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靖康之耻时,岳飞在干嘛?随宗泽征战的他,为何惨遭宋高宗罢官?

 where5 2023-09-10

就在北宋王朝灭亡之前的几个月,岳飞毅然投奔相州大元帅府招募的勤王之师。这是他第三次从军。

图片

大元帅府的大元帅就是康王赵构。还在金军攻破东京之前,钦宗命康王赵构出使,前往金军斡离不军营割地议和。

1、康王勤王的真相

当赵构一行到达长垣(河南长垣)时,“百姓喧呼遮道”,要求赵构起兵抗敌。赵构来到宗泽任守臣的磁州(河北磁县)时,老百姓拦住他的马头,苦苦劝他,不要到金国去,并且告诉他金军已从李固渡过河了,他应该起兵进援京师才对。

宗泽也劝他不要听信金人的谎言,说:当人质的肃王一去不返,这是前车之鉴;再说金兵已迫近了,你去谈和还有什么作用。

宗泽并表示他可以召集起一万五千兵马,来保证赵构的安全。在金营当过十天人质、早已吓破胆的赵构,把宗泽的忠言看作是“妄言”。

这时磁州军民发现副使王云在要挟康王入金,便立即把王云杀了。赵构这才迫不得已返回相州。

这时,受钦宗之命、陪同金使前去河北割地的聂昌,行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被当地人民挖掉眼睛剁成肉块;陪同金使到河东割地的耿南仲行至卫州(今河南汲县),卫州人不准他们进城,义勇民兵还赶来追捕金使,吓得耿南仲仓惶逃往相州,投奔赵构。

他不敢再提割地的事,却对赵构编了一套谎话,说:他面受钦宗圣旨,要康王召集河北诸路兵马去保卫都城。

图片

赵构遂在相州张贴布告,招募勤王师。其实,阴历闰十一月下旬,汴京被围十分危急时,钦宗才派敢战士秦仔密持蜡书诏命,在夜间缒城而出,到相州,封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遵为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

并命令康王迅速带兵入援京师。十二月,赵构正式开大元帅府,当时有军队万人,多数是刘浩在相州招募的人员。

岳飞所投的正是刘浩的军队。

岳飞预感到战争风云险恶,征途遥远莫测,非一年半载不能重归故里,不免恋念故土,难舍慈母。但岳母深明大义,勉励儿子“从戎报国”。岳飞含泪记取母亲的教诲,毅然返回部队。从此,他南征北战,一直驰骋在抗金的战场上,再没有机会回到家乡。

岳飞归队后,上司派他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招安游寇吉倩的部众。薄暮时分,岳飞先安顿好部队,然后他只带四名骑兵,紧贴马背,冲进了吉倩营寨。

当吉倩部众处在惊魂未定时,岳飞已于马上大声喊话:

金人侵我大宋,你们不爱国举义以立功名,反以抢劫苟活,不成道理;今我以大元帅之命,招纳你们,快跟我们一道去打金人,一可解国家之难,救百姓于水火,二可转祸为福,这才是正路!

经岳飞这番劝说,吉倩感动了,接受了招安,并马上摆酒席招待岳飞一行。岳飞来时五人闯营,回去时带回三百八十名战士,壮大了抗金的队伍。

和第一次从军立功补了个承信郎(从九品)一样,这回也因功补他为承信郎。

2、被排挤的宗泽

在进援东京的行军路线问题上,大元帅府的大官们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图片

有人主张自浚州渡河,向东京靠拢,这本来是条捷径;但汪伯彦、耿南仲等人却主张移军东平,实质上为了避开敌锋。

康王赵构采纳了汪、耿的意见,于是下令部队向东平开拔。当大元帅府进驻大名时,已在李固渡打了胜仗的宗泽,随后赶到;接着,梁扬祖从信德府率领勤王大军也赶到了。

这时,大元帅府接到了钦宗的御笔蜡书,大意是:金人愿议和,大元帅康王带领的天下兵马,可屯兵近甸,毋得轻动。

汪伯彦一伙以为议和可信,更坚定屯兵东平的主张了。只有宗泽坚请经澶渊(河南濮阳)向东京火速进兵,并指出:议和是敌人的骗局,借此以阻滞各路勤王兵马的到来,如果受骗上当,后悔莫及!

最后,由赵构裁决,他命令宗泽带领一万士卒南下至澶渊,前军统制刘浩所部拨归宗泽;大元帅府按原定路线往东行进。从此,宗泽被投降派排挤出去了,不再参与大元帅府计议军事。

赵构、汪伯彦率领的一路兵马,由大名继续开向东平,到济州(山东巨野)就驻扎不进了,他们畏敌如虎,远远避开金军,直到北宋王朝垮台,也未进援汴京。

而宗泽、刘浩一路,自大名至开德府(河南濮阳县),经南华(河南东明县),步步进逼汴京。这条进军路线,正好穿插在金军森严壁垒、层层布防的战略地带。此时,岳飞跟随着这支部队英勇杀敌,屡立战功。

当部队进至滑州(河南滑县一带),金军尽力拦截。两军隔着黄河对垒相持。冰冻的黄河,不利骑兵作战。为了冲过黄河,宋军开展了冰上习骑。

一天,岳飞带领百余骑兵,正在黄河冰面上跃马射箭。突然,大批敌骑从对岸冲来,数不清敌骑到底有多少。

当这众寡悬殊的危急时刻,岳飞当机立断,斩钉截铁地对士兵说:“敌人虽然众多,但不知我们虚实,趁他们立脚未定,我们迅速进击,可以获得胜利!”

图片

说罢,岳飞策马举刀,带着部众冲向敌阵,金军的一员猛将,一边呼叫着,一边挥舞着大刀,前来迎战。当岳飞和他厮杀时,竟将刀刃砍进金将的大刀达一寸多深,又猛地拔出刀来再击,杀死了敌将。后面跟上来的岳飞部众,便乘胜冲杀,敌军大败而逃。岳飞以功补秉义郎(从八品)。

3、宗泽的无奈

靖康二年正月,宗泽军转战至开德府。这时金人对赵构打出大元帅府的旗帜,另建一个军政指挥中心,十分重视,他们正在寻踪追击赵构。

为了迷惑敌人,掩护赵构,宗泽“扬声大元帅在军中”,故意把金军吸引到自己这一边来,金军信以为真,调集大量兵力至开德,于是宋金两军展开了一场大战。

宗泽率部连续打了十三次胜仗,冲破了敌人的又一道防线。

有一次战斗,两军刚开始交兵,岳飞瞥见前方有两个敌旗手,在阵前摇旗呐喊,气焰嚣张。他立即连发两箭,两个敌旗手应弦而倒,敌阵顿时混乱,岳飞乘机率领部下猛冲过去,杀伤了大量敌人。缴获了大量甲马弓刀。

开德大捷,对河北抗金军民是极大的鼓舞。宗泽的抗金信心更强了。

他上书给大元帅赵构,建议赵构檄召诸路兵马火速勤王,会合京师。

可是,此时赵构已阴怀称帝的打算,汪伯彦、耿南仲等人更想建立拥戴之功,他们还管什么民族存亡、国家安危?

与其说他们想解救京城之围,倒不如说他们在冷眼旁观,盼望围城愈急愈好。因此赵构对宗泽的建议搁置一边,不理不睬。

宗泽又发信给河北总管赵野、两河宣抚范讷、兴仁府知府曾懋,请他们率部入援京师,但这三人竟认为宗泽疯狂。

宗泽只好孤军驰援了。

二月二十日,宗泽全军驻屯南华,准备沿黄河南岸,从东京的东北角向金军进逼。金军采用了前后夹击的战术,分兵一路,进攻开德、濮州(山东鄄城县北),企图从背后袭击宗泽。

宗泽立即调兵遣将,分军北上还击。岳飞就在北上的这支军中。在曹州(山东菏泽)他们遇上了金军。

图片

金军来势汹汹,岳飞决心拼一死战,他卸掉头盔,挥动铁锏,冒着密集的飞矢,杀向前去。

在岳飞的鼓舞下,士卒无不一以当百,勇往直前。经过一场激战,又大破金军,乘胜追击数十里才回来。

宗泽的大军,是一支作战勇敢的劲旅,岳飞在宗泽军中四个多月,冲锋陷阵,立下了不少战功,但终因孤军力单,无法解开东京之围。

4、靖康之耻

在开封被围期间,危在旦夕的北宋朝廷却毫无作为。面对城外金军的强大攻势,抗战派官员吴革请求领兵出战,太学生上书请用兵抵御。

钦宗与宠臣唐恪只想求和,根本不予理睬。兵临城下,金军哪来和你谈和。钦宗一筹莫展之际,又迷信上郭京自吹自擂的六甲神术。郭京从市井游惰中点了七千七百七十七人为“六甲”,招募了一批所谓“六丁力士”、“北斗神兵”、“天阙大将”,组成一支据说可以活捉金军二元帅、一直打到阴山的“神兵”。

这样的“神兵”,只能自欺欺人,当然不堪一击。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初,金军攻破了东京城,钦宗成了“瓮中之鳖”。他赶忙向金投降,递上降表:“上皇(徽宗)负罪以播迁,微臣(钦宗)捐躯而听命。”

金军入城,马上搜索国库储藏,查封了京师九十二个内藏库,索取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帛一千万匹犒军。钦宗唯命是从,下令大刮京师民间金银丝帛。金军为了达到大肆掠夺的目的,把钦宗扣押当人质。逼迫朝廷官员向民间大肆洗劫了近一个月,掠得黄金三十五万八千两、银子七百十四万两、帛一百零四万匹。

兀术、粘罕犹感到不满足,诛杀宋根括官梅执礼等四人。

接着,取走宋帝宝玺、仪仗、天下州府舆图、乐器、祭器、书画、珍宝、古玩,并掳走百工、技艺、妇女、内侍、僧道、医卜、娼优、后妃、亲王、宗室、部分文武官僚共三千人。徽宗也被押送金营。继而下令废掉徽、钦两帝。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靖康之祸”。

四月初一,金军满载掠夺来的金银财帛,押着徽、钦两帝等三千俘虏北还。宣告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金军临北还之前,立了一个傀儡政权,让北宋的投降派大臣张邦昌做皇帝,国号叫“大楚”。金国企图通过它,控制、奴化北宋统治区。

这时北宋虽然灭亡了,但除了河东失太原等七个州郡,河北失真定等四个州郡以外,其余二十余州郡仍为爱国军民所坚守。即使在金占领区,人民“各据山寨,屯聚自保”,抗金烈火,仍熊熊燃烧。

图片

伪楚政权一出世,就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伪楚政权内部一些大臣,也持反对的态度。

人们日夜盼望着建立起一个抗金的新朝廷。谁来当皇帝更有号召力呢?“但知有赵氏,不知有金人。”

在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目光,不可能不受封建正统观念的支配,在金统治者非要消灭赵宋政权不可的民族压迫之下,人们尤其感到拥立赵氏与保卫祖国是不可分开的。可是,金军几乎把留在东京的宋太宗系统的宗室成员全部掳去,幸存的只有徽宗第九个儿子、即被封为康王的赵构了。

于是,他成了人们所关注的中心人物。在内外强大的压力下,张邦昌不得不退位,派人到济州,给赵构送去刻有“大宋受命之宝”文字的传国玉玺和以哲宗废后孟氏的名义写的劝进诏书:

比以敌国兴师,都城失守,祲缠官阙。既二帝之蒙尘,众恐中原之无统,姑令旧弼以临朝。虽义形于色,而以死为辞。

乃眷贤王,越居近服,已徇群情之请,俾膺神器之归。由康邸之旧藩,嗣我朝之大统。

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此唯天意。夫岂人谋。尚期中外之协心,同定安危之至计。

至此,称帝二十三天的伪政权,在一片唾骂声中垮台了。

5、赵构正位

河北兵马大元帅赵构,身虽在济州,心已在盼望早日登上皇帝宝座。而北宋旧臣及百姓,当未看清赵构的真面目,出于“国中不可一日无君”,纷纷上书劝进。

图片

如宗室赵子崧劝进书:

仰惟大王,拥兵在外,适遭大变,天意人心,自然推戴。四海无主,天下唯知大王。若不乘机速进,早赐正统,大耻不刷,大器无归,危亡可立而待。

副元帅宗泽心中明白康王赵构极端自私、畏敌如虎、拒谏从佞、安于逸乐,是不适合当皇帝的,但在当时宗室全被金掳走情况下,非赵构继位而他人莫属。

为了顺应潮流,他也上了劝进书,同时又特别提醒赵构要注意做到五条:

宗泽具状申大元帅府:乞即宝位,以安天下。

并具札子曰:恭惟太祖皇帝,创业垂统,当传万世。今云二百年,岂谓贼虏横肆,邀迎二帝与诸王渡河北去。天下百姓所注耳目,而系其望者,惟在大元帅府康王一人。

大元帅行之得其道,则天下将自安,宗庙社稷将自宁。二帝、二后、诸王将自回;彼之贼虏将自剿绝殄灭。

大元帅行之不得其道,则天下从而大乱,宗庙社稷亦从而倾危,二帝、二后、诸王无缘而可回;贼势愈炽,亦无黄缘而亡。

此事在大元帅行之得其道与不得其道耳!

如何可谓之道,泽谓其说有五:一曰近刚正,而远柔邪;二曰纳谏诤而拒谀佞;三曰尚恭俭而抑骄侈;四曰体忧勤而忘逸乐;五曰进公实而退私伪。

愿大元帅、大王于应酬问答之间,以兹五事卜之,则君子、小人了然分矣!

在金军北撤、张邦昌退位、群臣劝进的情况下,四月下旬赵构感到重建赵宋王朝、继皇帝位时机已到,遂将大元帅府从躲避金军的避风港济州移至南京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副元帅宗泽奉命率部前往南京会合。岳飞跟随宗泽部将刘浩骑兵,也到达南京。

建炎元年(1127)五月一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称帝,是年改元为建炎元年,南宋政权正式建立。

赵构当了南宋王朝(1127一1279)的第一代皇帝,历史上称他为“宋高宗”。

6、投降派的逃跑

大元帅、康王一朝登基,臣民感到又有了依靠,江山社稷又有了扶危为安的希望。

图片

面临新的政治局面,国家有救的光明前途,岳飞兴奋地说:

“陛下已登大宝,黎元有归,社稷有主,已足以伐敌人之谋…中原之地指期可复。”

他对二十一岁的年轻帝王,寄予很大的希望!

但高宗坐上皇帝宝座后,他首先任命黄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同知枢密院事。而黄、汪是朝野共知的投降派。对抗金有功、金人害怕的宗泽,却任命他为襄阳(湖北襄樊市)知府,不让他执掌朝政。

稍可安慰人心的是,在三天以后高宗下诏起用被投降派排斥在外的李纲为左相。投降派一听到这一任命,立即对李纲发动了一场攻击,有的说李纲“为金人所恶,不当为相”,有的说李纲“有震主之威”。

李纲奉诏前来南京后,他对高宗说:

“如臣愚蠢,但知有赵氏,不知有金人,宜为所恶。然谓臣材不足以任宰相,则可;谓为金人所恶,不当相,则不可。”

高宗也只好抚慰一番,并且把弹劾李纲的一些人贬官。但高宗把巩固皇位的依靠力量放在投降派身上,因此,当七月间在提升李纲为左相时,马上又把黄潜善提为右相。

就这样,南宋小朝廷一建立,在高宗亲自扶植下就形成了一股以黄、汪为首的投降势力。

李纲一上任,就提出了议战和、议僭逆(指张邦昌)、议伪命(指伪官)、议巡幸(选定指挥抗金的“司令部”所在地)等关系国家大计的“十议”。

当时举国上下同仇敌忾,要求迎还两圣,复仇雪耻。

李纲为首的抗战派顺应民心,与高宗、汪黄集团针锋相对,坚决主张通过抗金斗争收复故疆、迎还“二圣”(指徽、钦两帝),坚决反对靠割地乞和而不使两帝“取祸”的妥协态度。

“迎二圣”在南宋初是一个响亮口号,即使投降派也不能把它丢掉。但他们言不由衷,比如高宗赵构,他的内心深处就怕“二圣”归来,自己做不成皇帝。抗战派主张以抗战的胜利逼使金国送还“二圣”,收复故土,洗雪国耻;投降派反对抗战,反对招兵买马,扬言抗金会使“二圣”加速取祸,他们主张派遭使者至金谈判,以“迎二圣”。

斗争结果,高宗采纳了投降派的意见,他们不断派使者赴金进行讨价还价的割地乞和活动,高宗甚至不措把黄河以北领土,拱手让给金国,以达到屈辱求存的目的。

图片

为了安定民心,高举抗金旗帜,李纲主张皇帝应当去一趟京师,根据情况再决定迁都。

他说:

“以天下形势而观,长安为上,襄阳次之,建康又次之…”

宗泽则主张皇帝应该赶快回到汴京,以安定人心。但黄、汪投降派不但坚决反对朝廷搬回汴京,还反对迁都长安、襄阳,他们主张向东南方后退,以为离金人越远越安全。

7、岳飞上书高宗遭罢官

他们的主张是符合高宗心意的,因此在七月,他下手诏说:“京师未可往,当巡幸东南,为避敌之计。”

这时金人正准备着新的军事行动。中原沦陷区的百姓,日夜焚香祈祷官军早早到来。可是,正当举国上下期待着新朝廷能有一番作为的时候,皇帝不仅没有亲率六军渡河北上,相反,要往南避敌!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岳飞写了一封洋洋数千言的奏章,这就是岳飞的《南京上皇帝书》:

陛下已登大宝,黎元有归,社稷有主,已足以伐虏人之谋;而勤王御营之师日集,兵势渐盛。彼方谓吾素弱,未必能敌,正宜乘其怠而击之。

而李纲、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陛下之意,恢复故疆,迎还二圣,奉车驾日益南。又令长安、维扬、襄阳准备巡幸。有苟安之渐,无远大之略,恐不足以系中原之望。虽使将帅之臣戮力于外,终无成功。

为今之计,莫若请车驾还京,罢三州巡幸之诏。乘二圣蒙尘未久,敌穴未固之际,亲帅六军,迤逦北渡,则天威所临,将帅一心,士卒作气,中原之地指期可复。

京师南迁,出谋划策的是黄、汪之辈。李纲虽然提出长安为上、襄阳次之、建康更次之的建都设想,但就李纲本意说,他是反对南迁的。

由于当时岳飞地位很低,他不可能知道李纲在朝廷中斗争的全部过程,错责了李纲。

图片

其实,在和战问题、迁都问题上,李纲、宗泽等抗战派大臣意见和他倒是基本一致的。

这封奏章一上,黄、汪被刺痛了,于是岳飞受到了“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夺官归田里”的处分。

这个打击是沉重的。

然而,权奸的迫害只能削掉他的官职,决不能使他弯腰屈膝,只要祖国仍然处在危急之中,他“从戎报国”的信念决不改变。

这年的七月底,他离开了弥漫着和谈空气的南京,渡河北上,昂然走向抗金前线。

(正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