明信片)。请注意,除牌匾字样外,楼头檐部的装饰眼窗亦被覆盖,与大公报馆时代有明显区别。

1934年2月,名士侯毅路过四面钟,看到了大公报馆旧址的模样。侯毅是无锡人,师从严复,严复曾称赞他的文笔。站在报馆旧址前,侯毅想起了光绪戊申年(1908年)秋天,他曾随侍老师左右,在这大公报馆楼头,一同与英敛之、蔡儒楷等人对饮;如今报馆迁走,当年的主宾除侯毅本人外,也都不在人世。侯毅不禁内心凄然,口占七绝一首曰:腹痛犹过四面钟,危楼无恙燕巢空。应刘已逝侯芭在,载酒难追瘉野翁。老九彰走后,此处再没有过多新闻报道,可是仍能从其它资料中一窥蛛丝马迹。大公报馆旧址租界时代门牌为旭街5号,翻开1937年交通部天津电话局编《天津电话号簿》,则见“四面钟对过5号”是“忠兴楼饭庄”。日商曾出版天津风景明信片,上有四面钟旭街照片等,该楼自然也在其中;早期照片中,该楼尚悬挂有“大公报馆”四字匾额,但有部分稍晚期照片显示该楼匾额上书三字,仔细辨认之,则依稀可见“X兴楼”字样。忠兴楼是山东饭庄,1934年迁离法租界原址,一直到1937年均有记载在旭街营业。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昌和洋行华北支店旭街5号店面略图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昌和洋行1楼平面图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昌和洋行2楼平面图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昌和洋行的“铁锚”商标(天津档案馆藏)。遣返归国后,昌和制作所继续为小岛及其后人经营,改组合并后以雅马哈发动机之名存续至今。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昌和自行车广告(天津档案馆藏)

抗战的全面爆发空前加剧了民族危机,华人华商纷纷逃离日租界,日侨日商则掀起迁入潮流。原大公报馆将要迎来的,是一家日本商店。1939年7月底,知名的日本自行车及机械生产商昌和洋行将店面从寿街迁来至此。株式会社华北昌和洋行本店设在天津,创业于1924年,店主名叫小岛和三郎,来自滋贺县。滋贺古称近江,其地多出精明商人,有“近江商人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之称,小岛也是这样的商人。昌和洋行从奉天起家,事业遍及东北、华北及中国沿海,主营自行车及配件,兼营橡胶制品、保险箱、涂料、打字机、誊写版等业务。小岛此前已经在特四区小孙庄建立了昌和自行车工厂,组装“铁锚”牌自行车,是当时全国最早最大的自行车厂,每年生产的自行车除零售外,有相当一部分供侵华日军及日伪各官厅使用,并生产枪械零件军工产品等。随着天津沦陷和生意做大,小岛觉得应该把店面迁到日租界最繁华最显眼的地方,于是就来到了旭街,在这里充分享受了侵略战争带来的既得利益。昌和在这里经营,直至日本投降。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天津、上海、沈阳的昌和工厂在光复后被接收,解放后成为天津/上海/沈阳自行车厂。广大工人团结一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天津“飞鸽”,上海“永久”,沈阳“白山”等蜚声世界的自行车品牌。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光复后,《大公报》接收旧址。(载《大公报》1945年10月27日第二版)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重回四面钟对面的大公报馆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今天的香港《大公报》报头

《大公报》搬走之后

图:和平路哈密道口大公报馆旧址现状

天津光复后,国民党接管昌和工厂,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改名为天津自行车厂,充分解放了生产力,“飞鸽”等著名品牌从这里诞生。而和平路哈密道口的大公报馆旧址,于1945年10月26日,重新回到了《大公报》的怀抱。这阔别的十四年,正是中华民族艰苦抗战国难深重的十四年。

精选留言

  • 弓米弓我1985年左右在此楼工作,当时是天津皮革制品工业公司,管辖天津11个皮鞋厂,2个运动鞋厂,4个制革厂,还有皮革化工厂,鞋楦厂,皮革机械厂,皮革学校,皮革研究所。小楼中间中空,二层结构,楼后面有个舞厅基本保持原样,木板地,当时做礼堂
  • 直沽风云老和平路街景被改造的七零八落,失去了绿树浓荫,变得人烟稀少。唉!
  • 老莫图一早,旭街远景没有百货大楼建筑,图九则有,行人都是不多。 三一年九一八后日军就在四面钟(日租界)上架了机枪。
  • 百年影像记忆和平路的老建筑都没有了,唯有老百货大楼和劝业场现在也转制卖给东北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