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报告量化指标

 wangyong670 2023-09-09

图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行政事业会计人最大的自媒体

图片 提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专注业内  心无旁骛

三八妇女节歌

图片

从本表可以看出,国家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了。一是全国统一用一个编报软件;其次是要上传附件佐证材料,往年只是传了几个制度文件,今年增加了会议纪要、流程图、相关报表和截图等;还有就是本表要求填报的数据,财政部已经开始数据化考察的阶段了。所以,如果到现在还是抱着“糊弄、应付”的态度填报内部控制报告,迟早是会出问题的。

 

填报本表时,一定要仔细把“2017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填写说明”(财政部网站下载)看懂,再就是别忘了要按照要求上传佐证材料。

 

预算业务管理

 1、首先要把相关政策读懂读透。在“填写说明”中提到一个文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这是财政部的文件,各地市财政部门一般会出台相对应的地方性文件,仔细研究以上文件和本表的“填报说明”,这一小项中所提到的预算项目,是指项目预算,不包括基本经费预算。基本经费预算是“养人”的,一般是按照单位的人员编制和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定额标准编报(俗称人头费),因此不需要考核。项目预算是“做事”的,钱拨给你单位了,在花钱之前先要设定个目标,钱花完了以后要考核,看看有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

 

2、“填写说明”里说了,“内部预算分解指标总金额”是指单位支出预算总金额,那这个“总金额”应该包括基本预算、项目预算和符合财政要求的项目结转全部的预算金额,一般是对应“收支预算总表”中的“支出总计”金额。“预算细化分解至各部门(或附属单位)项目的指标金额”,这一小项是考察单位的预算分解是否到科室这个问题,根据《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二十一条的要求,财政部门将预算控制数正式下达单位以后,单位要将批复的预算分解下达到各科室。比如差旅费、办公费等预算,单位每个科室都应该有自己的预算指标。在我们的咨询实践中,我们发现将所有预算项目进行分解的单位很少,绝大多数单位是有些项目分解到科室了,还有一些项目没有分解,统一由财务科按照单位领导的批示支配使用。

3、“进行预算执行分析的月份数”,意思是单位多长时间进行一次预算执行分析,预算执行分析是《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二十二条提出的要求,但规范中没有明确几个月分析一次。一般情况下,单位每四个月应该组织进行一次预算分析,这样设定能与《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要求相符合。

 

4、“绩效评价工作执行情况”,这还是针对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与第一个小项说的是同一个事,“实际绩效评价项目数”不包括跨年度结转的项目。

 

收支业务管理

 1、“非税收入管控情况”,注意了,根据《会计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等法规,非税收入是不属于单位收入的,但是根据《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二十七条的要求,非税收入又明确列入单位收入的控制范围。根据《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的要求,执收单位应当编报非税收入年度收入预算,就是本小项中的“应上缴非税收入”,根据“填表说明”对“应上缴非税收入”的解释,这实际上是对非税收入的一个测算,与后面的“实际上缴非税收入”数额可以不同。

 

2、“支出管控情况”,“填表说明”中说了,“财政资金支出预算批复总金额”是指“二下数”和预算追加数的合计金额,预算的编制和批复程序一般包括“二上二下”四个步骤。“一上”是预算建议数,“二上”是预算控制数,财政“二下”批复的是预算控制数。财政对预算追加和调整控制的非常严格,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预算追加项的。“财政资金支出金额”,是指报告年度单位实际执行支出财政资金金额,该指标建议参考“决算报表”等资料进行填报。

 

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

 这四项业务的填报要求在“填写说明”中描述的非常详细。请注意“资产管理”中“处置资产入账价值”和“合规处置资产入账价值”,这两个数据应该相同,否则就说明单位有违规处置资产的情况,问题就大了。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单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合同管理没有引起重视,缺乏合同管理的相关制度。单位要对合同实行重大合同、重要合同、一般合同分级管理;合同的签批要分级授权,并不是所有的合同都必须由“一把手”签批;根据内部控制“关口前移”的原则,合同在签订之前要进行合同策划和调查,这些内容都应该在内部控制体系文件的合同管理制度中有所体现。

具体指标量化分析

图片

(1)“预算业务管理”中的“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比例”

该指标主要用于识别在项目库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绩效目标设定不全面、不规范等风险问题,从而避免提出的新增需求不真实,虚报人员、资产、业务工作内容,新增项目未经过科学论证和评审等不良后果。

  “预算项目数”,是指纳入预算单位项目库管理范围的财政拨款预算事项数,预算项目数统计口径参照中央单位预算目标应统计到“项”级,如果预算单位有更加精细的管理可以按照更细致的分类统计,并标注统计口径。另外,对于跨年度事项,以预算年度为口径,凡根据项目库动态调整要求纳入当期预算安排,且应完成阶段性绩效目标的财政拨款预算事项,均纳入本指标评价范围;该指标建议参考“项目立项申请表及附件”等资料进行填报。

    

  “设定绩效目标的预算项目数”,是指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的项目数量,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操作指引[试行]》(中评协[2014]70号)等制度要求,项目绩效目标应至少包括(1)预期产出,包括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2)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3)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4)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5)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绩效指标;该指标建议参考“绩效目标申报表”等资料进行填报。

     

(2)“预算业务管理”中的“预算批复细化程度”    

该指标用于识别单位在预算批复过程中存在的内部预算细化分解不到位的问题,从而避免由于未能将预算进行内部批复,导致预算执行力不足,预算约束力弱化的不良后果。

      “内部预算分解总金额”,是指单位支出预算总金额;该指标建议参考“预算报表”等资料进行填报。

      “预算细化分解至各部门(或附属单位)项目的指标金额”,是指将支出预算细化至资金使用责任主体的金额,根据

内部控制

管理要求,内部预算批复应实现如下要求:一是要将预算内部批复至预算编制及具体资金使用的责任主体,明确责任主体的预算指标使用限额及范围;另一方面是结合业务实际开展计划,严格按照功能科目和经济科目分类要求进行预算批复细化,从而明确预算资金具体开支范围,该指标建议参考“预算指标内部分解表”等资料进行填报。

     

(3)“预算业务管理”中的“预算执行控制程度”    

该指标主要用于识别单位未能严格建立财政资金预算执行分析机制的风险问题,从而避免由于缺乏分析机制所导致的未能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奠定基础。

      “预算执行分析的月份数”,是指进行预算分析的月份数量;该指标建议参考“执行分析报告”等分析类资料进行填报。

     

(4)“预算业务管理”中的“绩效评价工作执行情况”    

该指标主要用于识别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职责不明确,规定不科学。执行不到位的风险问题。从而避免由于缺乏预算绩效考评所造成的对资金使用效率效果情况把握不及时的问题,为下一年度预算资金编制安排提供有效参考。

 “预算项目总数”、参考“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比例”对应的数据一进行填报。   “实际绩效评价的项目数”,指按照要求执行绩效评价工作的项目数,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制度要求,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以及绩效评价地其他内容,为满足内部控制管理规范性要求,本指标中对于实施绩效评价项目数的取数规则是指预算执行事后绩效评价项目、而非事前预算绩效目标审定项目,具体应以涵盖上述全部评价内容为标准,对于仅对部分内容进行绩效评价,不计入该指标取数,对于跨年度执行的预算项目,可以在统计中剔除。该指标建议参考“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等资料进行填报。

(5)“收支业务管理”中的“非税收入管控情况”    

适用于存在非税收入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评价非税收入上缴情况。

      “应上缴非税收入”,是指存在非税收入上缴职能的单位,按照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的金额;该指标建议单位根据非税收入相关规定结合单位收入情况与预算报表进行填写。

      “实际上缴非税收入”,是指单位报告年度实际上缴的非税收入;该指标建议参考“会计记录”、决算报表等资料进行填报。

     

(6)“收支业务管理”中的“支出管控情况”    

该指标主要用于识别单位财政资金支出执行进度监督不到位的风险问题,从而避免因缺乏必要的监督执行机制所造成的财政资金未能严格按照单位规划及预算指标要求执行的不良后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的效率效果。

      “财政资金支出预算批复总金额”,是指单位“二下数”与预算追加数合计金额;该指标建议参考“预算调整记录、预算批复表”等资料进行填报。

      “财政资金支出金额”,是指报告年度单位实际执行支出财政资金金额;该指标建议参考“决算报表”等资料进行填报。

     

(7)“政府采购业务管理”中的“采购预算完成情况”    

该指标用于识别单位采购计划执行不到位的风险问题,从而避免采购计划编制不科学,未能严格执行采购计划安排等不良后果。

      “本年采购预算金额”,是指年度部门预算批复中的政府采购预算金额和预算执行中调剂的政府采购预算金额合计,包括货物、工程、服务的的政府采购预算金额。

      “本年实际采购金额”,是指依据政府采购预算,按照政府采购有关程序组织完成采购活动后的采购金额,包括货物、工程、服务的采购金额。

      “本年采购预算金额”和“本年实际采购金额”建议参考本单位填报的“政府采购信息统计报表”进行填报。

     

(8)资产管理中的“国有资产安全性”    

该指标主要用于识别单位未能严格履行资产处置审核审批程序的风险,从而避免由于使用年限等资产处置标准不明确,处置审批权限设置不科学等给国有资产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避免资产流失。

      “处置资产入账价值”,是指报告年度发生的资产处置事项的入账金额(残值);该指标建议参考“资产处置清单、会计记录”等资料进行填报。

      “合理处置资产入账价值”,是指报告年度处置事项中按照资产处置要求执行的处置事项入账金额,资产处置要求包括:一是资产处置年限、性能等标准制定合理合规,被处置资产经论证满足处置要求;二是资产处置严格按照审核审批程序办理手续,有相应的资产处置审批单予以佐证;三是资产处置实物账与资产处置财务账已进行账务处理;四是处置收入已登记入账且计价准确,严格按照外部制度规范及内部管理要求;该指标建议参考“资产处置清单、会计记录”等资料进行填报。

(9)“资产管理”中的“资产配置预算完成率”    

该指标主要用于识别单位在资产配置管理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行政办公资产配置标准的风险问题,从而避免单位超标准进行资产配置所带来的违规风险以及财政资金浪费等风险,单位应确保实物资产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依据资产的配置和购置标准,由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员共同编制实物资产预算,杜绝数量与单价的超标购置。

      “行政办公资产配置预算数”,是指报告年度单位对于资产配置的预算数额;该指标建议参考“预算报表、预算指标内部分解表”等资料进行填报。

      “行政办公资产配置总金额”,是指报告年度单位在资产配置中的资产实际入账价值;该指标建议参考“资产配置账目价值(会计报表)、资产配置记录”等资产进行填报。

     

(10)“资产管理”中的“人均行政资产配置情况”    

主要评价行政资产配置管理情况。

      “单位编制人数”,是指经政府编制管理部门很定的人员编制数,包括工勤编制人数;该指标建议参考“三定方案”等资料进行填报。

      “本年年底资产总额”,是指2017年年底行政办公资产会计账目总金额,通用办公设备、家具资产范围参照《中央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相关规定;该指标建议参考“资产清查报告”等资料进行填报。

     

(11)“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建设项目资金控制情况”    

该指标主要用于识别单位未能严格按照要求编制建设项目概预算并在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履行监理、对变更进行审核审批等要求所带来的风险问题,从而避免单位建设项目超概预算,影响财政资金使用安排。

      “批准的概算投资额”,是指当期已完工并办理项目决算的建设项目的概算投资额,既包括项目立项时批复的概算数,也包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变更导致的预算调整数;该指标建议参考“项目概算批复表”等资料进行填报。

      “建设项目决算投资额”,是指单位当期建设项目决算金额;该指标建议参考“项目决算表”等资料进行填报。若单位评价期间不存在已完工项目,该指标作为不适用指标。

     

(12)“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主要评价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年底投资计划”,是指预算年度为统计口径的建设项目计划投资额;该指标建议参考“投资计划、预算报表”等资料进行填报。

      “年度实际投资额”,是指以预算年度为统计口径的建设项目实际投资额;该指标建议参考“工程结算记录、决算报表”等资料进行填报。

     

(13)“合同管理”中的“合同订立规范情况”    

该指标主要用于识别单位合同管理未能严格履行法律、财务等相关部门审核审批所带来的风险问题,从而避免合同执行过程中因合同文本签订不规范、条款不明确而引发的纠纷,阻碍业务履行,同时给单位造成损失。

      “合同总个数”,是指单位报告年度签订合同的数量;该指标建议参考“合同台账”等资料进行填报。

    

  “合同审批个数”,按照合同管理要求严格依规审核审批合同的数量,根据内部控制管理要求,符合严格依规合同审批个数的合同事项应同时满足一下要求:其一,合同审批按照分级授权要求执行,重大合同的审核审批要有策划调查文件,会议纪要等文本作为佐证,缺少文本证明的重大合同不纳入该指标计数范围;其中,重大合同标准以各单位合同管理办法中确定的重大合同为标准;其二,合同进行统一编号,未经过统一编号的合同不符合“严格依规合同审批个数”取数要求;其三,合同文本由单位法定代表或授权人复核后签章,其他人员签章的合同不符合“严格依规合同审批个数”取数要求;该指标建议参考“合同审批表,会议纪要”等资料进行填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