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苍苍文艺】公益短片|君子怀玉

 苍苍文艺 2023-09-11 发布于浙江


手机视频《君子怀玉》

时长:00:04:52

被明月兮珮宝璐

登昆仑兮食玉英

与天地兮同寿

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九章涉江》

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宋.戴复古

公益短片《君子怀玉》

《诗经·国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形成了民族爱玉心理,"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李约瑟)。

中国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许多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历代诸子百家以儒家学说诠释和田玉并赋予"德"的内涵。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说广泛传播。这种寓德于玉,以玉比德的观念把玉和德结为一体;同时,又将玉与君子结缘,成为中国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

我是2003年8月进入余姚中学的

管仲的《水地篇》,就讲到玉有九德

孔子、荀子、许慎等古代先贤们

都提出了玉有九、十德、五德等

人们常说,玉不琢不成器

表达的就是一种君子的追求

要不断地打磨,不断地修炼

才能达到美玉的境界

中国最早在西周出现了玉佩件

那时叫玉组佩

根据不同等级在不同场合佩戴

到了唐代,玉佩就成了官员服饰的一个重要标志

明朝时出了一个玉雕师陆子冈

是中国玉雕史上唯一留下姓名的玉雕师

他把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玉雕

玉就慢慢地从贵族走向文人

最后走近百姓

“旧时王谢堂前玉,结缘寻常爱玉人“

我很想开一门关于国玉鉴赏的选修课

来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国玉是值得中国人传承的物件

每一块和田玉都有缺点

但并影响我们爱玉

玩玉玩久了,慢慢就有了包容心

玉无完美,人无完人

每一块玉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在爱玉的同时

也会爱它的缺点

一个老师最大的作用是传道

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种民族气节的概念要倡导

真正从中国士大夫精神追求的角度赏玉

这样会得到更多

玩玉的过程

就是不断坚守 不断追求

不断探索的过程

怀才就像怀玉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很重要的东西

我们在玩玉的同时

就要传承这种文化

一种坚守的文化

陈宜伦,浙江省余姚中学教师

教学之余,致力于中国玉文化收藏与研究

将其融入语文教学

对玉文化有独到的解读

【苍苍文化传播】【苍苍文艺】

以文艺的方式

与文化、教育、经济

社会、思想等领域融合

用文艺情怀  阐述生活质感

用文化意识     诠释社会形态

构造您的生活和事业  美学空间

文学创作  视频制作

广告  设计  制作  发布

动漫设计  企业的形象设计

电影摄制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组织和策划

办公用品  工艺品的销售  展览服务

编辑   作者

符利群,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二级作家。历年出版长篇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十余部。致力于文学、新媒体、影视创作拍摄与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