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巷之夏

 苍苍文艺 2023-09-11 发布于浙江

夏巷

初夏

夏巷村,位于余姚市兰江街道西北部,地处四明山与姚江平原交汇,南部多低山丘陵,北濒姚江。距街道驻地4公里。

相传由“三孙、六夏、一邱、一张”建村。《余姚四明夏氏宗谱》载:“始祖伯孙,宋建炎南渡,自汴梁迁浙江山阴,明嘉靖间迁余姚凤亭”。夏姓最多,始祖曾封英国公,后有张、黄、沈、史诸姓迁入,聚成大族,巷弄较多,故名夏巷。

夏巷初夏


夏巷,这个名字在初夏听起来,有一种异样神秘的感觉。夏天似乎都被装进一条巷子,等到风吹起,夏季就会从巷子争先恐后跑出来,奔向夏巷广袤的旷野。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沿着夏巷村外的乡道漫行,如今的稻作已少有“插田”,多半撒播而成,这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辛苦劳作。小满刚过,稻秧还未抽穗,约摸一掌高度,挺着青青翠翠的小蛮腰矗立于旷野。风吹来,稻秧化为碧波绿浪,一波波荡来漾去。在愈来愈温热的夏风中,它们开始酝酿属于庄稼的梦。

远山墨绿,天空湛蓝,云朵白净,映照蓝天下的稻田愈发碧绿盈目。偶尔有白鹭斜斜掠过稻田,极目眺望,留给你的只是惊鸿一瞥的翩跹身影。背着农具的村民迎面过来,用略带诧异的目光打量你。他可能不明白,眼前这个贪婪地盯着他惯看的秋月春风田野阡陌看不够的人,也是生于乡村,长于田野。

土地和庄稼原本就是我们的宿命归依,不管当初你走得多远,总有一天它会唤你回来,在田埂上重新捡拾童年时走过的一个个履印……

夏巷渡,是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四明山与“三北”地区联系的重要纽带,红色渡口。凭借姚江天然优势,夏巷渡人们奋楫渡江,保护四明特办领导朱之光、沿江区特派员(后余上县特派员)黄明、虞东区特派员肖东等人的革命活动,掩护南来北往的革命志士南下四明,北上“三北”,奔赴战斗前线。

烽烟往事忆已然远去,一座“夏巷亭”屹立村口,留给后世长久瞻仰……

走在夏巷安静清寂的乡道,仿佛走在一部夏日童话电影里。一帧帧清亮的风景,一幢幢纯朴的乡村屋舍,一块块生生不息的田野,藏着属于每一个乡村岁月绵延的长歌……

(“夏巷亭”图片来自余姚新闻网)

夏巷初夏

夏巷初夏

【千江有水文化传媒】【苍苍文艺】

以文艺的方式

与文化、教育、经济

社会、思想等领域融合

用文艺情怀  阐述生活质感

用文化意识     诠释社会形态

构造您的生活和事业  美学空间

文学创作  视频制作

广告  设计  制作  发布

动漫设计  企业的形象设计

电影摄制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组织和策划

办公用品  工艺品的销售  展览服务

编辑   作者

符利群,中国作协会员。历年出版长篇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十余部。致力于文学、新媒体、影视创作等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