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耳机一戴,谁也不爱

 一中大语文 2023-09-10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并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静谧之必要:寻找个人的独立空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在《短歌行》中发出这样的疑问,仿佛在向我们诉说他的彷徨与疑惑。然而,千年前的困惑在今日的我们看来,其答案已然明晰:我们无需彷徨,无需疑问,只需为自己寻找一片静谧的空间,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沉淀自己的思想。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人一语道出静谧之必要。静谧,即环境的安静,也代表着内心的平静。我们所追求的独立空间,不仅是物质的安静,更是心灵的宁静。正如古人所言,“心静自然凉”,只有心灵平静下来,我们才能真正地思考,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才能真正地沉淀自己。

“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静谧的空间并不是要我们远离世界,而是要我们在喧嚣中找寻自我。这个空间可以是一处安静的角落,也可以是一座寂静的山峰,或者是家中一处安静的角落。只要我们愿意,这个空间随时可以属于我们。正如《大学》中所言:“独善其身者难,兼济天下者更难。”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一个自己的空间,去观察世界,去理解生活,去沉淀自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这也是他所追求的生活。在喧嚣与混乱中,他选择了静谧。他没有被世俗的喧嚣所干扰,而是在自己的空间中,安静地观察生活,享受自己的时间。正如《庄子·逍遥游》中所言:“逍遥者,无所挂齿,无所碍目,适志于物而不为物所困。”他通过自己的选择与决定,成功地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静谧的空间,使自己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与从容。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多么忙碌、多么紧张,都需要为自己留出一片静谧的空间。在这片空间中,我们可以放下所有的负担与困扰,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正如诗人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个静谧的空间不仅能帮助我们放松身心,更能培养我们的品德与修养。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一个自己的空间去沉淀、去成长。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的这句诗深深地触动了我

们的心灵。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会被琐事所困,被情绪所左右。然而,如果我们在自己的静谧空间中,能够沉淀下来,用心去感受生活,去理解自己,我们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就能找回初见世界的自己。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的这句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在这片静谧的空间中,我们可以放下所有的束缚与压力,去感受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正如《论语·公冶长》中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这个静谧的空间中学习、思考、沉淀,我们将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无论是感情还是生活,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与维护。而这个经营与维护的过程,就需要我们在自己的静谧空间中慢慢品味、慢慢思考。正如《诗经·邶风·静女》中所言:“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在这个静谧的空间中感受爱、感受幸福、感受生活的点滴美好。

综上所述,“耳机一戴,谁也不爱”,成为一种时尚的象征。然而,“耳不闻人之非可是识不足以养正”这表明如果我们完全忽视周围世界的不同声音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为自己创造一个静谧的空间去沉淀、去成长、去寻找真正的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