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治疗讲义

 bdcxrh 2023-09-09 发布于湖北








针灸治疗讲义


伤寒门
难经曰,伤寒有五,曰中风,曰伤寒,曰湿温,曰热病,曰温病,故伤寒者,概括外感诸症而言也。凡疾病之由外受者'谓之外感°外感之邪'由皮毛而媵理'而后传入经络脏腑,引起人身之内脏、血液、神经等起变化,此伤寒之所由作也。汉时张仲景, 将伤寒之症状'分属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论治°三阳症中,则有表症腑症。三阴症中'则有寒化热化。六经之中'复有合病、并病、传变等等'分条缕析,于所著《伤寒论》中,言之极详,为后世医家治疗伤寒之正宗。惟全书洋洋数万言,非短期间所能研究,兹挈六经之提纲,舍其汤药之方剂,参入针灸之治法,分别言之,欲得其详者,非读《伤寒论》全书不可。
太阳
【症状】头项强痛、恶寒、脉浮。如兼体痛呕逆无汗脉紧者,为伤寒。如兼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为中风。
【病因】伤案有广义狭义二拥'广义之伤寒,概括外感诸病而言。狭义之伤寒'即本条太阳病之伤寒症也。外感之邪,侵入人身之表部,名太阳病,为风寒袭入化病之第一期也。人身感受外界之寒邪,血管收缩,故脉浮紧。血液滞涩,故头项强痛。寒邪外束,周身之毛孔闭塞,故无汗。肺气不宣,故呕逆。毛孔闭塞,体温不能外达,故恶寒。如感受风邪,则风属温化,能使神经兴奋,促进汗腺之排泄机能,故汗出。汗腺弛张, 毛孔不闭,故恶风。体温因汗出而外达,故发热。
【治疗】风府(鋭泻)、合谷(同上)、头维(同上)、风门(针灸)。
太阳腑病
【症状】太阳病发汗后'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腹硬痛、小便不利' 此为蓄水症。若少腹硬痛、脉微而沉、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此为蓄血症。
【病因】太阳之腑为膀胱,俗称尿胞,为贮尿之囊。其底旁左右各有输尿管一条, 通于肾脏,人身饮食之水,由肾脏分泌后,再由输尿管而入膀胱,贮蓄既满,则由膀胱之排尿口从尿道泄出。若病邪入膀胱,则排尿口因病邪之刺激,而括约闭锁'是以小便不利,愈积愈多,因而胀满,故少腹发硬而痛。同时肾脏因膀胱不能排泄,其分泌机能, 亦受障碍'既不能分泌'自不能吸收'故虽渴欲饮水'而水入即吐也。若蓄血症'则因病邪入于血管,肾脏分泌不能得力,则热邪并入血中,自膀胱而出,若一时尽下,则病自解,无容医治,故《伤寒论》有「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之则愈」之明文。若结于膀胱而不下,或下而不尽,或虽小便通利,而少腹仍硬痛也。
【治疗】蓄水:大椎(钝)、曲池(同上)、阴陵泉、足三里、小肠俞、中极、膀胱俞。(以上均钝)
蓄血:中极、三里、神门、内关、膀胱俞。(以上均针)
阳明
【症状】壮热、烦躁、不恶寒、大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而数、唇口干燥、此为阳明经病。如日晡潮热谚语、口臭气粗、腹痛拒按、矢气频转、大便秘结、小便短少、 脉沉实有力,甚则沉伏,此为阳明腑症。
【病因】经病:有由于太阳病失于调治'转属阳明。或由体气衰弱,风寒之邪长驱直入而成。盖风寒之邪,袭入人身,体温不能外达故发热。久而不解,则体温亢盛,故壮热。表寒已罢,故不恶寒。脏腑受高热薰灼'故烦躁。因其热度过高,津液受其蒸迫, 故大汗大热。津液被夺'脏腑肌肉失其滋润'故肤舌干燥'而口发渴'欲饮水以自救也° 热盛则心房张缩强而速,故脉亦洪大而数。
腑病:阳明之腑为胃肠,良由热邪深伏于肠胃,故肌肤反不觉大热,而为发作有时之潮热。胃中之迷走神经'受高热之刺激'影响于脑,脑神经失其正常之知觉'故谚言妄语,神识模糊。热则灼津,肠胃枯燥'失其蠕动之能力,不能滋润糟粕以排泄之,结于肠中'而成燥屎'故大便不行。秽臭之气'则由肛门泄出'故矢气频转。因燥屎停滞肠中,故腹痛而拒按。津液为大热所劫'肾脏无从吸收水分'分泌量减少'故小便短少。
【治疗】二间、三间、合谷、曲池、内庭、解溪、中腕、足三里、支沟、照海。(均鋭泻)
少阳
【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头痛在侧、 目眩耳聋、脉弦细或弦数。
【病因】或由太阳转变而来,或由风寒直入而成。太阳之邪在表,故曰表症。阳明之邪在里'故曰里症。少阳之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于胸膜肋膜'及横膈膜等处躯壳之内,脏腑之外,介乎表里之间,故曰半表半里症。邪在表则恶寒,在里则发热, 少阳之邪,在半表半里,故有表症之恶寒,复有里症之发热,而成寒热往来之现象。因其邪在胸膜、肋膜、横膈膜等处,附近之肝脾膵三脏,亦因之而肿大,气血亦不能畅行, 故胸胁部自觉满闷。同时胃之消化机能,亦受病邪之影响,故默默不欲食。横膈膜痉挛, 故欲呕。少阳之腑为胆,胆得热则分泌力亢进,胆汁上溢,故口苦。胸胁部发热,故心烦而咽干。病邪上澈'头部血管郁血'故头痛。耳部之听神经'与目部之视神经'因受邪之影响,而发生变化,故目眩耳聋。
【治疗】足临泣、足窍阴、期门、中渚、间使。
按:伤寒三阳经中,太阳阳明各有经病腑病,前人区别甚详,惟少阳腑症独缺。谢利恒先生谓目眩口苦'系胆火上炎。胸胁苦满,系胆火扰胃。寒热往来,系三焦不和。是少阳见症之目眩、耳聋、胁痛为经络病。经病腑病,往往齐见而混合,故小柴胡汤一方,亦经腑合治而不分,并非少阳无腑病也。
又按:俞根初先生《通俗伤寒论》,则谓寒热往来,耳聋胁痛为经病。目眩咽干, 口苦善呕,膈中气塞为腑病。二说虽略有不同,而经腑每多合病,不必为之强分也。本篇少阳条,亦经腑合而言之,而治疗条中,所取各穴,亦已概括经病腑病之治法矣。
太阴
【症状】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不渴、脉迟或微、舌苔白,是为寒化。兼壮热烦渴、舌焦黄、脉洪数者'为热化。
【病因】凡病邪侵入人身,正气出而抵抗,正邪相搏而发生种种现象,是谓病症。然人之体质有强弱,年龄有盛衰,年富质强者,正气之力有余,与病邪相抵抗,则成机能亢进之现象是为阳症,即热化也。年老质衰者,正气之力不足与病邪相抵抗,则显机能衰减之现象,是为阴症,即寒化也。故受病之原因虽同,而为寒化热化,则每因病者体质之强弱为各异也。夫太阴者,脾脏也。古人以上列诸症为脾病,实则即肠胃病也。寒化症,乃由体质孱弱,冷气内侵,或饮食生冷,以致肠胃受寒,饮食留滞于中,不能消化,故腹胀满而痛,而饮食不进也。因其为寒化,故口不渴。血液得寒则凝泣,血行慢缓,故脉迟或细。若夫热化,则体温增高,故壮热。水分因热而消夺,故口渴舌焦。此寒化热化之别也。致于吐痢,为寒化热化皆有之症,盖胃肠得寒,则血管收缩,失其吸收作用'故上逆而为吐'下注而为痢'得热则蠕动亢进'血管不及吸收'故亦为吐痢也。
【治疗】寒化:隐白、公孙、足三里、中腕、章门。
热化:少商、三阴交、隐白、大都、中腕、天枢。<a

【症状】目暝踌卧、声低息微、不欲食、身重恶寒、四肢厥逆、腹痛泄泻、自利清谷、口不渴、脉细缓、舌白,此为挟水而动之寒化症。若心烦不寐、肌肤灼燥、小便短数、脉虚数、舌光红、少津液,此为挟火而动之热化症。
【病因】肾虚之体,外邪侵袭肾经,肾阳虚者,则挟水而动。肾阴虚者,则挟火而动。挟水而动者,是为寒化,为全体机能衰减之病也。下焦虚寒,体温减低,不能达于四肢,故恶寒而四肢厥逆。寒邪过盛,血流缓滞,心脏衰弱,故声低息微,不欲言语, 两脉细缓。四肢之神经与血管,得寒而收缩,故身痛而踌卧。肠胃不能消化,肾脏失于吸收,故泄泻而自利清谷。挟火而动者,是为热化,则因体温亢进,津液大伤,故肌肤灼燥。神经因热而兴奋,故心烦而不能安寐。津液少则血管空虚,体温高则血行迅速, 故脉虚数。
【治疗】寒化:肾俞、肓俞、关元、太溪、复溜。(各穴俱鋭均灸)
热化:涌泉、照海、复溜、至阴、通谷、神门、太溪。(各穴针泻之)
厥阴
【症状】张目直视、烦躁不眠、热甚不恶寒、口臭气粗、四肢厥冷、心胸灼热、热甚厥深、或下利脓血、或喉烂舌腐、脉弦数而洪、舌红或紫或绛,此为纯阳症。若四肢厥冷、爪甲青黑、腹中拘急、下利清谷、呕吐酸苦、脉细迟或沉,此为纯阴症。若腹中痛挛、四肢厥冷、吐利交作、心中烦热、渴喜饮冷、饮下即吐、烦渴躁扰、脉象细弦或细数不静、舌或黄或白、舌质红似润而齿干,此为阴阳错杂症。
【病因】厥阴为六经之极里,阴之尽,阳之生,故有纯阳症,有纯阴症,又有阴阳错杂症。纯阳症由热邪传变而来'纯阴症为寒邪直中而得。阴阳错杂症'为直中之寒邪' 与传变之热邪,互相错乱而成。兹分别言之。
纯阳症:热邪传入厥阴,体温极高,故热甚而不恶寒。厥阴属肝,肝热上澈,故目开而直视。热盛则气血沸腾,故烦躁不眠,心胸灼热。因其内有急剧之热,气血内趋以事救济'不能充达于四肢'故四肢反觉清冷'内热愈盛则冷亦愈甚'故曰热深者厥亦深° 喉舌为热邪所薰灼,而喉烂舌腐,热邪入肠中,肠壁发炎,肠膜溃烂,故下利脓血。
纯阴症:寒邪直中厥阴,体温之生成因之减少,不能达于四末,故四肢厥冷,与纯阳症之因寒而厥者'适得其反。其辨别之法:先热而后厥者'为热厥。不热而厥者为寒厥。寒邪盛则血行瘀滞,故爪甲青黑。伤胃得寒而不运化,故下利清谷,呕吐酸水。
阴阳错杂症:阴阳错杂,寒热互见,故有阴症之吐利厥冷,腹中痛挛等症。复有阳症之心中烦热,渴欲引冷等症。然非纯热,故虽饮下即吐也。
【治疗】纯阴症:肝俞、关元、行间、中腕、期门,五穴用灸治之。
纯阳症:大敦、中封、期门、灵道'肝俞。
阴阳错杂症:中封、灵道、关元、间使、肝俞。
温热门

伤寒与温热皆外感病也。惟外邪之侵袭人身,因其所入之部位不同,或所受之气邪各异,其所病则异焉。夫伤寒为感受外界之寒邪,由毛袭而入,渐次传里,初起必有恶寒见症,入阳明始从热化。故其发现大热时,必在数日以后,其发也缓。而温热则不然, 盖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初起少恶寒症状,即有之亦甚微而易解,旋即大热口渴,或神昏谚语,相继而来,其发也暴,此伤寒温热辨别之大要也。兹复采戴北山《广温热论》 中,伤寒与温热之辨法五种,撮要录之如下:
一、 辨气:伤寒由外入内室,有病人无病气,间有有病气者,必待数日之后,转入阳明经腑之时。若温热之病气从中蒸发于外,病初即有病气触人,以人身藏府津液,逢蒸而发。(下略)此节言伤寒无臭气'温病则有臭气也。
二、 辨色:风寒主收敛,面色多光洁。温病主蒸散,而色多垢晦,或如油腻,或如烟蒸,望之可憎者'皆温热之色也。
三、 辨舌: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使有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转黄、 转燥、转黑。温热头痛发热舌上便有白苔,且厚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细如积粉。传入阳明,则兼二三色,或白苔且燥,又有至黑不燥者,则以兼色之故。(下略)
四、 辨神:风寒中人,自知所苦而神清,传里入胃,始有神昏谚语之时。温病初起, 便令人神情异常,而不知所苦,大概烦躁居多,且或扰乱惊悸,及问何所苦,则不自知, 即问有神清而能自主者,亦多梦寐不安,闭目若有所见。(下略)
五、 辨脉:温热之脉,传变后与风寒颇同,初起时与风寒迥别。风寒初起脉无不浮, 温邪从中道而出,一二日脉多沉数。
读戴氏文,则温热与伤寒之辨别,已甚明了。然所谓温热者,乃一切温病热病之总称。病之属于温热者5则有风温' 暑温'温毒'温疫' 湿温、秋温、冬温等等。揆其起病之原有二:一曰外感温热。一曰伏气温热。外感温热者,即感受温热之邪,随感随发者是也。伏气温热者,乃感受外邪而不即病,潜伏人身,至相当时期而发,《内经》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等是也。夫病邪既袭人身,安可潜伏不动,相安无事'而经过此长期'始为病貌,视之殊属妄谈,然借证于西学,则知其为不谬,我中医之所谓病邪,即西医之所谓细菌,细菌侵袭人身,人身之体质强健,抵抗力强,则细菌亦没由施其技,而寄生于血液,或藏府间,因而繁殖,是谓潜伏期。发育既多'抵抗力不能支持,其病乃作,是谓发作期。伏气温热之原,良有以也。
风温
【病状】微恶寒、发热头痛、咳嗽胸闷、自汗出、或见鼻钮、舌黄或白、脉浮数。
【病因】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良由内有伏邪,至春令时届温暖,因受外邪之引诱而发,此乃伏邪为病,其原理已述于前,亦有内无伏邪,因春时气候温暖, 人身之阳气外泄,媵理渐疏,猝遇时感,致成此疾。夫所谓风温者'乃风中夹热气'人感触之,由口鼻而入于肺,肺气不宣5故胸闷不舒'病邪积蓄肺部,气管因之不利,故发咳嗽。若热度较高'鼻部血管'乃充血而破裂'血溢于外'故鼻钮°热量充实肌媵' 故发热。头痛者,血中废物内蕴脑部,毛细管郁血,故头部觉痛也。
【治疗】鱼际、经渠、尺泽,二间。(针泻)
字' 囚
【症状】头痛壮热、烦渴引饮、督闷喘促、甚有神志不清、汗出如沈、脉象洪数或虚数、舌光绛。
【病因】温病之发于正夏者'名曰暑温。盖炎夏暑热当令'赤日悬空,酷热如焚, 人在气交之中,感受暑热之气'因而成病者'是谓暑热'暑热之邪?侵袭人身'由肺直入,体温增高,故壮热。热邪蒸迫津液外出,故汗出如沈。烦渴引饮者,大热伤津也。督闷喘促者,热聚肺,肺气膨胀而从气管以排泄也。热邪激越,脑神经被刺激,故神志不清。热盛则脉洪数,津伤则脉虚数。舌光而色绛者,亦热重津伤之故也。
【治疗】 '经渠、神门、涌泉、委中、陶道、支沟。(神志不清者加针人中)
温毒
【症状】壮热面赤、大渴引饮、口气秽浊、咽痛喉肿、目红、气出如火、心中烦燥、 神昏谚语'舌黄或红'脉象洪数。
【病因】温热之邪'兼夹秽浊之毒,触之成病'直干心包内脏'而入血分'其热尤甚于暑温'故不但壮热烦渴、神昏谚语'更觉心中烦热,呼出之气如火也。咽喉受热毒之薰灼'因而发炎5热毒上乘'目部因而充血,故目亦。此症为温热病中最危最重之候' 正如火之燎原,非大清其热毒不足济也。
【治疗】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委中。(俱刺出血)支沟、合谷、劳宫。(针泻)
秋燥
【病状】初起恶风寒、发热无汗、烦躁、痰嗽胸闷、口唇渴燥、舌无苔而燥'甚则喘促咳逆、咯血、胁肋膺乳掣引而痛、不能转侧。
【病因】燥气为病,多起秋令,盖金风飘拂,燥烈之气大行,人感之则成病,或暑热内伏,复感外邪而发。凡燥气伤人,首先犯肺,次传于胃,燥邪伤肺,故痰喘胸闷, 甚则气促咳逆。肺热过重,肺络破裂,血从气管外溢,故咯血。肺脏受病而波及附近之胁肋膺乳等处,故亦掣引作痛也。


【症状】身热微恶寒自汗(或不恶寒)、头痛、咳嗽、烦热而渴、咽痛或颊面肿,甚则神昏谚语、舌黑齿燥、脉浮数。
【病因】立冬以后,立春以前,所发之温病,即名冬温。夫冬月严寒,理无温病, 良由气候反常,应寒而反温,其不正之气,中于人而发出,或平素嗜食温热之品,致内有蓄热,兼感外邪,而发温邪。在肺则肺失清肃,温邪郁结于肺,故咳嗽咽痛。温邪上越,则面浮颊肿。温邪在胃,则口渴引饮°热盛犯脑,则神昏谚语。津液枯涸,则舌黑齿干。冬温见此,则为危笃之候,颇难调治,亟宜清热养津,或可挽救。
【治疗】鱼际、合谷、液门、内庭、复溜、神门、间使。
湿温
【症状】初起微恶寒、继则发热(午前较轻-午后则剧)、饮食少思、身痛头重、腕腹胸胁痞满、小渡短赤、面色垢浊、渴不多饮、神志模糊甚则言语谚妄、舌苔厚腻垢浊口糊、 两脉濡细或濡数。
【病因】湿温病多患于长夏秋初之时,盖此时既多暑热,每多淫雨,暑热与雨湿交蒸,化生湿热之邪,人感触之,辄病湿温,或饮食厚味,肠胃吸收作用减退,因而生湿, 复感外邪而成。夫湿温之邪,侵袭人身,则汗液停蓄而起郁血,故初起有微恶寒及身痛头重等症,惟不若伤寒之恶寒重也。湿热之邪与体温相郁蒸,故继则蒸蒸发热,热度有时而升降,有时而减轻,有时加剧,湿热留于肠胃,运化失职,故不思饮食。胃中之饮食腐败发酵,故腕腹胀满。津液停滞而为痰浊,积贮于肺,故胸胁不舒。凡肠胃之病, 舌苔必厚,以其热浊之气上薰也,故湿温之舌苔亦厚腻。若舌质红绛无苔则津液大伤, 热毒亢盛之症,湿温见此,势难乐观。若神志模糊,言语谚妄者,则为热毒犯脑,亦属重候。然有湿温初起,即模糊谚语者,则为湿痰蒙蔽神经使然,与盛热犯脑之症,不可一例观也。
【治疗】间使、太渊、期门、章门、中腕、大椎、曲池、合谷。
温疟
【症状】先热后寒、热重寒微或但热不寒、口渴引饮、骨节烦疼、时呕、病以时作、 起伏似疟、舌苔黄或绛'脉弦数。
【病因】古人谓此症'由于冬月感受风寒之邪,潜伏人身,至夏月因暑热之引诱而发,实则即感受之温热邪而成温热性之疟疾也。故其症状与普通疟相类,惟其纯属热邪, 故但热不寒,或发轻微之寒,不若普通疟疾之恶寒战栗也。便有口渴引饮,舌干或绛等等,皆为热邪伤津之征。时呕者,则为热邪犯胃也。
【治疗】后溪、大椎、间使。
温疫
【症状】发热恶寒、口渴心烦、头晕咽痛、面色赤、舌上隐起红点、胸闷身倦,甚则神昏谚语、舌黑唇焦、咽喉肿烂,为流行性之温病,且为温热病中危亟之症也。
【病因】疫,厉气也。厉气之结'或由天地之造成'或由人事之感招。其发也'每多各乡各镇,沿门阖户,相继而发,病状相同,如役使然,故称疫病。温疫者,乃瘟疫热性之疫病。其中于人也,由口鼻而入心肺,热毒氐鸟张,血液沸腾,故初起即现发热、 口渴心烦、咽肿等症,变化迅速,若不亟治,津液枯燥则舌黑唇焦,咽喉肿烂,神昏谚语等症相继而来,可畏孰甚。
【治疗】十二井穴或十宣穴(俱刺出血)。大椎' 合谷'神门'内关' 尺泽。
附白疳
白痛一症,每多发于湿温病中,伏暑、春温、冬温等症,间或有之,然不多见。盖湿温之邪,侵袭人身,最为缠绵难愈,故古人有湿为黏腻之邪,不易速愈之说也。迁延日久,则因微汗频濡,皮肤松浮,若一经大汗,则汗孔之皮肤内含汁液,锭起而为白痛, 色如晶莹'小粒如粟,扪之系系'汗多痛密,汗少痛疏,无论其为多为少'皆为病邪欲解之佳象也,毋庸调治,兼有他症未罢者,则治他症,不须顾虑白痛,兹特述其病状以为临症时之参考也。

痛症多见于温毒、温疫、暑温等症中,良由热盛或误治而成温热之邪。温伏血液, 血液不洁,得热而沸腾,借肌表以为透发之地,于是乎痛点出焉。色鲜红,有迹无形, 多发于胸腹肢体,为热盛之征。色紫者热毒更盛也,若色黑则为热极不治之症,古人谓斑黑胃烂者是也。治痛之法则惟清泄血热,为不二法门,取穴宜委中、尺泽、十二井穴等,均刺出血,庶乎血中之热毒减而痛亦退也。
暑病门
暑为六气之一,《内经》谓之暑,《伤寒》与《金匮》则谓之喝。暑为阳邪,热病居多'夏至以先天未大热'故经以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5诚以赤帝当令5 天暑炎炎,地热蒸蒸,人感触之,则成暑病。然则富贵之家,避暑于深堂水阁,密树浓阴'似可不生暑病5殊不知大扇风车'任情悦性'过袭阴凉,此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贫贱之躯,则虽盛暑烈日之时,农夫田野,经商长途,奔走劳役,不辞辛苦,暑病固所难免,此所谓动而得之者为阳暑。他如口腹之不节恣食生冷'或起居失调'夜卧当风' 此皆暑病之起因也。考古人之言暑'文有中暑、暑厥、伏暑等称'兹分解之:中暑

症状】身热或微恶寒、汗出而喘、烦渴多言、倦怠少气、面垢齿燥、脉箕°兼风则发热恶风、身体疼痛。兼湿则身热疼痛、胸闷、头痛。
【病因】夏月炎帝司令'暑热高悬,烁石流金'吾人感之辄成中暑'多由太阳而入' 阳明其应,故初起时,或间有太阳表症之恶寒,随即转阳明而发热也。夫暑为热邪,最易耗气伤津。气耗则倦怠少气。津伤故口渴齿燥。津气两伤'血管空虚,故脉箕°兼风者名暑风,风束肌表,体温不能外达,故恶寒较甚。兼湿者名暑湿,湿邪内阻,气机呆滞,故胸闷头重也。
【治疗】少泽、合谷、曲池、内庭、行间。
暑厥
【症状】四肢厥逆、面垢齿燥、二便不通、神志昏迷、脉滑而数、舌光红、或一厥而热便得汗解'或再三厥而热'但头汗出,此热深厥亦深也。
【病因】暑秽郁蒸'人感触之则成暑厥'盖暑热之邪'兼夹秽气'直入人身内部' 则血内趋,以事救急,不能达于四肢,故四肢厥逆。肠胃之蠕动力,与肾脏之分泌机能, 受病邪之影响,失司其职,故二便不通。暑热犯脑,则神志昏迷,若得汗出,则病邪由外透发'气血外达'故四肢亦得不厥'若再三厥而热者'则内热深重故也。
【治疗】人中、关冲、少商、气海、百会。
伏暑
【症状】发热头痛腕闷(渐至唇燥齿干)、内热烦渴、舌白或黄腻、或如霍乱、吐泻或腹痛下痢、或寒热似疟。亦有暑毒深入热结在里、谚语烦渴、不欲近衣、大便不行、小便赤漕° 

【病因】先受暑邪,潜伏于里,继为风寒所闭,不能外发,或秋或冬,久而始病, 有谓曝书曝衣,暑气未消,随即收藏,至秋冬近之而发,则近乎附会矣。伏气亦为伏邪, 其理已于温热门中言之,可不再赘,惟暑为热邪,且自内而发,故内热烦渴,渐则津伤而成唇燥齿干等症。如暑热而夹湿者,阻滞肠胃,肠胃失运化之权,故如霍乱吐泻,或为下痢,夹风者则暑风相搏,故寒热如疟。若暑热结于胃肠,则大便不行,小便短赤, 其症状病理,与伤寒阳明府实症同。谚语烦渴,不欲近衣等症,皆为热甚之征也。
【治疗】涌泉、少泽、合谷、曲池、绝骨、行间、大椎。
吐泻如霍乱者,照热霍乱条针治之。寒热如疟者,照温疟条针治之。热结在里,大便不行者,依照阳明腑实条治之。
霍乱门
四时皆能生病,而夏秋为尤多。百病均可伤人,而霍乱为最烈。发多仓卒,变在须臾,治或差误,补救莫及。考古书之记载者甚多,《内经》有霍乱论,《伤寒》有霍乱篇,后世诸子百家,颇多言及,可谓详且备矣。按霍乱为肠胃病也,良由饮食不节,起居不时,秽浊杂邪,伤其正气,扰乱中焦,脾胃之升降失调,挥霍撩乱而成此症,故有霍乱之名。金元诸大家,则有干霍乱、湿霍乱之分。有清·王孟英氏,复创热霍乱、寒霍乱之说,兹申述之:
附寒热霍乱之辨法
霍乱之症,有属于寒,有属于热,患之轻者,正气未伤,邪未深入,神识尚清,不难因症辨别。患之重者'病毒深入'则脉伏音哑、舌苔浊腻、扬手掷足、烦躁喜饮、肢体厥冷、吐泻并作、目眶低陷、汗出如雨'寒症有此见症'热症亦有此见症'苟非于似同中而辨其异点,则毫厘千里,生死立判,可不危哉!如同是声哑,属热者则气粗语数, 或其言语有壮厉之气,属寒则语迟气微,有懒语呻吟之态。同是扬手掷足,属热者则坦腹仰卧,两足排开,手不近身,恶近衣被,转侧便利。属寒者则每多蜷卧,膝腿偎依, 手或按腹,臂或附腋,喜近衣被。身体重着'同是舌苔浊腻,属寒者,则浮白而腐。属热者,则糙而微黄,或舌底尖边现绛气。同是烦燥欲饮,属热则喜饮冷,饮热则胸中似怔,入口即吐,饮冷则胸闷顿畅,呕亦迟慢。属寒则喜饮热,饮冷则胸格似痛,作呕大吐,饮热则胸中畅适,而不作恶。同是吐泻,属热者则腹痛少,痛多拒按,所出之物酸秽异常,而出亦迅速。属寒则腹痛喜按,所出之物,不甚秽臭,而出亦稍缓。寒热之辨, 大略如此。
寒霍乱
【症状】肠胃绞痛、或吐或泻、或吐泻交作、四肢厥冷、汗出而冷、面唇色青、肤枯螺瘪、渴喜热饮、甚则目陷转筋、两目失神、音哑脉伏、舌白或黑而润。
【病因】恣食生冷之物品,饱受寒冷之风露,以致肠胃受寒而成斯症,盖肠胃司消化食物分泌水液之职,若遇寒冷之侵袭,则不消化、不分泌,致成上吐下泻之霍乱病, 若但吐不泻,则病灶偏于胃,若但泻不吐,则病灶偏于肠。四肢厥冷者,寒邪在内,体温降低,不能充达于四肢也。汗出而冷者,表部神经失括约机能,水分由汗腺排泄,所谓阳虚则自汗也。水分由汗吐下三者之消失'无以滋润各组织,毛细管干枯'故肤枯螺瘪。眼球筋干枯收缩,故目陷失神,声带缺乏津液之滋润,故声哑。转筋者,肌肉痉挛 而筋络抽痛也。渴者亦水分消失之故5然为寒邪'故喜热饮。脉伏者水分消失过多'血液浓厚'血行障碍'故脉停止也。
【治疗】神阙(灸)、中腕、合谷、太冲、委中。(以上俱鋭)
吐者加针:内关、内庭、足三里。
泻者加灸:天枢、章门、阴陵、昆仑。
转筋加针:承山'绝骨、太冲。
热霍乱
【症状】发热烦渴、气喘胸闷、上吐下泻、螺瘪肢冷、躁渴不安、神识昏迷、头腹痛、舌黄糙或红、脉沉或伏或代。
【病因】本症原因,多由饮食杂进,肠胃运化失职,食物停滞于下,酝酿腐败,更受外界之暑热,清浊混淆,乱于肠胃而成,或体质懦弱,抵抗力衰弱,因受他人传染而成,其见症与寒霍乱相似,已辨别于前,其所以发现种种症状者,亦无非大吐大泻'水分消失所致,惟其因于暑热,故治法当用清泄,与寒霍乱不同也。若至目陷螺瘪、额汗肢冷、脉伏等症'则为至危之候'再进一层'则全身厥冷而死'故见以上各症'不分寒热,皆为吐下后心脏衰弱,阳气欲脱之候,急当灸其神阙,以复其阳,庶可挽救,其灸法先将食盐填满脐孔,再将艾团置脐孔灸之,以肢温汗止,脉起为度。
【治疗】少商'关冲'委中。(皆刺出血)合谷' 大都' 曲池' 阴陵'中腕'绝骨' 素体、承山。
干霍乱
【症状】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爪甲青紫、烦躁不安、甚则四肢厥冷、舌黄或白、脉多沉伏。
【病因】暑热秽浊之气交蒸,蒙闭中焦,邪蕴于胃,纵横肆虐,贲门幽门,因受刺激而闭锁,故欲吐不得5欲泻不能'而腹中绞痛,烦躁不安之症状见矣,较之吐泻之湿霍乱,其危益甚,因病毒深入血分,血液中含毒素,血不清洁,故变其正常之色或青或紫,气机失宣,血行瘀滞,故脉沉厥,而四肢厥冷,此症俗名绞肠射'若不亟治,必胀满而死。
【治疗】人中'少商'十宣穴'委中。(皆刺出血)合谷'曲池' 素体、太冲、内庭、 中腕、间使°
中风门
中风症,《素问》名厥巅疾,亦曰大厥,其原文曰:「血之与气,交并于上,则为大厥,厥则为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又曰:「厥成为巅疾。」至汉时张仲景' 始有中风之名,更有中经络、中血脉、中脏府之别,以分病之深浅。后世诸家,复有内风、外风、真中、类中之分。外界风邪之中于人而病者,为外风,为真中。肝风内动, 非中外风而成者,则曰内风,为类中。于是乎诸子百家有言中风尽属外风者'有言属内风者'亦有言北方多真中风,南方多类中风者。其论病理也:有言痰者'有言气者'有言火者,言说多端,实难枚举,虽各有见地'未免使后之学者有其谁适从之慨。兹据西学解剖所得,方知此病属于脑,谓系脑充血或贫血。良以脑为神经之总枢,吾人之知觉与运动,全赖乎神经,若脑已起变化,则神经亦随之,故有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手足不用等等见症。然究《内经》命名厥巅疾者,颇有深义。巅者,巅顶也,盖谓巅顶之疾, 虽未明言脑病,然已指脑之部位而言矣。但西学所言系脑病,乃不过由病者之检验而得, 其所以致脑病者,则又不能脱离古人所言内气外风也。兹据《金匮》之说,分中经络、 中血脉、中脏腑、复加类中,则为四条而言之。
中经络
【症状】形寒发热、身重疼痛、肌肤不仁、筋骨不用、头痛项强、角弓反张、病起卒暴、两脉弦浮、舌苔薄白。
【病因】风为阳邪,人身媵理不固者,则从皮毛而入经络,刺激神经,神经受重大之刺激'直奔脑系,故卒然昏厥。同时全身之神经均受其影响,如运动性神经,失其功用,则筋骨不用。知觉性神经,失其功用,则肌肤不仁。致于项强角弓反张者,《内经》 则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考中医之所谓督脉,实则脊髓神经,发源于脑,由脊骨而下行,脑既受病,则影响脊髓神经,而发生紧张或挛急,故项强或反张如角弓之状。头痛者则因脑藏于头故也。
【治疗】合谷、曲池、阳辅、阳陵、内庭、风府、肝俞。
中血脉
【症状】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或左瘫右痪、脉弦或滑、舌白或红。
【病因】中风之较轻者'为中经络'较重者为中血脉'最重者为中脏腑'古人立此名目,盖所以别病邪之深浅也。然其病因病理,初无二致,本条之种种见症,亦属神经为病'盖人身运动神经分左右为两边'密布周身'若一边神经为病'则为半身不遂之症。病于左者名之曰瘫,病于右者名之曰痪,所谓瘫痪者,实即半身不遂,不过辨别左右之名称也。
【治疗】口目艮歪斜:地仓、颊车° (斜左者鋭右·斜右者鋭左,或直接灸亦可)半身不遂:百会、合谷、曲池、肩颙、手三里、
昆仑、绝骨、阳陵、足三里、肝俞。
左瘫右痪:治法同上。
足拘挛或麻木:行间、丘墟、昆仑、阳辅、阳陵、足三里。
手拘挛或麻木:手三里、肩颙、曲池、曲泽、间使、后溪、合谷。
中脏腑
【症状】口噤不开、痰涎上涌、喉中雷鸣、不省人事、四肢瘫痪、不知疼痛、言语蹇涩、便溺不觉、脉或有或无。
【病因】此为中风之重症'多由其人饮食不节,起居失宜'或奉养过厚'及有烟酒等嗜好,以致生痰生湿,体气不充,或体胖之人,形丰质脆,每多痰湿,外风乘虚直入脏腑经络,夹固有之痰湿,上冲于脑,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喉间痰声漉漉,有若雷鸣。便溺不觉,乃因膀胱括约筋弛缓,以致尿自遗出,此为中风不良之现象。言语蹇涩, 乃舌部神经挛痉,舌本强直,掉动不灵之故也。四肢瘫痪不知疼痛,亦神经失去功用也。
【治疗】口噤不开:颊车、百会、人中。(均灸)
痰涎上壅:关元(灸十数壮或数十壮)、气7每(灸十数壮)、百会(灸三' 四壮)。
瘫痪不知疼痛:神道(灸百壮至二三百壮)。
言语蹇涩:哑门、关冲。(均鋭)
类中风
【症状】舌瘤神昏、痰壅气逆、口开目合、发直头摇、脉沉或伏。
【病因】此症非由风邪外袭,多由肾虚多欲之人,阴分大衰,不能涵阳'以致肝阳暴发,气血上升,痰浊壅滞,骤然昏仆,以其形似中风,故曰类中风。口开目合,发直头摇,乃肝风内动,元气欲脱之势,近今所谓神经发虚性之兴奋也。中风见此,皆为难治。若老人精神虚竭,心脏衰弱,骤然厥脱而成类中者,则非针药所能挽救矣。
【治疗】按照中脏腑条施治,然亦十中难救一二。
附中风之预兆及不治症
凡阴虚阳旺或形丰质弱之人,易患中风。如其人觉坐卧不安,或头痛眩昏,或恶心呕吐,或怔忡手振,或口苦舌干,或便秘溺赤,或四肢麻木,乃中风之预兆,亟宜从事预防。若病发时而见瞳孔放大、面色白光白、口噤遗尿、目停口开、汗出清冷、痰声如锯等症'兼见一二,均属不治。
惊风门
惊风之名,创于金元,实即《金匮》之痉病也。盖因小儿卒受惊恐,易成痉病,故名曰惊风。然其原因颇多,有因外感风邪者,有因内伤饮食者,若夫受惊而成,仅其一种耳。惊风之中,复有急慢之别,急惊多属外感实邪,慢惊则属内伤虚症。发作时症状略似,而虚实悬殊,治法迥异,苟非明辨,误人多矣。
急惊风
【症状】身热面红、烦哭、手足抽搐不定、口中气热、喉有痰声、大便燥结、小便黄赤、脉弦滑数、舌苔黄或糙、鼻梁筋现青紫、虎口脉纹红紫。甚则窜视、口噤、角弓反张、不哭、脉伏。
【病因】本症属脑神经病,其原因颇多,约言之,可分三种:一为外感,小儿肌肉之组识不坚,外卫不周,故易受外邪,因而发热,小儿之神经柔嫩,热度稍高,则起强度之兴奋,而成抽搐反张等症,且小儿有疾'不能自述其痛苦,故古人有哑科之称,医者不加细察,每易误治,如外感风寒,久而不解,寒必化热,或误用辛热之剂,则内热燔炭,而影响于神经,此古人所谓热盛生风,风生则痰动,热度客于胸膈间,寒火相搏, 故抽搐发动者是也。二为饮食内伤'王孟英曰:「小儿之疾'热与痰二端而已。」盖纯阳之体,日抱怀中,衣服加温,又襁褓之类,皆用火烘,内外俱热,热盛生风,火风相煽,乳食不歇,则必生痰,痰得火炼,则坚如胶漆,而乳仍不断,则新旧之痰日积,必致胀满啼哭,又强之食乳以止其哭,从此胸高气塞,目瞪手搐,以成惊风。三为受惊, 小儿心气未足,若耳闻异声,如雷霆巨声,或目惊异物,顿生惊恐,以其脑髓未实,神经易致紧张,故成抽搐反张等症,此皆急惊之原因也。
【治疗】少商、曲池、人中、大椎、涌泉、中腕、委中。(微刺)
慢惊风
【症状】面色淡白、山根露筋、神昏气促、四肢抽搐或清冷、或倦怠少神、口吐沬' 目直视、小便清长、大便澹薄或完谷不化、恶寒潮热、喉中痰响、脉虚细、舌淡白。
【病因】钱仲阳曰:「小儿慢惊,因病后或吐泻,或药饵伤损脾胃、肢体逆冷、口鼻气微、足逆冷、昏睡露睛,此脾虚生风,无阳之症也。」因吐泻脾肺俱虚,肝木所乘, 或急惊屡用泻药,则脾损阳消,遂成慢惊。钱氏为儿科圣手,其学说颇可取法,盖吐泻与病后及药饵损伤三者,皆能使脾胃虚弱,消化力呆滞,饮食减少,化生之津液不足以营养全身,于是乎血管中之养料缺乏,而成贫血症,故病儿而色皖白,山根露筋。同时心脏因少血而衰弱,故倦怠少神,脉虚而细弱。大便澹薄,或完谷不化者,皆因脾胃虚弱不消化,不吸收之故也。神经因缺乏营养而发虚性之兴奋,故四肢抽搐振动,然其为虚性之兴奋,故不若急惊之剧烈也。
【治疗】大椎、天枢、关元、神阙。(各穴均灸)
痉厥门

【症状】初起恶风发热、头痛连脑或喰咳、小便频数、呕恶胸闷、舌白滑或腻、脉浮而急数,稍甚则项脊强痛、身体反张、卧不着席、头汗浸淫、神昏谚语、欲起不得起、 欲卧不得卧、舌苔或黄或绛,再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抽掣、少腹结块、大便坚实、口噤目赤。《金匮》云:「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此言其初起之症象也,又曰: 「病者身热足寒、头项强、恶寒、时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此痉病之本症。又曰:「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断齿。」此痉病之已什也。痉病症状,不外乎此。
【病因】痉者'颈项强直之义也。凡病而见颈项强直者'皆得以痉名之。故其原因颇多'有因外感而成者'如伤风而发热'重复感寒而致痉,即《内经》所谓:「诸病项强,皆属于风」者此也。如感风湿之邪而致痉者,经所谓:「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是也。《金匮》云:「发汗多,因致痉。」又曰:「风病下之则痉。」又曰:「疮家不可发汗,汗出则痉。」又曰:「太阳发汗太多因致痉。」此为误汗误下以致痉。其他更有痰火痉、风痰痉、妊娠痉、产后痉,种种名目繁多,不胜枚举。然总括之则不外乎两端, 一为感受外邪而成。一为诸病误治而得。其所以发现种种症状者'则又不外乎脑。《内经》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夫督脉即人身之脊髓神经,是痉病属脑之明证也。故西医名之为脑脊髓膜炎,盖其以局部病状而取名也。外感之邪,卒入人身,体质孱弱者,抵抗力衰弱,神经不胜其刺激,发生痉挛,起强直之状态,故成角弓反张,卧不着席,此外感成痉者也。若谓诸病误治,如误汗误下或过汗,以致津液亏损,神经失其营养,或误治而致内热太盛,神经错乱,故为抽掣摇战,神昏谚语,古人所谓:「热甚生风」者此也。他如恶寒发热、头痛连脑,喰咳等症,则为痉病之前驱期,若能亟行医治, 可免于成痉也。
【治疗】少商(出血)、曲池、人中、中腕、委中、涌泉、合谷、风府、风门、大椎、 身柱、至阳、命门、肝俞、膈俞、百会。
前驱期:百会、风府、风门、合谷、肺俞。

厥症有二:四逆谓之厥。忽然晕仆,不省人事,亦谓之厥。故张介宾曰:「厥症起于足者'厥发之始也。甚至卒倒暴厥,忽不知人'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恶候。后世不知详察,但以手足寒热为厥,又以脚气为厥,谬之什也。虽仲景有寒厥热厥之分, 亦以手足为限,盖彼自辨伤寒之寒热耳,非《内经》之所谓厥也。」张氏之言,盖亦分 厥为四逆、晕厥二种'四逆之厥有寒厥、热厥。晕厥之症'则有痰厥、食厥' 气厥等等之不同也。
痰厥
【症状】强仆卒倒、面白神昏、目闭不语、口吐涎沬、四肢厥冷、脉多沉滑。
【病因】此症多由其人素多痰浊,然痰多亦不致遂成晕厥'良由痰多之人,体质之不坚实可知,易招外界之感触,如六淫之侵,七情暴发,而引动其固有之痰浊,蒙蔽神经,故有昏仆卒倒之种种危象,是以痰厥一症,主因在痰,然必有其他感触为其诱因也。
【治疗】中腕、丰隆、合谷顷)、灵台(灸)。
食厥
【症状】面黄U爱气、发热口渴、时时痉厥、昏不能言、手不能举、胃腕高起、脉多滑。
【病因】此症多由醉饱无度,或感风寒、或因恼怒而成,古人所谓:「胃气不行, 阴阳痞膈,升降不通,而成晕厥」者也。尤多见于小儿,良以小儿脾胃不强,消化力弱, 易于食伤,痰滞郁于中焦,化为浊腐,故发热口渴,胃腕高起,胃中热浊之气,薰蒸神经'兴奋太过'而发生痉厥等症。
【治疗】中腕、足三里、内庭、中冲。
气厥
【症状】面色白光白、气促不语、神志虽清而不能自主、卒然晕倒、四肢厥冷、口出冷气。
【病因】此症多由气量狭窄之人'中怀悒郁'情志不宣,气机郁塞而成,或大怒大恐,大惊过悲等等而发,盖用情太过,神经受重大之刺激而起变化,故轻者神志恍惚, 不能自生。重者则卒然倒地'神昏等危候见矣。
【治疗】膻中、建里、内关、气海。
寒厥
【症状】手足逆冷、身寒面青、爪甲冷而青紫、不渴而吐、下利清谷、腹痛或不痛、 脉沉迟细、舌苔淡白。
【病因】此条与下条之厥'乃四肢厥逆,非昏厥也。本症之原因,多有寒邪内盛' 体温降低,故见手足清冷,肠胃受寒,故吐下兼见,古人所谓阴盛阳虚者是也。
【治疗】神阙' 气海'关元。(俱灸)
热厥
【症状】身热、手足厥逆、烦渴昏冒、不省人事、谚语自汗、溺赤、脉数或伏、舌红或干。
【病因】本症由于热邪内盛,故烦而渴。热邪犯脑,故神昏不省人事。津液为热邪之蒸迫,故自汗。津液大伤故舌红而干。手足厥逆者,热盛之征也。此所谓阳盛阴衰者是也。
【治疗】行间、涌泉、复溜、曲池、合谷。
癫狂门
癫之与狂,皆为神经错乱之病,古来医籍多分二症,良由狂则举动刚暴,癫则不若狂之躁乱猛厉也。故有阴癫、阳狂之称,究二症之原因,古人则谓怒动肝火,痰迷心窍而发癫狂,惟近今之说者,则谓二者症状虽有差异,皆为脑神经病也。其所以为癫为狂者,则因脑神经受病邪之刺激,人身之正气足者,反应力强,故其现象亦刚暴,则为狂症。反之则正气弱者'则反应力亦弱'故其现象亦柔和'而为癫疾。貌视之则狂病重而癫病轻'实则癫病更深于狂也。故狂病较为易疗'癫病则难医治'且有狂病不愈'久则成癫'可见癫者为狂病更进一步也。

【症状】喜怒无常、歌哭无时、妄言妄詈、自高自尊、少卧不饥、两脉洪大、甚至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墙上屋°
【病因】经曰:「狂始生,先自悲,善忘,多怒,喜恐者,得之忧饥。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无休,狂言善惊,善笑,好歌乐'得之大恐。」又曰:「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由此以观,则癫狂皆由七情过度而成,盖七情太过,脑神经受重大之刺激,因而错乱,以致发生喜怒不常,歌哭无时,行动乖妄,种种无意识之举动。此外更有伤寒阳明热盛发狂, 良由胃中有迷走神经'若胃热过盛,则能直接影响于迷走神经'由迷走神经传递于脑' 而致发狂。惟胃热发狂'则多一发即止'且不若癫狂之狂症难治。而易于再发也。
I治疗]十三鬼穴(即人中' 少商' 隐白' 大陵' 申脉' 风府'颊车' 承浆'劳宫'上星' 男子会阴' 女子玉门头'曲池'舌中缝'间使'后溪,鋭之颇有效验)。
伤寒热甚发狂:曲池、大椎、绝骨、涌泉、期门。

【症状】或歌或笑、或悲或泣、语言颠倒、秽洁不知、精神恍惚、食不知饱、饥不知食、好静多睡、如醉如痴、经年不愈。
【病因】此症亦由用情太过,中怀悒郁,或所希不遂,如贪名者求名,好利者图利, 或情场失恋,或时势逼迫,终则不能偿其所愿,中心郁愤,久则耗液灼津,古人谓:「五志之火内燔,阴分亏损,致以肝木生风而为癫疾。」盖人身之滋养料缺乏,神经失其濡养'不能如常人灵动活泼'故如醉如痴'精神恍惚'甚者脑筋错乱'行动举止'不能自主,故或喜或歌,或悲或泣,妄言妄动'古人谓之魂不守舍也。癫疾之由,由于情欲不遂,故治此症首重心理疗法,宜先怡其耳目,畅其心志,解其所欲,然后如法施治,则 事半而功倍矣。
【治疗】依照狂症针十三鬼穴,或加灸心俞、神门三四壮至十壮。

【症状】发时卒然昏仆、痪痴抽搐、目上视、口眼嗝斜、口吐白沬、忽作五畜之鸣、 昏不矣口人(移时即醒,一日数发或数日一发)。
【病因】痫症古人每与癫并称,亦有谓痫即癫者,《巢氏病源》则谓:「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今引徐嗣伯《风眩论》云:「痰热相感而动风'风火相乱则闷督,故谓之风眩。大人曰癫,小人则为痫,其实则一也」云云。惟癫疾则经年累月,缠绵难愈,痫症则忽发忽醒,或一日数发,或数日一发,发则神昏,醒则动作如常,二者之病状堂不相同'是不能混合言之也。考痫疾之作'多起于病后虚怯'心肾阴虚'肝火胆火倏逆,痰涎上壅而成。近贤王慎轩氏,则谓:「小儿痫疾,多系遗传性,或由其父母嗜酒'或妊娠之时5其父母受精神之感动'皆足为小儿痫病之素因也。」先业师张山雷氏尝谓:「痫症之发,多由气上不下,聚于巅顶,冲激脑经而成。」唐宋以后有五痫之分,曰羊痫、牛痫、马痫、猪痫、鸡痫等称。盖其以所作声及发作之形状,稍有不同而分别言之也。无甚意义,故不采取。
【治疗】大椎、间使、后溪、鸠尾、百会、神门、心俞、风府、丰隆、中腕°
疟疾门
经曰:「夏伤于暑,秋为核疟。」又曰:「汗出遇风,及得之以冷浴。」又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相搏而疟以作。」此《内经》之论疟也。后世诸家,亦多言之。然皆以风寒暑湿之邪,及痰食阻滞等等,为疟疾之原因,而近今之西医学说,谓疟疾之原因,系一种胞子原虫,名麻拉利亚者,蕃殖于蚊体肠壁,并集合于蚊之唾腺,侵入人身血液内而发生本症,故夏秋间小溪池沼之所,败荷腐草之地,以及不清洁之水等处, 蚊之蕃殖最盛'故疟疾之发生亦恒以此时为多。疟菌侵入血液'新旧生灭'旧虫灭而遗子'疟止期也。子孵化而生新虫'疟发期也。然尝见殷实之家'有夏秋不受一蚊之喙刺者,何以亦犯疟疾乎!故专以疟蚊概论一切疟疾,似亦未尽然也。考中医言疟,名目繁多,不胜枚举,要不外乎寒热之轻重,起发之迟早,而别其名称,其主要者则为寒疟、 热疟、间日疟、疟母四种°
热疟
【症状】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发时骨节烦痛、肌内消烁、汗出、头痛如破、烦渴而呕、脉弦数、舌苔黄腻。
【病因】疟疾虽四时皆有'而夏秋为多,良由夏秋则天之暑气下,地之湿气上'暑湿交蒸酝酿,人感触之辄成疟疾'或食凉而沐浴当风,炭酸不出,饕餐而饱鼾入睡,胃积难消,凡此种种,皆疟疾之主要原因也。致于所以成热疟者'则为感受暑热之邪'古人谓:「暑邪内伏,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故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也。
【治疗】太溪、间使、陶道、后溪。(俱针泻)
寒疟
【症状】发时多寒少热、腰背头项疼痛、始则战栗鼓颔继乃发热逾数时汗出或不汗出而解、脉多弦滑、舌苔白。
【病因】夏月乘凉沐浴,感受寒邪,伏于太阴,不能外出而与阳争,故多寒少热, 北人谓为脾寒病者此也。以其属寒邪,故发时多恶寒少热,或竟恶寒。战栗鼓颔者,恶寒重也。<a

间日疟
【症状】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头痛、胸闷、纳少、小渡浑黄、脉弦。(隔一日作者谓之间日疟,隔二日或三日作者,谓之三阴疟)
【病因】中医谓疟邪伏于浅者则日作,稍深则间日作,若深入三阴,则间二三日一发,谓疟邪从卫气而出入,邪在浅则出入易,故日作,邪在深则出入难,故间日或二三日而作,故日作者病轻,间日者较重,二三日发者则更重矣。西学则谓疟虫侵入血球, 生殖蕃息,待原虫充满,毁此血球而入彼血球之际,人体遂发寒热,此项原虫约分三种, 生长之期各有不侔,故有一日疟、间日疟、三日疟之别。西学之说,原由检验而得,自不能谓其不确,惟中医言邪气之藏于浅深者'亦未可非,尝见病疟者,初起大都日作, 继则间日,治疗尚易,若久延不愈,则正气日羸,乃成二三日一发之三阴疟,调治颇难, 此非病邪深浅之明证乎。
【治疗】与上同,惟宜每日针灸一次,连治三次,无不愈者,若三阴久疟,则加灸脾俞,以久疟则面黄食减,故宜灸脾俞以益脾。
疟母
【症状】面色无华、寒热日作或时作时止、或不作、少食痞闷、有块结于右胁下而硬肿、脉弦细、舌苔淡黄或光剥3 (此症先由疟而来,故名疟母)
【病因】《金匮》云:「疟疾一月不痉,此为结症核,'名曰疟母。」后世诸家,则谓疟邪夹瘀血痰湿,结于胁下,伏于肝经而成,实则脾脏肿大也。良由疟疾发热之时, 脾脏先起充血,次则细胞增生,此时脾肿大,达平常之数倍,若迁延不治,则渐结渐固, 辄从硬化而成症瘾,名曰疟母。脾脏肿大则消化力减退,故少食。疟邪久留,血液日耗, 赤血球减少'故面色无华彩也。
【治疗】章门(钝灸)、脾俞顷灸)。有寒热者则加针灸大椎、间使。
泻痢门
《内经》曰:「春伤于风,夏生殓泄。」又曰:「邪气留连,则为洞泄。」又谓: 「湿胜则濡泄。」此言泄泻之病源也。又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又谓:「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月真满闷塞,下为殓泄,久为肠癖。 」此言痢之病因也。夫泻与痢'皆肠胃病'或由外感而成'或由内伤饮食而成'古人早已言之。惟二者之症状,则不相同,泻则大便时行而通利,所下之物或为稀水,澄澈清冷,或稀澹黏粪,或完谷不化,有寒热之分。痢者则大便时行,所出不多'里急后重,滞而难下,故又名滞下。而所出之物'皆属垢腻,或作白色,或赤色,或赤白兼作'故有白痢、赤痢、 赤白痢之分。且二症治法,亦大有别焉。
【症状】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所下之物澄澈清冷或完谷不化、小便短少、四肢厥冷、体重无力、脉多迟缓、舌多白腻。
【病因】吾人饮食,入胃则由肠胃消化之,吸收而取其精华,而排泄其糟粕,此无病之人也。若肠胃失司其职,则泄泻之病成矣。夫寒泻由胃肠受寒,或寒邪自外侵袭, 或多食生冷,以使肠胃虚寒,不能熟腐水谷,肠壁之吸收管,因受寒邪而紧束,吸收失常'遂使水分逗流'故或下稀水'澄澈清冷'或完谷不化'水分多数由大便排泄'故小便短少。更有五更泄泻者,昼则大便如常,惟至五更天将明时,则洞泄数次,古人谓之肾泄,良由肾司利尿之职,肾阳衰微,小便不利,则水停肠中而泄泻,故曰肾泄。柯韵伯曰:「夫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因阳气当至而不至,虚邪得以留而不去, 故作泻于黎明。」西医则为肠痹,谓此症有结核菌潜居肠中,昼则消化力强,该菌不得逞势,若五更时,则人寐已熟,人身各机关皆安静,肠中杀菌之力亦衰,故斯菌得肆其毒而为泄泻也。
【治疗】中腕、气海、天枢、神阙。(俱灸)(肾泄加灸:肾俞'命门)
热泻
【症状】暴注下迫、泄泻黄糜气秽、肛门灼热、口渴烦热、腹部疼痛、呕恶频作、 小浸短赤、苦黄脉数。
【病因】寒泻系感受寒邪,多食生冷而成。热泻多由于暑热蕴于肠胃,故恒患于夏秋之时。因肠壁之神经,受热邪之刺激,而兴奋蠕动亢进,遂使水分长驱直下,而为泄泻。热邪郁蒸肠胃中之谷食,因而发酵腐败,故所下之物秽臭不堪,而肛门亦觉灼热, 腹部因之胀痛。水分因泄泻而消失,故口渴。更有泄泻青色者,则因于胆热分泌胆汁过多,故泄下青色之粪水,而以小儿多见之。
【治疗】太白、太溪、曲池、三里、阴陵泉、曲泽。(胆热泄青者加:胆俞' 足临泣'阳陵泉)
白痢
【症状】腹痛、下痢、青白粘腻、欲行不畅、舌淡苔白或腻、脉沉或细。
【病因】痢疾多患于夏秋之间,良由此时暑湿热三气盛行'若感受之,蕴于肠胃' 则成痢,或多食生冷油腻及腐败之物,停留肠胃而成。张景岳谓:「痢疾是畏热贪凉, 过食生冷'至大火西流5新凉得气'则伏阴内动'而为下痢。」盖饮食失宜,阻碍肠胃之消化,因而积滞其中,或暑湿之邪'或生冷饮食之刺激'而分泌多量之粘液,或夹脂质而出,故所下青白黏腻,黏液胶滞肠中,故欲行不畅,肛门重坠,此所谓气滞不化也。因其黏液不得畅行,积滞不去,故腹中作痛,所谓痛则不通者是也。
【治疗】合谷、关元、脾俞、天枢。(因于暑湿者则针之·寒湿者则灸之)
赤白痢
【症状】腹痛下痢、里急后重、赤白相杂、腥秽不堪、肛门灼热、日数十行、口渴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
【病因】古人谓:「湿热蕴于阳明,热胜于湿,伤阳明血分,则为赤痢。湿胜于热, 伤阳明气分'则为白痢。湿热俱盛'则气血两伤'而为赤白痢。」夫湿热之邪'集于肠胃'肠膜因之发炎'炎处渗出粘液'甚则肠壁血管破裂'故所下赤白兼作。直肠发肿' 故后重。里虽急于欲便,而肛重坠不得畅行,垢浊不能尽量排泄,故日数十行。若肠膜溃烂'所下之物'或如败酱,或如屋漏水'如鱼脑?如猪肝者'皆不治之症也。
【治疗】小肠俞、中膂俞、足三里、合谷、外关、腹哀、复溜。
休息痢
【症状】下痢、肠中微觉隐痛(每感起居饮食失调或过劳而发,乍发乍止,经年不愈)、面黄食少、 神倦支疲。
【病因】此症多由痢疾调治失宜'或失于通利?或兜漕太早'以致余邪逗留肠中。若饮食调和,起居适宜,则肠胃之抵抗力强,可以不发。若饮食失调,或稍事劳动,则 抵抗力衰减,余邪得以肆虐,即发生下痢。每多经年累月,时发时愈,如休息然,故名休息痢。久痢则脾胃虚弱'故食少而面黄也。
【治疗】神阙' 天枢'关元' 小肠俞' 脾俞。(各穴俱灸)
噤口痢
【症状】胸闷呕逆、痢下不止、心烦发热、饮食不下、舌苔黄或燥、脉弦数。
【病因】噤口者,饮食不下也。其症有二,有初起而噤口者,有久痢而噤口者。夫饮食不进,则生化之源告匮,又复下痢,夺其津液,则此症之危可知。其初起即噤口者, 则因暑湿与热邪蕴阻胃中,以致消化机能失职,故饮食不下,呕逆频作,然此乃病毒犯胃,去其病邪,则胃机渐苏,饮食自进。若久痢噤口不食,则为胃气将绝之候,势难药救也。
【治疗】初起即噤口者,依照赤白痢条针之。久痢噤口者,依照休息痢条灸之,然多不救也。
咳嗽门
咳为有声而无痰,嗽是有声而有痰,二者虽有别,然多合言之。夫咳嗽肺病也,其原因多端,《素问》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盖肺主一身之气,为诸气出入之道路,故咳嗽虽不尽属肺而必借道于肺以出之。夫咳嗽之发生,如风寒燥湿等邪之外袭,痰饮之阻滞等等,以致肺中有所积蓄,乃作咳嗽以排泄之,故咳嗽乃排泄肺中积蓄物之一种作用'非病态也。可知治咳嗽'当驱除其积蓄物而咳嗽自已也'寻常之咳嗽'不外风寒、痰热、痰饮、干咳四种。兹分条言之如下'更有虚痹咳嗽'则列入虚损门中。
风寒咳嗽
【症状】形寒头痛或头晕、鼻流清涕、咳吐痰浊、白腻不爽、或咳或呕、或咳引胁下痛、或咳而喘满、脉象浮滑、舌苔薄白或腻。
【病因】此症由风寒自外袭入'伤及肺气而成'古人谓:「肺之合皮毛。」又谓: 「肺主皮毛。」盖皮毛亦为呼吸器'肺时在翕张'皮毛之孔亦时在翕张'以其微而不之觉也。若风寒束于肌表,毛孔闭塞,则肺气不宣,故发生咳嗽喘满等症,此为咳嗽症之
【治疗】列缺、风府、肺俞、合谷、天突。(兼吐者加鋭:太渊'经渠。兼喘者加鋭:三间' 商阳' 大都。兼咳引胁痛者加鋭:行间'期门)痰热咳嗽【症状】身热

咳逆不畅、咯痰浓厚、口干胸闷、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病因】此症多由风热袭肺,肺中津液为风热之邪所烁,锻炼成痰,结蓄于肺,乃为咳嗽。厚腻之痰粘滞肺管,故咳而不爽。胸闷者,痰浊阻滞也。口干者,肺有热也。
【治疗】经渠、尺泽、鱼际、解溪、陶道、丰隆。
痰饮咳嗽
【症状】形寒咳逆(每届清晨或初更,则作咳甚剧)、咯痰白腻、或稀薄白沬、胸闷或胁痛、 甚或不能平卧、脊背之间一片作冷、舌多白腻、脉濡滑或沉濡而细。
【病因】此症多由饮食生冷,或感受寒邪而发,古人所谓:「形寒饮冷则伤肺」者是也,然必因平素脾阳不振,或老人之阳衰者,不能运化津液,以致停蓄为痰饮,每受外邪或生冷食物之引诱,则渍入肺络,乃为咳嗽。清晨初更,则脏腑安静,脾胃运化之力益衰'故咳亦愈剧也。
【治疗】肺俞、膏肓、足三里、脾俞。(俱灸)
干咳嗽
【症状】咳而无痰(声不连续)、内热口渴、甚则胸胁引痛、脉象多弦数、舌多绛无苔° 【病因】此症多由感受
外感之燥气'尤多患于秋令。盖秋时燥气盛行'感触之'直入肺脏,肺失清肃而成,或多食辛热,嗜好烟酒,致肺有郁热,消烁肺液而成。陈修园云:「肺为脏腑之华盖,脏腑之火不得水制止,上刑肺金,致肺燥干咳,有声无痰,与寒饮作咳者不同也。」 【治疗】少商、列缺
、肺俞、关冲、足三里、鱼际。
肺痿
【症状】咳声不扬,咳痰艰于上行,行动数武,气即喘促,冲击连声,痰始一应, 口渴,甚则半身痿废或手足痿软。
【病因】《金匮》谓:「肺痿之起,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 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喻嘉言曰:「肺痿其积渐已非一日, 其热不止一端,总由胃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然后成之。于是肺火日炽,肺热日深,肺中小管日窒,咳声以渐不扬,胸中脂膜日干,咳痰艰于上行。」观此则肺痿原由肺中津液枯少,以致肺叶日趋干瘪,其所以半身痿废、手足痿软者,亦为津液亏损,筋失所养而成也。
【治疗】膏肓、肺俞、足三里、少商、列缺、鱼际、太渊、中府、曲池。
肺瘫
【症状】咳嗽、吐痰腥臭、胸中隐痛、鼻滤不闻香臭、自汗喘急、甚则喘鸣不休、 唇反。若咯吐脓血、色如败涵、腥臭异常、正气大败而不知痛、坐不得卧、饮食难进、 爪甲紫而带弯、手掌如枯树皮而白、额红、声哑、鼻煽等症,皆为不治。
【病因】肺愈之成,多由感受风寒,未经发越,停留肺中,蕴发为热,或兼湿热, 痰涎垢腻,蒸浮肺窍,以致咳吐脓血,或如败涵等者,则不可挽救也。
【治疗】鱼际、少商、尺泽、丰隆、足三里、风门、肺俞、合谷。
痰饮门
痰与饮'二症也。稠腻者谓之痰'稀薄者谓之饮'二者皆津液所化也。人而无病' 则津液能营养人身,有病则化为痰饮,反足以为害矣。夫痰多藏于肠胃与肺中,故每因咳吐下而出。饮者流溢周身,无处不到,盖痰饮虽皆属津液所化,而其变化之原因,略有不同也。痰者乃胃中食物之精华'或肺中津液薰蒸而成。考吾人饮食入胃'化为乳糜' 其精华则由肠胃之吸收管吸收之,传达于淋巴管以入血管而为血,若肠胃之吸收作用减退,则津液停滞肠胃而为痰,若肺为风寒所侵袭,或大热煎熬,则津液停滞于肺,而为肺中之痰,此痰浊之所由生也。饮者为胃中之水液所化或血中水分变成。吾人饮入之水' 本由肠中吸收,运行周身而为汗为尿,若吸收作用减退,则水分停滞而为饮,且血中本有水,若一部分之鼓动力、输送力减退,则停滞而为饮,溢于内则为内脏之饮,溢于外则为肌肤之饮'故饮者能流溢周身'无处不到,此痰饮之所由成也。古人论痰5则有湿痰、燥痰、风痰、热痰、寒痰之分。饮症则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伏饮之别。症状不同'治法各异,是不可不辨也。
湿痰
【症状】肢体沉重、腹胀腕闷、脉软滑、面黄、舌淡而腻、痰多易咯、口不渴。
【病因】此症由饮食失调,如多食油腻厚味'或感受外界之湿邪'以致脾阳衰惫' 不能运化津液,停留于胃,蕴蒸成痰,故腹胀腕闷,肢体沉重等症作矣。
【治疗】脾俞、膻中、中腕、丰隆、足三里。(各穴俱灸)
燥痰
【症状】喉痒而咳、咳则痰少而浓厚、气短促、面白光白、咳而不爽。
【病因】痰有厚薄之分'浓厚者为稠痰'较薄者为稀痰。大约痰之属风、属湿、属寒者'痰稀薄。属火、属燥、属热者'多稠腻。人之精血充足'则化力厚而成稠痰。人之气血衰弱'则化力薄而成稀痰。故暴病多稠'久病多稀。本条之燥痰'乃燥气伤肺, 锻津成痰,故浓厚粘腻,胶滞肺管,故咳嗽不爽,呼吸短促也。
【治疗】依照咳嗽门痰热咳嗽条针治之。
风痰
【症状】神机骤然蒙闭、神昏厥逆、四肢抽搐、痰声如锯、胸胁满闷、脉弦面青、 两目怒视。
【病因】此症多由肥盛之人'肌肉不坚'津液不化'古人谓:「肥人多痰湿。」或平素嗜好烟酒,以致痰浊阻滞,阴分日衰,不能涵阳,则肝风内动,挟痰浊而犯脑,致成神昏抽搐等症,故名风痰,非外感之风邪也。
【治疗】大敦、行间、中腕、膻中、列缺、关元、百会、人中。
热痰
【症状】烦热口渴、神昏好睡、咯痰浓黄、脉洪面赤、舌黄腻' 或神识不灵。
【病因】此症由于热邪踌踞肺胃,津液为热邪所郁蒸,因而成痰,故厚腻而色黄、 烦热口渴。若神昏好睡、神识不灵,古人则谓:「痰热蒙蔽清窍。」实则脑神经受痰热之蒸灼,而失其灵动活泼也。
【治疗】经渠、阳溪、丰隆、间使、委中、灵道、神门。
寒痰
【症状】咳痰稀薄、脉沉、面目青黑、小便短少、手足清冷、少腹拘急、舌润有青紫色。
【病因】古人谓:「命门真阳衰微,不能蒸化津液,水泛则为痰。」夫命门即肾, 功主分泌水液,若失其功用,则水液停留,故少腹拘急、小便短少。肾不分泌,则肠胃之吸收管亦失吸收之功能,致水液停留而为寒痰,所谓水泛为痰者此也。手足清冷者, 阳气衰也。
【治疗】命门、肾俞、膻中、肺俞、足三里。(俱灸)
痰饮
【症状】素盛今瘦、咳逆稀痰、肠间水声漉漉、头目晕眩、足下觉冷、甚或小便不利、肌肉浮肿、脉多弦滑、舌白或红润。
【病因】《金匮》有四饮之名'曰痰饮、悬饮、溢饮、支饮。惟痰饮属痰'虽则属痰,而所咳之痰必是粘液,或杂以微细痰屑之稀痰而已,非厚腻之痰可比也。痰饮症, 古人谓为素肥今瘦,夫昔肥而今瘦者,良由饮食所化之津液,不能运化,停留腹部腔隙, 以成痰饮,故肠间漉漉有声。体中津液因痰饮之消失,不能荣养肌肉,以致日形瘦削, 故昔肥而今瘦也。若小便不利,则水饮无从排泄,势必溢于周身而为浮肿。阻滞于肺, 则为咳逆也。
【治疗】天枢、中腕、命门、膏肓、气海。(俱灸)
悬饮
【症状】咳唾白沬、胁下引痛、脉多弦数细、舌多白腻、甚或经年累月不愈、呼吸气短、双目仰视。
【病因】水饮能流溢人身,古人以其停留于何部而异其命名,盖示后学以辨别之法也。悬饮者,多起于病后虚弱,渴多饮水,或暴饮过多,因中宫阳气衮微,不能蒸化分播,以致水停胁下,《金匮》谓:「水在于肝,胁下支满,嚏而痛。」盖肝脏为水气窒碍,故咳唾引痛。水饮留于胁下,悬而不降,不由小便而排泄,故曰悬饮。若久延不愈, 呼吸短,双目仰视,则为难治。
【治疗】大椎、陶道(俱灸)、肝俞顷灸)、肺俞(灸)、期门、章门。(扣
溢饮
【症状】肢节肿痛、筋骨烦疼、呕逆咳嗽、喘急不得卧、脉浮弦。
【病因】《金匮》云:「水饮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谓之溢饮。」此症之成,多由其人虚冷,多湿者饮水过多,含湿更盛,脾因湿而失其运化之力,以致水饮停留,外不能由毛窍排泄为汗,内不能由膀胱输出而为小便,是以洋溢四肢,故肢节肿痛,筋骨烦疼。水饮入肺,则咳嗽喘急。停留于胃,则为呕逆。因其为水饮洋溢而发生诸病'故名溢饮。
【治疗】水分、关元、神阙、肺俞、中腕、足三里、命门。(俱灸)
支饮
【症状】头晕呕吐、胀满饮逆、气短倚息不能卧、脉弦细、舌淡而润。
【病因】《金匮》云:「饮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夫饮之原因,必其人平素肺脏衰弱,有咳嗽之疾,间作间息,或感风寒,咳嗽痰涎较多,若因其微而忽之,久则增剧而成支饮,或由脾胃虚寒,水饮停留,支结于肺胃心下之处,故成呕吐、胀满、咳逆等症。
【治疗】依照溢饮条针治之。
伏饮
【症状】胸满呕逆、喘咳、腰背痛、心下痞、振振恶寒、身瞩剧、脉伏或滑。
【病因】伏者'潜而藏之之意'盖水饮伏于人身而不病也。张石顽曰:「凡水饮蓄而不散,谓之留饮。留饮者,留而不去也。留饮去而不尽者,皆名伏饮。伏者,伏而不动也。 」饮之所以伏者,必由脾肾阳虚,不能蒸散,伏于肺胃,则为咳逆呕吐、心下痞满等症。伏于腰背肌肉等处,则为腰背疼痛,身瞩剧等症。此外更有癖饮、饮潞、流饮、 酒客等名。癖者素有痰疾'间作间息'以成癖也。潞者'是水积肠中之意。流者'是水饮流行也。酒客者以嗜好饮酒每多饮病也。然其见症治法,已概括各条中故不另述。
【治疗】膻中、中腕、关元、肾俞、脾俞、膏肓。(俱灸)
哮喘门
热哮
【症状】身热口渴、喘咳不得卧、声如曳锯、两脉滑数。
【病因】哮与喘,二症也。哮者,喉中有痰声,其病因偏于痰,故《金匮》言哮, 谓:「咳而上气,喉中如水鸡声。」喘则为呼吸之气急促,其病因偏于气,故治哮者宜治痰,治喘则宜理气也。然哮症之中,复有寒热之别,热哮由于痰热内郁,留于肺络, 气为痰阻,故呼吸有声如曳锯。喘咳者,痰滞气逆也。身热口渴,痰热盛也。
【治疗】天突、膻中、合谷、列缺、足三里、太冲、丰隆。(俱针)
冷哮
【症状】形寒肢冷、咳嗽痰多、喉中有声、脉细弦或细滑、舌润不渴。
【病因】此症多由素有痰饮之人,留积胸中,每遇风寒而发,盖风寒外束,肺气先伤,阳气不得外泄'引动痰饮上逆,故咳嗽痰多。痰饮壅滞气道,故呼吸时喉中有声也。
【治疗】灵台、俞府、乳根、膻中、天突、丰隆、肺俞、足三里。
实喘
【症状】胸高气粗,呼吸急促、两肩耸动、声达户外、两脉滑实。
【病因】《素问》曰:「诸病喘满,皆属于热。」又谓:「邪气入于六腑,则身热, 不时卧,上为喘呼。」李士材云:「喘者,短促气急。」又谓:「张口抬肩,摇身攧肚。」 此皆指实喘而言也。夫实喘之原,由于感受外邪,壅窒肺窍,气道为之阻塞,故胸高气粗,肺气急于向外排泄,故呼吸促急,而两肩耸动也。声达户外者,呼吸之气粗而急, 然与哮症之痰声有别也。
【治疗】肺俞、合谷、鱼际、足三里、期门、内关。(俱针)
虚喘
【症状】喘时声低息短(吸不归根,若断若续-动则更盛)、心悸怔忡、两脉虚细。
【病因】虚喘由于肾元亏损,丹田之气不能摄纳,气浮于上而成。多患于老人,以其为气不足,故虽喘而声低气短,与实喘不同也。古人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肾亏则吸不归根,故若断若续也。心悸怔忡者,乃心下惕惕然跳,筑筑然动,本无所惊, 而心动不宁,亦由心脏衰弱'肾气上逆而然也。
【治疗】关元、肾俞、气海、足三里。(俱灸)
虚痹门
阳虚
【症状】怯寒、少气、自汗、喘乏、食减无味、腹胀殓泄、或精气清冷、阳萎不果、 目眩肢瘦、膝下清冷'水泛为痰、面唇白光白、舌白无华、脉多沉细软弱或大而无力。
【病因】经曰:「阳虚生外寒。」乃心脏机能衰弱,输血力弱,皮下血管贫血,故见恶寒少气等症。脾阳不振,则化力呆滞,吸收减退,故腹胀泄泻、肾阳衰弱、精冷阳痿、肢瘦脚冷,故治阳虚者,宜补脾肾之火也。
【治疗】命门、肾俞、脾俞、关元、神阙。(各穴俱灸)
阴虚
【症状】怔忡、盗汗、潮热或五心烦热、口干不寐、男子遗精、女子经闭、面赤唇红、咳嗽痰多、脉多数而无力。
【病因】经云:「阴虚生内热。」多由热病后,及少年色欲过度,损及肝肾,精阴枯涸,不能涵阳,以至阳气偏旺,而生内热。至于遗精不寐等症,亦由阴虚阳旺,君相之火不藏也。面赤唇红等症'则由阴虚于下而阳浮于上也。
【治疗】大椎、陶道、肺俞、膏肓、足三里、阴孙、后溪、肝俞、肾俞。
五痛
【症状】潮热盗汗、咳嗽痰多(初起多稀薄,久则渐形浓厚)、胸部或背部一处作痛,或侧面而卧,此肺痹也。若面色苍白而不能行者为肝痹°足软弱不能久立而遗精者为肾痹°
【病因】精气内夺,五内虚损'由虚而渐以成痹者,精气虚惫之极也。越人谓:「自上损下者,一损肺,二损心,三损脾,四损肝,五损肾。自下损上者,一损肾,二损肝, 三损肺,四损心,五损脾。」五脏俱损,乃成五痹°夫五痹虽属五脏,然有连带之关系, 故中医之论痹病,每连类及之,如咳嗽吐血,久而不愈,上损于肺,肺之呼吸系病不能呼炭纳氧,体内之新陈代谢因而失职,每影响脾胃之消化以及心之循环、脑之神经、肾之内分泌,各脏无不受其累,此所谓自上损下也。又少年断伤,损及肾脏,精液枯涸, 遂生虚热,引起肝阳,肝旺乘脾,消化失职,血无资生,则心之循环无由供给,神经及各组织均失营养,至末期可连累及肺,此所谓自下损上也。古人又谓:「上损及中,过脾不治。」盖肺病第一期,病专在肺,咳嗽痰多,连及神经循环,谓之第二期。潮热、 额红、至坏至消化机能饮食不进,则为末期,已属不治。又谓:「下损及中,过脾不治。」 盖肾阴虚而生内热'以致饮食不进者,亦为不治也。惟西医论痹病则为结核菌为患,然必因脏器先弱,失却抵抗能力,故适合于结核菌之滋长发育也。
【治疗】四花、腰眼° (肺癌加:肺俞' 膏肓' 足三里。心广加:阴那' 后溪。脾广加:脾俞' 胃俞。肝癌加:肝俞'章门。肾癌加:精宫'三阴交)
吐妞门
吐血

【症状】吐血或从吐出,或从呕出,倾盘盈碗,或鲜血中兼紫黑大块,吐后不即凝结,面色白光白,脉多虚箕° 【病因】吐血出于胃
,方书所谓腑血是也。其原因多由胃热逼血妄行,因而上溢, 或暴怒火逆伤肝,古人谓怒则气上,以致血向上迫,或肝火昌炽,鼓激胃中之血上溢, 故从呕吐而出,或饮酒过多,伤胃而吐血,然皆属胃中之血'有谓肝心脾皆能吐者,非也。失血过多则成贫血之现象,故面色白光白而脉虚箕也。
【治疗】鱼际、尺泽、足三里、膈俞、中腕、内庭。(呕血加肝俞'行间)
咳血
【症状】因咳嗽而见血'或干咳'或痰中兼血咳出'气喘急'然所出之血'不如吐血之多也。脉多微弱。
【病因】咳血出于肺'方书所谓脏血是也。其原因多由于外感风热'郁于肺而喰咳伤肺'故血从咳嗽而出'或阴虚火动上逆而咳血'或肥盛酒客辈'痰中有血'凡此皆肺中之血也。惟咳血久而成痹'或因虚痹而咳血者'则见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 咽干额赤、潮热盗汗等,当依照虚痹条治疗之。
【治疗】肺俞、百劳、足三里、膈俞。(阴虚火动者加:三阴交'肝俞。痰中带血者加:丰隆' 中肮° 风热袭肺者加:风门'列缺)岫血(鼻岫'眼岫'耳岫'
牙岫'皮肤出血)
【症状】鼻钮,即鼻中流血'亦名红汗。耳钮、牙钮,即耳中与牙齿出血也。眼钮' 目中出血也。皮肤出血又名肌钮°
【病因】钮者,血从经络渗出,而行于清道也。良由风热壅盛而发,或烟酒恼怒刺激而出'古人谓:「阳络损则血外溢°」血外溢则为钮血也。



肌钮:膈俞、血海。
牙钮:合谷、内庭、手三里、足三里。
呕吐门
实热呕吐
【症状】口渴发热、食入则吐、所出之物多兼秽臭、或苦或酸、头目晕眩、舌黄脉数。
【病因】呕者,有声而有物。吐者,有物而无声。二者虽略有不同,然皆胃病也。呕吐之属于热者,由胃有郁热,火势上炎,胃气不能下降而成,或怒激肝气,肝太横逆, 或肝胆风热上炎,皆致呕吐。经曰:「诸逆上冲,皆属于火。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是也。夫吐出之物,或苦或酸者,则因胃酸与胆汁,因热而分泌过多上溢也。
【治疗】内庭、合谷、内关、中腕、上腕、足三里° (肝胆之气上逆者加阳陵泉' 太冲)虚寒呕吐【症状】呕吐稀涎、面青肢冷

胃腕不舒、口鼻气冷、不渴、苔白脉细。
【病因】呕吐之属于虚寒者,乃由脾胃之阳不振,运化失职,或饮食生冷'以致寒湿浊邪,留滞中宫,乃上逆而作呕吐,故觉当胃不舒,四肢厥冷也。
【治疗】中腕、内关、气海、胃俞、三阴交、膻中、脾俞、足三里。(俱灸)
干呕
【症状】干呕不止(有声无物,与啮相似-惟不若啮声之恶浊而长也)、胸膈不舒、口渴或不渴、 甚则四肢厥冷、脉绝。
【病因】干呕亦属胃病,盖由清浊之气,升降失常,阻拒于胸膈之间,乃脾胃虚弱, 运化失职'气机失调而成'亦有因于胃热者。浊热之气上攻,则兼发热口渴。
【治疗】中腕、足三里、内关、脾俞、胃俞、章门。(俱灸)(胃热者改灸易鋭,加鋭内庭'厉兑)
噎膈门
寒膈
【症状】腕腹胀满、呕吐清水、四肢厥冷、食不得入或食虽可入而良久反出、面色白光白、两脉迟细。
【病因】膈者'膈塞不通,饮食不下也。若食入吐出'谓之反胃。二者皆膈间受病' 故通名为膈也。寒膈由于中宫阳气衰微,寒邪凝聚,脾气不能升,胃气不能降,故饮食不下。反胃亦由脾虚胃寒,运行失职,不能熟腐五谷,变化精微,故食虽可入,良久复出也。王大仆曰:「食入反出'是无火也。」古人谓:「朝食暮吐'是胃虚寒也。」 【治疗】膻中(灸)、膈俞(灸)、中腕、足三
里、公孙、脾俞、胃俞。(针灸)
热膈
【症状】胃腕热甚、口苦舌燥、烦渴不安、呕吐酸臭、食入即吐或前后闭漕、脉多大而有力。
【病因】《素问》曰:「三阳结谓之膈。」夫所谓三阳者,即肠、胃、膀胱也。盖肠中积热,则后不间。膀胱结热,则小便不利,故前后秘漕。胃有郁热,则胃津枯耗, 食道液燥,故食不得下。且下既不通,势必上逆,故食下亦仍出,是火上行而不降也。因其三阳结热,故口渴舌燥,烦躁不安也。
【治疗】内庭、中腕、足三里、支沟、合谷、大陵、内关、委中、大肠俞。
气膈
【症状】噫气频频、中腕满痛、痛行脊背、胸闷气热、食不得下、大便不利。
【病因】《素问》曰:「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结之疾也。此言噎膈之起于郁结不舒者也。《内经》曰:「忧则气聚。」盖中心抑郁,忧结不解,则气郁于中,运化不利'肝气上逆'故食不得下'而成气膈。
【治疗】中腕、脐中、气海、列缺、内关、胃俞、三焦俞、足三里(俱钝灸)、期门(扣°痰膈【症状】咳嗽气喘、喉间痰

、胸膈胀闷不舒、饮食不能下咽、舌多腻苔、两脉滑实。
【病因】此症多因忧思悲恚,脾胃受伤,血液渐耗,郁气生痰,痰浊滞留于肺胃, 阻塞气机,饮食下咽,每有所阻,如碍道路,膈而不得下,噎膈所由成也。痰滞气逆, 故咳嗽气喘。
【治疗】膈俞(灸)、天突(针灸)、肺俞(灸)、丰隆(钝灸)、下腕(灸)、大都(灸)、 足三里(鋭灸)。
食膈
【症状】胸腕胀痛不得安、食难下咽而痛、甚或气塞不通、危殆不堪。
【病因】此症多患于老人,良由脾胃衰弱'每于过饥之后,猝然暴食,壅满胃之上口'闭塞脾胃之气机,而成噎膈。食滞于胃,故胸腕部胀满作痛。老年患此,多难救治。
【治疗】中腕、脾俞、胃俞、膻中、气海、足三里、巨阙。
虚膈
【症状】饮食不下、肌肤干燥、或呕吐白沫、粪如羊屎、两脉虚涩、体倦神疲。
【病因】此症多由脾胃津液枯燥不能化纳'以致饮食不下,盖人身借饮食之精微以营养,若饮食不进'则滋养料之来源告匮,故肌肤干燥。古人谓:「噎而白沬大出,粪如羊屎,不治。若胸腹疼痛如刀割者,死期迫矣。」 【治疗】膈俞、合谷'大包、太冲

厳胀门
水臓
【症状】初起四肢头面肿胀渐延胸腹,皮肤黄而有光,胀大绷急(按之宵而缓起)甚则脐突露筋,口渴,烦躁不寐,胸闷气喘,皮肤日粗,面色灰败,鼻出冷气,则为危候。
【病因】此症多由水肿之甚以变成者,水肿之原多为饮冷过度,或着寒邪,以致脾肾阳衰。脾不运输'肾不分利'体中水分无所发泄'水气泛滥,溢于皮肤,膨胀而成水肿,日久月深,水质蓄积不消,肢体胀大满量,遂成肿体,即变水脏。水郁于内,犹沟壑之积水,积久不消,化而为毒,则难施治。若腹露青筋,面色灰败,则为水毒深重之候。若口渴烦躁,则水毒化热,煎熬血液,肾中之龙火上腾也。凡此皆为水脏垂危之候, 虽有华扁之能,亦将束手矣。
【治疗】肾俞、膀胱俞(均灸)、三阴交、阴陵(均钝)、水分、人中、脾俞。(均灸)
气臓
【症状】腹大而四肢瘦削(皮色不变,按之宵而即起)、喘促烦闷或肠鸣气走、漉漉有声、 二便不利、脉弦郁。
【病因】气脏与水脏'原属二症,以手按之,若凹而不随手起者,水脏也。按之成凹而随手起者,气脏也。气脏之原因,多由七情郁结,气化凝聚,留滞中焦,腹部乃为之胀满。用情太过,伤及脾胃,脾胃失运化之能,血液无从产生,肌肉失所营养,故四肢渐形瘦削也。
【治疗】膻中、气海、关元、脾俞、胃俞、中腕、足三里。(各灸数十壮)
实胀

【症状】腹胀坚硬、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行动呆滞、呼吸短促或胸高气粗、脉沉滑有力。
【病因】此症多由七情之伤,胀起于旬日之间,或多感受寒湿之邪'多食生冷之物, 以致脾阳不振,失其旋转,湿浊阻滞,因而胀满。
【治疗】依照气脏各穴针灸之,以调其气,大便秘结者加针支沟、内庭,并泻足三里以化结滞,而导六腑。
虚胀
【症状】容形枯稿、胀起于经年累月、腹部胀满、朝宽暮急或暮宽朝急、大便澹薄或小便清白、脉细少气、面淡舌白。
【病因】虚胀多起于久泻,或饮食起居不善摄养,或病后饮食不慎,中气受伤,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浊气滞塞于中,以致胀满。若痢后成胀,久病羸乏,脐心凸起,喘急不安者,此为脾肾俱败,则难调治。若咳嗽失音,青筋横绊腹上,及爪甲青或头面苍黑,呕吐头重,上喘下泄者,皆不治之症也。
【治疗】关元、中腕、下腕、神阙、脾俞、胃俞、大肠俞。(各灸三五壮)

症痕门

【症状】面黄肌瘦、饮食减少、神疲体倦、胸腕腹间有块硬痛(按之有形' 牢固不动)、舌光脉涩。
【病因】积聚之有形可征者曰症'古人谓:「症者'真也。」然有食症、痰症、血症之分。食症者因食积而成症也'多由多食生冷黏腻之物'脾胃虚弱不能消化'胶滞腕间,与气血相搏,积聚成块,日渐长大,坚固不移。痰症由于痰浊郁滞,多积于胁下。血症乃血积而成也,多由脏腑虚弱,寒热失节,或风寒内停,或闪挫跌扑,气血停滞, 壅瘀经络而成血症,多积于少腹部。
【治疗】少腹有块:关元、太冲、行间、三阴交、膈俞。
脐上胁下有块;神阙、中腕、章门、脾胃俞。
胁下两旁有块:章门、期门、行间、肺俞、丰隆、阳陵。
W
【症状】发生胸胁脐腹疼痛、或暧气、或呕吐、甚则气逆神昏、腹中有块攻冲(游走无定,聚散无常,推之则动,按之则走) 、脉多沉细、舌苔薄白。
【病因】积聚之或聚或散者曰瘾,古人谓:「瘾者,假也。」《难经》曰:「聚者, 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盖指瘾症言也。多由肝脾之气失和'肝气横逆,脾失输化,水饮痰液,凝聚成瘾,随气之顺逆运滞,而时形时散,故起伏不时'游走无常也。
【治疗】气海、关元、脾俞、肝俞(各灸十数壮)。呕逆U爱气者加针灸:内关、足三里。
五积门
心积
【症状】此症起于脐畔或脐上,大如手臂,形如屋梁,由脐至心下,萦系于中,伏而不动,久则令人心烦心痛,夜眠不安,身体肿,股皆肿,不可移动,困苦异常,脉沉细或箕,舌绛。
【病因】《难经》曰:「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有若屋梁'故名伏梁。此症多由心经气血不舒,凝聚而成也。
【治疗】上腕(钝灸)、大陵(针)、心俞(钝灸)、膈俞顷灸)、行间、三阴交。
肝积
【症状】左胁下有块,状如覆杯,有足似龟,久则寒热如疟,或喰咳呕逆、胁下胀痛、脉弦而细。
【病因】《难经》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 令人咳逆痛核。」此症多由肝脏气逆'与瘀血积合而成。
【治疗】章门(灸)'行间(鋭灸) '期门(鋭)'膈俞(鋭灸)。寒热呕逆加针灸:大椎' 足三里。
脾积
【症状】当腕胀痛(如覆大盘)、面黄肌瘦、饮食不为肌肤、胸闷呕、脉多沉细。
【病因】脾积者,脾之积气也。《难经》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腕如覆大盘, 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此症由于脾胃衰弱,气少运行,寒邪痰饮,积聚不化而成积' 脾胃衰弱,不能运化津液,故面黄肌瘦也。
【治疗】痞根、脾俞、中腕、内庭、足三里、隐白、行间(俱灸)。块之上下左右针而灸之。
肺积
【症状】微寒微热、咳喰气促、呼吸不利、呕逆频作、右胁下如覆大杯、胸痛引背、 脉弦细。
【病因】《难经》曰:「肺之积名曰息贲。」盖因肺气积于胁下,喘息上贲也。此症多由肺气不利,痰浊不化'积聚胁下而成。
【治疗】巨阙、期门、肺俞、经渠、章门、丰隆、内关、足三里。(针而灸之)
肾积
【症状】先于小腹右角起一小块而微痛,块渐大,痛渐剧,时上时下,痛引腹部, 寒热不时,甚则痛攻心下,坐卧不宁,困苦万状,继则渐渐上冲,块渐小,痛亦渐止, 而至于无,起伏不时。
【病因】肾积曰奔豚'因其发作时,有物如豚之奔走故名。《金匮》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盖大惊猝恐,肾脏之分泌乖常,尿毒秽气结而上逆,故自少腹上冲于心胸,甚则欲死。古人所谓:「水气上逆凌心也。」然亦有由肾气虚而寒湿积聚'或房劳不节,复感寒凉'而成斯疾也。
【治疗】中极、章门、肾俞、涌泉、三阴交、关元。(俱用灸法)
三消门
上消
【症状】心胸烦热、咽如火烧、大渴引饮、饮不解渴、小便清利、食量减少、大便如常、舌上赤裂、脉多细数。
【病因】《内经》曰:「心榜热于肺,传为鬲消。」鬲消即上消也。多由嗜欲过度,
【治疗】内关、神门、鱼际、尺泽、肺俞、人中、然谷、太溪、金津、玉液。(俱钝)
中消
【症状】口渴引饮、多食善饥、不为肌肤、肌肉瘦削、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自汗口臭、甚或面赤、唇焦、关脉滑疾、舌红苔黄。
【病因】经云:「二阳结谓之消。」又曰:「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仞。」 又曰:「邪在脾胃,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此症乃脾胃郁热,津液枯燥, 故咳饮多食'而不能化生津液'以滋养肌肉'以致渐形瘦削也。
【治疗】中腕、胃俞、脾俞、内庭、曲池、三里、支沟、阳陵、金津、玉液。(俱钝)
下消
【症状】初起便溺不摄、溺如膏淋、烦渴引饮、渐至腿膝枯细、而色鸾瘦、耳轮焦黑,小便多而浑浊(上浮如脂,或如浊泪)、脉细数舌绛。
【病因】下消又名肾消,多因色欲过度,肝肾阴虚,虚则火旺而津液为之消烁,故烦渴引饮,而小便浑浊也。
【治疗】涌泉、然谷、肾俞、肝俞、肺俞、曲泉、中膂俞。(俱针)
黄疸门
阳黄
【症状】一身尽黄' 色明如橘子柏皮、身热烦渴、或消谷善饥、小便赤漕'大便秘结、脉滑数、舌黄厚。
【病因】黄疸有阳黄、阴黄之分。阳黄属热'阴黄属寒。阳黄多由脾胃湿热郁蒸而成'喻嘉言谓:「夏月天气之热'与地气之湿交蒸'人受二气'内结不散'发为黄疸。」 惟近今之说者,则为胆热,胆囊炎肿,汁不下于小肠,溢于血管而发黄色也。
【治疗】中腕、足三里、委中、至阳、胆俞、阳陵泉、公孙、三阴交。(俱针)
阴黄
【症状】身目皆黄(黄色晦黯,有若薰烟)、形寒胸痞、腹满踌卧、四肢瘦重、或自汗自利、 小便亦少、渴不欲饮、甚则呕吐、舌淡而白、脉濡而细、大便白色。
【病因】阳黄色明属湿热,阴黄色晦属寒湿,亦有因阳黄服寒凉药剂过多,而成阴黄者。阴黄之成,多由过食寒冷之物,或感受寒湿之邪,蕴于脾胃,越于皮肤而成。
【治疗】脾俞、气海、足三里、至阳、中腕、阳纲。(俱用灸法)
酒疸' 食疸
【症状】身目均黄、心下懊煨、胃呆欲吐、胫肿浸黄、面发赤色、小便短少、足下热、舌苔黄腻、脉弦实,此酒疸也。若寒热不食或食毕即头晕、腕腹满闷、二便秘结、 舌腻脉滑实者,此食疸也。
【病因】酒疸者'疸病之由于酒伤得之者也。如饥时食酒'或酒后当风而卧'入水浸浴,以致酒湿之热'遏而不宣,蒸发为黄。食疸又名谷疸,乃食伤所成之疸也。多由胃热大饥,过食停滞,致伤脾胃而成。夫所谓酒疸、食疸者,均属阳黄病,不过因其病因相同,而易其名称耳,胡廉臣先生谓:「凡人消化不良,不论因酒因食,妨碍胆汁之排泄者,均成黄疸也。」
【治疗】酒疸:依照阳黄条针之。
食疸:中腕、足三里、胃俞、内庭、至阳。
女劳疸'黑疸
【症状】额上黑、皮肤黄、微微汗出、手足心热或薄暮发热、然必以少腹拘急、小便自利、大便黑,为女劳疸之症。
【病因】房劳无度,或醉饱入房,或小腹蓄血,或脾中湿浊下趋,古人谓为脾肾之色外现'则身黄而额黑。黑疸多由酒疸、女劳疸久延或误下'以致脾肾虚弱而成'初起则面部发黑,甚则周身渐黑,大便亦黑,若腹胀如水脏'或心中如瞰蒜状,皮肤不仁者, 则为危候。

汗病门
自汗
【症状】不因劳动,不因发散,激然汗自出,或每至天明时汗自出,恶寒身冷、脉象虚微、舌多淡红。
【病因】自汗属阳虚'阳者卫外而固表者也。阳气内虚'阴中无阳'盖阳虚阴盛而表不固,媵理疏,则汗随气泄,经谓:「阴胜则身寒汗出。」即其候也。若过服汗剂, 汗出不止,则为亡阳危候。
【治疗】合谷(鋭)、复溜、大椎。(俱灸)
盗汗
【症状】寐中汗窃出(醒后倏收)、气虚神倦、脉虚细、舌多红而光。仲景云:「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
【病因】盗汗属阴虚,阴者内营血敛藏者也。阴气虚弱则生内热,而迫液外泄,若兼咳嗽、额红、潮热等症'则已入损门为难治。苦汗出如珠不流者,此为绝汗5死不可治。
【治疗】间使、后溪、阴孙、肺俞、百劳。
黄汗
【症状】身重而冷(状如周痹)、胸中郁塞不能食、烦躁不眠、汗自出而口渴、汗沾衣、 色正黄如柏汁,脉象多沉。
【病因】黄汗为疸症之一,身黄而汗出沾衣作黄色也。乃脾家湿热蕴蒸,由毛孔泄出,多由汗出用水浸浴,水入毛孔,经郁蒸而为黄汗,仲景所谓:「黄汗得之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中入得之」是也。
【治疗】脾俞、阴陵、三里、中腕、公孙、至阳。
寤寐门
不眠症

【症状】精神恍惚、怔忡健忘、辗转不寐、四肢懈怠、甚则心烦焦急、头旋眼花、 少气不支。
【病因】此症多由思虑太过,伤及心阴,神不守舍,或病后血虚火旺,心神不安, 乃成烦而不寐、怔忡健忘等症。然亦有胃中有积有热,或痰浊阻滞,则心烦不寐,《内经》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是也。他如邪念丛生、欲火上冲、杂念交感,致成心理之失眠者,则惟静养可以奏功,针药所难及也。
【治疗】三阴交、神门、间使、心俞、内关。
胃有积热者:中腕、三里、内庭、天枢。
痰浊阻滞者:丰隆、中腕、足三里、肺俞。
多寐症
【症状】四肢倦怠无力、胃呆食减、呵欠频频、精神萎顿、反复昏睡、脉则虚缓。
【病因】此症多由大劳大病之后,脾阳虚惫,精神不振,以致怠倦多寐,或湿邪内恋'蒙蔽清阳'神志不清'昏迷好睡'则必兼舌腻口糊等症。
【治疗】脾阳虚惫者:大椎、至阳、脾俞。
湿邪内恋者:中腕、足三里、脾俞、胃俞。
疝气门
冲疝
【症状】气从少腹上冲心,疼痛异常,甚则冷汗淋漓、饮食不进、二便秘塞不通, 古人所谓:「不得前后为冲疝也。」 【病因】疝症均
属于肝,与冲任为病,良由冲任循腹里,肝脉过腹里而环阴器,故疝气虽有冲疝、厥疝、瘾疝、狐疝、痒疝、癞疝等之区别,终不外乎此三经也。冲疝之原因,多由寒湿之邪,久郁于内,化郁为热,客寒触之,以致少腹疼痛,掣引睪丸,甚则气上逆而冲心作痛。岁久不愈,渐变冲心疝气'则难调治矣。
【治疗】关元、太冲、独阴。(脐三角灸法)
靡疝
【症状】少腹控卵、肿急绞痛、甚则阴囊肿大如斗、如楮槎、或顽癞不仁。
【病因】此症由太阳寒湿之邪,下结膀胱,因而阴囊肿痛,经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传为癫疝。」三阳即小肠、膀胱、胆。小肠膀胱居下体,而肝与胆为表里,故皆能致疝也。
【治疗】曲泉、中封、太冲、大敦、气海、中极。
厥疝
【症状】脉大而虚、少腹疼痛、上下左右,攻冲无定,甚则四肢厥逆。
【病因】肝经素有郁热,寒邪外郁,肝气乃不条达,因而横逆遂成此症。
【治疗】太冲、大敦、独阴、石门、气海。
狐疝
【症状】睪丸偏有大小,卧则入腹,立则下坠,时上时下,胀紧攻痛,久则正气日衰,病气日盛,以致不能坐立,坐立则胀坠欲绝也。
【病因】经曰:「肝所生病为狐疝。」多由寒湿之邪'袭入厥阴'沉结下焦,邪挟肝风而上下也。
【治疗】依照癞疝条治疗之,并于脐下六寸,两旁一寸,灸三壮。
痼疝
【症状】腹有瘾痞、左右有块、痛而且热、时下白浊、女子不月、男子囊肿。
【病因】此症多由于脾经湿气下注于冲任交会之处,以致结成瘾痞作痛。冲为血海' 任为气海,脾湿下注,冲任失调,故女子为不月,男子则阴囊肿痛也。
【治疗】气海、中极、阴陵、阴交、大敦'太冲。
痍疝
【症目犬】肝脉滑甚'卵核肿月长(偏有大小,坚硬如石,痛引脐腹·甚则肤囊因肿胀而成疮)、时出黄水、或成愈溃烂、或下脓血。
【病因】此症称之为痒疝者,以其必裹脓血,甚则下脓血也。多由肝不条达,血凝气滞而成,盖肝脉环阴器,故结于阴囊而为痒疝。
【治疗】依照癞疝条治疗之,再加针气冲、中极,以行气血之凝滞,而治脐腹部之痛。
瘾疝
【症状】少腹满痛、肾囊肿大、小便秘塞、甚则胀紧欲绝。
【病因】症者'小便不通也3疝病而小便秘塞'故名症疝。此症多由脾经湿热下注膀胱,湿热郁结,故小便不通,肾囊肿大,少腹满痛等症见矣。
【治疗】关元、阴陵、三阴交、水道、大敦、太冲。
遗精门
康健之体,气盛精旺'淡色欲,节房劳'其有偶然遗者,非病也,乃盈满而遗也, 谓之精溢。若每日一遗,或三五日一遗,以致疲劳倦怠,耳鸣头眩者,则病矣。若非有良好之调治,久则渐入虚劳,而成不治。然遗精一症,则又有有梦、无梦之别,有梦属心病'无梦属肾病。有梦曰梦遗'无梦曰滑精。二者之治法,略有不同'述之于后:
梦遗
【症状】精泄时每梦与女子交合5或每夜一遗'或数日一遗'久则神志恍惚、脉多弦数、舌红、有时黄簿。
【病因】梦遗属心病,多由好色之人,见美色触于目而起淫心,印入于脑,夜乃成梦而遗精,古人谓:「心为君火,肾为相火,欲念妄动,则君火摇于上,相火炽于下, 水不能济,而精随以泄,或阴虚之体,不能涵养,阳事易兴,而致遗泄。」若失于调治,久则渐入损门'为患不浅也°
【治疗】心俞、白环俞、肾俞、中极、关元、三阴交。(针)
滑精
【症状】每在睡中'无梦自遗,或欲念一动'阳举而精自滑下,不分昼夜'甚则一日数度,精神痿顿、耳鸣目眩、腰痛头昏,渐则潮热盗汗而成虚痹'脉虚弱或细数。
【病因】此症多由纵欲无度,或误犯手淫'断丧太过,以致肾气不藏,精关不固, 不能摄精,每因欲念一动,即不禁而滑出,渐至神经衰弱,而潮热盗汗等症作矣。调治殊难治疗,此症首宜使病者定心志,节嗜欲,然复施以治疗之法,古人云:「服药百颗, 不如独卧一宵。」此症最相宜也。
【治疗】精宫、肾俞、关元、中极。(俱用灸法)
淋浊门
淋与浊,二症也。淋者,小浸数而且涩,淋沥不畅,故谓之淋,仲景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少腹弦急,痛引脐中。」大抵淋病之起,多由胞热之故,与浊悬异。浊者小便时下浊液,绵绵如浆水状态,多由湿热下注。然淋病有石淋、劳淋、血淋、气淋' 热淋之分。浊则有赤浊' 白浊之别。症状各有不同'宜分别述之:
五淋
【症状】石淋:脐腹引痛,小便艰难,轻则下沙,甚则下石,或黄赤或浑浊,色泽不定,便时刺痛,澈于心肺,令人难受。
劳淋:小便淋沥不通、遇劳而发、身体疲惫、渡时数痛、腹胀牵引谷道。劳之微者, 其淋亦微,劳之甚者,其淋亦甚。
血淋:溺痛带血'血色鲜红'脉数。
气淋:少腹满痛、溺有余沥。
热淋:肥盛之人,湿热流于下焦,多发于夏季湿令。瘦削之人'阴虚津枯'热甚而淋。然皆茎中热痛,小便热赤、口渴喜饮水或烦热。
【病因】石淋:由于膀胱蓄热,失其气化之职,结成沙石,从尿道而出。惟此症非其人阴阳太虚,而曾患生殖器病者不易得此。故五淋中当以石淋为最少,然一经患此, 颇难治愈'故为淋病中最重之症。
劳淋:由于本能衰弱,元气不足,膀胱不能输送水道,苟一遇劳事,溺窍因此淤塞不通,而为淋病。

气淋:由于气化不及州都,胞中气胀,故使小便点滴,小腹满坚。
热泠:热淋有虚实之分。属于实者,如与不洁之妇人交合,或好食辛辣煎炒厚味, 积热太甚,流注下焦,胶秘而为热淋。虚者如好色纵欲,阴精枯燥,相火猖炽,炽灼津液'肾气为断丧'致水道不利'而成热淋。
【治疗】肾俞、三焦俞、小肠俞、膀胱俞、阴陵、中极、合谷、尺泽。(石淋加针行间' 太溪'委中。劳淋加鋭关元。血淋加鋭血海'三阴交。气淋加针气海。热淋加针涌泉)赤白浊【症状】
初起口渴,小便时茎中热痛,如火灼刀割,秽浊之物,淋沥不断,随渡冲出。不便时,自流脓液,白浊则色白,如眼之目多'如疮之脓°赤浊溺赤,浊亦赤。经过相当日数,则茎中不灼痛,小便则频数,浊液自滴,脉多滑大或漕滞。
【病因】白浊、赤浊多由入房太甚'或交媾不洁,忍精不泄'以致败精瘀腐,蕴酿而成,或湿热下注而成湿热浊。然由败精瘀腐者十中六七'由湿热下注者十常二三'古人云:「色白如泪,或如腐化腐浆'而马口不干结者为湿。色黄赤而马口干掩者为火。」 然间有失于调治,久则脾气下陷,而成脾肾虚弱之症,则当求脾肾而举之固之,不能与普通之赤白浊一例观也。
【治疗】三阴交、关元、肾俞、膀胱俞、阴陵。脾虚下陷者:脾俞、肾俞、关元、 中极、章门。(鋭而灸之)
愈闭门
小便瘾闭
【症状】闭者,则小便闭而点滴下。症者,淋沥点滴而出,一日数十行,或勤出无度。属实热者,则烦闷舌赤、大便闭、小便不通、茎中疼痛。属虚寒者,憎寒喜暖、手足逆冷、小腹如冰、言语轻微、里无热候、口不渴、舌淡红。然皆少腹胀急、腕腹痞满, 甚则胸闷气喘。
【病因】属实热者,则多因湿热之邪郁阻膀胱,以致小便闭塞、少腹胀满。属虚寒者,则由肾阳衰弱,不能分布水液,以致小渡滴点,日数十行。然亦有败精瘀血,阻塞溺道,以致小便闭塞,更有因肺气不宣者,古人谓:「肺主通调水道,肺气闭塞,则小便不通也。」 【治疗】气
海、关元、中极。(属实热者加针:阴陵' 三阴交' 曲泉。属虚寒者加灸:肾俞'膀胱俞。肺气不宣者加:合谷'尺泽)大便闭【症状】大便秘结

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内热烦燥、口渴、渡赤,此属实闭。若形枯神衰、肌肉消瘦、内无实热、大便秘结,此属虚秘。
【病因】实闭症多由食积与热邪阻滞肠中,以致便塞腹痛,故必兼烦热口渴等症。虚闭者则因血虚液枯,肠中失所濡润,不能输送糟粕外出,故内无实热见症。肌肉消瘦者'血津枯而荣养缺乏也。
【治疗】大肠俞、支沟、足三里、气海。(实热者加:中肮'内庭'三间。阴虚者加:太冲' 太溪)
便血门
【症状】小便浸血、脉多无力、神疲眼倦。若浸血日久、形枯色痿、症闭如淋、二便引痛、喘急虚眩、行步不能者,与死为邻矣。
【病因】经曰::「胞移热于小肠,则症溺血。」可知溺血之由,无不本诸热者。盖血得热则妄行,从小便而出,多欲之人,肾阴亏损,下焦结热,血随而出。然亦有肝肾两虚,血室之血'失于统摄而成此症者。
【治疗】膀胱俞、关元、三阴交、涌泉。(肝肾虚者加:肝俞'肾俞)
脚气门
湿脚气
【症状】浮肿先见于足部,软弱无亮,渐延两股两胭,不便行走,甚则破之流水, 瘦重难动。因寒而发者:面黑、恶寒、足冷如冰'是为寒湿脚气。湿郁化热者:面黄、 口渴、便闭、溺赤、足如火热,是为湿热脚气。若恶心呕吐、烦渴异常、气短喘息、胸闷、心跳、或腹部冲脉动跳震手,则为脚气冲心之危候。若脉短促、舌紫黑或苔焦,其人昏厥不语、两鼻孔煽者,则不治。
【病因】脚气病5《内经》名厥5分痹厥、痿厥、厥逆三症。顽麻肿痛为痹厥'即湿脚气也。纵缓不收为痿厥,即干脚气也。厥气冲胸为厥逆,即脚气攻心也。湿脚气之原因,多由处居低湿之地,湿邪袭入足胫经络皮肉,而致肿胀,或饮污秽之水,及腐败食物,化生湿热下注两足,而得之湿毒上攻,则成脚气冲心之症。
【治疗】足三里、三阴交、绝骨、阴市、阳辅、阳陵、犊鼻、商丘、昆仑。(脚气攻心加钢关元'气海'大敦)
干脚气
【症状】雨脚干瘦、不肿而痛、或萎弱挛急、或日见枯细、步履维艰、面色枯燥、 舌多红、脉弦数或弦细,甚则亦能冲心,而成心悸气促、腹部震动等症。
【病因】本病多起于病后营养缺乏,或暑热伤足三阴,津液为热所灼,以致枯细瘦弱,而为干脚气。
【治疗】涌泉、至阴、太溪、昆仑、阴陵、阳陵、三阴交、绝骨、三里。
痿痹门
痿症
【症状】腿膝手足不利或不能伸屈'或血弱而不能履行'或冷麻而失其知觉。
【病因】痿者,四肢无力'举动不能'如委弃之状也。此症多由热邪烁伤精血,而皮毛筋骨为之软弱无力,或病后精血大亏,筋骨失所营养而成。《内经》所谓:「大经空虚,营卫之气不足也。」
【治疗】阳陵、绝骨、大杼。(灸)参阅手足各病门。
痹症
【症状】筋骨二部分作痛或拘挛,或游行走痛而无定处。
【病因】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血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都为经络受风寒湿各邪之袭击而发生疼痛拘急等症。
【治疗】依照痿症治疗各穴,改灸为针,或针且灸之,并参观手足胸背各病门。
妇人门(经病)
经水先期
【症状】未及经期而经先至、腹不甚痛、身热而色紫、脉洪数,此属实症。亦有腹痛、身不热而色鲜红者,此属虚症。
【病因】女子经水,以三旬而一至,月月如斯,经常不变,故谓之月经,又谓之月信。一有不调,则失其常度,而诸病见矣。《素问》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可知经水先期,属血热者为多。盖血热内壅, 能使神经与细胞起非常之兴奋,于是血液运行,亦同时超过常度,而经乃先期至矣。然亦有因于气虚不能摄血,而不由血热者。更有因于忧郁恼怒过度,血液之循环乖度,遂致血不能涵养,肝气横逆,而经先期来者。此在乎临症时细察也。
【治疗】血热:气海、三阴交、行间、关元。(鋭)
肝气横逆者加:曲泉、期门、肝俞。
气虚者灸:气海、中极、三阴交。
经水后期
【症状】经水后期而来,少腹绵绵作痛'颜色淡不鲜,脉大无力或漕细,恶寒喜暖, 此虚也。然亦有色紫或成块者'脉细数,此血热干枯也。
【病因】方书谓:「经水后期,属血室虚寒,或生冷凝滞。」盖血室虚寒或误服生冷,其血因寒邪而疑结,于是血液之循环漕滞,运行之能力减退,遂致经行后期矣。间亦有血热干枯者'盖血热内炽之人'因高度热量之薰灼'遂致血络燥结、血液干枯、血行瘀滞,而致经水后期而至者,然不常见也。
【治疗】虚寒者:关元、气海、血海、地机、归来。(灸)
血热内炽者;依照血热而经水先期条针治之。
月经过多或减少
【症状】妇人经水一月一行,其排泄量,须月月平均,若经来过多或过少,则为病矣。
【病因】方书以「经多属实,经少属虚」'此言其常也。然经来过多,有由于气虚者'有由血热妄行者'有由郁怒伤肝者。盖气虚则不能摄血'血热则血液妄行,郁怒则肝气横逆'凡此种种'皆足以造成经水过多之病°经来过少'有由于瘀热内蓄者'有由于脾胃虚弱者,有由于血室虚寒者。盖瘀热内蓄,则血液干枯,脾胃虚弱,则饮食减少, 健运失常,经血乏生化之源,血室虚寒,则血液之运行力衰微,因而凝泣。凡此种种, 皆能使月经减少也。
【治疗】经水过多或过少'属气虚者'依照经水先期气虚条治疗之'属瘀热者,依照经水先期血热条针之,血室虚寒者,依照经水后期虚寒条治疗之,脾胃虚弱者则于虚寒条中加灸:脾俞、胃俞以补益之。
经闭
【症状】经闭有虚性、实性两种°虚性之症状,为头眩心悸、面色白光白、脉细'初则经行减少,渐至经闭不行,或神疲气短、肢冷脉微、经行乍多、渐至经闭,或食少便澹、面黄脉虚、经期屡乱、渐至经闭。如见少腹硬痛、肌肤甲错、脉象沉细而月事不来' 或腹满胀痛、胸闷噫恶、脉象弦细而月事不来,此实性之经闭也。
【病因】经闭之原因颇多,本条所言,不过举其大略耳。实性之经闭,多由瘀血停积,瘀血积于子宫,新血不得下行,故致经闭而少腹硬痛,或由气化郁结,血滞不行, 经闭而满腹胀痛,如胸闷噫恶等症,皆气郁之征也。虚性之经闭,多由血液贫乏或神经衰弱、子宫中无经血,故致经闭而成头眩心悸、气短、肢冷等气血虚弱之现象,或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饮食减少、缺乏产生经水之原料'亦成经闭之病而现食少、便澹、面黄等症。然有由生理异常者,则月经终身不来,所谓暗经是也。又有二月一行者,谓之并月。三月一行者,谓之居经。一年一行者,是谓避年。其经水虽不按月而来,然亦能受妊'身无疾病,此生理之异常'不能作疾病论也。
【治疗】实性经闭:膈俞、血海、气海、中极、行间、曲泉、三里。(俱用鋭法)
虚性经闭:三阴交、膈俞、肝俞、关元、脾俞、胃俞。(俱用灸法)
经期腹痛
【症状】经期腹痛有经前腹痛、经来腹痛、经后腹痛。经前与经来而少腹作痛者, 大多拒按,或经水成块,脉多沉实。经后而少腹作痛者,则多为空虚之痛,痛而喜按, 脉多虚细而弱。
【病因】凡经前、经来而腹痛者,多属血瘀气滞,经尽之后其痛即止。经后而腹痛者,多属气血虚弱。然其原因颇为复杂,如属于血瘀气滞者,则有因胞宫阴寒自盛,经水不得阳气之温化而畅行,遂致少腹绵绵作痛、经水漕少,甚则四肢厥冷。或行经之期感受风寒,或内伤生冷,气血凝泣不得畅行,而腹痛恶寒。或热客胞宫,以致行经发剧烈之疼痛,所下经血臭秽异常。他如经期不慎,误犯房事,或误食酸咸过度,皆足以使血凝气滞,而造成经前经来之腹痛也。若经后腹痛,则由荣血衰少,供不应求,月经临期,勉强下血,以致血管中之血液缺乏,遂成空虚之痛,痛多喜按,来亦少,或经后血室空虚'寒邪客之以致腹痛。然更有先天不足,发育不全'室女初次经来'即患经痛, 以后每行必痛,经期尚准者,此阴道狭窄,经水不得畅行,针药所难医治,必待育之后, 自行痊愈也。
【治疗】血瘀气滞者:地机、血海、气海、中极、足三里、合谷、交信。
经后腹痛由于寒客胞宫者:关元、气海。(灸之)由于血虚者,依照经闭门虚性经闭条治之。
经漏
【症状】经来不断、淋沥无时、所下不多、或时行时止、或少腹绵绵作痛、神疲肢倦、饮食减少、脉沉细或数。
【病因】经漏者,淋沥不断也。此症多由孱弱之人'气虚不能摄血'冲任不固'以致月事淋沥不断,色多淡而不鲜,或因行经未净而行房事,致伤胞宫而成,则多少腹疼痛,此外如寒热邪气客于胞中,或忧思郁结气滞不宣,皆足致此,临症时当细辨之。
【治疗】气虚不能摄血者:关元、气海、百会、肾俞、命门。(俱用灸法)
血崩
【症状】突然下血不止、病人顿成贫血状态、全身皮肤成苍白色、口唇爪甲尤甚、 心虚忐忑、四肢发麻、眩晕耳鸣、甚则不省人事、脉箕或沉或伏。
【病因】血大至,谓之崩,是急病也,其原因亦有多端。《素问》曰:「阴虚阳搏谓之崩。」张石顽曰:「崩之为患,或脾胃虚损,不能摄血,或肝经有火,迫血妄行, 或怒动肝火,血热沸腾,或脾经郁结,血不归经,凡此皆足造成血崩。」此外复有悲哀过度'尤为血崩之大因。盖吾人平日暇逸'气和平而血安静,若猝遇不如意事'而起悲哀,则气机郁结,神经乃起变化,以致血行之秩序凌乱,甚则血管破裂而成血崩之患。虽然血崩之原因固多,当血崩不止,生命之虞在指顾间,危险殊甚,若不亟为制止而欲探本求原'未有不误事也。故不论其病原如何'当以止血为要务'遏止急流'庶可救急于当时'然后因症施治'以善其后。
【治疗】血崩不止:关元、中极、百会、三阴交、隐白、大敦。(以上俱用直接灸法-不论壮数,以血止为度)
带下
白带赤带
【症状】女子下部流出粘液,似水似脓,或稀或稠,色白者名白带,色赤者名赤带, 赤白相间者为赤白带,或子宫疼痛,尿意频仍,或秽臭不堪,失于调治,则变为久病。粘液愈多,体质衰弱,皮肤黄白,全身倦怠,食欲不振,腹痛头眩,因之孕育无望,或月经不调,且易致血崩及全身衰弱症。
【病因】谚云:「十女九带。」可知妇女多带病矣。王孟英曰:「带下为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但过多则为病矣。」夫所谓带下者,谓其绵绵如带而下也。前贤言此有主冷入胞宫者,巢元方、孙思邈、严用和、娄全和善,诸人是也。有主热湿者,刘河间、张洁古,诸人是也。有主脾虚气虚者,赵养葵、薛立斋,诸人是也。有主痰湿者,朱丹溪是也。有主脾胃虚者,张景岳是也。立说多端,总而括之,不外寒热二端而已,其病灶则在子宫也。张子和曰:「赤白痢者,是邪热客于大肠°赤白带者'是邪热客于胞宫。」英国合信氏曰:「子宫流白带,与肺伤风则流清涕,大肠病则下痢, 其理相同。」盖伤风流涕为鼻膜分泌出之粘液,下痢为大肠分泌出之粘液。带下则为子宫分泌出之粘液也。子宫蓄热,或子宫有寒'皆能分泌多量之粘液'或黄或白'其色不一'夹血者则为赤带。属热者,少腹隐隐作痛,所下之物或夹秽臭,阴道灼热'因其子宫炎肿故也。属寒者,则不痛不秽臭,所下之物,白色为多,惟带下除上列原因外,更有思想无穷,欲火中烧,或手淫太过,房事不节,以致损伤子宫而成此症'带下由此而成者'更为多数矣。
【治疗】带脉专治带下。归来、中极位近子宫,能直达病灶,驱除障碍。三阴交针之则清热养阴,灸则能温暖下焦,用之以为各穴之佐使。属热则针泻以清热,属寒则艾灸以除寒,赤带系子宫炎肿,粘滞夹血而下'故针血海以清血,三焦俞、小肠俞以清下焦之火。若带病久延体质渐衰、食减面黄者,则当加针灸肾俞、命门、关元、脾俞,以补脾肾,而固下元。
附不孕之治疗法
生育一事,男女双方均有密切之关系,苟双方发育健全而无疾病,则两性相交,未能不生育者。反之,若双方有疾病,或生理异常,则不能成孕矣。夫生理之异常,属女性者,则有骤、纹、鼓、角、脉,五不孕及子宫歪斜之类。属男性,则有发育不全、阳物短小、精液稀薄等,凡此种种,皆非针药所能疗。其因于疾病者,则可得而治矣。然其原因颇多,女子则月经不调、气血亏损、子宫虚寒,皆不受孕。男子则阳痿不举、精薄、精冷或早泄等'亦不能生育也。
月经不调:视其或先或后,辨其虚实寒热,遵照经病门各条治疗之。
气血亏损:宜取膈俞、气海、肝俞、心俞、三阴交'针而灸之'以益其气血。
子宫虚寒:宜取关元、中极、肾俞、三阴交,以振下焦阳气,而养真元,并宜多灸之。
阳痿不举或早泄:肾俞、命门、关元,宜多灸之,取其能补精气,而振肾阳,精足阳充,则阳兴矣。
精薄精冷:依照女子子宫虚寒不孕条治疗之,尤宜节制性交,庶克有效。
头部门
头痛

【症状】外感头痛,多属三阳经络,太阳头痛在正中与项部,少阳头痛多在两侧, 阳明头痛多在额部。内伤头痛多见气怯神衰,遇劳即发,或头痛如破,或时常牵引作痛, 昏重不安。
【病因】外邪袭入三阳经络,头部血管或充血或郁血,皆致头痛。以头部属三阳经也。然有因风、因寒、因湿、因热、因暑等之差别。感受风寒而痛者,则多兼恶风恶寒° 因于湿者则头痛而重,或倦怠、无力、口糊。因于热者只见发热、心烦、口渴。因暑者或有汗或无汗、身恶热。如血分不足,阴火攻冲,则痛连鱼尾,善惊惕或五心烦热。因七情恼怒,肝胆火郁上冲而痛者,则头痛如破,或痛引胁下。因痰饮而痛者,则昏重而痛、愤愤欲吐。头痛自有多因,不可不辨也。
【治疗】脑顶痛:上星、风池、百会。
正头痛:上星、神庭、前顶、百会。
额角眉棱骨痛:攒竹、合谷、列缺、眉心。
偏头痛:头维、太阳、风池、临泣。
附头风'雷头风
头风与头痛,并非二症,凡头痛已久而不愈,起伏不常,时发时愈者,乃头风也。故其症状与治法与头痛一也。惟有因痰饮停留胃腕'其人呕吐痰多,发作无时,甚则停痰上攻、口吐清涎、晕眩不省人事、饮食不进者,则为醉头风。若头痛而起核块者为雷头风,多由痰浊阻滞,若头中如雷之鸣者,风客所致也。治疗之法,醉头风宜取丰隆、 肺俞、三里、中腕等穴以化痰浊,佐风他、脑空、头维、合谷等穴,以治头痛。雷头风宜取百会、风池、风府等以驱风而治头痛,因痰者佐以化痰之穴。更宜审其寒热,于核块之上属寒者,则灸之。属热者,刺出血。则收效更易也。
眩晕
【症状】眩谓眼黑,晕为头旋,俗称头旋眼花是也。由于内风者,多兼耳鸣、心悸、 或夜间盗汗,五心常热。属外风者,则多兼寒热骨节疼痛,或头眩而兼头痛额痛。
【病因】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眩晕之病,多属于肝肾阴虚,不能涵阳,而虚阳上越,致成头旋眼花、五心发热等症。其因于外风者,间亦有之。盖风邪外袭'激动痰涎上干而成眩晕'然属内风者为多也。
【治疗】属内风者:百会、头维、太阳、攒竹、上星、肝俞、肾俞、涌泉、三阴交° 属外风者:风池、风府、头维、攒竹、丰隆、三里、中腕°
附大头瘟'虾蟆瘟
大头瘟:此症多由风热之邪,袭入三阳经络,初起于鼻额延至面目,红肿如火灼热, 面有光泽,或壮热气粗,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不利,或寒热往来,甚则大便不通,若不急治'肿处必致腐化成脓,更有传染之可能。
虾蟆瘟:则肿于颈项部'亦属风热为病,其兼见之症状,与大头瘟相类,亦能传染。治此二症,急宜于太阳穴之紫络,用三棱针刺去恶血,委中、尺泽之静脉及少商、商阳、 中冲、少冲、少泽等穴,均刺出血,复针合谷、曲池等穴。如大便不通者,更宜针中腕、 足三里、支沟等穴。
目疾门
目赤
两目红赤或色似胭脂,或赤丝乱脉,或赤脉贯睛,怕日羞明,甚则泪下,此症之因, 多属风热上乘,或火郁于上,以致目球充血,故目赤而疼痛。若因于肝热上凌者,则多赤而不甚痛也。
【治疗】太阳、睛明、攒竹、头维。属风热火郁者加针:风池、委中、合谷。属肝热者加针:临泣、行间、肝俞等穴。
目肿胀
此症之起因有二:一为外因'一为内因。外因者,乃感受外界风热之邪而成者也。其症眼胞肿胀,轻则如杯,重则如虾式,必然多泪而珠痛不甚,治之易愈。内因者,多由龙雷之火,自上攻击,其球必疼,而睥方急硬,重则疼滞闭塞,血灌晴中,颇为难治而变症不测也。
【治疗】外因刺:风池、头维、合谷、瞳子体及太阳穴(静脉刺出血)'以泻局部之热而治眼胞内膜充血。
内因刺:太阳、攒竹、睛明、头临泣等穴。复宜针肝俞、足临泣、光明、行间、涌泉等穴。
青盲雀目
青盲者,瞳孔如常'无损无缺'略无变态'惟视物不见'其原因多由七情内伤,损其精血,以致目失所养,最为难治。若高年及病后,或心肾不充,而成斯症者,虽治不愈。雀目俗称雀盲,亦称鸡盲,目科为之高风内障,其状至晚不见,至晓复明,乃由血虚所致。内经曰:「目得血而能视,血虚则不能视也。」
【治疗】青盲与雀目,均由阴血亏虚而成,治当滋补肝肾之阴,故宜取肝俞、命门、 三阴交、瞳子体、攒竹等穴。
目昏
初起时,但昏如云雾中行,渐觉空中有黑花,又渐则睹物成二件,久而不治,遂成废疾°此症多由血液虚少、光华亏损而成'如七情太过'六欲之伤'以致肝血不足'则成此症。亦有目疾失治'耗其目光而昏者'则难医治也。
【治疗】依照青盲与雀目条治疗之。因三者皆属肝阴不足,而成之症也。
目泪
目泪之症有二:一为迎风流泪'一为目泪自流。迎风而流泪者'多患于老年妇人。盖年老则泪腺硬化,一遇风寒,伸缩力减退,则泪外流,且妇人善哭泣,以致泪腺弛张, 亦成斯症。目泪自流者,多由感受热邪或肝热上激泪腺,分泌目泪过多'而向外溢也。
【治疗】迎风流泪:宜针灸太阳及针头维、攒竹,以恢复其功用,并直接灸大小骨空,每有特效。
目泪自流:取太阳、风池、头维、后溪、睛明等穴。肝热者加肝俞、临泣。
耳疾门
耳聋
此症有二:一为耳聋'一为重听。耳聋则两耳无所闻'重听则较耳聋为轻,但闻之不真也。按肾开窍于耳,少阳之脉络耳,故肝胆之火上逆,则为耳聋。肾气虚弱则为重听'亦有风热之邪'袭虚而成耳暴聋者。
【治疗】耳门、翳风、听宫。耳聋者加肝俞、行间、侠溪、临泣等穴。重听者则肝俞、肾俞、太溪,以补益肝肾。耳暴聋者加风池、合谷等穴。
耳鸣
耳鸣有虚实二种,耳中如蝉噪不休,以手按之愈鸣者属实,乃肝胆之火上逆也。若时鸣时止,以手按之则不鸣,或减少者属虚,乃肝肾之阴不足也。虚者依照重听条治疗之,实者依照耳聋条治疗之。
鼻疾门
鼻为肺之窍,风冷伤肺,津液凝滞则鼻塞不通,或风热袭肺,鼻膜炎肿,亦成鼻塞之病。
【治疗】宜取迎香、通天,以宣鼻塞。复取风府、合谷、上星,以疏解风邪。
鼻流清涕或浊涕
鼻流清涕不止,名曰鼻勲。多由感受风寒,鼻膜分泌粘液过多,而向外流溢也。鼻流浊涕名曰鼻渊,亦曰脑漏,鼻涕时下如白带,有时或黄或红作脑髓状,气甚腥臭,亦由风寒化热,鼻膜因炎肿而成此症也。
【治疗】鼻勲宜取上星、风池、大椎,针而灸之。鼻渊宜于以上各穴单用针法,复加针迎香、百会、合谷。
牙齿门
牙痛
齿为骨之余而属肾,其部位则属阳明,故阳明郁热,或肾阴虚而虚阳上亢,则为齿痛'或风热外袭'亦成此症。然属阳明郁热者'则舌黄、口渴、红肿疼痛、多兼发热。虚阳上亢者,则不肿不渴、舌多无苔。若因风热者,则多发热而兼恶风寒。其有因于虫痛者,则齿上有蛀孔也。
【治疗】合谷、颊车,刺病灶之局部以止痛,上片牙痛则加针人中,下片牙痛加针承浆。阳明有热者'则加针内庭以泄之。虚阳上亢者5加针吕细以清之。属风热者'加列缺以驱风热。
口舌门
口干唇肿
唇属脾胃,脾开窍于口,故口干唇肿,皆属脾胃有热。若唇肿而起白皮皱裂,如蚕茧者,名曰茧唇,亦属心脾之火上逆也。
【治疗】宜取合谷、二间、足三里、三阴交、少商、商阳。茧唇加刺大陵、神门、 尺泽等穴以清心热。
舌疮舌出血
舌疮者'舌疼痛而有疮'甚者发生糜烂。舌出血者'舌破而有血流出。按心开窍于舌'故舌病属心'心经火盛则舌疮糜烂'或舌破而出血也。
【治疗】取金津、玉液。(刺出血以清心火)复针合谷、委中、人中、太冲、内关等穴以泄热。
重舌木舌
重舌者'舌下厥肿如舌形。木舌则舌肿满口而语蹇'亦属心经郁热而发于外也。均是急症'宜速治之。
【治疗】宜速以三棱针'于舌上两边刺出血(舌正中不可刺),以清热退肿。复刺金津、 玉液、十宣等穴出血泄热。
咽喉门
喉痹
喉里肿塞、痹痛痰多、不能咽物,甚则水浆不得下也。其原因甚多,有由于风热者, 则兼壮热恶寒。有由于热毒者,则兼面黄、目赤、目暗、上视。有由于阴毒者,则喉间肿如紫李、微见黑色、恶寒、身顺、腰痛肢瘦°更有由于饮酒过度而成,或七情所伤而成喉愈喉痹等,非数言可尽,然多属痰火及风热抑遏而已。
【治疗】宜刺少商、合谷、颊车、关冲等穴以开郁泄热。复针尺泽、神门、涌泉、 丰隆、三里等穴。
喉风
咽喉肿痛、痰涎壅塞、口噤不开、不能言语、或面赤腮肿、滴水难下,多由痰火而成,惟所起之根源,有所不同,如忿怒失常而动肝火,劳伤过度而动心火,膏粱炙炉而动胃火,讴歌忧恼而动肺火'房劳不节而动肾火'凡此种种皆足以使火上痰升而成喉风° 其名称亦有多端'有所谓锁喉风、哑瘴喉风、弄舌喉风、缠喉风、殓食喉风、撮口喉风、 阴毒喉风、走马喉风、缠舌喉风、连珠喉风、落架喉风等,不胜备举也。
【治疗】不论何种性质喉风,宜急刺少商、商阳、关冲。(出血,以清热开郁)再针合谷、 尺泽、鱼际、神门、内关、丰隆,以清热化痰。
喉肿喉痛
普通之喉肿或喉痛'皆属风热。
【治疗】宜取少商、合谷、液门等穴以疏散之。
乳蛾
乳蛾生于帝丁之旁,形如乳头,红肿疼痛,妨碍饮食,有单蛾、双蛾之别。单蛾生于一边,双蛾生于两边。其因有二,一属实火,二属虚火,属实火者则起于猝暴,兼有形寒发热头痛等症。虚火则发生缓慢而无寒热之见象也。
【治疗】宜刺金津、玉液、廉泉等穴'以清热退肿。复佐合谷、少商,以泄热。
小儿疳症
疳症多因小儿气血虚惫'肠胃受伤所致'有因孩提缺乳'早食粥饭'或乳食不节而成者'有恣食甘肥香炒生冷而成者。其症多见头皮光急、毛发焦稀、顋缩鼻干、口嚷唇白、两眼昏烂、扌寻鼻、扌寻眉、脊耸体黄、门牙咬甲、焦渴自汗、尿浊、泻酸、腹胀鸣、 癖积、潮热、嗜啖瓜果、咸酸炭米泥土等物,此皆疳症之现状也。张石顽谓:「疳者' 脏腑虫疳也。」良以此症原由寄生虫,潜居脏腑而成。又谓:「疳者,干也。因脾胃津液干涸为患'在小儿为五疳'在大人为五痹。」盖小儿之疳症,即大人之痹病也。名称颇多,姑举其要,以资参考。
肝疳:面目爪甲皆青、眼生目多泪、隐涩难睁、摇头揉目、耳疮流脓、腹大而露青筋、 身体瘦弱、粪青如苔。
心疳:身体壮热面赤、唇红、口舌生疮、胸膈烦闷、五心烦热、盗汗发渴。
脾疳:面色发黄、肌肉消瘦、心下痞硬、发热喜睡、好食泥土、头大颈细、有时吐泻、大便腥粘。
肺疳:面白气逆、咳嗽、毛尖焦枯、肌肤干燥、憎寒发热、常流清涕、鼻颊生疮。
肾疳:面目鸾黑、齿龈出血、口中气臭、足冷如冰、腹痛泄泻、啼哭不已。
无辜疳:脑后项边有核如弹丸,按之转动'软而不痛'其中有虫如米粉,身热弱瘦、 或便利脓血。
丁奚疳:手足极细、腹大脐突、面白、潮热往来、颅愿开解、颈项小而身黄瘦。
脊疳:身热羸瘦、烦渴下利、拍背有声若鼓鸣、脊骨如锯齿、十指皆疮、频嘱爪甲。蛔疳:皱眉多啼、呕吐清沫、中腕作痛、口唇或红或白、腹胀露筋、肛门湿痒。
哺露疳:虚热往来、头骨分开、翻胃吐虫、烦渴呕啮。此外更有脑部生疮,谓之脑疳。潮热、五心烦热、盗汗、嗽喘,谓之疳痹°手足虚浮者,谓之疳肿。然皆同一疳症' 以其症状稍有差异而别其名称也。
【治疗】四缝穴用粗针刺之,挤去白色之水液?至见血乃已'或用斜交叉灸法,或于中食二指割脂。按此症颇为难治,药物治疗,不易见功,惟此三法择一用之,颇有捷效。其理则不可解,惟疳症之较轻者,则用四缝穴,重者则宜用斜交叉灸或割脂法。
胸腹门
胸痛
多由伤寒表邪未解,下之太早,内陷胸中,或六淫之邪伤肺,肺气郁结不宣,胸亦为之作痛。惟痰凝气结,或血积于内,亦成胸痛。惟多隐隐作痛,其痛缓,其来渐,久久不愈,饮食减少,此内伤胸痛也。
【治疗】阴陵、中腕、足三里、承山、内关。(鋭而灸之,以宣展气机而助运化)
外感胸痛,表邪内陷者:支沟、间使、行间、内关。(鋭之以开泄表邪)六淫伤肺者:气户、肺俞' 中府、列缺、少商。(针之以宣肺气)
内伤胸痛:期门、天突、中腕、膻中。(以调气)痰凝者加足三里、丰隆。(以化痰)血积者加膈俞、行间。(以行血)
胸中痞满:此症心下阻满,而无实质可指,多由脾胃虚弱,运化不及,以致痰凝食滞,或忧思郁结,气滞不宣,致成胸中痞满不舒也。
胁痛
古人谓肝胆藏于内,外应乎胁,且厥阴少阳二经,均行胁部,所以胁痛无不属于胆肝之病。然有内伤外感之不同'内伤者如暴怒感触、悲哀气结、或饮食失节、冷热欠调、 或痰积流注于胁,与血相结,皆能为痛。惟因于怒气或怨哀而作痛者,则痛而且膨,得暧则缓,其痛有时而息。因痰积者则痛无已时,或胁下高起作痛,然多兼寒热头痛等症。此外更有跌仆斗殴,内伤乎血,积于肝经,则胁部亦作痛,惟痛而不膨,按之则剧,绵绵无已时。
【治疗】一切胁痛以期门、章门、阳陵泉为主穴。由于暴怒或悲哀过度者加针灸膻中、气海。(以调气)痰积流注者加中腕、足三里。(以化痰行积)血积者加针膈俞、行间、太冲。(以行血)风寒袭入少阳则参阅伤寒少阳病条。
中冃完胀痛
此症多由中州阳气衰微'脾胃虚弱'以致气滞不运'或食滞不化,或痰湿互阻'更有七情内伤,木不条达,或肝气横决,而影响于脾胃,亦成中腕胀痛之症。
【治疗】中腕、建里、内关、足三里。(鋭而灸之,以旋运中宫,开宣气郁)惟由肝气失于条达或横逆者,则宜加针,期门、行间。(以泄肝)
腹痛
腹部疼痛,其症甚多,古人谓脐以上属火属实,脐以下属寒属虚,然亦不能执一而论也。究腹痛之原因,有外感寒邪而痛,有脾虚气滞而痛,有食滞而痛,有血凝而痛, 他如湿热阴寒等,皆足以致腹痛也。凡外感寒邪,多食生冷,以犯胃赐而痛者,其腹柔软而不拒按。脾胃虚弱,冷气凝滞不通,因而致痛者,其痛绵绵不已,喜热手按揉,面白神疲'小便清利'饮热恶寒'或得食稍安'脉多微弱。如口腹不谨'强食过饱'或食后坐卧'以致停滞不化,则胸腹胀满,痛不欲食,暧气作酸,或痛而欲痢,痢后稍减, 脉多滑实。若恼怒太过,忧思郁结,或跌仆伤损,以致血液瘀滞而痛者,则不胀不满, 饮水作呃,遇夜更痛,痛于一处,定而不移。如痢疾腹痛、霍乱吐泻而腹痛,则多湿热或阴寒之阻滞也。各详本门,兹不再赘。
【治疗】中腕、天枢、气海、足三里。(虚寒者灸之·实热者针之)脾胃虚弱者加针灸脾俞、 胃俞、三阴交。(以温补之)食滞不化者加针内庭、大肠俞。(以化积滞)血凝作痛者加针肝俞、 月鬲俞、彳亍间。(以行血破瘀-或于痛处鋭而灸之,其瘀自散)
肝胃气痛
此症多由脾胃虚弱'肝气乘之'以致中腕胀痛'或口泛清涎'或呕吐频作、饮食不进'甚则二便不通、手足厥冷'脉沉或伏、时发时痛'每多为痼疾。
【治疗】宜针期门、行间、阳陵(以疏泄肝气)、中腕、气海(以调脾胃之气)、内关、足三里。(行气而止呕逆)若疼痛过剧,而致脉伏肢冷、二便不通者,则可于尺泽,委中各部静脉刺出血。
腰背门
腰痛
腰者肾主之,腰痛属肾病,故入房过度,损其真气,肾脏虚弱,则腰部作痛,惟多腰支痿弱,隐隐作痛、身体疲倦、脚膝瘦软。此外更有风湿、寒湿、湿热、闪气、瘀血、 痰积等之不同。风湿者'腰部重痛不能转侧,或痛无定处,牵引腿足,或兼寒热,多由感受风湿之邪而成之也。寒湿者,其腰如冰,拘紧疼痛,得热则减,得寒则增,或兼头痛身痛等症,多由感受阴寒雨湿之邪而成者也。湿热者,腰部疼痛沉重,小便赤涩,或兼发热口渴等症,多由感受湿热之邪而成者也。闪气者,闪挫跌仆,劳动损伤,忽然腰部疼痛不可俯仰。瘀血者,日轻夜重,痛有定处,不能转侧。痰积者,痛部重滞,一片作痛'或一片如冰'喜得热按。凡此种种'皆腰痛之原因也。
【治疗】环跳、委中、承山。肾虚者则针灸肾俞。(以益肾)风湿者加针灸风市、阳陵。(以逐风湿)寒湿或湿热者加针三里、阴陵。(以化湿'湿热则鋭·寒湿则灸)瘀血及痰积者,则于痛处针而灸之,以行血滞而化痰积。
腰瑾
腰痛有风寒湿热之异,腰瘦悉属房劳肾虚,惟有峻补,依照肾虚腰痛条治之。
脊膂强痛
督脉之经与膀胱之经,均取道脊膂,若风寒等邪之侵袭,或经气凝滞,则脊膂乃作强痛,或打扑损伤,从高坠下,恶血内留,则疼痛不可忍,或不能转侧也。
【治疗】人中、委中、白环、风府° (以宣通督脉膀胱二经之气,而驱风寒之邪)恶血内留者加针肝俞、膈俞二穴以
行血破瘀°
背痛
背部属太阳经,如风寒湿等邪袭入太阳,或经气滞则背部作痛,经云:「背者,胸中之府。」肺中有邪,则背部亦能作痛,若背部一片作冷而痛,此多由痰饮内伏,或寒邪凝结也。
【治疗】大杼、膏肓、昆仑、肺俞、风门、人中,以疏太阳之气,且直达病灶,而通治一切背痛。其有兼见他症者,则加取适当之穴治之。若背部一片冷痛者'更可于痛处针而灸之,则直捣其巢,驱其障碍,收效益速也。
手足病门
四肢之病不外乎肿痛瘦麻、不能伸屈行动等,多由风寒湿侵袭经络,或痰饮流入四肢,或血凝气滞,或挈重伤筋,跌仆损伤,或血液亏损不荣经络等等。治疗之法,则视其病处之部位属于何经而针之灸之,如年久宿恙,或瘦麻重而疼痛少者宜灸'新病邪犯或疼痛甚剧者宜针'肿而不痛不热者宜灸,肿而热痛者宜针'属虚则灸之,属实则针之, 此治手足各病之大法也。明乎此,庶无误治之弊矣。
肘臂麻木前廉或外廉者:肩颙、曲池、合谷、阳溪、三里、列缺、外关。后廉或内廉者:大陵、内关、尺泽、阳谷、曲泽、肩外俞、肩中俞。
手不能举:肩颙、曲池。不能向前或向后:巨骨、肩贞。
肘臂强直不能伸屈:尺泽、曲池、手三里。手腕不能伸屈:大陵、阳溪、阳池。
五指麻木或不能伸屈:合谷(透劳宫法)、中渚、后溪。
两手厥冷:曲池、太渊。
手臂红肿:合谷、曲池、手三里、中渚、尺泽。(肩背肿者加鋭肩颙)
手掌肿痛:劳宫、曲泽。
腿痛:环跳、风市、居体。(如红肿而痛者加针委中' 血海)
腿膝无力:风市、阴市、绝骨、条口、足三里。
膝痛;阳陵泉、内外犊鼻、膝关。(鹤顶如红肿而痛者·加针委中'行间)
脚月行痛:阳陵、绝骨、条口、三里、三阴交、阴陵。
脚转筋:然谷、承山、金门、绝骨、阳陵。
足不能步或不能伸屈:环跳、白环俞、阳陵、绝骨、足三里、曲泉、阳辅° 足跑肿痛:解溪、昆仑、太溪、商丘、行间。
足心肿胀或脚跟痛:涌泉、昆仑、仆参。
足冷如冰:肾俞(灸)'厉兑(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