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射经

 zqbxi 2023-09-09

唐    王琚

《射经》,又称《教射经》,属"兵技巧"类兵书。作者王踞,玄宗时人,怀州(今河南沁阳县)人,明天文象纬,曾参预过平太平公主之乱,进户部尚书,封赵国公,时号内宰相,为李林甫所忌,被诬自杀。《通典·兵典》中收录了《射经》中的《总诀》部分,名为《教射经》,很可能是当时军队中教习射箭用的教科书。《新唐书》及《宋史》、《艺文志》均著录。通行本有《说郛》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中华杂经集成》第一卷收有此书。


明陶宗仪编《说郛》收录《射经》全文。全书分总诀、步射总法、步射病色、前后手法、马射总法、持弓审固、举把按弦、抹羽取箭、当心入筈、铺膊牵弦、钦身开弓、极力遣箭、卷弦入鞘、弓有六善等14节。中心内容讲射箭的程序、要领相注意事项。如引弓时,要做列"端身如干,直臂如枝","引弓不得急","不得缓","矢量其弓,弓量其力,无动容,无作色,和其肢体,调其气息,一其心志,谓之楷式"。学射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始于一丈,百发百中"后,逐寸增加,至于百步,亦能百发百中,然后练射活动靶,"或升其的于高山,或致其的于深谷,或曳之,或掷之,使其的纵横前却"。发射时,要"目以注之,手以驻之,心以趣之"等。此书对射箭技巧做了较系统的总结,多为后世教射者所遵奉。

总诀

凡射,必中席而座,一膝正当垛,一膝横顺席。执弓必中,再把之中,且欲当其弦心也。以弓当左膝,前竖接席,稍吐下弰向前,为令上倾向右。然后取箭,覆其手为拳,令指第二节齐平,以三指捻箭三分之一,加于弓亦三分之一,以左手头指受之,则转弓,令弦稍离身,就箭,即以右手寻箭羽,下至阔,以头指第二指节当阔约弦,徐徐送之。令众指差池如凤翮,使当于心,又令当阔羽向上。弓弦既离身,即易见箭之高下,取其平直,然后抬弓离席,目睨其的,接手颐下,引之令满,其持弓手与控指及右膊肘平如水准,令其肘可措杯水。故曰:端身如干,直臂如枝。直臂者,非初直也,架弦毕,便引之,比及满,使臂直是也。引弓:不得急,急则失威仪而不主皮;不得缓,缓则力难为而箭去迟。唯善者能之。箭与弓把齐为满,地平之中为盈,贯信美而术难成。要令大指知簇之至,然后发箭。故曰:簇不上指,必无中矢。指不知簇,同于无目。试之至也。或以目视簇,马上与暗中则。乖此为无术矣。故矢在弓右,视在弓左,箭发则靡其弰,厌其肘,仰其腕,目以注之,手以指之,心以趣之,其不中何为也?

又曰:矢量其弓,弓量其力,无动容,无作色,和其肢体,调其气息,一其心志,谓之楷式,知此五者为上德。故曰:莫患弓软,服当自远;若患力羸,恒当引之。但力胜其弓,则容貌和,发无不中。故始学者,先学持满,须能制其弓,定其体,后乃射之。然其的必始于一丈,百发百中,寸以加之,渐至于百步,亦百发百中,乃为术成。或升其的于高山,或制其的于深谷;或曳之,或掷之,使其的纵横前却,所以射禽兽与敌也。凡弓恶右倾,箭恶其襦,颐恶旁引,颈恶却垂,胸恶前亚,备恶后偃,皆射之骨髓疾也。故身前辣为猛虎方腾,额前临为封兕欲斗,出弓弰为怀中吐月,平箭阔为弦上悬衡,此皆有威仪之称也。

又曰:凡控弦有二法:无名指叠小指,中指压大指,头指当弦直竖,中国法也;屈大指,以头指压勾指,此胡法也。此外皆不入术。胡法力少,利马上;汉法力多,利步用,然其持妙在头指间。世人皆以其指末龊弦,则致箭曲又伤羽。但令指面随弦直竖,即脆而易中,其致远乃过常数十步,古人以为神而秘之。胡法不使大指过头指,亦为妙尔。其执弓欲使把前入扼,把后当四指本节,平其大指承簇,却其头指,使不得(此处有阙文),则和美有声而俊快也。射之道备矣哉!□井仪:开弓形,所谓怀中吐月也。□襄尺:襄,平也;尺,曲尺也。平其肘,所谓肘上可置杯水也。白矢:矢白簇至指也,所谓彀率也。□剡注:注,指也。以弓弰直指于前以送矢,俗所谓[上绝下力]控也。剡,锐也。弓弰也,靡其弰。□参连:矢行急疾而连参也。

《射经》 总诀译文:

但凡射箭开始,射手必须要位列在坐席中央,一边膝盖正面对着靶垛,一边膝盖对着坐席的方位。手要握在弓把的中间位置,并且让手和弓弦同处在弓的中心位置。弓要放在左膝盖前侧,竖着放在坐席上,下弓梢稍微朝前露出,让上弓梢微微朝右侧倾斜,摆好弓后就可以取出箭。手微微握拳,让手指的第三指节齐平,用三指捏住箭后端三分之一的位置,箭前端的三分之一放置到弓上,用左手食指接住箭,转动弓身让弓弦稍离开身体以便于上箭,即用右手在箭羽后侧一寻左右的箭尾处,用指头第二节抵住箭尾,靠着弓弦慢慢向前推箭,让所有的手指像凤翅一样展开,掌心对着弓的中心,再让箭尾扣进弓弦,箭杆上一根羽毛朝上。此时弓弦已经离开身体,这样容易观察箭尾放置的高低,调整箭尾让箭和弓角度达到相互垂直的高度,然后举着上好箭的弓离开坐席,眼睛斜视箭靶,前后手同时开弓满弦,让手的高度到脸颊下侧。从持弓手和控弦手再到左右肩膀肘关节,高度水平为准。以至于可以在手肘上放置水杯。这就是所说的:"身体端正躯干笔直,手臂伸直如同树枝。"手臂伸直不是一开始就伸直了,而是上弦完毕后就开弓,等到开弓张满,手臂就完全伸直了。开弓不能心急太快,太快有失威仪而且射不中靶;也不能太慢,太慢力量难以坚持,错过射箭的最佳时机,开弓时机的掌握只有善于射箭的好手能掌握。开弓的长度和箭的长度对齐才是"满"的状态,箭与地面平行才是"盈贯"的状态,这样是最美观但也是最难练成的。要让持弓手的大拇指接触到箭头后,才能放箭。所以说:"箭头没上大拇指,没有一支箭能射得中靶子;拇指没有接触到箭头,和没有眼睛一样,这是实际测验过的。有的人用眼见判断箭镞是否到位,在马上和在光线昏暗的时候,这个方法是没用的。所以箭要在弓的右侧,瞄准要在弓的左侧。撒放时让弓顺力倒下,压低手肘,抬高手腕,眼睛注视目标,手指向目标,内心趋向目标,怎么会射不中呢?

有人说:箭要和弓匹配,弓要和人的力量匹配,射箭时面不改色,动作随和,调节气息,心志一致,这才能称为楷模体式。知道这五条内容的,才是优秀的射手。所以说:不要担心弓太软,使用得当就能射得远。若担心力量虚弱,那就要坚持不断的训练力量。一旦力量能够驾驭强弓,那么动作就会稳定,表情从容,射得箭无不是命中目标的。对于刚刚开始学习射箭的初学者,必须先学习开满弓,要能驾驭得住自己的弓,固定自己的动作,然后再说如何射。要从一丈近的距离开始习射,直到这个距离百发百中,才能一寸一寸增加距离;当渐渐达到百步也百发百中的时候,才算练成。有的训练方法是把靶子放在高山之上,或是放在深谷之中,或者拖动靶子,或者投掷靶子,让靶子随意摆动,这种训练方法是用来射禽兽或者敌人的。但凡射箭弓不能右倾,箭飞行不能如儒生那样软弱无力,面颊不能偏歪,脖子不能后缩,胸不能前凸,背不能后驼,这些都是射箭时容易犯的致命错误。所以身体要微微前倾双脚端正站好,好似猛虎即将腾空跃起。额头要微微下沉好像犀牛低头准备进攻, 姿势上做到开弓至满,这叫"怀中吐月",箭尾水平地钩在弓弦上开弓,这叫"弦上县衡"。这些都是威仪动作的称谓。

还有一个说法:有两种控弦手法:用无名指和小指重叠握拳收紧,中指盖住大拇指,食指垂直面对着弓弦,这是中国射法;大拇指弯曲,用食指压住勾弦的拇指,其余手指收紧,这是胡人的射法。除此以外的手法都不是好的射法。胡人的射法使用的力量少,适合在马上用;汉人的射法使用的力量多,适合步射,当然这种手法的诀窍在食指指间。当世之人都认为汉法会干扰弓弦,会导致箭杆弯曲伤害箭羽。但是让食指垂直于弓弦,不仅撒放干脆而且容易射中目标,并且射程会比通常的射法远出数十步,古人将这种神奇的射法秘不示人。胡人射法不让大拇指超过食指,这也是很精妙的。他们在持弓尽量让前手抓住弓把,弓把的另一侧靠着四个指节,拇指平放用来靠放箭头,收回食指,让拇指不干扰弓弦,将这一切都协调好,那么放弦声音清脆,快速流畅。这就掌握了射法中的要义了!

总决最后的五个射箭名词解释:

井仪:开弓姿势,上文"怀中吐月"的动作称谓。

襄尺:襄,水平;尺,曲尺(一种木工用来做角度的尺子,这里的意思应该是弯曲折叠),上文手肘上可以放置水杯的意思。

白矢:箭头在满弓后到达指头的位置,这是满弓的标准。

剡注:注,指向的意思。放箭后要让弓梢直指向前,俗话说的控制弓达成"上绝下力"的效果。剡,锋锐的意思,指代弓梢,就是让弓梢向前平倒。

参连:指箭疾驰风行接连不断。

步射总法

左间与胯对垛之中,两脚先取四方,立后,此转左脚,大指垛中心。此为丁字不成、八字不就。左手开虎口,微松下二指,转弝侧卧,则上弰可随矢直指的,下弰可抵胛骨下,此为靡其弰。右手摘弦,尽势翻手向后,要肩臂与腕一般平直,仰掌现掌纹,指不得开露,此为压肘仰腕。射经曰:无动容,无作色,按手颐下,引之令满,取其平直。故曰:端身如干,直臂如枝。箭发则靡其弰,压其肘,仰其腕。胸凸背偃,皆是射之骨髓疾也。

步射病色

开弓勘手,谓前手太高,后手低不平;开弓提手,谓前手太低,后手高;开弓偃弰,谓身直头偃,前手腕仰;两摘,谓不发用力,即前后分解;不齐所弦,谓遣箭分弓,实握不转腕,微松手转弝;脱弝,谓手太松,倒提手弝;[发刀]弰、弰子大二件,谓下弰传右胛;后手约,谓手侧不仰腕;后手小,谓敛定手,不放手;后手偃、后手二件,谓遣箭不直硬,或剪弦列手。

前后手法

宋卢宗边太尉释:

摋,《说文》云:"侧手击物曰摋。"谓当后手如击物之状,令臂与肩一般平直是也。

捩,《说文》云:"捩,拗也。"谓以前首推弝,后手控弦,如用力拗捩之状。

[上绝下力],《说文》云:"[上绝下力],断也。"谓当以后手摘弦如[上绝下力]断之状,翻手向后,仰掌向上,令见掌纹是也。

[手窒],《说文》云:"[手窒],掷也。"即当以前手点弰如掷物之状,令上弰指的,下弰抵胛骨下也。

译文

前后手法第三 宋 卢宗边太尉注释:

摋(sa 第四声),《说文》注释:“侧手击打物体叫摋”。这是说后手勾弦,撒放要如同击打物体那样迅猛的状态,让手臂与肩膀要对齐平直。

捩(lie 第四声),《说文》注释:“捩,拗折”。这是说前手要推弓把,后手控弦,两边同时用力好像要把弓拗断一样。(前推后张)

“上绝下力”,《说文》注释:“上绝下力,决断。”这是说后手放弦如同“上绝下力”这般决断,手向后脱弦,掌心仰上,后手可以看见掌纹。

“手窒”,《说文》注释:““手窒”,投掷。”就是撒放时,前手放松让弓像被投掷一样,让上弓梢指向箭靶,下弓梢抵住肩胛骨下侧。

马射总法

势如追风,目如流电,满开弓,紧放箭,目勿瞬视,身物倨坐,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马射总法译文

骑马要像追逐风一般急速,眼光要像闪电一样。

开弓要满,放箭要快。

眼光不要眨动,马上坐姿要稳。

射箭的同时要驾驭好马,放箭要果断。

注释:

马射总法在元本《事林广记》中有记述,而在明本中则被删减。南宋本不知是否有此一篇,本篇以记录原则,将本篇收录

持弓审固

左手垂下,微曲大指羁弝,第二第三指着力把弓箭,余指斜笼下弝,指左脚面。曲右手当心,右臂贴肋,以大指第二第三指于节上,四指弦畟提弰,箭弰与手齐。诀曰:持弓审固事须知,垛在南时面向西,右手捉弓左当弝,仍令箭筈两相齐。

把按弦

钦身微曲,注目视的,左手轮指,坐腕弝弓,箭如怀中吐月之势。续以左手第二指与第三指靠心斜入拨弦,令弓上传着右肩,然后举左脚,三移其步以取箭。诀曰:举弝拨弦横纵脚,轮指坐腕身微钦,指弰斜传右肩膊,左手持把横对心。

抹羽取箭

以左手三指丞下,紧抵前四指、五指,钩落上笼:先举右脚,随步合左手指弰抵弝,以二指按箭,三指斜擗箭,四指、五指向里斜钩,左手二指、三指羁干掣箭至簇。诀曰:前当弓弝一般齐,三实两虚势渐离,小指取箭羁紧簇,抹羽入弦无暂迟。

当心入筈

右手第二指紧控箭筈,大指捻筈当心,前手就后手拶干入筈。左脚尖指垛,脚跟微出,右脚横直,鞋衩对垛。浅坐箭筈。左手第二第三指坐腕,羁前双根斜觑的。诀曰:右手二指抱箭垛,两手相迎稳入弦,捻筈当心斜觑贴,紧膨两膝直如衡。

铺膊牵弦

轮指把弝,推出前手,微合上怦,两臂弦曲,不可展尽。左手轮指,空第二指过弓弝节上,大指面紧着弓弝,屈起指节,余指实屈,铺下前膊,左右脚膝着力同。入筈法诀曰:前脚铺下若推山,右指弯弓紧扣弦,两臂梢曲不展尽,文牵须用缓投肩。

钦身开弓

以右手第二节取箭,弝外觑贴,侧手引箭至簇,大指靠血盆骨为进。凡簇与弝齐为满,半弝之间为贯盈。贯盈信美,虽有及者,大抵胁肋脚膝着力亦同。入筈法诀曰:开弓发矢要钦身,弝外分明认贴真,前肘上翻双膊耸,胁肋脚膝力须匀。

极力遣箭

竦腰出弰,上弰画地,下弰传右膊。后手仰腕,极力[兀卓]后肘过肋,猗后手向后;前手猛分虎口,着力向下急捺转腕,以第四第五节紧钩弓弝,两肩凸出,则箭力倍劲。诀曰:弰去犹如搦断把,箭发应同捻折弦,前弰画鞋后靠脊,极力遣出犹自然。

卷弦入弰

后箭两手相迎,直右手过胸,曲左手卷弦。以后第二指取箭,前脚跟着地,耸身稍敛,双眼觑贴。曲右手贴肘,以左手第二第三指侧手羁干;直右手上臂仰腕,过胸取箭。诀曰:右指羁箭当胸出,左手卷弦弰靠肩,箭已中时无动手,抹羽入筈法如前。

弓有六善

一者,性体少而劲;二者,太和而有力;三者,久射力不屈;四者,寒暑力一;五者,弦声清实;六者,张便正。凡弓性体少则易张而寿,但患其不劲。欲其劲者,妙在治筋。凡筋生长一尺,干则减半,以胶汤濡而极之,复长一尺,然后用则筋力已尽,无复伸驰。又揉其材令仰,然后传角与筋。此两法所以为筋也。凡弓节短则和而虚,节长则健而柱,节得中则和而有力,仍弦声清实。凡弓初射,与天寒则劲强而难挽;射久,天暑则弱而不胜矢,则胶之为病也。凡胶欲薄而筋力尽,强弱任筋而不任胶,此所以射久力不屈,寒暑力一也。弓所以为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视其理,其理不因矫揉而直,中绳则张而不跛,此弓人之所当知也。

附·

论审法 第一

发矢必先定一主意。意在心而发于目,故审为先。审之工夫直贯到底,与后注字相照应,俱以目为主。故欲射先以目审定,而后肩臂聚力,从之而发。

然审法不同,有审镞于临发时者,有审于弓左者,皆非也。审于临发时者,固已仓猝。旦专审于箭镞,恐镞对而箭杆不对,发矢亦斜。若审在弓左者,箭在弓右,目不见镞,注的不清。矢之远近,何从分别。总之以意度之耳。

故审之正法,惟于开弓时,先以目视的,而后引弓,将彀时,以目稍自箭杆至镞,直达于的,而大小东西了然。是之谓审。

然此审法,射远乃尔。若五十步以内者,俱视在弓左。与骑射同。骑射非十步二十步之内不发。射近而亦用前审法,则矢扬而大矣。故射近者,前手须低于后手。安能审在弓右乎。此又不可不知。

(译文)

论审法 第一

在射出箭之前,内心须要先思考。想法在心里决定,从眼睛迸发出来。因此“审”是首要的一步。“审”这个动作是贯穿在射箭始终的,与最后的“注”法首尾对应,都是以目光注视为主。所以在射箭之前要先以眼睛审定所有动作,目标,之后肩臂聚集力量,将箭射出去。

我见过很多不同的“审”法,有的是在即将发箭之前看箭头,有的用弓体左侧观察,这些都不是“审”法。在要发射时才“审”,已经很仓促了。而且只看箭头,即便箭头对了,但是箭杆却不对,射出去的箭也是斜的。如果是看弓臂左侧,箭却搭在弓的右侧,视线里都看不见箭头,目标也瞄准模糊。箭飞行距离的远近,如何分别呢?总归都是胡乱摸索的。

正确的“审”法,应该是在开弓时,先将目光注视在靶子上,然后开弓,弓即将拉满的时候,目光从箭杆到箭头,再到靶子,将所有动作方位了然于胸。这才能称之为“审”。

然而这种“审”法,适合远距离射箭。如果目标是在五十步以内,则要将目光集中在弓臂左侧。这与骑射的射法相同。骑射通常在十步二十步之内才发箭。如果射这么近的距离也用之前所说的“审”法,那么箭很容易射到很远的地方。因此射近距离的时候,前持弓手应该低于后勾弦手。怎么能审在弓臂右边呢?这点必须知道。

注解:

1.这里的审是射箭的连续动作,即 目视箭靶-张开半弓-半弓下落时眼光由箭杆>箭头>参考尺(弓左)>箭靶,保证从开弓到撒放每一个动作有条不紊,并且让每个动作做到标准。

2.此文有前辈翻译过,这边重新翻译之后与之前翻译的内容相似。

3.弓左:我重新翻译后也认同之前翻译此篇古文的前辈,对弓左的翻译。如果是这样,则高颖本人是左手持弓,右手勾弦,让后手-右眼-箭杆-箭头四点一线的瞄准方法,所以有“审在弓左者,箭在弓右,目不见镞,注的不清”这句,当然这句的意思是有问题的。

4.审法是用于射远,与现在的竞技射准很接近。

论匀法 第三

匀者前后肩臂分匀而开之谓。所以终彀之功,而启后轻注之妙者也。匀之时,矢犹浸进未发。今人当引弓即彀时,骨节尽而筋力竭,信手便发。何暇顾浸进而加匀之功?匀开之弓不加。发矢时斟酌不清,所以矢之大小左右,俱顾不暇。发矢一偏,则彀之工夫总为无用。此彀之后,当继之以匀。而匀开之功最急。

然匀之法,莫妙于用肩,而勿用臂何也。臂之力小而肩之力厚也。引弓既彀时,筋力已竭,欲使两臂分匀而开,势必不能。惟肩力厚,则能施运而悠长。(施运有口诀,笔不能尽。)弓彀之时,臂力将尽,以肩力继之,前肩极力下捲(向前番下为捲。)后肩坚持泻开,则箭镞从弓把之中间,徐徐而进。如水之浸渍然。岂非匀之正法乎?

今人当彀之后,只用臂力分开,臂力之小,如何能开?必将殚力一抽,箭镞急进,激动前臂,发矢必斜,前功尽弃。故曰,匀之法莫妙于用肩,而勿用臂。

古云:前胸肉开背后紧者此也,此匀下手工夫也。今人讲匀,不讲下手工夫,则说得行不得,说之何益?下手工夫,独得之秘,当为智者道也。

(注)旋运而悠长:引弓既彀之时,臂力已尽,惟恃前肩之下捲,达上而出矢。后肩之耸起运臂,自高泻下而脱弦。此时用力皆在两肩并实,凝成一片。前肩下而后肩泻,悠悠两开。刚且柔,猛而且缓。故云,旋运而悠长也。

(注)胸前肉开背后肉紧,注释详于指迷集四卷或问第八章,兹不载。

(译文)

论匀法 第三

“匀”这个动作是前后手臂均匀受力开弓的涵义。“匀”是纵贯“彀”整个动作的基础,也是之后“轻”和“注”两个的动作能否做好的要点。在前后手均匀受力开弓的时候,搭在弓上的箭缓缓推进弓内不能发射。现在有人在开弓到即将满弓时,由于上肢肩膀手臂的肌肉骨节撑开锁死无法用力就随手发射。这怎么能做到缓慢推箭入弓并均匀受力的技术呢?这样无法正确掌握均匀受力来开弓的。在发射的时候没有处理清楚受力,这样箭要射向哪,是没办法顾及到的。发射的动作不到位,那么张满弓的动作就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在张满弓之后,应当继续感悟身体均匀受力。均匀受力开弓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均匀受力开弓的关键在于运用肩膀的力量支撑,而不是用手臂的力量支撑。手臂的支撑力小而肩膀的支撑力大。开弓到即将满弓的时候,由于肩膀的关节都已经撑开,如果是用前后手臂来均匀受力开弓,必然不能张满弓。只有用肩膀雄厚的力量,才能“施运而悠长”(施运有口诀,用文字记载很困难。)开满弓时,手臂的支撑力已经用尽,用肩膀的支撑力继续开弓,前手的肩膀极力向前向下推弓,后手的肩膀坚持受力向后向下张开,箭就能在弓把的中心位置,慢慢地推进弓内。就好像水染湿布时的样子,这难道不是正确的动作吗?

现在有人用手臂的力量支撑张弓,手臂的力量本就有限,如何能张弓?为了能张开弓必定会不顾身姿竭尽全力开弓,让箭就会急速的收进弓内,这样开弓推弓手臂都是抖动的,发出去的箭必定偏离目标,这样的射箭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说,“匀”的技法关键在于用肩,而不是用臂。

古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前胸的肌肉要张开,后背的肌肉要夹紧。这是均匀受力要用到的技巧。现在的人说均匀受力,不讲前胸后背肌肉的技巧,即便说得通如何受力也做不到正确的受力,这样的教导有好处吗?前后肌肉受力的技巧,这是我领悟到的奥秘,应当是智慧的人能领悟到的。

(注)旋运而悠长:开弓一半的时候,肩臂的力量已经竭尽,只有依赖前手肩膀从上向下张开,才可以顺畅地发出箭矢。 后手臂抬起并高于后手肩,从高出向下张开弓然后撒放。这个时候开弓的力同时施加在前后手的肩膀上,让前后肩膀的支撑力连成一线。前后肩膀同时支撑,慢慢地前推后开。刚中带柔,气势凶猛又动作缓慢。这就是叫旋运而悠长。

(注)胸前肉开背后肉紧,这个技巧的解释详见指迷集四卷或问第八章,这里不解释。

注解:

1.本篇的“匀”主讲射手在开弓过程中的受力平均问题。即用肩支撑受力,用背肌肌肉群发力。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猜测,高颖是否是这个意思,我就真不知道了。

2.旋运而悠长虽然解释的文字那么多,其实就是高开张弓。这个动作最明显的就是现在日本弓道的高开动作。(文字说了那么多,估计口诀就是:举弓向上,两肩并实,自高而下极彀。这不就结了吗?)

3.前胸肉开背后紧,则是开弓的发力方式,就是用肩胛骨以及周围的后背的肌肉群,均衡发力开弓。类似于扩胸运动。

论注法 第五

注者目力凝注处,精神聚而不分之谓。与前审字相应。

夫人一身之精神皆萃于目。目制锁注,神必至焉。神至而四体百骸,筋力精气俱赴矣。

李将军射石,一发没镞者,以虎视石也,神之至也。故发矢时,目力必凝注一块。目注而心到,意到手到。

然注与审不可分为二事。引弓之初,以目视的,是之谓审。发矢时以目注的,亦谓之审。总之皆用目力。原非二事。何为分审与注之名也?

只为世人引弓时,虽能目视的,及既彀之后,筋力已竭,信手便发,无暇认的,精神散漫,发矢俱偏。故认的间一块,或认的之心,或认的之足与首,精神手法俱向此一块而发。

故注之名,原为世之拙射而设者。善射之人,手一举弓,目力便审,精神便凝注一块,自始至终神气精专,弓一彀而匀轻以出矣。何待匀轻之后而注哉?善学者不可不察也。

目认的间一块。目认之法极活。或随风而变,或随弓之软硬而变。弓软则认的之首,弓劲则认的之足。甚者弓劲风顺,则不及认的,而以镞顶半路者有之。或弓软风逆,或顶的于左手掌下者有之。若东风之左右丈余者有之。弓劲风微,则顶的之左右。尺寸下可执一,斟酌在人也。

(译文)

论注法 第五

“注”动作是射手的眼睛注视一处,精神专注的意思。和前面“审”动作相似。

人全身的精神气都汇聚在眼睛。眼睛瞄准目标,神情必然表现出来。这样人的全身的精神机制都会调动起来。

古书上记载李将军射石头,李将军之所以能让箭头穿入石头,是因为李将军的眼睛像老虎那样凶狠的眼光注视石头。这就是神情表现出来的例子。所以发射的时候,眼睛必须专注在一个区域内。眼睛专注那么心性就跟上,意识到了手的动作就能做到。

当然“注”和“审”不能认为是两个独立的动作。在准备开弓的阶段,要让眼睛注视目标,这是“审”的动作;发射时瞄准目标,这也是“审”的动作。都需要让眼睛专注目标,所以不是两个独立的动作。那么为什么要提出“注”和“审”两个称谓呢?

这是因为当世的射手在开弓时,虽然能用眼睛去注视目标,到了即将开满弓的时候,由于筋骨力量已经用尽就算随手发射,完全不瞄准目标,射箭时精神散漫,这样射出去的箭都是偏的。射箭时要瞄准目标区域内的一处,或者瞄准目标中心,再或者瞄准目标的底或者顶,精神和动作都需要指向同一区域之后才能发射。

所谓“注”法,是我(高颖)为水平拙劣的射手设定的。高水平的射手,一旦举弓射箭,目光便开始审查自己的动作流程,精神已经专注在需要瞄准的位置,整个射箭动作神气精专,弓一旦开满身体已经均匀受力,并能干脆的发射。还需要等之前的动作全都做到位再去注视目标吗?习射的后人必须注意这点。

眼睛瞄准目标中的区域,这个标准的方式非常灵活。会受风向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受弓拉力的软硬程度而变化。拉力软的弓就要瞄准目标的顶端;拉力重的弓就要瞄准目标的底端。甚至出现弓的拉力重而且在顺风的环境下,不用瞄准在目标上,只让箭头瞄准在目标前面的路径上即可;弓的拉力软而在逆风的环境下,那么要让目标的顶端靠在推弓手手掌下方即可;如果遇到横风,那么向左右方向移动数丈补正方位即可;弓的拉力重而只有轻微的风,只要瞄准在目标顶端左右方位上。理解了瞄准方式的根本之道,具体操作就让射手自己灵活掌握。

注解:

1.第五篇的“注”,我个人认为是高颖对射箭瞄准的解释,这点从最后一段的内容中可以表现出来。

2.高颖认为“注”和“审”是同一的。我认为“注”和“审”的同一性在于使用点,即都需要以眼注视目标,达到精神上的专注,并通过每箭的训练不断纠正自己错误的位置。

但是在于两者实现的目的上是不同的:审是通过集中精神完成一连串的动作。可以这么说,“审”是后面“彀”,“匀”,“轻”,“注”的总合,后面四个动作是在细化审这个动作在射箭不同阶段的动作细节。而“注”的目的是通过集中精神让射手瞄准目标,在一些列的动作中找到准确的点发射箭矢。这是我个人认为“注”和“审”的解释。

步射病色

前汉李广将军校定

开弓勘手:谓前手太高,后肘低太平。

开弓提手:谓前手太低,后手高。

开弓偃弰:谓身直头偃,前手腕仰。

两摘:谓不一,发用力及前后分解不齐。

斫弦:谓遣箭分弓,实握不转腕,微松手转弝。

脱把:谓手太松,倒提手,把不转。

划[发刀]弰、弰子大二件:谓下弰传右胛。

后手约:谓手侧不仰腕。

后手小:谓铃定手不放平。

手偃、后手二件:谓遣箭不直,硬[绝力]弦挒手。

译文:

步射病色

前汉李广将军校定

开弓勘手:这是前手太高,后肘放太低导致。

开弓提手:这是前手太低,后手又太高。

开弓偃弰:这是身体站直却仰头,前手手腕上仰。

两摘:这是开弓前后手分担力量受力不均。

斫弦:这是撒放箭离开弓,前手握弓把太紧不转腕,前手要微微放松让弓把转动。

脱把:这是手太松,手没有握在正确的弓把位置。

划[发刀]弰、弰子大二件:这是弓下梢放松过度触碰到右侧的肩胛骨。

后手约:这是手侧不要仰起手腕。

后手小:这是固定手却不放平直。

手偃、后手二件:这是发箭的时候不干脆,很生硬的撒放送弦。

个人注释:

1.本篇为不知名的后人附明前人名讳所做。

2.本篇在之前的翻译中,由于断句问题无法翻译,今在正本内容下重新翻译,不过这种其中还是有些词语不能理解,有待后人解读。这里我以我的理解解释一下本篇大致的意思吧:

“开弓勘手”和“开弓提手”应该是指开弓时前后手高度不一;“开弓偃弰”是指持握弓不垂直;“两摘”是指开弓前后手受力不均;“斫弦”前手握太紧导致弓弦会打臂,而且弓把不能旋转;“脱把”是指握太松,脱手;“手偃、后手二件”是指撒放不干脆。

前后手法 宋卢宗边太尉释:

摋,《说文》云:「侧手击物曰摋。」谓当后手如击物之状,令臂与肩一般平直是也。

捩,《说文》云:「捩,拗也。」谓以前首推弝,后手控弦,如用力拗捩之状。

[上绝下力],《说文》云:「[上绝下力],断也。」谓当以后手摘弦如[上绝下力]断之状,翻手向后,仰掌向上,令见掌纹是也。

[手窒],《说文》云:「[手窒],掷也。」即当以前手点弰如掷物之状,令上弰指的,下弰抵胛骨下也。

译文

前后手法第三 宋 卢宗边太尉注释:

摋(sa 第四声),《说文》注释:“侧手击打物体叫摋”。这是说后手勾弦,撒放要如同击打物体那样迅猛的状态,让手臂与肩膀要对齐平直。

捩(lie 第四声),《说文》注释:“捩,拗折”。这是说前手要推弓把,后手控弦,两边同时用力好像要把弓拗断一样。(前推后张)

“上绝下力”,《说文》注释:“上绝下力,决断。”这是说后手放弦如同“上绝下力”这般决断,手向后脱弦,掌心仰上,后手可以看见掌纹。

“手窒”,《说文》注释:““手窒”,投掷。”就是撒放时,前手放松让弓像被投掷一样,让上弓梢指向箭靶,下弓梢抵住肩胛骨下侧。

习挽进力

古法曰:莫患弓软,服当自远。

盖习射之始,必须积挽其法,以木弓三,四斗,挽小至多,不可骤越。积至弓服,然后加以斗力,进而上之,至一石止。盖石力人皆有之,可勉而极,挽力既进,则架箭以试其满,弓欲弱,箭欲长,弓弱则易引至满,箭长则引满有余,它日射之,可无残箭之患。

译文

习挽进力

古法有云:“不要担心弓太软,使用得当就能射得远。”

在刚开始研习射艺时,必须学会循序渐进的提升弓力量的方法,用三,四斗的木弓,尽量开小力量的弓,弓力量切不可一开始就骤然上升。当自己的力量能驾驭一张弓以后,再以斗量渐渐提升,直到一石的弓力为止。可以开石力弓的人都有,可以勉强开满,当可以挽开大力量的弓后,就能搭箭来试验能否开满弓,弓要弱,箭要长,弓力量弱那么开弓容易开满,箭长那么开满弓还有盈余,它日射箭,这不会担心箭长带来的问题。

牵放体势

古法曰:前手如拓太山,后手如抱婴儿,前足如踏鸡子,后足如踏蝎蝮,丁字不成,八字不正。

谓手欲前直而后圆,足欲前虚而后寔,前足尖对的,后足横,则有力也。左膊恶高,右肘恶下,颈恶旁引,头恶低垂,胸恶前仰,背恶后偃,肚恶凸,臀恶高。力胜弓则容闲和,弓胜力则体动神疲。盖以和容为上,主皮次之。其或撮口挽弓,嗔目牵箭,斜视其的,架挽无文。一身态度尚不自持,又安能求中!

译文

牵放体势

古法有云:“前手持弓要像推高山,后手张弦要像怀抱婴儿一样,前脚好似踩在雏鸡上,后脚如同踩在蝎蝮身上,丁字不成,八字不正。”

双臂要前手伸直后手周圆,双脚要前脚虚踏后脚实踏,前脚尖对准目标,后脚横站,这样的站姿才是有力量的。左肩膀(前肩)不能高耸,右手肘(后肘)不能下垂,脖颈不能向开弓的方向倾斜,头不能向下低垂,胸不能向前仰,背不能向后驼,肚子不能前凸,屁股不能挺高,力量能驾驭弓那么仪态就能闲情平和,弓的力量太大难以掌控那么体态动摇精神疲惫。所以射箭要以仪态平和是优先的,射准是其次。或者上身开弓,怒目取箭,斜视目标,搭箭开弓无需过多礼节。射箭姿态尚且不能完好把持,又怎么能射得准?

遣放求亲

古法曰:射不入铁,不如不发;射不入石,徒劳尔力。

又曰:有力不亲,不能害人,亲而无力,不能入物。

又曰:疾而箭狂,反被敌伤;亲而箭迟,敌可闪移。

三者射之要也。盖射始于举手,终于遣箭。筈高则下插而箭斜,筈低则上插而箭徐,弓急则失威仪而难中,弓缓则力弱而去迟,昔由基百步穿杨,鐏甲七札,精通于神,唯在遣放。

遣放之法,须人力胜弓,操审在我,偃其左肘,仰其右腕,箭发则靡其前梢画地,后梢附右膊,后手不得恋,前手不得运,身不得动,文牵而武放,然后发无不疾,疾无不毒,毒无不亲。

译文

遣放求亲

古法有云:“箭射不穿铁片,不如不要放箭;箭射不进石头,徒劳无力。”

又有云:“射有威力却不精准,不能伤人,有精准却没有威力,不能洞穿物体。”

又有云:“不求精确快速放箭,反而会被敌人射伤;射得精准但是箭的速度缓慢,敌人有时间躲开。”

以上三条是(武)射箭的要义。射箭从举弓开始,结束于放箭。箭尾扣弦太高那么箭会向下飞出容易倾斜,箭尾扣弦太低那么箭会向上飞导致减速减低,射箭太急促那么有失威容仪态而且难以命中目标,射箭太缓慢那么力量因把持太久而衰弱并且射出去的时机已经太迟,昔日养由基能百步穿杨,贯甲七札,射法精妙如通神灵,都在掌握了撒放的技巧。

撒放的技法,前提得人的力量能驾驭住弓,操握审视均在射手自身,压低左肘,提高右手腕,箭射出去的时候要放倒上弓梢直向目标,下弓梢要贴附在右肩上,后手撒放时不要贪恋不放,前手不要摆动,身体不要晃动,斯文开弓孔武撒放,这样放出的箭无不迅速,无不威猛凶险,无不精准。

治心调摄

古法曰: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盖心一不治,则射无中理。

凡射有十不可:

一.它想不可;

二.它忧不可;

三.奔走而至不可;

四.醉不可;

五.饿不可;

六.饱不可;

七.怒不可;

八.不欲射不可;

九.射多而好,不止不可;

十.事夺不可。

戒此十者则不徒射矣。射中勿喜,喜则心易而反跌;射不中勿忧,忧而心惑而无主。手执其弓,弦安其箭,目注其的,心实运之。平居暇日,更当调其气息,节其饮食,避其寒暑,持其喜怒,诫其嗜欲。此射之至要。

译文

治心调摄

古法有云:“得心必应手,这是身心不能同步协调,这样射箭是难以射中的。

但凡射箭有十点不可:

1.三心二意不可

2.心有忧虑不可

3.疾驰刚到不可

4.醉酒不可

5.饥饿不可

6.饱腹不可

7.心有怒气不可

8.不想射不可

9.射到一定数量即可,不可无节制

10.有事干扰不可

戒以上十条还是不足以射的。射中不要狂喜,狂喜那么内心易浮躁反而成绩下跌;射不中不要忧愁,忧愁会内心疑惑拿不定主意。手握弓,弦扣箭,眼视目标,内心按则运弓。平日闲居度日,更要调节自己的气息,节制饮食,避开寒暑,控制自己的情绪,收复自己的嗜欲,这是射箭中至关重要的。

弓箭制度

古法曰:弓不等箭,与短兵同,箭不等弓,与无镞同,谓箭重则缓,轻则飏也。

盖弓有强弱,矢有铢两;弓不合度,矢不端直,虽蒙尧不能必中。古者弓矢之制,弓八斗,以弦重三钱半;箭重八钱为准。举成或致的,于深谷或升,于高山或曳或掷,使其的纵横前却,施之于敌,发无不中。

译文

弓箭制度

古法有云:“弓和箭不对等,那就和短兵器没什么区别,箭和弓不匹配,就和没有箭头的箭一样没有威力。所谓箭重那么速度就慢,箭轻速度就快。”

所谓弓有力量强弱,箭有铢两轻重;弓不合度量,箭不端正校直。即便偶尔蒙中也不能次次必中。古代的弓矢匹配规制,弓八斗,弦重三钱半,箭重八钱为标准。有的训练方法是把靶子放在高山之上,或是放在深谷之中,或者拖动靶子,或者投掷靶子,让靶子随意摆动,这种训练方法是用来射禽兽或者敌人的。

射意总铭

笃志巧动 锐意弧矢 妙体权衡 义全仁智

审知文事 固先武备 端准手目 静定心意

贯指镞的 闲和神气 引挽平直 点滴快利

射久益精 发多中彼 视古英雄 齐名后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