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谢模满/我那早已开启的减法人生

 潇湘原创之家 2023-09-09 发布于湖南
  

我那早已开启的减法人生

作者:谢模满

用加减法来规划人生,实在是很有创意。读过小学的人,都能了然于心,锵然于行。

但是,人分各色。激进的人打了鸡血,加法做得永无止境;颓废的人像漏气的皮球,减法做得没有尽头。一条斜线贯穿始终。理性的人生应该是一条因了持续积累而攀升,又因了不断精简而缓降的抛物线。

我不算理性人,至少前半生不是。我的人生轨迹呈抛物线是个巧合,是个偶然。

年轻的时候,对什么都兴趣盎然。先后集过邮票、烟花、火花、剪报、文萃等等,由于没有成本投入,这些东西或因零零落落而毫无价值,或因稀稀散散而徒作谈资。先后迷过吉他、笛子、口琴、二胡、架子鼓、风琴等中西方乐器,都因为全靠自己摸索,不得要领而始乱终弃。

大学期间,读书总热衷于寻章摘句,把那些华丽的辞藻、优美的段落、流行的警句,抄录下来时时温习。那不过是为了写情书的时候露才扬己,吹牛的时候掉舌鼓唇而已。对于文字所传递的深刻思想、所包含的动人情感,是体会肤浅的。

刚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屁股生疮背又痛,坐不得,卧不得。于是总要往外面跑,非要往热闹钻。一面之交就喜欢跟人称兄道弟,一旦识得副科级及以上的干部,还要沾沾自喜一番。因为功利而“社牛”,又因为自卑而“社恐”。

……

这样一顿神操作下来,我突然发现,一二十年来,我不仅什么也没有获得,反而堕落成了一口臭水塘——积满淤泥,野草芜杂,源头没有活水,库存无处排遣。

不知道什么原因促成了我释迦牟尼般的顿悟,于是早早的开启了我的减法人生。

——把应酬社交压缩到最狭窄的范围。工作中非常正式的应酬,操作规范,井然有序,程序简单。就是半正式的应酬最令人无奈,有些人抢席位就像争官位一样,有些人极尽讨巧之能事就像应声虫一样,有些人称呼年轻领导为“老兄”就像小弟一样,有些人端着茶杯转圈就像拉磨一样。在我看来,这是对礼仪的曲解,对文明的异化。为此我拒绝了许多应酬。

——把兴趣爱好削减到最满足的点上。工作于我,轻车熟路,虽然消弭了远大理想,但是也要全情投入。除了为个人荣誉而战之外,更多的是回敬曾经的不平遭际,回报今天的知遇之恩。大量的业余时间投注于阅读。早年阅读,既有一时偏好,又有不断挪移。从名人传记到文人社会,从历史文化到哲学伦理,从中外名著到畅销书籍,都出于当时的功利目的。现在则从心所欲,臻于悦读。十多年来,我坚持每天三四个小时、每月三四本书、每年三四十本书的阅读。和历史人物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内心得到丰富,眼睛变得通透。偶而亮一下嗓子,来几把棋牌,不过是阅读疲劳的缓释罢了。至于年轻时候的其他诸多爱好,都付之阙如了。

——把活动半径限制在两点一线。上楼住宿,下楼办公,是我感到无比幸福的一件事。我非常享受铁门围墙之内的自由生活,因此车补全是纯利润。街上的琳琅满目,世上的人事纷繁,我从不主动。年轻后辈讥我有严重的代沟,他们根本不懂愿做痴聋的妙处。远离喧嚣,免得陷于物欲;不问人事,免得祸从口出。块然独处,令我充实惬意。特别是在家做菜、吃饭、小憩、安卧的同时,听听邱毅教授分析台海局势,听听杜文龙偶像讲述国际风云,听听王立群老师剖视历史故事,听听周国平先生解读哲学思想,完了美美地睡上一觉,酣畅淋漓。偶尔出门,多是几个同学朋友的小聚。一旦聚首,吃得手脚并用,喝得昏天暗地,笑得前仰后合,骂得狗血淋头。“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可惜他们在老县城只有四五只,新市区也就六七头。

由是观之,从加法到减法,不是被动的结局,而是主动的选择。我很容易就完成了这个转向,特别是当时间减去了我的父母兄长以后,我尤其减得更加轻巧。这种主动的选择,是历尽喧嚣之后的宁静,是极尽芜杂之后的简约,是净尽慌乱之后的从容,是阅尽绚丽之后的恬淡,是尝尽甘苦之后的挥洒,是剔尽名利之后的达观。

我就坚持这样的人生观生活下去,假如还能与健康结缘,我后半生的幸福将没有止境……

作者:谢模满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