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四慰问章的崇高地位

 天童老僧 2023-09-09

1954年2月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常务委员会在京召开了联席扩大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廖承志作了筹组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的意义和任务报告。大会最后一致决定:为了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特种部队、公安部队、铁道部队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和政治、后勤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传达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和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各地华侨同胞们对他们保卫世界与东方和平、保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保卫伟大祖国的海防、边防、空防的英勇奋斗表示深切的关怀和最诚挚的慰问,特决定派遣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

会议推选董必武副总理为慰问团总团长,慰问团除总团外,另设八个总分团,分别是直属总分团,第一总分团(志愿军)、第二总分团(西北)、第三总分团(西南)、第四总分团(华东)、第五总分团(中南)、第六总分团(华北及内蒙古)、第七总分团(东北),每个总分团还下设多个分团。

慰问任务大致分配如下:由中央各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及华北、北京市的代表组成的直属总分团,慰问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属各机关、学校和各特种兵驻京部队;志愿军选派代表组成的第一总分团跟随总团去各地部队进行慰问;六大行政区组成的各总分团及所属各分团,采用就地慰问的方式,负责慰问各大军区领导机关、部队及各省、市驻军。

2月16日,在新建成的北京天桥大剧场,首都各界人民举行大会,欢送慰问解放军代表团。2月17日,当天是农历元宵节,也是之前早已定下的活动开始日,总团和志愿军总分团代表纷纷出发。总团直接组织一百一十三位代表,八个剧团,分为七路。志愿军总分团也相应地分为七路,与总团结合,分别去各地慰问。

大规模的慰问活动共历时二十天左右结束。对边防、海防解放军的慰问,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部队驻地分散,且慰问较为深入细致,又延长一个月到两个月不等,新疆、云南两地至五月间才结束全部慰问工作。

慰问活动丰富多彩,包括举行座谈会交流在各自的岗位上如何建设和保卫祖国,进行各种文艺表演,赠送慰问品等等。赠送的慰问品主要以工作和生活用品为主,其中在部分物品上,如笔记本、钢笔、搪瓷缸、手帕等,还特意标注文字,表明专门为此次慰问活动所制。在众多的慰问品中,最为特殊的是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纪念章。

2月20日在北京怀仁堂,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举行大会,隆重慰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向朱德总司令和全体解放军指战员致敬。董必武总团长致慰问词,讲话后董必武为朱德、贺龙、陈毅、聂荣臻佩戴了慰问纪念章。朱总司令致答词。

图片

整个慰问活动结束后,上至总司令,下至普通战士,每个人的胸前都佩戴上了一枚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纪念章。

纪念章由北京厂家制造,通径4.4厘米,重约26克。章体为三层结构,分层制作,用上层背面凸出的铆钉连接,底层是黄铜镀金五角星型,角上有光芒线,中层是白铜质的近五边形,也有光芒线,与底层交错重叠,上层是圆形铜质镀金嵌红珐琅。上层图案中心是红色五角星,五角星中间是天安门,下方两角处相互交叉一束橄榄枝和一支步枪。纪念章背面铭文是“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1954.2.17”。慰问章的结构较为复杂,选择多层组合工艺是一次技术尝试,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图片

普通版慰问纪念章的正面和背面。

慰问章以底层五角星两肩相接处区分,有普通版和花瓣版两种主要版别。在花瓣版中还有一种特殊版本,章背面的文字是“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赠”,即“人民解放军”少了“人民”二字,俗称“少人民版”。

图片

花瓣版纪念章背面,右边是少“人民”版。

图片

少“人民”版和其他版的章背铭文对比。

有坊间传闻,纪念章设计者或生产厂商觉得行文繁琐,便减少了“人民”二字。毛主席见到样章后表示不妥,认为“人民解放军”的“人民”二字不能缺少,因为慰问活动就是要突出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强调军民一家。于是工厂赶紧改版,大批量制作加上“人民”二字的纪念章。出于节约原则,缺少“人民”二字的纪念章不宜作废,与后来制作的纪念章,一起随慰问团进行了赠发。

此说无确切出处,有部分的合理性。不过,减少“人民”一事不可能出现在纪念章的设计或生产环节,因为相关人员不具备这样的权力。另外,毛主席不是蒋介石,不可能仔细端详审核样章,还提出改进意见。

顺着这则传闻,笔者认为更合理的推测是此次慰问活动最初的名称是“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缺少一个“人民”。如果用词严格,活动全称应该是“全国人民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比最终的名称还将多出“中国”一词。而活动的策划筹备组织者都是文职领导,董必武、郭沫若、陈叔通等,文人气较足。他们可能觉得如此行文有些繁琐,为了简洁,所以将活动定名为“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认为不失原意,并且开始做筹备工作,包括少量制造纪念章。但是,在向中央汇报工作情况时,毛主席或其他领导,有人认为活动名称不妥,还是应以“全国人民”对应“人民解放军”,体现军民一家,于是活动名称及纪念章又加上了“人民”二字。

传闻充满了温馨和厚重,因为“军民一家”毕竟是人民军队的重要传统。不过此说要想成立,必须还要有其他资料证明。如果只有少量纪念章如此,那么解释为制作模具的工作人员因为失误,某次制作了缺少“人民”二字的模具,造成小批量生产并颁发,可能更为合理。所以除了纪念章,需要在其他慰问品中也找到缺少“人民”二字的情况。

经过查找和比对,发现慰问品中慰问手册和搪瓷缸也有缺少“人民”二字的版本,并且存世量极少。这些证据增强了推测的可信度,即这些缺少“人民”二字的慰问品是在活动筹备初期少量制造的,而不是大量生产中的工作失误。

图片

慰问手册两种版本对比图,左为少“人民”版。

图片

搪瓷缸两种版本对比图,左为少“人民”版。

除了纪念章、笔记本、搪瓷缸,还发现慰问品中的钢笔全都少“人民”二字。据此推测,钢笔的大批量制造时间可能更为靠前,已无改动必要。 

图片

慰问钢笔都少“人民”二字。

如果手帕等其他慰问品也能发现少“人民”的版本,这则传闻的证据力度将继续增加。但如果能有最初的活动文件资料披露,则可以一锤定音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以上推测成立,那么慰问章的制造顺序很可能首先是少“人民”的花瓣版,然后是有“人民”的花瓣版,最后是去掉花瓣、节省材质的普通版。

网上图片中有一种带锦盒的慰问纪念章。纪念章并无特别之处,锦盒与中苏友好纪念章的锦盒工艺相同。这种带盒纪念章是颁发给军队高级首长,还是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友军,没有找到确切资料。

图片

1954年初,包括志愿军在内的解放军共约400多万人,其中志愿军编制约100万人。虽然统计总兵力时包括志愿军,但慰问章发放的对象中不包括志愿军,因为当时名义上解放军和志愿军是不同性质的军队。在慰问活动中,志愿军被归入全国人民,并特地在朝鲜组织了一支总分团,回国参加慰问活动。粗略估算,慰问纪念章的颁发量估计在300多万枚。迄今为止,慰问章是人民军队颁发量最大的一种军功章。

漫画《都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方成、钟灵,《人民日报》1954年2月21日刊登,表现志愿军组团慰问解放军时两军战士互敬互爱。

图片

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此次慰问活动作诗一首,并将慰问章写入诗中。全诗抄录如下:

人民的使者出发了——送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

作者:臧克家

鹫鹰在高空里翱翔,影子投射在大地上,

人民的战士啊,千里万里,人民用心紧紧拥抱你!

抬头仰望祖国的天空,天空宁静地笼罩着美丽的河山,

在我们仰望它的同时,也望到了空中英雄们炯炯的两眼。

海里的舰队,水上的长城,替伟大的祖国把守着大门,

哨兵的眼睛在注视着敌人,人民的眼睛在注视着你们。

遥远边疆耸立的身影,踏破天山寒夜的脚步声,

亲爱的战士啊,我们看到了也听到了,用的不仅是耳朵和眼睛。

是你们一手翻新了天地的颜色,是你们的辛苦酿造了我们生活的温馨。

人民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到风沙扑人的漠北,到四季皆春的江南,

兴奋的脚步将把代表们领到东海滨,西藏高原也慢慢地移向眼前。

人民的代表来自不同的地方,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岗位上,

不同式样的衣服里,包括着同样火热的心肠。

有的手上残留着机器的油味,有的衣襟上杂有泥土的气息,

来自朝鲜前线的志愿军,脸上还带着鸭绿江上的风云。

把人民的敬意,人民的慰问,带给人民心上的人,

把每一颗金色的纪念章,佩上每一个战士的胸襟。

它像太阳,它像星,它是光辉四射的人民的心。

心上交叉起枪杆和麦穗,心上巍然耸立着天安门。

空军带上它,飞得更轻捷,海军带上它,冲风破浪更起劲,

陆军带上它,步子迈得更挺拔,五万万同胞和你们一起行进。

诗中的“麦穗”应为橄榄枝。

慰问章除了赠给解放军,还作为礼物,少量赠给在华的外国友军;另外有些著名拥军模范也曾获赠此章,如被誉为“子弟兵母亲”的戎冠秀。

图片

佩带慰问章的苏联军人。

图片

全国拥军模范的旗帜、“子弟兵母亲”戎冠秀佩戴慰问章的照片。

慰问章的颁发机构是全国政协,与抗美援朝纪念章同级。但由于该章特别突出“全国人民”的地位,所以如果从“军民一家”的角度来理解,它的颁发级别要高于其他所有纪念章,甚至高于五五勋章奖章。

依照之前的惯例,颁发高级别的纪念章,需制定和公布颁发办法,不过慰问章未见到相关资料。如果根本未制定,那么只能理解为此次颁发虽然数量巨大,但颁发对象单一,颁发工作简单,因此无需制定颁发办法。

从为什么要赠送慰问章延及为什么要举行慰问活动,除了向解放军致敬和感谢之外,可能还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1954年解放军要进行精简整编。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字后,中共中央于1953年8月28日发出紧急指示,要求军事系统整顿组织,精简机关和冗员,提高部队质量,大量缩减军费开支。同年底召开的全国军事系统高级干部会议讨论解放军的组织编制,确定全军总员额,规定各军种的比例,决定从1954年2月开始,全军进行一次整编、转业、复员工作。这次整编至1955年年底完成基本完成,全军复员、转业一百多万人。因为要大规模精简整编,所以决定提前开展一次慰问活动,并赠送慰问章。

颁发慰问章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向志愿军大量颁发了和平万岁纪念章。以当时社会上形成的徽章文化氛围,志愿军有解放军没有,并不合适,相关部门需要找机会搞平衡;于是仅过四个月,便展开慰问人民解放军的活动,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几乎是第三次赴朝慰问的翻版。考虑到慰问活动规模庞大,准备工作要提前,有可能在1953年8月底,中央决定精简整编后已经开始。

慰问纪念章对于老战士来说,还有退伍军人纪念章的意义。再进一步,与1952年主要裁撤非主力部队、整建制转业不同,这次精简中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占比较高,复员人员居多,甚至还有很多老八路和老红军。他们的年龄和水平已经不适应军队新的发展形势,复员和转业是必要的。他们如果去世较早,这枚慰问章将是他们人生获得的最后一枚军功章。最大的遗憾是,他们之中有资格获得五五勋奖章的人,由于离开部队而失去机会,因为五五勋奖最后未能向大部分离队军人颁发。另外,对于建国后参军,未参加志愿军的解放军战士来说,这枚慰问章很可能是他们人生的第一枚军功章,激励他们成长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中坚力量。

图片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老人在部队期间获得的三枚军功章。他于1955年1月退伍转业,未获得五五解放奖章。慰问章是张富清军旅生涯所获的最后一枚军功章。

从中原军区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起,至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纪念章止,历时五年,向人民军队大规模颁发过多种军功纪念章。慰问章是最后一种,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结束。这些纪念章中,慰问章地位最高。1955年授衔授勋时,国务院发布《关于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临时佩带办法》,其中规定慰问章的佩戴位置居于奖章之后、所有纪念章的第一位。这一定位,是对“军民一家”的最好注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