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大叔,尼加拉瓜喊你还钱。” 长期以来,美国人一直将中美洲视为自己的禁脔,为了一己私欲而嚣张跋扈,肆意干涉别国政权。 早在1986年,联合国就认定美国干涉尼加拉瓜内政有违国际法,判决赔偿120亿美金。 在美国的操纵下,尼加拉瓜这个拉美地区最大的产金国之一,不仅经济形势一落千丈,还彻底沦为毒贩的温床。 21世纪以来,不少非洲国家和拉美国家都呼吁美国“正视历史”,好好地赔偿尼加拉瓜。 结果,美国每每保持缄默,甚至屡屡动用自己手里的“一票否决权”,公然欺辱尼加拉瓜。 自己作恶多端,如今竟翻脸不认人,美国自诩“文明灯塔”,可见何等可笑。 那么,条件优渥的尼加拉瓜,究竟是如何被美国盯上,又一步步沦为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的呢? ![]() (贫民窟遍地的尼加拉瓜) ![]() 地理条件堪比巴拿马,却无奈被美国盯上 十九世纪末期,尼加拉瓜是一片人类文明几乎未涉足的“处女地”——人口稀少,居民们大都从事自给农业,仅能靠少量的香蕉出口来赚取外汇。 但是,尼加拉瓜的地理条件非常优越,完全可以和如今巴拿马相提并论。 巴拿马的国土呈现狭长的“S”型,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洋,被誉为“世界桥梁”。 而尼加拉瓜同样有着沟通两大洋的潜力。 有的学者曾经这样形容当时的尼加拉瓜: “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眼里,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一个潜在的运河站点的位置”。 ![]() (尼加拉瓜运河假想图) 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尾注,人们精细惊喜地发现: 尼加拉瓜的圣胡安河和尼加拉瓜湖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水道。只要在此基础上开凿一段运河,就可以把太平洋和大西洋连接在一起。 根据美国学者统计的数据,“假想的尼加拉瓜运河,使英国利物浦和印度孟买之间的距离缩短了4481公里,优势远远超过苏伊士运河”。 十九世纪初期,拉美小国玻利瓦尔发布了一篇名为《牙买加来信》的文书,其中提出: “希望美国协助开通一条穿越中美洲地峡的运河”。 但在当时,美国由于实力有限和南北战争的影响无暇顾及。 ![]() (尼加拉瓜运河的多种设计方案) 实际上,一直将中美洲视为自家“后花园”的美国对尼加拉瓜兴趣浓厚。 一位美国地理学家曾说过:“美国最后和最辽阔的地盘可能是整个美洲。” 毫无疑问的,尼加拉瓜虽然仍在过着安稳日子,但已经被野心勃勃的美国盯上了。 ![]() “淘金热”起,政治脆弱的尼加拉瓜被迫入局 18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尼加拉瓜相继发现大片金矿,淘金的美国民众急切盼望修筑一条捷径,把尼加拉瓜、加利福尼亚和美国东部地区连接起来。 美国学者也极力渲染尼加拉瓜运河对美国贸易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就是缩短纽约和旧金山距离,为未来美国与南美、东方国家贸易奠定竞争优势。 ![]() (美国总统海斯) 对此,美国海斯总统直言不讳: “在尼加拉瓜的政策是修筑一个为我们所控制的运河。” 为了实现对运河国家的控制,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美国屡屡动武,这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尼加拉瓜形成了致命打击。 自十九世纪后期以来,美国多次派军队登陆尼加拉瓜,资助反政府武装的叛乱活动,承认反政府武装建立的亲美政权,利用“金元外交”使尼加拉瓜就范。 1860年,美国的瓦克和海军准将柯尔奈略斯·范登侵略尼加拉瓜,成功拿到了开凿两洋之间运河的权利。 美国之所以能顺利地打入尼加拉瓜的内部,还得归功于尼加拉瓜本身就存在缺陷的政治体制。 ![]() (内战中的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国内的自由和保守两大政党并非公平选举、轮流执政,而是一方执政时便修改选举法,使之能够保证本党实行独裁统治,并千方百计压制对方实力的抬头。 而另一方为了摆脱压制,只能不断地积蓄武装力量,以暴力的方式推翻对手,取得政权。 选举法的缺失,导致武装暴动频繁发生——正是这种现实背景,使美国有了“坐收渔翁之利”的机会。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利用尼加拉瓜国内政局的动荡,以保护太平洋铁路为由,派遣海军陆战队员在尼加拉瓜登陆。 最终在1912年,尼加拉瓜彻底沦为了美国的保护国。 在美国的操作下,“亲美派”的迪亚斯上台,并签订《布莱恩-查莫罗条约》,使美国取得了在尼加拉瓜开凿运河的特权。 ![]() (尼加拉瓜位置示意图) 该条约中规定: “尼加拉瓜事务受美国监视,美国将'永久’获取在尼加拉瓜开凿运河的权力,将丰塞卡湾和加勒比近海岛均租让美国,创建美海军基地”。 “尼加拉瓜授予美国全权控制运河,任何外国可能势力对尼加拉瓜的占领,都是在威胁美国的安全”。 尼加拉瓜的两大政党——自由党和保守党,谁支持运河条约便获得美国的支持,顺理成章地上台执政。 只想着如何讨好美国,而非发展经济、提振民生,尼加拉瓜纵然发现了大片金矿也无济于事,始终处于经济萎靡的尴尬境地。 ![]() 混乱不断,尼加拉瓜哪还有什么经济? 尼加拉瓜的混乱,即使历史学家也不想去书写,因为实在是不知从何处下笔。 而尼加拉瓜也实在是“倒霉”,当国内兴起风浪,想要摆脱美国时,恰好遇到了最暴戾的美国。 ![]() (常常处于战乱之中的尼加拉瓜) 1925年,墨西哥外交官到达尼加拉瓜进行正式访问。在逗留期间,他展示了墨西哥通过自己漫长而艰难的斗争经历,这鼓舞了尼加拉瓜民众的士气。 而此时,美墨关系已经僵化。 在墨西哥,美国的霸权已经受到了挑战,如果美国听之任之,拉美地区的反美呼声会一浪高过一浪。 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不能容忍的。 因此,当尼加拉瓜向美国发起挑战时,美国便变得十分暴躁,强行占领尼加拉瓜的各大城市。 这自然激起了尼加拉瓜人民的强烈反抗。 ![]() (桑地诺) 在反抗美国干涉的过程中,尼加拉瓜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奥古斯托·塞萨尔·桑地诺。 英勇的桑地诺领导尼加拉瓜人民进行了“抗美游击战争”,提出了“宁可手持武器而死,决不做奴隶而生”的革命口号。 在尼加拉瓜人民的斗争之下,美国军队被迫撤出了尼加拉瓜。 赶走了美国侵略者之后,桑地诺应萨卡萨总统的邀请,赴首都马那瓜与政府进行谈判。 然而,在第二轮谈判的最后一天,桑地诺被美国指使的国民警卫队司令索摩查暗杀。 ![]() 在设计杀害了桑地诺将军之后,索摩查接着又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登上了尼加拉瓜总统的宝座,建立了长达43年的亲美家族独裁统治。 尼加拉瓜又陷入了美国的控制之中。 索摩查家族利用手中的权力,搜刮民脂民膏,使尼加拉瓜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执政期间,全国半数以上的居民每日都饥肠辘辘。 索摩查独裁政权一直以美国唯命是从,愿效鞍前马后之劳。 ![]() (索摩查将尼加拉瓜带入地狱) 他曾公开说过: “美国可以放心地相信尼加拉瓜的忠心耿耿的友谊,我无论作为一个官员还是作为一个无官职的公民,都一直促进这一友谊。在危急时刻,美国将发现我们是站在星条旗的一边。” 尼加拉瓜驻华盛顿大使吉列尔莫·塞维利亚,在各次国际会议召开之前,奉召回国接受指示达五十次以上。 而索摩查对他的指示总是相同的一句话: “与美利坚合众国代表团充分合作。” 美国也认为索摩查确实是自己的朋友。 索摩查家族的残酷统治,使尼加拉瓜国内的矛盾日益激化,国内经济形势几乎毫无希望。 重重危局过后,尼加拉瓜反帝反独裁斗争日趋高涨。 ![]() (桑解阵庆祝活动) 1961年7月,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尼加拉瓜革命力量联合组成以民族英雄桑地诺的名字命名的“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史称“桑解阵”。 这个阵线明确宣布:其首要目标是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索摩查独裁政权。 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战,桑解阵部队“不克楼兰终不还”——攻入首都马那瓜,推翻了索摩查家族长达43年的专制统治。 尼加拉瓜,看到了复兴的曙光。 ![]() 短暂的光明,又卷入冷战风波 以桑解阵为核心组成的民族复兴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施政纲领,将索摩查家族及其同伙的财产收归国有。 ![]() (尼加拉瓜民众烧毁美国国旗) 在经济上,桑解阵政府进行了经济改革,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首先,将没收索摩查集团的财产作为国营经济的基础; 其次,将直接影响国计民生的银行、保险业和矿山收归国有; 最后,对外贸实行管制,进行土地改革。 各项政策分外明晰,尼加拉瓜曙光乍现。 桑解阵十分重视同古巴、苏联及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同古巴关系尤为密切。 尼加拉瓜革命胜利的第二天,勃列日涅夫就立即向桑解阵发出贺电。 此后,苏联加紧同尼加拉瓜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发展和深化合作关系。 1980年第二季度,苏联无偿向桑解阵《巴尔里卡达》报社提供照相器材,第三季度又无偿提供了600万吨新闻纸。 ![]() (苏联和尼加拉瓜交好) 翌年,苏联向尼提供了2万吨小麦的援助。 除此之外,苏联还为尼加拉瓜提供了军事援助。 如此情形,引来了美国的担忧,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费希尔说: “美国得到情报,有一批苏联坦克已经运到尼加拉瓜,另一批则可能正从古巴运往那里的途中。” 同日,国务卿黑格在报刊编辑会议上说: “令人焦虑的是大量武器正在流进尼加拉瓜、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哥伦比亚。” 尼加拉瓜较之于美国,在国力、资源等各方面都有天渊之别,不能对美国构成任何威胁。 但是,如果尼加拉瓜为美国的冷战对手——苏联提供基地、港口和其它设施和资源,那么尼加拉瓜就成为美国战略后方的一颗“定时炸弹”。 基于这些考虑,美国在尼加拉瓜问题上,不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小国,而是把它置于拉美的大环境之下来考虑的。 ![]() (苏联在尼加拉瓜影响力越来越大) 经济上,拉丁美洲又是美国重要的原料供应地、出口市场和投资场所。 一旦世界大战爆发,拉丁美洲便能为美国提供足够的战略物质和能源。 因此,美国决不允许中美洲这个最大的国家成为共产主义国家,必欲“除之而后快”。 ![]() 美国导演混乱,尼加拉瓜堕入黑夜 1983年,里根在国会联席会议的一次演讲中讲道: “如果我们不能在中美洲进行自我保护,那么我们也就别想在其它地方取得胜利。我们的信誉将会崩溃,我们的联盟将会瓦解,我们的国土安全将会受到威胁。” ![]() (美国在尼加拉瓜布设导弹) 言外之意是,美国要重新拿下尼加拉瓜。 军事上,里根政府积极扶持尼加拉瓜反政府力量——尼加拉瓜民主阵线。 1981年,尼加拉瓜民主阵线它成立于迈阿密。其成员大多是索摩查时期的国民警卫队人员,生性残暴而不顾百姓安危。 尼加拉瓜民主阵线接收了大量的来自于美国的资助,成为了美国插在尼加拉瓜心脏上的一把利刃。 为了彻底掌握尼加拉瓜,里根还让中情局在尼加拉瓜招募并训练了一支500人的准军事武装,最初预算达1000万美元。 此后,美国为反政府武装提供大量的武器和资金。 1985年,国会通过了向反政府武装提供2700万“非军事援助”的资金援助。 翌年,国会两院批准向反政府武装拨款一亿美元,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在中情局的扶植下得到了迅速发展。 ![]() (里根) 在美国的暗中帮助下,尼加拉瓜陷入了无休止的混乱之中。 自从里根介入之后,反政府武装对尼加拉瓜发动了400多次袭击,与政府军交火达50余次。 1984年11月,尼加拉瓜政府悲痛地宣布: 自1981年以来,反政府武装杀害了910名国家官员,杀死了8000名平民。 中情局还向反政府武装分子提供了指导手册《游击战中的心理战行动》一书,此书是自称为“约翰·柯克”的中情局合同雇员,依据自己在越南的经历所写就的。 该书介绍了38种破坏和颠覆桑解阵政权的办法,其内容涉及政治谋杀、讹诈平民、施行暴力、绑架以及炸毁公共建筑物等。 手册甚至鼓励对平民使用暴力。 基于此,反政府武装摧毁了大量卫生中心、学校和居民点,平民百姓遭到拷打和杀害的惨状令人毛骨惊然。 ![]() (混乱中的尼加拉瓜) 英国伦敦《卫报》报道,希诺特加省袭击事件中一名幸存者说: “他们把刀捅进罗莎的胸膛……男人的喉咙被切开,就这样被杀死了。” 民主阵线武装分子的行为卑鄙、野蛮、惨无人道。 正如前任中情局主任斯坦菲尔德·特纳在国会前作证时所说: “反政府武装分子的行为可以被称为恐怖行动,因为国家支持恐怖主义”。 在美国的导演下,尼加拉瓜堕入黑暗。 但是,这位“导演”偶尔也会亲自登场表演。 ![]() 封锁经济:破坏与制裁同行 对于一些轻松的活,中情局就放心大胆地交给反政府武装去干,而对于政治意义重大的行为,中情局则是亲自行动。 ![]() (尼加拉瓜士兵) 1984年短短一年间,中情局就至少进行了22起对重要设施的攻击。 其中包括轰炸尼加拉瓜的基础设施,破坏港口,设置水雷——这些都是反政府武装分子无法做到的。 中情局的突击队向尼加拉瓜最大的商业港科林托港的五个石油和汽油储备库开炮,投掷手榴弹,点燃了340万加仑的燃料。 根据尼加拉瓜官方报道,有100多人在这次突袭中受伤,25000名居民被迫撤出。 这次突袭所燃起的大火两天都得不到控制。 除此之外,中情局从卡罗来纳州定制了爆竹水雷,又将一艘普通的运输船改装作为母舰,使尾部可停放架直升机。 短短几个月间,日本、苏联的商船先后在科林托港外触雷。 “港口布雷”,这是把刀子架在尼加拉瓜脖子上,让对方动弹不得。 与此同时,美国还与洪都拉斯在大西洋沿岸进行了“观察猎鹰”的联合军事演习,使尼加拉瓜长期处于紧张战备状态。 ![]() (美国前官员披露里根政府的真实目的) 迫于美国的威慑,尼加拉瓜用于国防的费用逐年增加: “尼加拉瓜的国防费用由1983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增至1086年的50以上。” 钱都花在战争中,尼加拉瓜国库空虚。 其次,里根政府还对尼加拉瓜进行经济制裁。 上台伊始,里根就正式终止了对尼加拉瓜1500万美元的援助贷款,其中包括用于购买美国小麦的980万美元,造成尼加拉瓜全国食品和药品紧缺; 紧接着,美国的跨国公司水果公司Standard宣布中止与尼加拉瓜的一切香蕉贸易,违反了与尼加拉瓜订立的将贸易持续到1985年的双边合同。 这致使4000工人待业,600万箱香蕉由于缺乏市场而滞存。 ![]() (混乱的尼加拉瓜) 最终,桑解阵节节败退,反对派上台执政,尼加拉瓜从此彻底沦为美国的附庸,一直以来仰仗美国勉强度日,沦为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 结语 尼加拉瓜因地处衔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咽喉枢纽,成为继巴拿马以后第二个能够开凿运河的国家。 因此,尼加拉瓜在中美洲甚至整个美洲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由此也成为美国“后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美国对其进行政治干涉、军事占领、经济控制等颠覆活动,相伴随的是尼加拉瓜的反控制、反占领斗争——双方在中美洲地区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弃。 结果在漫长的战斗中,尼加拉瓜经济崩溃、综合实力每况愈下。 美国政府在尼加拉瓜制造的分裂与动荡,致使尼加拉瓜社会在未来发展上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在政治、经济上再次成为美国的附庸。 ![]() 参考资料: 南开大学历史系辑译:尼加拉瓜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马克·埃德尔曼.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与拉丁美洲的关系.美洲报道. 徐世澄.帝国霸权与拉丁美洲战后美国对拉美的干涉.世界知识出版社. 林治远.隐形帝国——美国中央情报局行动档案.河北人民出版社. NATION SECURITY DECISION DIRECTIVE 17.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Digital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Indiana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 海外网.「真相|微评」山姆大叔,尼加拉瓜喊你还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