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柜员确实太过分了!去银行取钱竟然遇到这样的麻烦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23-09-11

大家都知道现在去银行取钱比较麻烦,都反感的是银行问取钱的用途。有的人反感银行问取钱做什么用,所有故意不说或者就是不说。但实际上,存款问资金来源、取款问资金使用用途,这是监管的政策规定,银行柜员只是执行政策,如果银行柜员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轻的被通报批评和绩效扣分,严重的由监管机构直接处罚并同时处罚罚款。

  

网友与妈妈去银行取钱,被质问取钱用途而生气不已

但有的时候,不知道是一些银行的柜员执行政策过于严苛,还是在执行时掺杂着自己其他目的,对于消费者来说,确实就有一些过分了。看看下面网友遇到的事例:

网友的妈妈6万元定期存款到期了,家里还有4万元现金,就想取出6万元定期凑够10万元存到家门口的地方小银行。现在随着银行存款利率越来越低,以前三年定期存款利率4%以上,这两年连续降息,三年期大银行的存款利率已经跌到2.6%左右。而地方小银行存款利率相对高一些,三年定期存款利率达到3.2%左右,比以前存款的国有大银行利率高0.6个百分点,10万元存款三年可以多获1800元利息。而且国有大银行离家还远,对老年人来说也太不方便。

网友开车陪他妈妈一起去国有大银行取钱,就遇到了银行的工作人员不断质问为什么取现金?还不停地追问取钱到底干什么用?惹得网友非常不高兴,确实觉得受到了冒犯。

一进银行的大门,大堂经理就过来问办理什么业务?听说要取钱后,就问要取多少?看到网友妈妈拿出的定期存单说取款后,马上问:取钱做什么用?还问为什么不转账呢?网友妈妈说取钱就想拿在手里才放心。工作人员就直接给取了个号,然后就是开始排队等待。这里似乎一切正常,只是对大堂经理说话的语气不太舒服,有点像质疑和审问犯人的感觉。但还算不太过分。

开始排到窗口取钱的时候,银行柜员又开始质问取现金干什么用?而且态度极其生硬。

网友妈妈就开始不耐烦了,于是说:我取我自己的钱,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难道不行吗?

银行柜员解释说:现在国家有规定,超过五万以上的存款要说明资金来源,超过五万元以上的现金取款都要说明取款用途。

网友妈妈就想随便编造一个理由,于是就说:孩子要买房子了,取出钱来凑首付。

银行柜员继续追问:买房子付首付可以转账,也可以刷卡,完全没必取现金,取现金太麻烦了。

网友妈妈生气地说,我们就喜欢用现金,不喜欢转账和刷卡,难道不行吗?

银行柜员又说,要取钱买房支付首付,要拿出买房意向书、购房合同、楼盘情况等证明材料,否则无法取钱。

网友一听这不麻烦了吗?没有想到取个现金还这么麻烦。于是网友只好对柜员实话实说,就是取现在的定期和家里的现金凑够十万现金,存到利率高的家门口银行里去。经过再三解释,银行柜员才给取了钱。最后银行柜员还提醒朋友妈妈,在新的银行办好存款后需要拿着存单给她们看一下,朋友妈妈只好答应了走人。

  

银行员工在问取钱用途时确实有过度的嫌疑,执行政策太僵化是大众特别反感的地方

现在网络上有各种取款用途的攻略,主要是银行问取款用途时哪些是不能随便说的,主要说哪些用途而不至于给自己带来麻烦。这样的攻略确实会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但从上面网友取钱的过程看,银行员工虽然询问取款用途是职责所在和政策要求,但在语气、态度和过程中看确实有过度嫌疑。

首先,银行大堂经理和银行柜员反复询问取款用途确实会令客户反感。

虽然说询问取款用途是政策规定,但从进银行办业务开始,大堂经理和柜员反复询问取款用途,确实增加了大家的反感。是否可以考虑只是银行柜员办理业务时一次询问即可。

其次,银行员工询问取款用途时态度过于生硬,让客户极其不舒服,感觉像被审问

即使政策有政策规定,在银行取款时必须询问取款用途,但是在经办过程中,大堂经理和银行柜员应该考虑询问的用词和语气,不要让客户感觉到被审讯的感觉,这一点一定要重视。

其三,银行柜员对取钱买房要求转账、需要提供买房合同和意向书等材料过度了

政策上没有规定,取钱不能用于买房,只对投资、赌博、异常交易、陌生人汇款有了解情况、及时防止被诈骗的可能。但对买房取现并没有规定,银行员工对买房首付取款要求转账、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就属于执行政策过度。

其四,银行柜员要求到其他银行存款后提交存款证明给他们看,更是胡扯了

从银行取现到其他银行存款,是所有的取现理由中最正常的理由,是最无可厚非的。这家银行柜员要求在其他银行存款后拿存单给他们看,属于过度执行政策,属于给客户找麻烦的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

很多人真的没有想到,去银行取个现金现在越来越麻烦,特别是取现用途限制,导致很多人说都有点不敢把钱存银行了。实际上,这个问题有政策规定的因素,也有银行人员执行政策过度的因素。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说给大家听听吧。(麒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