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痞圣药水红花子

 yuankhan 2023-09-09 发布于河北

图片

水红花子为蓼科蓼属植物红蓼的果实。红蓼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体高大,开花如穗,颜色鲜艳,常生于河川两岸以及水湿地上,分布几乎遍及全国。种子及全株均可入药。水红花在临床上是一位非常简便廉验的药材。现代临床常用之治疗肝炎、肝硬化及腹水、肝癌等疑难重病。在民间水红花子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轻则如如痞满、腹胀、重则如癥瘕积聚,均可用之内服或外敷,效果良好,是日常养生保健的一味良药。
一、性味功效
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水红花子味咸、性凉。具有活血、消积、止痛和利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痛、腹胀、脾肿大、肝硬化腹水、颈部淋巴结结核等病。全草亦可入药,辛温有小毒,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的效果,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二、临床应用
1.治疗瘰疬  瘰疬为局部的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两侧,病因多为外邪留滞或肝郁气滞,痰瘀阻络所致。《本草纲目》记载:水红花子不拘多少,一半微炒,一半生用,同研细面,饭后用酒调服二钱,日三服,日久则效。水红花子味辛能行气,咸能软坚,治疗瘰疬非常切合病机,并且无毒,适合常服。
2.治疗腹中痞块 腹内痞块,坚硬如杯碗,古称癖痞,病因多为肝脾不和,气滞血瘀所致。文献记载水红花子治疗本病的资料颇多。《本草纲目》中用水红花或水红花籽,水煮成膏,一部分用来外用,贴于患处,一部分用酒调内服。
《理瀹骈文》记载:治痃癖积气,用水蓼,连花茎子叶熬膏外用,效果良好。还有记载:用水红花子研一两,大黄、甘遂、甘草、阿魏各五钱,急性子、炮山甲各二钱,独蒜二两,硫黄一钱,麝香三分,用猪尿泡装烧酒,入药在内,布包熨,痞自消,留药末少许洒膏药上贴。再用纸卷筒药如爆竹,或点火隔纸五六层熨之。此方药性峻烈,所治之症当较危重,有可能是肝癌、卵巢癌、肠梗阻等病。水红花子消痞散结,配合同类具有行气消痞的阿魏、急性子、穿山甲等药,又加麝香之走窜,能够疏通气机,止痛散结;甘遂与甘草相反,在此用甘草激发甘遂的逐邪之力,使郁阻经络的痰、湿、瘀血等有形之物悉化为水,从二便排出体外。独蒜、硫黄为大热之物,能够温通经络,有助于理气散结;又将此药做药灸;熨灸之余又将此药用膏药贴患处,如此三管齐下,物尽其用,可谓备矣。
《审查征集验方》是阎锡山时代山西的民间秘方验方集,里面有记载水红花全草熬膏治疗食积痞满类疾病的用法。《重订十万金方》是解放初期河北省民间献方集,里面也有单用水红花子或全草熬膏外贴肚脐治疗积聚的记载。可见水红花这味药消痞散结疗效确切,在民间流传甚广。
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全国中草药类编》中用水红花鲜草60克,鹅不食草鲜草15克,水煎服,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盖水红花生于水边,故而为药善于胜湿,气味又辛,能散风邪,是以祛风胜湿,通络止痛。
图片
三、个人经验
笔者在参考历代名医经验的基础上,自制一健脾膏,贴于肚脐,用来理气健脾,消胀除满,即利用水红花子免煎颗粒,用为君药,又配伍阿魏、皂角、乳香等药研细面为臣药,辅助水红花子理气散结;失笑散、良附丸、半夏泻心汤等免煎颗粒,用为佐药,辛开苦降,升清降浊以辨证求本,药粉与药散共调成膏,贴肚脐。凡是脾虚腹胀、暴饮暴食、腹泻痔疮者,均可用之,且用者无不称快。
水蓼处处皆有,生命力顽强,即是常见的野草,也是庭院美化植物,物美价廉,普通家庭即可采来外用,安全而无副作用,是一个养生保健佳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