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米长,1米粗,1枚消耗1个日本人

 雨夜听荷yu 2023-09-09
图片
转载自 历史教师王汉周(lishi139)

01

1940年8月,呆萌的意大利海军开始使用“人操鱼雷”作战。

意大利蛙人鱼雷执行水下攻击任务时,蛙人直接骑在鱼雷上(如上图所示)绕过敌军的水雷、栅栏防御设施及各种珊瑚暗礁等天然防御屏障,向敌舰发起精隐蔽攻击,曾取得很好战果。 

日本海军潜艇部队的黑木博司和仁科关夫,认为蛙人鱼雷考虑适航性和返航就是自缚手脚,多此一举,直接搞成“人肉制导鱼雷”,喊着天皇万岁,向敌舰冲冲冲!

不要以为他俩只是嘴上嗨嗨,说干就干上了!

他们对着九三式氧气鱼雷(凭借其高航速、长射程以及破坏力,九三式鱼雷在战争初期曾给盟军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日思夜想了好几天,认为九三式氧气鱼雷完全满足要求,可以划出有空间用来容纳一名潜艇兵和操作装置。

图片
美军缴获的93式鱼雷

黑木博司和仁科关夫就拿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人肉制导鱼雷”的伟大构想,找到了海军部长永野修身。

永野部长听后,从容不迫拿出东乡平八郎的遗训:“来,跟我念:'不得使用自杀武器'!”

随后把这对“卧龙凤雏”一顿大骂,轰出了办公室。
       
 
02

1943年,日本海军虽然战况焦灼,但还没到要鼓捣这种自杀兵器的地步,所以他俩的计划书也就生不逢时了。

但到了1944年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当时的日本已是强弩之末,但不甘心失败,天皇喊出了“一亿玉碎”的口号,号召全体臣民团结起来,哪怕用鱼叉和竹竿,也要和登陆日本本土的美军同归于尽。

这种大环境下各种自杀式攻击小发明、小创造,层出不穷!

天赐良机,黑木博司和仁科关夫的“人肉鱼雷”项目,终于立项了!

1944 年2月,“人肉鱼雷”项目在吴港海军工厂正式启动。

1944年中旬左右定型,开始量产。

时任日本海军大臣的米内光政,将其命名为“回天鱼雷”,其意为“扭转乾坤”“惊天动地,改变战争进程”。


03

图片
就是把铁壳子套在九三式氧气鱼雷上的发动机段,前部装炸药和氧气管,中部掏出一个窟窿给潜艇兵安个家。

图片

上图,是“回天”人操鱼雷的指挥台(其实是舱门整流板),伸出来的长杆为潜望镜。整流板上涂有“菊水”纹样。

技术参数:
长度14.7米
直径1米
排水量8吨
战斗部可填充1.5吨炸药
(装药量是一般鱼雷的3倍)
最快航速30节
航程为23000米

它在水中的航行轨迹非常隐秘,用来对美军发动偷袭再合适不过了。

不设逃生装置,出发那一刻,潜艇兵和鱼雷结成命运共同体了,一起炸成碎片是他们共同的归宿。


04

回天鱼雷算是制造出来了!

兴奋无比的日本海军立刻马不停蹄投入了测试。

1944年9月1日,日本第一支装备回天鱼雷的测试部队在山口县的大津岛成立,黑木博司和仁科关夫作为设计者自然是参与其中。

图片

但很快就闹出了笑话,也死了人!

九三式氧气鱼雷的航行稳定性本来是杠杠的。

但一顿猛如虎的土法变身之后,彻底破坏了鱼雷的重心结构,一般人很难驾驭。

导致回天鱼雷一启动就像海里的撒欢的鲨鱼似的到处乱窜。

几个潜艇兵因此送了命。

黑木博司看着自己的心血有可能功亏一篑,他急了!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黑木博司不顾仁科关夫的劝告,要亲自去测试回天鱼雷。

结果,在濑户内海突然遭遇强风浪,鱼雷失控后直接葬身海底。

黑木博司因缺氧活生生憋死在自己亲手设计的鱼雷里。


05

之后,海军对其进行了适航性改造,几经实验,终于解决了稳定驾驶问题。    
 
1944年11月20日,回天鱼雷开始首秀,计划向锚泊在乌利西群岛的美国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群发起猛攻!  
    
11月7日,进行战前动员。

来的是日本潜艇部队指挥官、海军上尉重义尚神,手执短剑向每一个勇士敬礼:“日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这些勇士的身上。”

并在当晚举行了盛大宴会。

18日上午8时,在乐队高奏的日本国歌声中,在驾驶基地所有水兵送行的目光中,第一批自杀潜艇驾驶员们勇敢走上潜艇。

3艘潜艇潜入静悄悄的太平洋海底,直向乌利西群岛方向开去。

“伊-37”号潜艇则进攻帕劳斯港,谁料,刚进入帕劳斯港口时就被一架美军飞机捕获了行踪。  
 
随后美国两艘驱逐舰“雷诺兹”号和“康克林”号随即一左一右包抄过来,将“伊-37”号猎杀在海底。  


06

“伊-36”号、“伊-47”号潜艇负责进攻乌利西群岛。

18日夜晚,“伊-47”号潜艇来到乌利西群岛西约80海里的海面。

锚泊在此处的美国舰只于3天前接令前往新的海域集结,准备与日本海军舰队在莱特湾决一死战。

逃过一劫!

“伊-47”号潜艇经过仔细搜寻,最终发现并锁定了3艘“巡洋舰”、几艘战列舰和其他舰只,准备第二天黎明才发动进攻。

19日晚上,为自杀潜艇驾驶员举行了最后的狂欢。

20日晨4点15分,回天鱼雷的创始人之一仁科关夫第一个登上了自杀潜艇,另外3名紧随其后。

他们头缠白布,手执短剑,与潜艇军官一一握手告别后,关好舱盖,操艇下潜。

早晨5点钟,按照计划,4艘自杀潜艇应该到达目标地域并展开进攻。

此时的美国人军港内灯火通明,水兵们正忙着修理损坏的舰只。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死亡竟一步之遥......


图片

07

以便能从舰桥上观察回天鱼雷的辉煌战绩,“伊-47”号潜艇悄悄升到水面。  

没多会,一道橘红色的巨大闪光之后,一声巨响带起一根冲天柱。

接着,又是一道橘红色的巨大闪光,一声巨响带起一根冲天柱。

成功炸沉了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油船。

图片
浓烟滚滚,即将沉没的美国油船“密西西尼瓦”号

“伊-47”号潜艇上的水兵们伸长脖子,等第三、第四个火柱出现,却再也没有等来。

直到5点50分,才有一声轻微的爆炸声传来,原来是一艘倒霉蛋撞上礁石所致。

虽然4艘自杀潜艇,只有2艘攻击成功。

但两片大火如两座燃烧的火山,将乌利西群岛照得通亮,也在向人们诉说着回天鱼雷的威力所在!


08
 
吃一堑,长一智。

美国人很快破解了“回天”鱼雷的秘密,但还是没有有效的破解之道。

因为回天鱼雷是人工操纵,具有很大灵活性,能回避各种拦截设施,对敌舰薄弱部位发起毁灭性打击。

据美太平洋海军舰队不完全统计,在停战前的三个月里,日本“回天”鱼雷共击毁击沉美军各类船只29艘(运输船只15艘、驱逐舰5艘、巡洋舰2艘、水上飞机母舰1艘、不明舰种6艘)

对美军造成较大的损失。

一时间,“回天”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心中声名鹊起,风头无二。

但“回天”自杀潜艇的“回天之力”也不能挽回日本帝国主义的败局。

后年的历史大家都很熟了,不再细说。

随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回天鱼雷也就随着它的研制者的相继灭亡而走入历史的垃圾箱。

幸运的是,灭绝人性的回天鱼雷,未在其他国家开花。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