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五十年前的生活/范传财(黑龙江)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9-10 发布于黑龙江

五十年前的生活

                      
/范传财(密山)
小时候的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我刚刚记事的时候,住的是土房,房子很大。是父亲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自己盖的。白天要去生产队劳动,晚上才能干自己家的活,据父母和哥姐们讲,这是父亲自己盖的弟三座房子,弟一个因为发大水冲倒了;弟二个就选择了离村屯二里多路的山坡上,这样发大水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居住分散管理不方便,公社和大队领导就要求搬回屯里居住,无奈又回屯里盖了这个房子。

房子有三间,是土木结构的,房门在中间,进门就是厨房,东西两屋是住人的。室内没有什么装修,四壁都是泥抹的,土炕上没有炕席。吃饭睡觉就在上面,躺在炕上可以看见所有的建筑材料,梁柁、檩子、椽子、高粱杆、泥巴......椽子和檩子上还有两个燕子窝,到了繁殖季节,雏燕在窝里吵个不休...

晚上睡觉就躺在土炕上,没有褥子,两三个人盖一个补丁落补丁还露着棉花的被子。土炕也有好处,痒了就来回蹭一下,免得求人给挠。吹灭煤油灯后,臭虫从墙上的裂缝里爬出来咬人,妈妈就迅速点燃煤油灯,用提前准备好的锥子扎臭虫,见光后臭虫跑的很快,慢了臭虫就又钻进了墙缝里。经常在炕的边缘靠墙处撒一溜草木灰,这样臭虫出来想爬到炕上就困难了。

两三岁的小孩几乎没有衣服穿,大一点的有一条裤子,而且上面除了补丁就是窟窿。也没有什么内衣,也不可能脱下来洗,因为如果洗了就没得穿了。裤子里虱子很多,挠痒时就会带出来虱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彼此之间相互挠痒,也会进行比赛,看谁抓的虱子多,抓虱子只抓大个的、成对的、聚堆的,小的可以视而不见,因为根本抓不过来。毕竟虱子多了不咬人吗。

蚤行动敏捷,一般情况下很难抓住。通常弄来半盆水,然后在水上面慢慢的翻转衣服,跳蚤一个前弓翻就掉进去,就被缉拿归案了。

五岁那年夏天,我家大门口的地里社员正在,铲地,几十个人像天空的大雁一样排成一排,我凑过去看热闹,一个人说:艾玛,这小子还穿棉裤呢!回到家里跟妈妈讲了。下午,妈妈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块浅灰色带小黑花的布给我做了一个裤衩。

上午穿棉裤,下午穿裤衩,真实的原因并不是一天之内温差变化有多大。

上学之前基本没有鞋子穿,整天都是光脚,脚掌上是一层厚厚的老茧,八月份收割完小麦,我们就去地里放猪。只要躲开粗硬的蒿子和芦苇茬,在麦子茬上奔跑是不会伤到脚的。

那时候,吃的也很简单。主食就是玉米,大碴子、二碴子、小碴子、玉米面。把玉米放到碾子上压,动力就是靠人推。然后用网眼不同的筛子筛,再用簸箕除去皮子。玉米面是用网眼更小的“萝”筛出来的。再就是小米,是把谷子放碾子上压出来的。玉米,谷子都是生产队分的,一口人毛粮三百斤左右,不够吃就只能多熬粥了。

一年一口人生产队还能分给20__30斤小麦,白面只在过年或过节才能吃几顿,家里人病了没食欲,会给做一碗手擀面或烙一张饼。

菜都是自己家园子里种出来的,品种较少。菜园子里想种点谷物或土豆等能够补充口粮的东西,是绝对不允许的。那是"资本主义尾巴",如果种了,公社或生产队是会派人给铲除的。而且还会扣“公分",或挂牌子游街的。

暴雨过后,人们会到路边、地头、草丛中,捡从农田里冲出来的面瓜、土豆回家充饥。水流过之后,车道沟里会有一些鱼,大家也是乐呵的捡回去吃。

夏天几乎是吃不到肉的,根本没有卖的,只有生产队的牛马病死了,或狼咬等意外死亡,每家每户会分一块肉,煮在锅里,老远就会闻到扑鼻的香味。偶尔杀一个年猪,全屯人请过来吃一顿,也就所剩无几了。

那时候的小孩,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只认识一些常见的东西。有一年冬天,本屯的山东人,老家亲属给寄过来了花生,给了妈妈一把。妈妈回到家里放到炕上,问我们这是啥?我们兄弟几个面面相觑,因为根本就没见过花生,最后一至认为这就是毛葱。

记忆力最好吃的就属"黑天天"了,知道哪片大豆地里有,就得偷偷的去,让生产队长看见可是不允许的,怕霍霍庄稼。若无其事的溜达到地头,再趁人不注意顺垄沟往地里爬,趴在地里吃是不能抬头的,以免被人发现,谁发现成片的了是不能呼叫伙伴的,要学鸟叫彼此沟通。不一会功夫就会吃的沟满壕平,再爬到地头站起来回家。回家是要躲着人走的,因为小手和嘴巴都已经是黑色的了,一打眼就知道你干啥去了。

平时家里并没有什么零花钱,买火柴和咸盐的钱,是卖胶鞋底子、麻绳头、猪毛换来的。酱油一般很少买,在那时候也属于奢侈品了。

有一次妈妈给我两毛钱,让我去邻村小卖部买火柴。衣服没有口袋,钱只能用小手握着。那一天风好大,迷眼睛了,揉眼睛时一不小心手里的钱刮跑了。我觉得自己闯祸了,哭着回家告诉妈妈。于是,我领着二哥、三哥到了我丢钱的位置,顺着风向一直找,在路边的草丛里找到了那两毛钱...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玩具,都是仨仨俩俩的玩泥巴,乎"泥娃娃",将活好的泥捏成窝头状,口朝下朝地面乎,会发出"啪"的声响;玩"尿炕",收集一小堆干土面,中间插一根棍,两只手在土堆边缘固定点扒一圈,每人一次循环着扒,谁把棍扒倒了,就诅咒他晚上尿炕...

这些玩法虽然不卫生,但很环保,泥、水、空气里并没有任何化学成分。

夏天是最快乐的日子,去屯子东面的壕沟里洗澡、摸鱼。壕沟里一年四季水流不断,从南面的大山里流过来,流向北面的大河,各种鱼逆流而上:鲶鱼、鲫鱼、老头鱼、小龙虾...应有尽有。不过摸鱼也是提心吊胆的,偶尔会被"水耗子"咬上一口。所以,摸鱼时都时刻保持警惕,触碰到异常的东西特别是毛茸茸的,会立即收手。

菜园子里的大葱籽上,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蝴蝶,用纱布做一个口袋,用铁丝圈撑起,再安装到木棍上,就可以捕捉蝴蝶了。蝴蝶也很机敏,捕捉也绝非易事。菜园子四周的木栅栏上,有很多颜色不同的"蛹",我们都叫它"洋字码",因为它体表的一些图案,很像洋人的文字。把它们收集起来,不久就会蜕变成颜色不一样的蝴蝶。

找一个带有分杈的木棍,分衩上面留20公分左右,在屋檐下找一些蜘蛛网绕到上面,就可以去草丛里粘蜻蜓了,粘度不够了,可以喷一些唾液。

取一些麦秆,麦子顶端的那一节,编一个四角螺旋状的蝈蝈笼,用纸壳做一个底,抓一只蝈蝈放进去,采一朵面瓜花喂养。挂到屋檐下,就可以天天听到悦耳动听的歌唱。

冬天的雪,也会带来无穷的乐趣,暴风雪过后,屋后的雪岗和屋檐一般高,如白色的沙丘从屋檐向远处延伸。把自制的木爬犁搬到上面,坐上去向下滑。在里面挖洞,捉迷藏...

鼻涕流出来了,就用棉袄袖子擦,俩棉袄袖子黝黑铮亮。

顺着雪岗可以走到房子上面,在孩童的心里,有征服了珠穆朗玛峰的自豪感。玩累了,到路边的柳树上寻找"杨拉罐",在取暖的火盆里烤着吃,那香甜的味道,如今仍记忆犹新...

五十年前的生活与现在无法相比,但朴实、简单、快乐......

作家档案

范传财,黑龙江省密山市人,自幼喜欢音乐、文学,现为自由职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