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34回:产品路线和流量路线的博弈

 孙大圣来了 2023-09-11

这一回很劲爆也很风骚。

不是讲故事而是颠覆。

什么意思?

如果你一路看到这一回,大概会心生疑问:掌柜的啊,你嘴里一直讲的互联网,似乎跟我认知中的互联网不一样啊?

对!

确实不一样!

我之前甚至都认为,自己根本不是做互联网的,直到好久之后才想明白其实在互联网世界,存在着泾渭分明的两条路线:

产品路线和流量路线

这两条路线上的人,虽然都依靠互联网谋生,但这两波人却跟身处平行宇宙一样,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和交集。

我们挨着看。

首先什么是产品路线?

产品路线属于海平面以上的冰山部分,在明处且非常耀眼。典型代表就是阿里、腾讯、字节这些负责做产品的互联网企业或相关公

而代表性的职业我们也都很熟悉,比如产品经理、程序员、UI、算法、运维、设计、测试、运营等等,就是很多人去互联网公司应聘的那些岗位。

那什么是流量路线?

流线路线属于海平面以下的冰山部分,在暗处且很不起眼。典型代表是各种数据机构、营销团队或推广公司等,就是负责跟流量和数据打交道的构或企业。

而代表性的职业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前些年流行一个很风骚的职业增长黑客。说白了就是做流量和做数据很牛逼的高手。

流量路线的职业类型可谓鱼龙混杂,比如各种羊毛党、搬运党、数据党、水军和副业党等等,以及各种项目操盘手或者自由职业者也算。

好了。

以上就是对产品路线和流量路线基本介绍。普通人认知中的互联网,通常指的是海平面以上的产品路线而我直说的互联网,指的是海平面以下的流量路线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打个比方:

产品路线是集团作战的——正规军

流量路线是分散作战的——游击队

我们先说正规军。

正规军的准入门槛比较高,比如一个普通人,想进入到各个互联网大厂工作,会有难度。别是程序员、架构师、产品经理等岗位,是有门槛的,对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

如果你能熟练掌握其中的某项专业能力,就等于拥有了一技之长,并且这个一技之长的市场通用程度也比较高。

比如你是个资深程序员,能在市场上找到一个需要敲代码的岗位,特别那些能进入互联网大厂的精英人士。即便出来后进入到中小型企业,薪资待遇也不会差。

另外坚守产品路线,属于稳定的长线策略。

竟好产品才是王道。

比如像国内的微信、淘宝、抖音以及国外的脸书、推特这些,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级互联网产品。

而乔布斯、马斯克和张小龙这些人也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级产品经理。不过对普通人来说,即便你做不出这些顶级产品。

那写一本好书

开发一套好课

做一道好菜

改良一项工艺

这都是属于产品路线。

只要你能研发出高附加值的好产品,就可以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复利价值,所以产品路线是真正的正途

不过话也说回来。

研发好产品可不容易啊!

难度大!

周期长!

成本高!

风险更高!

你费心费力研发出的所谓产品,大概率不被市场认可。最终可能砸锅卖铁还欠了一屁股债,甚至连养家糊口都是问题。这些发生在产品路线的悲剧,乎每天都在上演。

是的。

我也经历过。

特么赔到差点吃土!

另外对走产品路线的普通个体来说,论职业再高大上,你也只是正规军里的一枚螺丝钉而已,每天做着重复性的单一工作,长的天花板眼可见。

别这两年互联网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再加上反垄断和资本退潮,各个大厂也都在裁员,很多人都是朝不保夕的状态。

太难了!

正规军讲完。

接下来我们再说下游击队。

游击队的准入门槛很低,几乎没啥门槛,比如你想在网上做个什么项目或副业,这没什么难度,核心在于你能做到什么高度。

任何散兵游勇的游击队,只要能熬过残酷的筛选和淘汰,就会蜕变成以一敌百的特种兵

而这些特种兵的核心能力只有一个:

赚钱!!!

流量圈特种兵们的赚钱能力。

极为恐怖!

恐怖到让99%的产品圈人士,

无法想象!

无法理解!

无法相信!

比如我前面说自己通过网站推广、撸自媒体或淘客等,每个月赚几万块之类的,其实只是单兵作战的小打小闹而已。

如果恰好有月入百万级或千万级的大神路过,看了我的故事,估计心里只会嘀咕:

就这???

就这???

就这???

我之所以不敢讲很多圈内大神的丰功伟绩,就是因为他们的赚钱能力太魔幻了!

魔幻到非常影响社会和谐!

比如举个极端案例。

特种兵的天花板就是李佳琦、X娅、辛巴这些人,其实这几个直播带货领域的TOP级大神,就是流量路线的典型代表。

因为所谓流量路线一杆子戳到底,

本质就是:

销售!

卖货!

成交!

流量路线的从业者,

就是线上销售员或线上卖货的!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

交易!

你产品打磨得再好,得有人帮你卖出去吧?而一切互联网交易必须要有流量做支撑,只要你能挖来流量就能卖货赚钱。

由于销售人员干的活离钱最近所以只要干得好,就必然比产品路线赚得多。

绝大多数公司都这样。

而网络销售因为具有互联网的放大效应,所以吸金能力可以指数级扩大!

比如已经被封杀的薇娅,这位直播带货界的顶级销售员,光是罚款就罚了13个亿啊,你说她究竟赚了多少钱?

但与此同时呢。

咱们也不能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游击队的名字确实很贴切,一旦你选择了做游击队。也就选择了朝不保夕、疲于奔命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于互联网的变化非常之快!

一个项目或一种玩法的寿命几乎是以天来计算的,你好不容易摸索出一套玩法,刚赚了一点钱,很快就因为平台政策调整或竞品恶意竞争,然后歇菜了!

于是之前的所有辛苦付出前功尽弃。

然后怎么办呢?

你又得重新测试+重新摸索+重新调整。

一旦平台流量枯竭了,你又得从头熟悉新平台;如果项目死掉了,你又得重新找项目。

所以流量路线推崇唯快不破的短线策略。

本质就是追风口+赚快钱

短时间内家一拥而上,拼执行和速度,也没什么所谓的护城河或竞争壁垒。在这种状态下,一个项目你能做个一年半载算很好了。千万别想着长期可持续之类的。

这会导致什么情况发生?

即便你暂时赚到了一波快钱也会迷茫,为你并不知道当赚完这一波快钱后,自己接下来还能做啥。

由于没有自己的根据地。

就只能打一枪换个地方!

不过能赚到一波快钱还算是好的,就怕很多人拼死拼活折腾半天,不但快钱没赚到,能力上还原地踏步,心态上又心浮气躁。更恐怖的是,自己已经很难再沉下心来去做长线的事情了。

一不留神。

就真成了散兵游勇甚至孤魂野鬼了!

这种疲于奔命+朝不保夕的强烈不安全感,再叠加上缺乏积累性和持续性,会让每个走流量路线的人,非常苦逼和心累。因此短时间内走流量路线,对很多人来说,更像是积累资本、经验和资源的跳板。

只要到了一定阶段或一定年龄,就必然要往产品路线转型。

因为你拼不过年轻人嘛!

所以我一再说,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因也在这里,35岁以上或40岁开外的人,很难在互联网里卷。

好了。

正规军和游击队讲完了。

们再总结一下。

其实产品路线和流量路线,不止是两个领域,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

产品路线讲什么?

讲长线

讲创新

讲逻辑

讲打磨

讲情怀

流量路线讲什么?

讲短线

讲复制

讲转化

讲利润

讲赚钱

所以这导致在现实中啊,两条路线的人尽管都属于互联网从业者,但基本没有交集,也几乎完全不了解对方。

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大家应该也发现了,产品路线和流量路线其实不是割裂的。这两条路线本质上是一个完整商业模式两个最重要的抓手

你光有产品没有流量。

那是自嗨!

但光有流量没有好产品。

更是找死!

而且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产品能力和流量力量,是我们行走江湖的两大必备技能,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不过很可惜,现实中99%的人只有初级产品能力,根本做不了爆款产品;同时99%的人,流量能力更是一穷二白!

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了20多年,真正依靠互联网赚到钱的人,只有极少数。

有分教:

那对我们普通人来说。

究竟如何培养自己的产品能力和流量能力呢?

请跟随胖掌柜的步伐。

接下来会为你一一揭秘!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