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性的弱点:拖延与生俱来
2023-09-11 | 阅:  转:  |  分享 
  
人性的弱点:拖延与生俱来

有人认为,拖延就像蒲公英。某段时间以为自己已经拔出掉了拖延症,以为它不会再长出来了,但是实际上它的根埋藏得很深,很快又“长”出来了。对某些人来说,拖延症根深蒂固,无法轻易根除。

当别人诟病你的拖延症有多严重时,你可以辩解说这不是你的问题,因为很可能拖延症是天生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员的最新研究发现,拖延症受基因影响。这是基于对181对同卵双胞胎和161对异卵双胞胎的研究得出的推测结论。

研究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进行,其结果显示人类拖延的倾向可以在基因中找到根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拖延的行为。

也就是说,确实有一些生物上的因素会导致拖延症。比如,如果你患有某种程度的注意力缺失、执行障碍、季节情绪紊乱、抑郁症、强迫症、慢性紧张或者失眠,在这样的一些情况中,在你大脑中运行的这些生化因素很可能会跟你的拖延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对以下内容的了解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受益匪浅,你也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帮助自己克服拖延症。

你的大脑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我们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大脑细胞(神经元),将电子脉冲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并释放出生化信息,促使这些神经元在数量上不断增长,也在连接度上不断紧密化。你做某件事情越多,你的大脑就对那个活动反应越多;它会把被要求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不管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强化旧的顽固行为),这个就叫“可塑性悖论”。



无意识的感受会产生恐惧

你推迟做出决定是因为你害怕去做。拖延者企图逃避的不是某个人物,而是由这个任务引发的某种感受!为了不再拖延,你将不得不忍受某些不舒服的感觉,比如恐惧和焦虑。不顾恐惧而继续向前需要加倍的勇气,因为恐惧是被瞬间触发的,一旦在体内运行,它就一直在那里,它还会给大脑发送强烈的难以抵挡的信号。在你想到去做那个一直在逃避的事情的时候(比如打个电话、写论文),你的身体马上对这样的恐惧做出了逃避反应,所以也难怪会拖延。

也许这来自无意识的危险或恐惧的感受,让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逃避某一件事情,但是每次你都逃开了。

潜伏记忆的影响

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上拖延,但是又不能找到让你恐惧或不舒服的确切原因,那么很可能是受到你潜伏着的记忆的影响。你可能不记得这个经验本身,但是你的大脑和身体却对此发生了反应,产生了一阵情感痛苦,从而导致你逃避这件事情。

虽然你无法记起让你陷入逃避的原因,但是你埋藏在深处的记忆,包括恐慌、羞耻、负疚、厌恶和自责等却挥之不去。这时,只有发挥你的理性思考能力,让被激发的潜伏记忆乖乖听话,抑制住潜伏记忆的不利影响,而不再拖延。

低自尊也是拖延症的一大原因

有人在不经意间卷入了一场怎样看待自己的挣扎:你是有能力的吗?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吗?你值得被爱、值得被尊敬吗?而这种不自然的想法无疑促成了拖延行为的发生。

左逆转

科学家认为,在人的大脑左半球的某一个部分(左额叶)是跟关照、感应和同情这样的感情有关的。当这个区域被激活,我们就会感到放松,对世界怀着开放的心态。相反,在一种不舒服的、负面的情绪中,我们就会倾向于撤退到自己的世界中。主管这些负面情绪的部位是在大脑的右半球。

友善的对待自己会刺激大脑的相应部分,也就是所谓的“左逆转”,从而创造出一种与抗压感和健全感良性循环的状态。而这些东西跟拖延症有很大的关系。

通过左逆转,能够平复自己的心情,并以同情和友善的态度对待自己,一件事情或者一个处境,无论它们让你生气、恐惧,还是让你受到威胁或者感到无聊,如果你能够正确地对待它们,你就不会陷入拖延的泥沼。

当你拖延着做一件难事的时候,你的大脑依然会显示出恐惧的迹象,你马上会感到负面情绪向你袭来。如果此时你能够以一种新的方式应对这种反应,用鼓励的态度来对待自己。一个友善的声音会给你足够的安全感去走进这个不舒服的情感地带。随着时间推移,通过练习,你就会展现出和以前拖延状态不一样的状态。

我们相信,你越能够在内心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状态,那么你成为拖延症患者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