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偶得古玉砚

 kenbian 2023-09-11

7月初北京疫情好转,我和家人回沈阳休假,照例,又要逛逛怀远门古玩城了。

一年没来,古玩城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该见的老朋友都见到了,大家普遍反映好货难求,生意不好做了。我倒没什么感觉,毎次来,都喜欢买点小东西玩,这次买了一个木托,不知道是什么木质的,木纹很特别,也有点年份,作工素朴雅致,可以摆东西,也可以当臂搁用。还买了一个铜质蚂蚱小摆件,工艺非常精致,有款,像是日本人做的。给夫人买了一个翡翠帽正,颜色、水头都还不错,想给她做个镶嵌挂饰,哄哄她开心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图片

玉砚砚影

这次买的最满意的东西,还是这方古玉砚了。我和王飞转了几圈都没遇到什么看得上眼的东西,最后在最里面一排的一家店铺里看到有几方老砚台,遂走进去上手看了看,都是老普,没有想买的。刚想转身走,突然看到了这方玉砚,它和其它杂物堆放在一起,不太显眼。我让店主人拿下来看看。店主人是个中年女同志,她把这个东西拿给我时说,这是个老玉件,老到什么时候不知道,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我一上手,便被它的包浆皮壳所吸引,觉得这是个年代久远、品级很高的文房器,虽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砚台,但从四周凸起中间凹陷的特点看,应该还是砚台,不过做工率意、取法自然而已。我心想,就是一件老玉,这么大的块头也很难得,何况又是一件文房器,遂毫不犹豫和店主议价购归。

图片

玉砚砚影

王飞一直陪着我,见证了我买这方玉砚的全过程。他也在怀远门开了一家小店,专做老字画,眼力逐年提高,生意也还不错。他认为这件东西的年代很早,应该到宋元,甚至更早。我把玉砚的图片让玩古玉的朋友看了看,他也认为包浆皮壳到宋元时期。建丰兄说,他卖过一方元末明初的玉印章,包浆也没有这方玉砚硬,他认为玉砚的年份更早。甚至连不懂古玩的出租车司机也认为这方玉砚老的不得了,可见其包浆皮壳的漂亮。

得到这方玉砚后,我高兴了好几天,还专门寻了一块老旧石板给它当座,还别说,它俩在一起,真挺般配的。

图片

新制玉砚砚匣(冯大中先生题铭)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玉、石之美者。

玉的文化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古人用玉来比喻人的德性,讲究“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等。因而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用玉观念,即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等等。以玉为砚也早已有之。目前发现最早的玉砚出土于商代妇好墓,之后,历朝历代都有存世,犹以明代为多。这方玉砚的料子像是新疆的青白玉,杂质较多,透明度不算高。但造型雄强、浑厚,不尚雕琢,有一种天然质朴、豪放粗犷之美。平底、四足坡斜内敛、前高后低呈风字形制具有晚唐五代、辽、宋时期砚雕的特征。周同祥先生认为从风格气度以及地域等因素综合分析,辽代的可能性更大。

图片

新制玉砚砚匣(林凡先生题铭)

 冯大中先生来北京参加林凡老先生的画展,我请他和林老分别为古玉砚题了字,请同岑刻在砚匣上。并作《喜得古玉砚》诗以记砚缘:

品到天然最难得,

更兼岁月情味多。

世间妙物皆神造,

不遇真知不成佛。

图片

许弘泉先生题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