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带着宋轶的剧组,在镇江拍《蜂巢》,还当了回有台词的演员

 镇江风情 2023-09-11 发布于江苏

最近,有部谍战片《蜂巢》正在中央八套热播,已经有很多朋友发现,剧中的“清山军校”,很多外景的镜头就是镇江博物馆的英、美领事馆。

尘封五年,这部电视剧终于播出了。虽然这部电视剧在2018年就已杀青,原本有53集,但因为某些原因,删减了11集,现在给大家看到的只有42集了。

对于逻辑性要求很高的谍战剧来说,一下子删减这么多,必然会导致剧情跳跃不连贯,而且观众也会觉得很多地方衔接不上。

当年,就是我带着《蜂巢》剧组在镇江选景并协调拍摄的,而且还参演了其中几场戏,所以了解情节中到底有什么问题。这几年来,我一直坚持不剧透,守口如瓶。

能和《蜂巢》电视剧联系上,特别感谢“镇江三戚影视道具服装公司”女掌门戚晓丹,戚老师介绍我认识了剧组的张泉通主任。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蜂巢》和镇江的故事:

参演人员第一行里就有我的名字,哈哈哈。

相关阅读:我带着夏雨的剧组,在镇江拍《古董局中局2》

起因是镇江的戏剧服装

在《蜂巢》这部电视剧中,大部分影视服装、道具等,都出自镇江。

在影视产业圈里,镇江生产的影视服装、道具等在行业内知名度很高。我们镇江这个行业起步比较早,最初以制作戏曲服装为主,80年代后专攻影视剧服装道具,在大导演王扶林的支持下,接过《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大制作的单子,在圈内把名声树起来了,一度镇江业务量做到了近全国70%的体量。

三戚影视道具服装公司的剧服陈列。

2018年1月前后,《蜂巢》剧组在常州的西太湖影视城拍摄,剧组有几百人规模的团队,西太湖影视城把配套服务做得很好,室内拍摄基本到位了。

不过拍摄中,剧组也遇到了一个难题,剧中涉及“清山军校”的镜头,不能全是室内取景呀,室外也需要一座符合上世纪20、30年代的外景拍摄。

那天剧组到“镇江三戚影视道具服装公司”的厂里选服装,戚晓丹给张主任介绍了我,问在镇江有没有非常齐整的晚清、民国初风格建筑,有点像军校那种。

我立即回答:有啊,老建筑镇江很多的,近代镇江还是民国江苏省的省会嘛。

张主任听了很高兴,就让我带他去看看,我立即带他来了西津渡。

在镇江博物馆的北侧,我带张主任看了云台山脚下一片的西式洋房,景色十分的优美,我告诉他,这里曾经的英国领事馆。

英国领事馆的主体建筑都是“券廊式”砖木结构楼房。由四组建筑组成领事馆办公楼,宿舍,正、副领事官邸,工部局巡捕房,另外还有马厩、餐厅等等。

张主任在里面转了半天,又喊来了美工师傅,走了好几圈,最后说:“不错不错,这个外景很好。”

他们请我帮忙跟镇江博物馆对接一下,我先去联系了,当时是杨馆长,建议我先去市文旅局请示一下,毕竟是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嘛。

市文旅局看过我提报的内容后,认为能很好的宣传镇江,支持取景拍摄。


遇见严米拉

剧组的效率是非常高的,用他们的话说,“耽误一天,就是十几万的损失。”毕竟几百人的人吃马嚼,不是闹着玩的。

来镇江取景的摄制小组大约有30人左右,刚过完年,2月底,剧组就开着五辆大卡车来镇江了。

因为来之前镇江下了一场大雪,气温低,冰雪老不化,我在剧组来之前几天,每天到博物馆铲雪。

铲了半个星期,剧组到来了,也刚好铲完雪。他们有一辆随行剪辑视频的剧务车,经过和博物馆的沟通,很谨慎的开上博物馆大门口。分管镇江取景拍摄的导演,就在大门口搭了几个帐篷,作为临时办公场所了。

拍摄一共用了三天时间。

进场后,灯光师、摄影师、录音师、道具师、剧务等工作人员,就像跑步一样,奔跑着干活。

这三天,拍摄的内容非常多。

剧情里,清山军校需要大量的学员活动作为拍摄背景,张主任找我帮他找一些群众演员来,我就建了一个群,拉了很多家里有16-22岁孩子的朋友,每天在群里发通告。

这些孩子对拍电视剧特别感兴趣,听说宋轶也会来,家长一说,就高高兴兴的来应援了。

张主任对镇江的小演员们评价很高,认为他们配合得非常好。

晚上在剧组吃工作餐时,一位副导演说,还要找一个人,在剧中担任一个教官角色,有台词,这个角色还蛮重要的。

我随口一问:有什么要求啊,对颜值要求高不高啊?

副导演说要求什么颜值呀,要得是本色。

然后他把剧本递到我手上,我认真读了一遍,大致上了解了“青山军校”的剧情。

《蜂巢》中的青山军校,应该是把同时期国民党中统和军统办的培训班杂糅整合到了一起。

由于当时国民党内部复杂的派系,以及各派系的外交倾向,所以剧中军校里有的穿国军制服;有的穿英式制服;有的穿德式制服。

剧本里划线的这个教官,是和各个派系都能呱上关系的一个角色。

刚好,一位穿着德式作战服的美女走过门口。

副导演说,她叫严米拉,在剧中演重要人物夏恩。教官就是给她配戏的。

我眼前一亮:导演,要不让我试试?

副导演说:要不明早七点半,你过来试装,看看行不行。

可还别说,换上国军制服,我还真的有模有样的。

很多听闻我出道消息,过来探班的群友,看了造型后,连声说:

真是太本色了。(还有好话吧

拍一部影视剧,无论是演员还是剧组人员,在这个期间都是要克服万难,吃苦耐劳。

进剧组后,作为教官,派给我的任务,是一遍又一遍的给学员们操练。

一个镜头,有时候要重复多次,才能完工。我那句台词:“大家注意了,听我口令,预备……”竟然一个上午说了30多遍。

有一场戏,是我带领学员们跟夏恩擦肩而过的戏,上下爬楼梯十几遍。

类似带着学生走来走去的镜头,有很多,我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半。

拍摄其间,我也找剧组演员聊聊剧情。

和严米拉的合影。

严米拉是个才华横溢的美少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她告诉我,已经拍过七、八部影视剧了。

和另一位演员在交流剧情。

最后一天的拍摄

最后一天的拍摄,因为有宋轶的戏,剧组像打了鸡血一样,从早一直忙到了深夜。这是宋轶继《伪装者》后,又出演的特工类型角色,剧组上下很期盼这部戏再出佳绩。

由于夜戏,博物馆工作人员也加班到了夜里一点多,剧组不好意思了,给所有配合工作的人员都算了一笔加班费。

撤场时,剧组也是井井有条,我了解到,现在拍影视剧,服道化及设备主要有专业的影视器材租赁公司安排,一开拍,立即就像拉起了一支雇佣兵队伍,服务工作做得特别专业。

当时我以为次年应该就能播出了,没想到这部电视剧压了五年之久。

这部“发行许可证”拍出53集的《蜂巢》,经过又审又删后,11集的内容与篇幅被砍掉了。

谁也无法得知被删减掉的11集《蜂巢》中,会蕴含了多少前后剧情的衔接,会包含了多少精彩桥段与高光时刻。

——比如,像我带着清山军校学员大战特工的画面。

这部剧原本我有四、五句台词,不知道经过删审后,一共能露几次脸。真是太遗憾了。

据我最近看后的分享,因为大量内容的删缺,估计这部电视剧还是要靠宋轶的颜值撑住了。

《蜂巢》的电视正在热播,联想到镇江的影视服装行业,如今,有在丹徒工业园的镇江影视服装工艺厂,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镇江三戚舞台服饰道具公司,还有历代服饰工艺、皇朝影视舞台服饰、金霓影视服装道具、中环、丽爱等从事影视服装道具行业的企业,可谓是百花齐放。

今年初,镇江旅游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成立了,我和影视服装行业的几位老师做了交流,也有专家说,如果镇江的这个行业能够集中起来,打造一座类似产业基地(或景区)的话,是不是又是一张很赞的镇江名片?

所幸的是,在句容茅山,已经有“红色景区影视基地”这样的项目了,也先后拍摄了《与狼共舞3——摧毁》《军号密码》《绝招》、《陆地之王》、《茅山往事》、《奔向延安》等多部影视剧,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

把项目引进来,把产品带出去,影视基地到时候会吸引更多的人来镇江研学、洽谈,对影视服装和道具业能接到更多的大单有利,对镇江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更有利。

点击分享:

老镇江            鼎大祥的故事

陶玉玲,永远的镇江“二妹子”

星云大师在镇江焦山的岁月

这,就是镇江的“辛丰镇”啊!

这,就是镇江的“访仙镇”啊!

这,就是镇江的“陵口镇”啊!

这,就是镇江的“大路镇”啊!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