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 王淑萱 :追光路上

 新用户9326cauu 2023-09-10 发布于安徽

追 光 路 上    

凡人微光是一道光, 他们虽不及阳光般光芒四射,但当无数的微光汇聚在一起,就会温暖如炬,照亮着社会的各个角落,照亮着中国的未来。
2023年3月份的一天,我看到市文明办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德耀明城.寻找身边好人"的一条信息,我立刻被吸引住了。原以为这都是机关单位的事,没想到我们普通百姓也能参加这项活动。从此我开始了追寻道德之光,寻找身边好人之旅。
(一)
2020年秋,由于明光火车站的扩建改造,我们原来住的老宅在拆迁范围之内。于是我们搬到了和顺花园居住。我的邻居是一对老夫妻。因为初来乍到,很少交流。后来从别人口中得知,男的姓杜,今年86岁,老伴患尿毒症多年,老杜数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随即登门进行了采访。老杜师傅名叫杜开俭,老伴患病已有12年,长期瘫痪在床。前几年,杜开俭每隔一天,就要和儿女们用轮椅推着老伴,往返数十里到市中医院去做透析。(好在国家对尿毒症透析、等慢性病的医疗报销都有所特殊的政策。大大了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到了夜间,杜开俭每隔几分钟还要帮老伴翻一次身,累的气喘吁吁,整宿整宿难以入睡。但他毫无怨言。老人对老伴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儿女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了减轻老父亲的负担,儿子和媳妇,决定先拿驾照,然后买了辆车。负责接送母亲到医院去做透析。每次老人和大女儿也都坚持陪同。平时老伴,一会儿要吃药,一会儿要喝水,大女儿总是随叫随应。几年前,老人的小女儿突患脑溢血,行动不便,因女婿工作比较忙,老人经常接她过来,全家人互相照应。他们家父慈子孝,家庭和睦的事迹在小区中广为流传。 随着我寻找身边好人的不断深入,我发现像杜师傅这样的好人在我的身边很多很多:有常年照顾患有麻疯病伯父的岳兵、阚茜夫妇;有照顾脑出血引起癲痫病后遗症妻子的好男人桑普庆;有数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公公的好媳妇高玉荣;有待媳妇如己出的好婆婆張慧如;有……等等,他(她)们用亲情大爱,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尊老爱幼、乐以助人的真实含义。如今,国家对城乡居民实行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使夫妻关系、婆媳关系 、妯娌关系更加得到改善了,吵架的少了,孝顺的多了,家庭和睦了,社会稳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已蔚然成风。
(二)
杨光翠,女,现年68岁,家住滨河社区小河南村,中共党员。现任小河南乡村振兴理事会副会长。
近年来,杨光翠致力参加小河南乡村振兴工作。她不仅积极参与规划,出谋划策,还以身作则,团结带领广大村民,为小河南村的改善村庄居住环境,提升村民素质,建设美丽乡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小河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小河南,不但出门不用坐船,而且土公路也变成了水泥路,从前穷困潦倒的小城庄,如今变成了付业村。家家都住小洋楼,户户都有小汽车, 现在的小河南村,己从过去的“小河难”,“出门难”变成风景如画,宜人宜居的美丽乡村。小河南村的变化,正是中国农村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城市到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春节,在小河南村的广场上,一支旱船花灯民俗表演队正在为广大村民们演出。受到大家的欢迎。而队伍的负责人就是杨光翠同志。
在2021年疫情严重的时候,杨光翠在医院工作的两个女儿,主动请缨,紧急驰援上海,滁州两地。杨光翠当时已年过花甲,老伴又常年患病,但她坚决支持两个孩子前往抗疫第一线。毅然挑起三亇家庭繁重的家务,并照顾好她们的孩子上学读书。让两个女儿在前方安心工作。她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居民进行防疫抗疫工作。她不忘初心,甘于奉献,为建设美丽乡村做贡献的精神,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三)
5月11日下午,明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一位工作人员来到市老年大学,把一份【依法履职情况答复书】送到正在电脑班上课的邢怀玉同学的手中,并代表单位领导对邢怀玉同学表示感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邢怀玉同学,有好几次路过明光车站路南湖侧面嘉年华饭店门口时,都发现人行道上停满了机动车,不仅行人要绕道而过,还导致盲道也无法通行,群众十分反感。为了反映群众的呼声,5月初,他来到市信访局进行反映,信访局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认真听取了邢怀玉同学反映的事项及要求后,及时将情况反映给市政有关部门。经过实地勘察,证实邢怀玉同学反映的情况属实。
5月8日 明光市委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由城管行政执法局、公安局、明光街道、法律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邢怀玉同学,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措施。5月9日,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将【行政程序受理告之书】送达邢怀玉同学。接着,市城管行政执法局立即派出人员,积极配合交警大队对南湖嘉年华饭店门口非法占用人行道停车的机动车辆进行拖离,并在人行道上加装了隔离桩,使机动车辆无法停放,保障人行道,盲道的通行顺畅。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据了解,邢怀玉同学己经不止一次的向有关部门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了。有一次他路过明南养老院,发现有些老人在养老院外的健身点晨练,不远处还有一家工厂,来往车辆不断。他就向有关部门建议,能在养老院里面增设一些健身器材,既方便老人健身又安全。还有一次,他在九道湾公园游玩时,发现有几处木桥的油漆有些脱落,有些模糊不清了,从游客安全的角度出发,他向有关部门建议,能重新油漆一下,搞醒目一点。他每次所提的建议,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有的项目已经得到整改,有的正在招标进行中。
邢怀玉同学今年已67岁,是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他退休不褪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及时将群众的心声,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建议,献良策,为加强基层治理,为明光市的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 
一天下午,我从外边办事回家,刚进小区大门不远,就闻到有一股臭味,走到七号楼前时,发现有一个人正在清理化粪池。起初,我以为是专门请来的工人在清理,再定睛一看,我认出来了,这不是我们小区的物业武主任吗?只见他手拿一根长管正在疏通化粪池,污水溅了他一身。这让我颠覆了以前的认知。我本以为当物业主任顶多就是安排保洁人员,搞搞卫生,然后检查检查,收收物业费等事,哪知道身为主任的他,还亲自干这些脏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近年来,我们小区在以武主任为首的管委员全体成员(包括保安、保洁人员)的努力下,在落实明光市委“十项暖民心工程”,强化小区管理、优化小区环境以及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建设方面,因地制宜,下大功夫,进行整改。原来杂草丛生的低洼地,经过改造,扩建成了多处停车场, 增设6个电动车智能充电点。定期对绿化带修剪打药,焊接多处铝合金嗮衣架、方便居民晾嗮衣被。对小区道路、下水道进行清理维修……如今小区到处是草青树翠、鸟语花香、道路宽了、车辆停放有序了、生活更方便了。
每天清晨,环卫工人开着清洁车来小区拉垃圾时,武主任和保安同志们都不辞辛劳,不怕脏,不怕累,帮助环卫工人把一桶桶的垃圾装上车,然后运送出去。每当我看着垃圾车箱上站着的环卫工人远去的身影,我瞬间感动。正是这些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和像武主任,保安、保洁人员,他们把脏和累留给了自己,把干净和优美献给了别人。尽管他们时常身上挂满了灰尘,但却始终有着一颗闪光的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才让我们的小区,我们的街道,我们的城市装扮的更加美丽。这不正是我要追寻的道德之光吗?
(五)
在追光的路上,我不得不提到一个先进集体——明光市老年大学电脑班。这个班现有40名学员,平均年龄高达72岁,最大的己有87岁,最年轻的也己60多岁了,他们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跨越数字鸿沟,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与时俱进,他们克服一切困难,报名参加学习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操作。通过认真刻苦的学习,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初步掌握了基本技能。
“我会发红包了”、“我会发位置共享了”、 “我会在网上交水、电费了”我会扫码购物了,……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不仅自己学习,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文明实践中。每年都会到明西蔡岗养老公寓,慰问孤寡老人,向老人宣传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及措施和注意事项。宣传使用智能手机的好处。并对有智能手机的老人进行现场教学指导。受到公寓领导和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