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易怀旧, 忽然想起四十年前的二三事 【90年代的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镇】 1983年是严打元年,曾经一度混乱的社会在高压整肃之下清净了不少,也就是在这一年,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湖北省郧阳地区均县(湖北省襄阳府均州)更名为丹江口市。 而草店公社和老营公社也是在稍早几年的时候完成了合并,正式命名为武当山镇。当然这时候的武当山镇仅仅是个科级单位,比武当山旅游局还要低一级,所以对外的称呼很奇葩,叫做“局镇”。 【清末至民国时期湖北省郧阳府和襄阳府】 1* 爸爸妈妈去上班,我去幼儿园 山人也是在这一年上了幼儿园,开启了后来长达二十年象牙塔内的受教之路。毕竟是四十年前,改革开放虽然已经过去五年,但是在远离滨海的鄂西北内陆山区还是非常的贫瘠。镇里开办的幼儿园非常简陋,几间红砖瓦房加一个院子就是咱们的乐园。 幼儿园的位置在武当山镇工艺美术厂背后,说是工艺美术厂,当年实际上也就是做冬青木筷子的地方,貌似到了80年代末期,武当山的旅游经济开始发展,这个厂才逐渐开始经营刀剑、绿松石等真正的工艺美术品。 在少有钢筋水泥的年代,镇上到处都是泥巴地和黄土墙。放眼全镇,只有老白路(现在的316国道)、老营街(现在的玉虚路步行街)、黄土包街(现在的车站路)、商业街(现在的民营东路)铺设了简陋的沥青路,虽然因为沥青质量不行导致路面总是坑坑洼洼,但是起码还算平坦,不至于到了雨天,烂泥地能把鞋子陷进去。 【玩泥巴是儿时的最爱】 几十年前的幼儿园生活是完全贴近大自然的,无论是秋天去河边放纸船和抓螃蟹,还是春天去蜂园厂(现在的玉虚宫风景区)采毛丫(白茅的嫩花蕾,可以吃,味道微甜)、摘蒲公英,反正只要不下雨,每天都是在大自然里无忧无虑的玩耍。无论是翟老师还是王老师,看到他们微笑的样子,孩子们就特别快乐。 看看现在自家的娃娃,幼儿园里面也是学习,回到家里也是跟家长一起学习,这样的幼儿生活倒也是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契合,然而对于人生成长的教育之道,不知道是否走的越来越近,还是渐行渐远。 【山人当初的幼儿园远没有这个县城的幼儿园好】 2* 这可能是镇上最好的茅坑 现在城市里的小盆友一定没见过当年的茅厕是什么样的,但凡是上点年纪又去过农村的,一定能够想到那是什么样的。毕竟属于物质贫乏的年代,咱们这间镇上最好的茅厕也就是一间半瓦房,常规的茅厕里有三宝“尿坑(小便池)、茅坑(蹲厕)、粪坑(化粪池)”,具体什么样山人就不说了,各位看官自行脑补。 由于那时候的镇上基本没有几条下水道,而粪坑属于农业建设重要的储备资源,所以化粪池基本都定期的由蜂园厂(负责果树苗木的培育)、蔬菜队(负责种植蔬菜)、农产队等过来掏出去运走,然后给农作物施肥。当然这个秘诀直到四十年后,欧美的农业专家才发现这个宝贵的财富。 【乡村大道边的茅厕】 【欧洲科学家的重大发现】 【胆小慎入,普通旱厕的内部结构】 3* 拖尾巴蛆 话说狗改不了吃屎,蛆忘不掉钻粪,茅厕里一直都是苍蝇和蛆虫的乐园。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让人看了作呕,让鬼见了发愁。有好事者去田里薅几把猫儿眼(一种有毒的大戟科植物),用石头锤烂了扔进茅坑,大量的蛆虫苍蝇就会中毒而死,最后化为臭水。但是苍蝇总是无处不在,所以就算毒杀的再彻底,只要不是天寒地冻的冬天,茅坑里的蛆虫总是连绵不绝。 【农村荒地常见的有毒植物猫儿眼】 到了夏天暴雨的时节,院子里涓涓细流伴随着泥浆一路流淌到粪坑里。有时候雨量太大,导致粪坑容纳不下,粪水也可能满溢出来,蛆虫们也获得了更大的活动空间,纷纷沿着校园的墙根爬到院子里。在蝇蛆大军的千军万马之中,有极少数名曰“拖尾巴蛆”的物种,又胖又圆,还拖着细细长长的尾巴。 面对这平时难得一见的神奇物种,幼儿园的伙伴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特别是以铁蛋为首的“害包子集团”,杨黑子、山人、刘黑子、徐大头等都是该集团的主力干将。咱们几人蹲在校园围墙的墙根脚下,目不转睛地盯着蛆虫们列队行进路线。拖尾巴蛆如同大军中的将军,雄赳赳气昂昂低向前蠕动着。大家充分发挥一不怕脏二不怕恶心的特长,把最大的拖尾巴蛆抓出来,然后排成一排,看谁抓的最大、最长…… 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围观的童鞋也是一层又一层,加盟本娱乐项目的校友更是络绎不绝。 【竹笋炒肉是家常菜】 1* 烘茅要久 日本人有厕所文化,刘德华也有一首歌叫《马桶》,厕所的确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十件大事之一。但是在当年,在茅坑里拉屎却是需要担惊受怕的。且不说在屎尿横流的地面上行走需要多大的勇气,平时想找点擦屁屁的东西都难。卫生纸那是奢侈品,很多人可能都没见过,对于小伙伴们而言,最主要的材料是废报纸、烟盒纸、树叶或者小石头。 白天在学校上厕所还算好,到了晚上一个人去茅厕确实可怕,有路灯的地方还算好,虽然就是一个破灯泡,但是起码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可是更多地方的茅厕都是黑麻麻的。虽然怕,但耐不住人有三急,憋在家里是不行的。而且跟小伙伴们在茅厕里侃大山是最能联络感情也是最有浓厚味道的,无论是白天的见闻或者是瞎编的鬼故事,总有一款吸引你。 到了冬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四面透风的茅坑里蹲着都是英雄豪杰。屁股冷怎么办?邻居家的大孩子想到了绝佳的主意——烤屁股。高年级的孩子们是不缺废旧作业本或书本的,最关键的是他们还敢玩火!先在茅坑里丢一些干草,然后把撕开的纸张点燃了丢进去,熊熊烈焰让冰冷的屁股顿时温暖起来了。虽然屡屡青烟熏得人泪流满面,但是跳动的火焰总叫孩子们欣喜若狂。 【茅坑烧东西】 当然有小朋友掌握不好火候,或者偶来的一股阴风撩起了一坨烟火,一不小心把玩伴的棉裤烧出几个破洞,回到家自然免不了一场大餐,竹笋炒肉还是板栗烧肉都是必选项目。大餐之后一切照旧,毕竟没有挨打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好了伤疤自然就会忘了疼,过几天咱又是一条好汉。 到了后来,为了防止火苗烧到屁股或者衣服,茅坑的暖气也能更加持久一点,有高年级的童鞋发明了新的办法。他们朝茅坑多放一点干草树枝,用废纸引燃之后先在旁边看着,等着明火燃尽在蹲上去拉屎。这样伴随着阵阵暖气升腾,拉屎的寒冷就一扫而空了。 有家长发现孩子们下雪天去拉屎竟然半个小时未归,生怕出了啥事,就踩着积雪去看。没想到茅厕里竟然是烟气升腾、欢声笑语,发现孩子们的创举之后,忍不住说到:“你们这群小逼娃子,上个茅司也能搞出这些花样,茅坑都被你们烘热球了!” 大家哄然大笑:“烘茅要久才的舒服嘛,要不是这下雪天,咱屁股都冻僵了。” 【竹笋炒肉,家常菜的味道久久不能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