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育儿书籍,教育孩子还是力不从心?

 水上青荇 2023-09-08 发布于山东

上学的知识,在社会上用不到十之二三,大家还是要上学,教育还是那么卷。那说明在这其中有用的东西还是很多,知识不过是教育的其中一项。

读育儿书籍也是一个道理。考试的阅读题答案不是唯一的,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孩子的气质性格不一样,家长的气质性格也不一样,一种方法对一个孩子适合,对另一个孩子可能就不合适。


很多育儿书籍中讲解例子都是自己教育孩子成功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对自己孩子并不一定适用。那其中的育儿理论是否了解了吗?

成功的经验不可复制,但其中心思想还是可以借鉴的。尽信书不如五书,读书切忌生搬硬套。教育孩子的中心思想是如何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不管读了多少育儿书籍,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我读一本育儿书籍,在阅读过程中总是感受至深,每每至此时就暗暗下决心也要学习作者的教育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从根上来说,孩子是个独立的人,不是木偶。木偶的特征是,一个人可以随便摆布它,要它怎样就怎样。而一个人,他有自己的思想,有好奇心,有主动性,有欲望,就算是一个小孩子,也是如此。

从育儿书籍学习一些理论和例子,会发现原来这样管孩子很好用啊,到时候我也去试一下。但是任何知识都要成体系,且能灵活运用,才能真的感受到它的力量。

题主说看了很多育儿书籍,那很多是多少本?


再就是看了《不吼不叫好妈妈》,利用书中所讲,发现不是想象中那么好用。其实单独一本书或者几本书真的解决不了育儿问题。

我也读了不少育儿书籍,《正面管教》《发展心理学》《捕捉儿童敏感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读懂儿童的心》《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父母的觉醒》《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游戏力》《非暴力沟通》……

那我在教育孩子上就没有难题吗?也不是,我也会经常遇到问题。

虽然读了那么多书,但是教育孩子还是有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所以多谨慎都是不为过的。


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先反思自己。

当你温柔的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在做什么,你想让他做什么?

孩子没有听你的,那他说了什么或者又做了什么?

如果角色反过来,你是孩子,你的妈妈在这时叫你,你会怎么想?

你的孩子5岁,年龄还比较小,玩起来可能就不想停下来、不想回家、不想吃饭……等等大人觉得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这些提前跟孩子讲好规则是比较好的,虽然5岁但也能懂得这些规则,比如几点回家,为什么回家,都给孩子讲明白。

偶尔的时候,孩子玩得不尽兴,也可以让孩子多玩一会儿。

说实话,每次我看育儿书,我的大脑就会瞬间清醒,对孩子的态度就会有所变化。

所以,每当我对孩子的耐心有所减弱时,就要看书补充能量,或者回答知乎问题补充能量。

尽管有时我对孩子的要求很不合理,但我始终认为我心里有着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人无完人,我也是,所以在吼叫了孩子、骂了孩子之后会难过、会后悔,但是冷静下来跟孩子道歉,并仔细分析自己为什么突然发飙,之后这种情况就会少出现。


还有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

有时,家长的控制欲上来的时候,亲子关系就会变得很紧张。

家长想让孩子听话,孩子反抗或者不听,家长一时顺不过来,就会吼叫孩子。

其实,小孩子做事情也有他自己的理由,也有他自己的想法,或许这件事情孩子想得不对,但只要没有伤害,不妨让他一试。

人,总是会对自己所想有点执念,“不撞南墙不回头”,孩子也是一样。

让他去做他想做的,当这件事的结果出来后,他会看到哪里出了问题;如果他看不出,他会去寻找原因。这些都是人的天性,去发现去寻找去学习,找到自己满意的。

比如我有时看孩子弄东西,我告诉他怎样怎样才是对的,他偏不,非常尝试自己的方法。当然了,我一看就知道他那样不对,但是孩子坚持,那就让他试试。只有试过了,他才真正知道哪是对的哪是错的。

最后呢,书还是要多读一些的,关于发展心理学的书籍一定是要读一读的。

读的育儿书籍多了,又了解了孩子的发展规律,这些融汇贯通,再结合孩子的气质性格,总会好很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