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朝花夕拾》| 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一半时差 2023-09-09 发布于广东

已经不记得第几次翻开鲁迅先生的文集,从当年懵懂到如今时时反顾,并不时找到可以代入的事实,每一次阅读,也是某程度上的朝花夕拾。当然这个“拾”并没有鲁迅先生对旧事回忆的那般心境,而是收获,他在百年前栽下的花,我现在终于深刻地懂得他的“盛放”,因此我这个“拾”更像是在丰盈我自己,把他们放进口袋,他日也会成为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吧。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共十篇,是在一九二七的于广州整理编撰成的,起初的名字为《旧事重提》,在这次的整理他改成如今的名字,前两篇写于北京,中三篇写于流离中,后五篇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完成。这本书里面的文章是语文教材里出现率最高的,也是我们认识鲁迅先生的开始,我们当年在他的回忆中尝试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事物,隔着一道道阅读理解题,我们的差距并不是上百年的光景,反而是无法猜透的答案。

那时正处于童年的我实在无法理解到他在岁月中回忆的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等蔬果竟是一种思乡的蛊惑,到如今我成为了被蛊惑的一员,体会到旧时的味道不是味道的触觉,而是旧来的意味留存,是一种心觉。不知道这是一种成长还是衰老,我想两者都是吧,浑浊的人生被它们清晰地推开一条道路,每一次回头都是一次“哄骗”,即便有偏差,但也不得不承认它们都是“养分”。

这些“养分”藏有些许反叛,当年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如是,我们兴冲冲地确定他选择的“正确性”,指责那些围观的冷血的“中国人”,他一定也没有想到,这份坚定不止是个人的选择,也是中国文学命运的颠覆。他站在了人民的那一方,又被当成另外一方,成为了喉舌,也被当成了刽子手,在时代的变迁中被随意切换角色。他们相信,他们认可,他们害怕,他们不再旧事重提了,因为不知不觉中,我们变成他们,回到了曾经。

说起曾经,鲁迅先生生活的民国亦多了几分严肃与沉重,此曾经若与彼曾经相提并论,仿佛是一种侮辱,谁侮辱谁,不得而知,大家各抒己见,但当作一种罪恶却是清楚的,就好比在《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或是《二六新闻》里打听到一些中国琐碎事:

“安徽巡抚恩铭被Jo Shiki Rin刺杀”

“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

“徐锡麟被挖了心”

消息被传开,既像是秘密不敢大声喧哗,又像是一场大雨,没有雨也要制造一场雨,愤怒和悲鸣落在了中国大地。后来我们之间的关系如同鲁迅再次遇见范爱农,连讨厌也变得云淡风轻了,那些消失的,也不乏像范爱农一样无疾而终。

常以时代来论述进步与否,使得旧时承载了许多来自现在的负担,这种强制脱离愚昧的方式很容易让人沉迷相信。人们相信了旧时代的痛苦,相信了旧中国人的冷漠,相信了旧社会的黑暗,以至于在《朝花夕拾》的童年回忆中也滤出一丝悲悯来痛斥过去。那在将来的某一天,回看被记录在互联网上的事件,我们还会相信此刻的痛苦,此时的冷漠,此处的黑暗吗?一定有人说这是荒唐的比较,可是比较本来就是一种容易让人思想扭曲的行为,既然这样,作为当下的生人,论述过去与未来,守着一份优越感,不也是一种可耻?于是我终于明白在《二十四孝图》一篇中提到的“文学革命”是怎么一回事——“唯有在人生的事实这本身中寻出欢喜者,可以活下去”。

在反对白话文,常受迫害的年代“弃医从文”,通过教育,鲁迅先生的光辉形象刻在了我们的心中,也坚信着文学可以唤醒中国人的事实。通过实践,鲁迅先生的文学遗产逐渐在一种权力之下消逝,醒了的人已逝去,选择“从文”也变成了不讨喜的行为。“当代鲁迅”这样的话题,战战兢兢,英雄还是反贼,这天下还是容不下两者啊!

许多对这本书介绍说以此来读懂少年鲁迅,又何曾不是“哄骗”呢,那些“批判封建孝道的刻板”“表现封建家长制”“对猫的厌恶和仇视”“揭露庸医娱人”等标准的答案,与读懂“少年鲁迅”结合起来,实属是令人捧腹。大部分人为何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先用“恨”与“恶”的立场看待,大概就是这种标准答案教育毒害的下场。

朋友们,尚且相信中国文学,依然怀有赤子之心与敬意的朋友们,得先从“恨意”走出来,才能看到清澈啊,文学是应有骨气的。无论是鲁迅先生的民国,还是你的过去,以及此刻的中国,混乱的世界,所有的真实都在你的眼睛与心中,真实不一定是正确,正确不一定是正义,因此不讨喜的错误有朝一日也是可以平反的。

朝花夕拾,拾起的旧事,就让它是旧事吧,这样阅读起来,会轻松一些!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