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福特峡湾是新西兰的一张旅游名片,几乎来新西兰游玩的人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对于喜欢的人来说,这里胜似桃源仙境,无论大雨倾盆(常事儿)还是响晴白日(不咋频繁),都是极美!对于看啥都那样儿见过世面的同学来说,也无非就是一片海,几只游泳的海豚,没啥不得了。但这些都不耽误每年来峡湾的人以百万计数,最近新西兰的旅游部门本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一贯风格,打算限制进入峡湾自驾(主要指的是从蒂阿瑙到米福峡湾的94号公路段)的游客,这还引起了关于歧视的话题,因为在这个方案里说本地人是完全可以自驾的,但持有外国驾照的人则只有两种选择,一个是乘坐大巴进入,一个是乘坐直升机进入,不管那种,自己开的车子最多只能停在蒂阿瑙(Te Anau),就是前几天天舒(微信nz0278816360)介绍有种大鸡的那个镇子。当然你把车子停在这里然后跑步进入也不会被人干涉,他们明面上只关心驾驶习惯差异引发的事故潜在风险以及车辆太多造成碳排放等宏观话题,底层逻辑就是又想吃又怕烫。 新西兰本来是个自驾者的天堂,原本有非常棒的旅行体验,不过最近似乎越来越多可抱怨的槽点出现,比如密集的修路工程,日渐上涨的食宿成本,说关闭就关闭的步道和景点等等,管理者也有苦衷,自驾者除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随之而来的还有垃圾和风险,万一碰见过于冒险需要救助的还要ACC出钱,这也是嫌贫爱富的嘴脸偶露峥嵘的原因。 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出现,暴雨袭击了包括北岛东海岸等地,这是许多道路不得不关闭维修以及景点和步道暂停使用的主要原因,可参见《上次暴雨之后对于有人有哪些影响》,新西兰的很多道路设施其实还是比较脆弱的,尤其是一些穿山越岭的公路,受到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植被倒伏阻断的威胁,而南岛的一些路段降雪也使得车辆需要加装防滑链才能缓慢通过,在气候比较异常的年份中,这些都是自驾者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 简而言之,新西兰的自驾条件较于疫情之前出现了很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风险也有所增加,选择自驾的亲需要更多地了解天气趋势,即时路况信息,并制订更多的备选方案,以应对随时发生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