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后南极探险员,却改行开飞机

 千面凡君 2023-09-09 发布于广东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515位真人故事
我叫苏琪,1993年出生在广州,2009年独自来到美国,读完了高中、大学和研究生之后,一直生活在这里。
离开中国的这些年,我并没有很想家,因为我找到了人生最大的乐趣——探索世界。如今刚满30岁的我,已去过52个国家,还到达了南极和北极。
正是因为去南极旅行,机缘巧合之下,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南极探险队员,在南极的每一天都像活在纪录片里,美得不可方物。
现在,我在美国学飞行,只因我不确定自己是否会继续南极的工作。
我是一个没有长远规划的人,不会去想三五年之后的事情,但我相信,树挪死人挪活,人就是要灵活变通,命运把我带到哪,我就去哪儿。只要有个机会,我就会牢牢抓住。
(2023年我在南极)
01
我是90后,上学时各种兴趣班已经兴起,内卷悄然开始。很多同学在节假日的时候会去学特长,甚至有些同学要学好多样。相比那些一放假就穿梭在各种兴趣班的同学,我就幸福多了。
我从来没有上过兴趣班、辅导班,每到节假日,我就跟着家里的长辈到处去旅游。
我们家祖辈三代都非常喜欢旅行,旅行成了我们家的一个传统,每年寒暑假他们都带着我出去玩,不仅在国内玩,甚至出国玩。
旅行的爱好,从那个时候就悄悄地种下了。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对我的影响也是特别大,不仅让我对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对我之后人生道路的选择影响深远。
(美国滑雪季的滑雪日常)
小时候,在英语课本、电视中经常能了解到一些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从小就到处旅游的我更是对各个国家都充满向往。世界那么大,我都想去看看
12岁时,我跟着家里的长辈到美国旅行,看着完全不同于国内的西方风情和文化,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愉悦,也萌发了想去美国的想法。
我的父母一直是很开明,不同于其他家长那样功利与鸡娃,他们对我的教育一直很佛系。
他们从来没有要求我以后要成为一个多么优秀的人,也没有强求我以后要从事什么职业。他们只是想把我培养成一个比较积极上进的人,所以他们主张放手、放养式的教育。
当我跟他们谈起我想去美国读书的想法时,他们非常支持。他们觉得出国是很锻炼人的一件事,毕竟一个人在外要独自面对很多事情,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在美国最难抵达的抽签景点波浪谷)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会担心我年龄还小没有定性,去美国也许只是随口说说,也没有急送我去美国。只是在反复确认之后,他们才开始帮我办理去美国的相关事宜。
在父母的帮助下,2009年,16岁的我一个人来到了美国。
那时候虽然年纪还比较小,但是父母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我落地美国后直接去了寄宿学校,所以没有吃很多苦,也没有异乡人漂泊在外的伤感。
但是毕竟中西文化的差异很大,生活中,我还是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语言问题。语言不通,让我变得不爱与人交流。
不过,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在纯英语的环境中,大约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就适应了在美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而且我很好强,学习很用功。但因为当时上的学校也是顶尖的,同学中“别人家的孩子”太多了,即使我很努力,成绩也只能算是中上游。
(在美国就读的高中)
02
成绩不拔尖再加上嘴比较笨,也不主动表现自己,所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我在学校里就比较透明,大部分老师和同学都对我没什么印象。
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我也觉得很伤感、很挫败,但我从来不会揪着这些挫败不放,不会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也不会给自己设限。
我始终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这也是旅行带给我的影响,让我的心境变得更加宽广。
来美国不到两年,我就迎来了美国的高考季。美国高考是综合考量,不仅要看高考成绩,更需要衡量课外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校外实践情况。
当时为了考大学,除了努力学习美国的课程外,我还要逼着自己去参加一些课外活动。
在别人的地盘上,跟那么多优秀的本地生和国际学生竞争,自己难免不够自信,压力也很大。不过,我很幸运地申请到好几所高校。
最终,我选择了罗切斯特大学,而这所大学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毕业两年后回罗切斯特的留念)
高中毕业,对于这个世界上有什么职业、未来社会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我根本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将来要从事什么行业,更是迷茫。
在当时的认知里,人们认为只有在华尔街、投行、联合国这些地方工作,才是达到事业的巅峰。于是,我申请大学的时候填的专业都是商科,一个被称为万金油的专业。
然后开始幻想自己身穿西装,脚踩高跟鞋,化身职场丽人在华尔街的摩登大楼里监控着全球资本的流动。
可没想到,入学报道后,学校却官宣:大学四年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学校开设的专业随意选择,学校没开设的专业你也可以创造一个专业。如果一个专业不够学,你可以学多个专业。
不得不说罗切斯特的这个教学方针真的太酷了,让所有人都有更多的时间去认识自己并探索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我被学校官网收录的摄影装置艺术作品)
大一时,我开始研究学校的专业列表,在不断尝试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电影传媒专业。
因此,从大一开始,我一边读商科一边读电影传媒。而在大二结束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即使是双专业我也能提前修完,于是我开始考虑修第三个专业。
因为会弹钢琴,再加上学校的音乐学院在全美名列前茅,我决定进修音乐专业。入了音乐的门,我才发现自己对音乐理论完全不感冒,但又不想放弃,只好将音乐专业缩减成了辅修专业。
就这样,大学四年,我读了2.5个专业。
2015年,我又顺利地考研上岸,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教育技术专业。我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两年的研究生课程,2016年研究生毕业。
毕业后,为了规避商科的内卷,我决定从事电影行业。可是电影行业比较小众,也很少有中国人在美国从事这一行,而我差不多投了300多份简历,结果都不尽人意。
(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03
可能是斜杠青年越挫越勇的骨气,也可能是为了追求梦想,即使失败了那么多次,我仍然没放弃,最终我进入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工作。
这家电影公司主要是做电影后期制作和院线上映的业务。而我主要负责电影在中国上映的对接。每部片子发往中国上映之前,不管中文字幕版还是中文配音版,我都要独自完成审片、后期调试。
听起来是每天在片场里上班,在测试厅里看电影,还能提前观看电影大片,似乎是很爽的样子,可事实却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新片上映之前,我要带着3D眼镜在测试厅里反复看15-20次,完成裁剪,效果微调、加防盗版水印等工作。平均每天工作8-10个小时,长期下来头晕脑胀。最崩溃的是,一旦发现有任何技术性错误就需要其他同事回炉重做,然后我再重头开始审。
(我在好莱坞工作的片场)
另一方面,新片上映一般都在周五晚上,从周五到周日我是一边忙碌着,一边担忧着,生怕出现意外情况,每个周末都过得提心吊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电影行业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久而久之,我的身体和心理都感到很疲惫,最终挺不住,毅然决然辞去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不过,我不后悔,体验过了就满足了。
从好莱坞辞职后的第二个星期,我去了在休斯顿的大学同学家里玩,我们一起看了《花样姐姐》的电视节目。
同学跟我说:“这个栏目组去过很多地方,甚至还去过南极……”我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心想:“难道南极也是可以去的吗?”
回家后,我从这个电视栏目中深挖到一家南极旅游公司,紧接着买了一张从乌斯怀亚通往南极的船票。
2019年年初,我到达南极半岛,进南极圈。南极的景色真的是太震撼了,去过很多地方的我依然是心潮澎湃。
(2019年第一次登陆南极大陆)
当然南极旅行的费用不菲,我想这会是自己最后一次来南极。没想到2019年中旬,一位在南极旅行时认识的探险队员告诉我,他们公司在招一些会中英文双语的探险队员,问我要不要试试?
这样的好机会,我肯定不能错过,立即在网上投了简历。几轮面试过后,我成功拿到探险公司的offer。
说起来只是几轮面试,可我用了好几个月。不过我也是幸运的,那些只会说英语的欧美同事竞争更激烈,都要应聘很久,据说有人应聘了五年以上。
就这样我成为了一名南极探险队员,听起来超酷。可是探险队员真的特别不容易,工作强度很大,突发状况也多,每天的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
公司的探险队员大概有200名,但每个航次每搜探险船大约只有25名,这里面有协调员、向导、学术派讲师、翻译还有医生等。
每个队员都有自己分内的工作,但很多工作都是需要团队合作,有活一起干,有砖一起搬。
(第一次在南极工作留念)
04
比如我的职责是翻译和向导,分内工作就是同声传译船上的各类学术讲座和会议、翻译文件、做广播通知等。有时遇到专业性很强的内容,还要挑灯夜战提早准备。
在登陆和巡游活动时,我还要和其他人在舷梯管理人流、搬运紧急物资,在登陆点做准备和收尾工作,还要留意南极的动物们,保证它们不被游客伤害,也不能伤害游客。
当然还有很多组织航次活动的工作,比如分发装备、极地跳水、安排露营等。
南极夏季日照时间长,甚至还有极昼,大脑总是处于很亢奋的状态,工作时间不自觉就加长了。但这样并不好,长期亢奋,精神会出问题,所有要利用眼罩和遮光窗帘强制休息。
(穿越南极圈)
南极探险的游轮跟一般的娱乐性游轮不一样,科教性强娱乐性差。在探险游轮上,每天都会进行不同主题的讲座,历史的、环境的、动物的等等。
到达登陆点,我会带领乘客下船去看野生动物、爬山、跳水等,还会开冲锋舟带乘客去巡游。
为了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探险队员,我考取了海员证和RYA机动艇驾驶证。
除欣赏自然风光外,在南极还能参观各个国家的科考站,我还很有幸参观了很难去到的中国长城站。
其中,乌克兰站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科考站。乌克兰站纬度高,经常是冰封的状态,与世隔绝通不了船,就连物资也是一年才供应一次,所以他们的物资很可贵。
乌克兰的科学家都很热情,总是用最特别的东西招待我们。一次一个科学家神秘地掏出两个小罐给我们,当我对它们进行研究的时候,却发现这是1992年的茶叶,比我还大。
(我在中国长城站)
而像我们探险船,物资供应是没问题的,伙食也是很丰富,但时间久了,总觉得吃得很单调,肚子里似乎总缺点什么。
于是老干妈成了众人的心头好,连从没吃过的白人都觉得美味不得了。
更有同事分享老干妈中西合璧的吃法:新鲜出炉的面包加老干妈,再加一层牛油,绝对是精妙。
后来有同事好不容易得了一瓶老干妈,舍不得分享,总是遮遮掩掩。可越是这样,越勾起其他同事的好胜心,非要抢着吃,抢着抢着,昔日团结友好的革命战友差点打起来。
老干妈总是有这样的魅力,让人不断整破防。不得已,我们只能设置一个老干妈管理员,负责分配和管理。
在南极当探险队员虽然是我的主业,但因为南极特殊的环境,担心心理会受影响,所以我每年在南极待的时间也不长,余下的时间里,旅行成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引起骚动的老干妈)
05
如今,我已经打卡了52个国家,见过夏威夷大岛的火山喷发、去过冰岛钻石沙滩捡砖石、在加拿大的梦莲湖仙境里划船、还到北极去看了极光……
走过这么多地方,让我明白,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领略绝美的风光,更在于旅行路上遇见的人。
91岁的土耳其爷爷,头脑清楚、四肢灵活,觉得自己依然年轻;70多岁菲律宾裔澳洲老奶奶,独自环游世界,还将读博的女儿劝退学;还有19岁独自来南极,独自去非洲做志愿者的高中毕业生……
在路上认识的这些伙伴,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活法。正如哈利波特里有句台词:“让我们成为哪种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有人喜欢追求稳定的生活,但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指出:“在二十一世纪,改变成为新常态,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唯一的不变就是时刻发生的改变”。
(我和91岁的土耳其爷爷)
而我认为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唯一的方法就是终身学习。去学习新事物、去掌握新技能、去了解新领域,我们自己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宽广。
这些年,我从没有想过要依赖某一份工作去过一辈子,总是想着去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时刻准备着切换赛道。
如今是南极的冬季,我便在美国学习飞行。其实我从2020年就开始学习,并在同一年通过了理论考试。2021年上飞机学飞,最终在今年的5月份成功拿到飞行私照。
至此我拥有了海陆空驾照,这是我一生最昂贵的奢侈品,有钱也买不到。
现在,我是一名南极探险员,但未来我并不确定,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会继续在航校学习飞行,直至拿下飞行商照。
很多人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列个五年计划,但我不会,因为我始终活在当下。
(2022年我在加州参加飞行私照的培训)
总有人私信我,对我的人生经历很羡慕。其实这就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羡慕别人的生活,渴求不一样的世界,可也许你所经历的也是别人羡慕的。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必要去复制别人的人生。但还是希望大家能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而走出舒适区的目的不是找罪受,而是找到一个自己从来不知道的更舒适的区域。
很多看似门槛很高的东西,可能只是因为信息不对等,产生可望不可即的误区。当我们进入某个看似高高在上的圈子时,置身其中的你反而觉得这没什么。
所谓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未来可及,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当下拼尽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