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灵感”,决定了你的命运

 布衣粗食68 2023-09-11

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把以上两句话综合起来,我是这样想的,“百分之一的灵感”就是可以撬动地球的“支点”。

也就是说,当我们努力到了一定程度,就达到了改变命运的临界值,然后“灵机一动”,命运就突破了,一切都是新的。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要一直扩大规模,增加汗水的数量,却不去寻找质变的关键节点。

聪明的人,总能从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依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借用灵感,推动命运节节攀升。

01

失去灵感的人,命运会受困。

总有一些人,在关键时候掉链子,虽然准备充分,但是发挥不出来。

明朝时,朱元璋对才子们很欣赏。

有一天,一个厨师端出一碗茶,味道特别好。朱元璋一高兴,就赐予他五品官。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满城皆知。

一个老书生,听到这件事之后,感慨地说:“十载寒窗下,何如一盏茶。”

书生的话,被朱元璋知道了,于是给他一次召见的机会。

朱元璋说:“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书生听了朱元璋的话,不知道如何回答,叹息一声,离开皇宫。

京城的人,编了一句顺口溜:命该发迹,厨子拜职;命该贫穷,才子脱空。

无独有偶,南宋时的甄龙友,参加科考,落榜了。然后在兵部尚书宇文价的门下做幕僚。

有一天,宋孝宗召见他,问:“龙友两个字,代表什么意思?”

这是他的名字,其意思肯定知道,但是他急得头顶冒汗,非常紧张,半天不说话。宋孝宗拂袖而去。一次升官发财的机会,没有了。

非常明显,那些“灵感”丢失的人,一方面是愚笨,一方面是精神状态不佳,或者对外界的认知不够,恃才傲物,反而显得低贱。

可悲的是,在命运的拐点来临时,失去了灵感,这个拐点,就拐不过来,卡住了。

画家列宾说:“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励’。”

没有灵感,从根本上来说,是努力不够。也许读了很多书,但是对复杂情况的处理不够,生活的阅历不够,承受的苦难不够,对于应急的知识和经历,就跟不够了。

看起来应该一跃而起了,其实还是有差距的。命运难以改变的征兆,是可以被理解的。

02

找到灵感的人,命运会逆袭。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很多人就是因为灵感,改变了命运。或者在某种困难之下,忽然有了灵感,然后就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了。

从事物的一个面,走到另一面,这是祸转福,我们需要认真琢磨,并且研究其中的奥妙。

其一,智慧多了,自然会有灵感。

古时候,有个孙康的人,家庭穷困,一整天都在干活,但是他很想读书。可是夜里家里买不起灯油。他忽然发现,冬天的雪是可以反光的,于是借助雪光读书。

还有人,收集萤火虫的光芒,也能读书。

苏轼读书多了,看到美食,都能赋诗一首——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

很多灵感是因为读书多了,然后通过某个事物,把智慧激发出来了,顺理成章,人生就能够迅速发展。

其二,生活阅历丰富了,处处都有灵感。

91岁的建筑师贝聿铭,接手了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任务。他并不了解伊斯兰文化,也不知道当地的人到底是什么审美观。

但是他没有退缩,而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读穆罕默德的理论,和当地的人交流,在埃及、突尼斯等地,看别人的作品。他还找到光影的一些变化的学问。从而用简单的线条,勾勒了整个博物馆。

“实践出真知”,这样的道理,我们不得不信。

当你到了一定的年纪,经验丰富了,那么你遇到了工作和难题,再去寻找灵感,就轻而易举了。总有一些东西,过去和现在,是类似的。

日积月累的生活经验,会让你敏锐地发现改变命运的机遇,也会让你勇敢地去做成某件事。

你要做的事情,看起来是新的,其实是“第二次开始”。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

其三,熬过的痛苦多了,翻身的灵感就多了。

总有一些灵感,是被逼出来的。也就是说,冥思苦想,也会带来好的结果。

当然,还有一些灵感,是因为生命受到了威胁,不得不激发出来。兔子急了也咬人,这是兔子的灵感。

人在遇到危害时,奔跑的速度是惊人的。这就是“生死”的灵感所在。

有一个叫程邈的人,得罪了秦始皇,被入狱了。

他在狱中,无所事事,但是很想被赦免,离开监狱。于是他想了很久,研究了隶书的写法,并传话秦始皇:“你每天要批改那么多奏章,文字那么多,用隶书就轻松多了......”

果然,秦始皇采纳了他的建议,然后他也重获自由了。据说,还被提拔为御史。真是运气爆表了。

03

《寒窑赋》里说:“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看了古人的智慧,你就知道了,命运越来越好的人,其实是抓住了时机,有改变命运的能力,还能把握命运的发展趋势。

当你“灵光一闪”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了,不要麻木不仁;当你什么灵感都没有的时候,不要停滞不前,要积累人生的厚度。

别急,熬过风雨,彩虹自来。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