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雍正帝三大宠臣的田文镜的后人发展如何?

 白衣钱子 2023-09-11

时天下督抚,朕于心关切者,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耳。田文镜,忠诚体国,公正廉明,实为天下督抚第一。

雍正五年,昔日夺嫡政敌基本清除干净,统治根基逐渐稳固,雍正皇帝将主要精力转向了地方的治理上。时任云贵总督鄂尔泰、浙江总督李卫和时任河南总督的田文镜,逐渐成为雍正皇帝的“改革先锋”,深得雍正帝信任和恩宠,并称为了“雍正帝三大宠臣”

“雍正帝三大宠臣”中,鄂尔泰被雍正皇帝任命为乾隆皇帝的“顾命大臣”,落得善终;李卫,于乾隆朝官至“直隶总督,兼管直隶总河,裁营田观察使”,病重之际,乾隆皇帝钦派御医诊治,病逝后“赐祭葬、谥敏达”。虽然,乾隆皇帝随后对其有过消极评价,但也算落得善终。

唯独一个病逝于雍正朝的田文镜,身后落得无数骂名,被乾隆皇帝评价为“为巡抚、总督以来,苛刻搜求,以严厉相尚,豫民重受其困”,就连坟墓也被阴差阳错地夷平。

田文静其人

田文镜,虽为雍正帝宠臣,但其为官50载,在康熙朝为官的时间却长达40年。

康熙二十二年,出身汉军正蓝旗的田文镜,以“监生”身份担任县丞,基本相当于现今正科级的副县长。而后,经过26年的发展,田文镜终于混到了一个“中央官职”——正五品的“刑部郎中”,相当于现今的司局级干部。

康熙五十六年,时年61岁的田文镜,官至“内阁侍读学士”,正式跨入正厅级领导行列。这也是田文镜于康熙朝的最高级别,就其年龄和官职而言,如无奇迹,基本再无升迁可能。

可田文镜是幸运的,就如同鄂尔泰一样,雍正皇帝登基后,“直言不讳”的田文镜一下获得雍正皇帝的青睐,将其破格任命为“署理山西布政使”,成为山西代省长。于地方长期任职的经验,让田文镜于山西任上如鱼得水,山西的官场、民生很快焕然一新。初一登基,正在积极培植自己政治势力的雍正皇帝,由此将田文镜列入培养行列,田文镜迎来了仕途的春天。

雍正二年正月,田文镜调任“河南布政使”;八月,田文镜署理“河南巡抚”;十二月,田文镜实任“河南巡抚”

雍正五年,田文镜升任“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

雍正六年,雍正皇帝为嘉奖田文镜“为官公正廉明”,为其特设了一个官职——“河南山东总督”

雍正七年,田文镜获赐“太子太保”衔。

自此,田文镜仅用了7年时间,便超越了其在康熙朝近40年的升迁,成为兼任荣誉官职的地方局书记,行政级别稍低于正国级。田文镜病逝后,雍正皇帝赐其葬于泰陵附近,以示恩宠。

就如同鄂尔泰的儿子能官至云贵总督、西安将军、掌院学士;李卫的儿子能官至湖广总督、湖北粮道一样,田文镜作为从一品高官,而且备受雍正帝恩宠,其后代就算没有“蒙荫”一说,也肯定会官职显赫,权倾一时。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毕竟田文镜不像鄂尔泰、李卫那样落得了好名声;毕竟乾隆皇帝对田文镜的印象、评价都不好。

那么,作为“雍正帝宠臣”,田文镜的后代又有着怎么样的发展呢?

田文镜后人

相关的历史文献中对于田文镜的儿女并无过多记载,甚至连其到底生了多少孩子,也很难考证。只不过,通过《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收录的“田文镜奏折”,我们能大致得出结论:田文镜生有二女、无子。(有人认为田文镜生有一子,名为田允恭,但并无史料支撑。)

雍正八年,时任“河南山东总督”的田文镜向雍正皇帝上了一道恳求让其两个女婿跟在自己身边“照应琐细并随事训励”的奏折。在这道奏折中,田文镜明确说明了自己两个女婿的身份:

长女婿:崔错,湖南湘潭县县丞;

次女婿:萨来,原吏部员外郎存柱之子;

在这份奏折中,田文镜声称自己年岁已高,希望能让这两个女婿来自己身边,帮助自己处理琐事。同时,也隐晦地表达了“随事训励,可造就成人,益知当差效力”的目的。也就是说,田文镜希望能亲自调教两个女婿,并给予他们仕途升迁上的适当帮助。

雍正帝朱批田文镜奏折

对于田文镜,雍正皇帝基本是有求必应,立马给出了“如此等披诚之祈恩,朕不但嘉览,而实乐从者”的批复。但对于田文镜的二女婿——萨来,雍正皇帝却也直接给出了自己的消极看法:

萨来乃一无用之少年,何必拘定一二载,只管留豫学习,如倘有增进时,再行奏闻。朕观萨来愚诈不明之人,可心约束之,非可信托之才,似一无可取之流也。

你的女婿萨来,是一个庸碌不堪、愚诈不明的无用少年,简直就是一个“一无可取”的人。你田文镜挺明白的一个人,怎么挑女婿的时候瞎了眼呢?

由此来看,即使田文镜硬将自己的二女婿推到高位,也会被雍正皇帝或者乾隆皇帝直接拉下来,落得悲凉下场。更何况,此时距离田文镜病逝只剩下两年时间,像萨来这样“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连官场都还没有进去。

而田文镜的大女婿崔错,于雍正八年才官至正八品的“县丞”,结合田文镜于当时的名声,结合乾隆皇帝对田文镜的态度,想他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

至于田文镜到底有没有儿子,我们从田文镜的一份奏折中也能找到答案。

雍正八年五月,田文镜奏请亲自调教两女婿的奏折以后,雍正皇帝特赐田文镜“养益丹方一纸、鹿角两对”,并做出了详细说明:

卿虽年近七旬,朕尚望卿得子。此进药人言此方可以广嗣,屡经应验云云。方中鹿角不可用其自解者,恐卿处难觅其真角,特将鹿角两对一并赐来。卿可斟酌合用之。

也就是说,当时已经70岁的田文镜还尚未生子,再加上他的两个女婿不争气,以致雍正皇帝亲自为其找来了“生子偏方”,希望田文镜能“七旬生子”。担心田文镜弄不到“偏方”中所用的鹿角,雍正皇帝甚至还一并赏赐了“鹿角两对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田文镜一生确实无子;2、田文镜次女婿萨来“一无可取”,他的大女婿崔错也好不到哪去

相较于鄂尔泰、李卫动辄“官至一品,宣力封疆”的儿子们,田文镜无子已经先输一局,再加上两个女婿的“不堪大用、不得圣宠”,田文镜输了一个干干净净。

后记

其实,田文镜后人的发展情况,从他在官场的名声、身后的遭遇就能基本确定。这个被雍正皇帝捧在手心的宠臣,虽然并非贪官污吏,更非奸佞之臣,但其“以苛刻绳诸员,以严厉相豫员”,乃系绝对的“酷吏”

再加上田文镜对“科举官员”的敌对态度;唯雍正帝马首是瞻,甚至为赢得雍正帝认可,不惜谎报祥兆、瞒报灾情的做法,让其成为了当时真正的“孤臣”

所谓“做人留一线,事后好相见”;所谓“十分聪明七分用,留下三分给后人”;为得雍正帝信任和恩宠,并不是非得“苛刻搜求,严厉相尚”,像鄂尔泰一样“识大局,顾大体”;像李卫一样“实心办事、忠心侍主”,同样可以得到雍正帝青睐。

田文镜虽得雍正帝恩宠十年,但却落得无数身后骂名,以致其后人亦遭受连累,如此为官,何苦来哉。

参考文献:

《清史稿·田文镜传》、《清实录·世宗实录》、《雍正朝汉文朱批汇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