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即“毒药”

 李萍拾尘 2023-09-11 发布于河南

这几天,我的嘴唇就像用胶涂抹了一层,发紧;又像用针缝住,不易张开;对镜去看,唇色发灰,一道道的竖纹呈放射状以唇口为中心向外发散,像老太太的皱缩的唇。
罪魁祸首是一周前吃的那碗河南烩面。
这家店就在我所住的宾馆楼下。
那天外出办事,回来已经很晚,其它的店都已打烊。
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和一腔的饥肠辘辘,踅进这家店。
早就关注这家店,于千里之外的他乡,看到“河南烩面”熟悉的字眼,颇有一番他乡遇故知的亲近。早就对它“觊觎”,今天机缘巧合终于得逞。
一对夫妻,很朴实、很憨厚的样子,标准的河南人,很热情地招待我。当然要了一碗烩面。
不一会儿,一大碗烩面上桌。黑色尖底的大碗,碗中是晶莹如玉的烩面,卧在呈牛奶色的汤中。上浮几片羊肉、一撮碧绿的香菜——正宗的河南烩面。
挑起一筷头烩面,喝一口浓汤,嚼一片羊肉——嗯,正宗!
心下不由惊叹,在这千里之外的魔都上海能品尝到家乡正宗的烩面,不啻是一种幸福。
一口口地吃下去,幸福感一点点地升起。
吃完,咂咂嘴,心满意足地扫码付钱。
走出店门,回到房间,还在咂磨着,唇齿留香。
可接着,就发现不对劲。
嘴像个猪嘴样拱起,同时有开头所述的症候。
一天天地,被嘴疾折磨着,吃什么都无滋无味。更谈不上幸福感。
这诱人的浓汤里是放了什么毒药?导致我出现这种症状?又不能去找店家——无凭无据。
这在我的美食旅程中,已不是第一次“中毒”这么深。
之前还有两次。
一次是吃烤鸭。
那家烤鸭店在一个丁字路口的转角处。每次经过,都有烤鸭的香味扑鼻而来。香味满大街流窜,无孔不入。街头天天看到排大长队的人。每每经过,都不得不‬发出一个灵魂烤问:买还是不买?
总是空手而归,总是感觉对自己的不仁慈。之所以没‬买‬,主要是对这种异香,心理上有小小的戒备。因为以前上过当,所以让自己迟迟不能做出‬决断。
最终还是挡不住诱惑,抱着鱼死网破也要一尝‬的心情,果断下了手。也想着不致于那么多人都是傻子。
它的颜色呈粉红色,和一般烤鸭不同。看上去就很可疑。但既买了,人家敢吃,何以我就不敢?何以我非要“众人皆醉我独醒?”
还没吃够苦头吗?走出“独乐乐”,加入“众乐乐”,不爽吗?
所谓的“美味”吞下肚去,味道尚可。
随后,灾难降临。嘴里、额头就莫名起那种小疹子,十天半月下不去。直到半年后,才慢慢褪完。此间,我与它相生相伴。
我就疑惑,那么多人吃,何以‬就没事?唯独我中招‬?或者,那些人‬,都是店家派来的托‬?它里面到底放了什么东西?
还有一次,是同事极力推荐的一家品牌的猪蹄店。耐不住她‬的口若悬河,唾沫星子乱飞。
尤其是当‬她说到,每天晚上,接她上高三的女儿回家,都要先买上一只,让女儿上车后吃。在备战高考的女儿极其有限而宝贵的时间里,让寄托全家希望的宝贝女儿,被美味抚慰,既填饱肚子,又放松精神。
更为神奇的是,她的女儿竟超常发挥,高考时从全班的倒数第一名,一跃而升‬为全市理科第九名!顺利进入一所心仪已久的985名校!
我简直是对这家猪蹄顶礼膜拜了。女儿升入名校莫‬不是赖这份猪蹄之功?
而且,她每次回父母家,所带礼物之上品者‬非这份猪蹄莫属!因为她的母亲,独爱这份猪蹄,而视其它一切礼物为草芥!她也爱莫能助。
想想对‬具有这么超强功能的猪蹄,不吃,简直是枉活一生。
宝贝一样买回家,像接到圣餐一样去品尝。然而,吃到嘴里,属实一般。口感不好不说,吃完,嘴立刻像个猪八戒样肿起来,眼睛也爆火。当晚就发起感冒,眼泪鼻涕泗流。持续半月才好。
当时就说“别人的美食,是自己的砒霜”。
这一次的“河南烩面”,又是放了什么“毒药”?害我良善之人至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