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小书摊的小光阴

 苍苍文艺 2023-09-09 发布于浙江



民间︱小书摊的小光阴

除了供销社高高的糖果糕食柜,最能吸引小孩子眼珠的,无疑是史先生的小书摊了。我们长大后才知道古人说过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觉得真是有道理。你看我们有了吃有了穿的,就会去看看小人书。

置几本小人书其实不算太昂贵,只要爹妈舍得给几角钱,只要你能吃苦耐劳捡硬板纸碎玻璃破锣破鼓卖到供销社废品收购站换钱,只要你舍得咽口水不去买糖果糕饼而用来买小人书,这个愿望还是能够实现的。不过相对而言,用几分钱就能换得史先生小书摊的一场阅读盛宴,显然更为划算。

史先生年轻时在大城市读过书,后来不知怎么的携妻回乡居住,开始说是住个一年半载,不想几个一年半载下来,就住了数十年。这其间以村小教书为生。

史先生半生浸润书香,到老也离不开。但读书终当不得饭吃,后来就动脑筋,把收藏了大半辈子的大书小书捧出来,搁在家门口摆书摊。大书是《论语》《淮南子》《韩非子》等,小书是《三毛流浪记》《铁道游击队》《红楼梦》等。大书厚如砖块,小书薄如瓦片。我们当然捡小书看,蹲在街沿石,坐在树荫下,几个脑袋挤着挨着,沾着口水翻书,有时还会为情节的发展而争个面红耳赤。那几本大书无人问津,灰尘厚得一抹一指头。

戴着老花近视眼镜的史先生长叹一气,索性从微薄的退休工资里拿出一笔钱,又从县城购来上百本小人书。为此,他挨了史师母足足半年的唠叨,半年喝不得一口黄酒。史先生说,不喝就不喝,小人能多看几本书,多懂一些做人的道理,也值。

我们从小人书里知晓了许多事,比如村街之外有更长的街,村河之外有更长的河,村外除了田园稻谷,还有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我们翻书时,史先生躺坐在竹躺椅,一手摇芭蕉扇,一手拿本名目古怪的书,比如《关尹子》《鬼谷子》,啜一口滚烫的浓茶,摇一下芭蕉扇,津津有味地读书,脑袋像鸡啄米似地一顿一顿,有时还会呢呢哝哝出声。我们绕到他身后看,都是密密麻麻的老式字,还是竖排的,怪不得史先生的脑袋像鸡啄米。

我们问他读得累不累,史先生吟叹:惟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譬如万水可合为一水。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譬如万火可合为一火……

我们听得魂飞魄散,避之不及。

史先生的书摊除了大书小书,还设有笔墨纸砚,替人写书信,逢人过节写福字写春联。

村街人请史先生写信,搓着手念叨家中事,史先生则面容严谨地坐在陈旧的三斗书桌前,持小楷写信。写完还要读给人听。我们的耳朵隐隐刮进过几句,什么“父母膝下,世伯尊前,堂兄台启”,“云天在望,心切依驰”,“善自保重,至所盼祷”等,又饶舌又难懂。可村街人听得脑袋也鸡啄米似地一顿一顿,满脸宽慰的笑容,好像真懂了似的。

我们偷看史先生写的信,那些字像苍蝇头聚在一起一样细小,像年历片上印出来一样好看。后来我们知道有个名词叫做“蝇头小楷”。

到了除夕春节这样的大节,史先生就忙碌起来了,排队等他写福字写春联的得排到三四天后。史先生整天站在家中的八仙桌前,满桌铺着红纸,悬笔书法。除了不同字体的“福”,最多的是春联,“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福星高照全家福,春光耀辉满堂春”,“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人手不够,我们就帮着裁纸,跟着他沾那些晕乎乎不知所云的高兴劲。

人们捧着墨渍犹新的福字春联,啧啧称赞,评论横竖撇捺之精妙。一走出门,人们喁喁私语,这么好的一手字,这么好的一肚子墨水,也真是屈才了大半辈子。枉了枉了。

我们拿这话问史先生。史先生手里捧着大书,摇一下芭蕉扇,喝一口热茶,淡淡一笑:枉了?不枉不枉。好好看你们的小人书。


有兴趣购买的读者请发送留言或公众号消息,留下您的地址。谢谢支持文学创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