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东作协赴“黔东南”采风作品(六)周娜:品味黔东南(二章)

 开心明智 2023-09-12 发布于湖南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品味黔东南

(二章)

周娜

荔波行

跟随邵东作协采风团,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小七孔”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她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她集山、林、洞、瀑、险滩、急流于一体,浓缩了贵州喀斯特山水的精华。

一眼望去,秀丽的群山环抱着卧龙潭。卧龙潭是喀斯特暗河——卧龙河的出口,潭面平静得像一面蓝绿色的镜子。潭中偶有一两块奇石耸立着,上面还有一两棵树木在展现着自己独特的身姿,岸边有各种树木点缀着。有葱翠的细竹,有晃动着手掌的枫树,还有手牵手窃窃私语的灌木丛。最神奇的是谭的另一面是倾泄而下的瀑布,整齐流下的层层白纱,给潭水增加了不少动感之美。

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正所谓“天无三日晴”,第二日我们还欣赏到了雨中的卧龙潭。雨水击打着碧绿的湖面,有种“嘈嘈切切错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破碎之美。岸边的小木船更是让人联想到了“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自适之美。雨越下越大,游人在林间慢慢的走着,雨水透过茂密的树叶,连绵不断的滴落在伞上、雨衣上,不禁让人想到了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之美。

随后来到了鸳鸯湖,为了体验划船的乐趣,我们自由组队的四人坐到了小铁船上,我刚开始不会撑桨,船一直在原地打转,差点放弃划了,后有工作人员一脚一桨之力助我们离岸,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渐入佳境。不过在我的帮倒忙下,有滑入岸边丛林的惊险;有开出碰碰船的撞击节奏;也有不辨来时方向的茫然。但好在“船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朱校长的指点下,我们的实力突飞猛进,实现了想去哪就去哪的方向把控,也在船上抓拍到了其他船队的欢乐和出糗模样,获得了后出发,却遥遥领先的优越感,并分享了中途去岸边农家小摊买到的竹筒饭。还看到了两棵屹立在湖中央的古树,苍老的身躯却向上伸展着碧绿的树叶,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就像我们作协的那些成员们,身虽老,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虽历经旅途的辛劳,但谱写出一篇又一篇的佳作。可惜没有看到鸳鸯湖里的那对鸳鸯,只看到了游荡在湖面的两只野鸭,不惧游人,闲适自得。但也听说了那个布依族“莲花”和“竹生”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以及瑶族“阿何”和“阿玛”的动人传说。崔豹的《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我想正因为这些爱情故事所以赋予了这湖的名字吧。

带着点点遗憾我们来到了水上森林,正所谓“水上生万木,流音悦人耳”。一路上,美景目不暇接。瀑布鸣响,鸟啾虫鸣。河谷里丛生着许多灌木和乔木,清澈的河水从树林中流过,树根扎根于磐石间,形成了“水在石上流,树在水中长”的奇景。临近日暮,我们快步跨过错落有致的石块,看着盘根错节、枝藤缠绕的树木,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在山林间穿梭。我们呼吸着新鲜空气,置身在一个天然氧吧。仿佛时间停止了一样,一切那么原始,那么古老,那么和谐!天空渐渐黑了起来,突然,一声尖叫打破了这份安宁,我们偶遇了白蛇的妹妹青蛇(一条手指粗细的竹叶青),瞬时大家急速逃离。幽静的环境让气氛变得有一点点恐怖了,构成了一幅美却阴森的青蛇栖息地才有的画面。跑出来后我们向景区工作人员反映了山林里有蛇,他们笑着说这在夏天的山林里无法避免的,不去惊扰到它没有关系。还用手比划了一下他们巡逻时遇到过手臂粗的蛇,顿时心情更为紧张了一点。

“小七孔”的瀑布不少,有的像完整平滑的层层锦缎;有的像层层阶梯,缓缓流淌;有的像一缕轻纱,飞流而下;有的像虎啸龙吟,振聋发聩。路途最长的是六十八级跌水瀑布,它连接着小七孔桥与水上森林,两岸森木郁郁葱葱,地下溶洞涌出的泉水洁净自然。重重叠叠的瀑布倾泄而下,或飞珠溅玉,似玉如银。或飘云拖练,如雪崩泻;感觉最神奇的是长着一副鹿角的翠谷瀑布,它有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高度,还有很多的分岔。瀑布里有很多树木,仿佛水流是从树枝上涌出的,泄入一片碧绿色的湖中,这湖格外浅,可以赤足走在圆润的石头上,感受水流滑过脚背的清凉;令人最震撼的是拉雅瀑布,译为“甘甜美丽的天然水”。它瀑布宽十米,落差有三十米,十分壮阔。那水花四溅,轻柔的洒在我们身上,似满天细雨微扬,空气中仿佛如冰镇过一样清新。

再往前走就是历史悠久的“小七孔”桥,它是清代道光十五年修建的,桥下有七拱,故称七孔桥。它由麻条砌成,桥身缀满了苔藓和蕨类植物。桥上有三两行人驻足欣赏,岸两边古木参天,宛如巨伞为古桥遮风挡雨,天如黑幕布一样盖下来,一下子就黑了。我匆忙拍了两张照片作为纪念,就赶紧去搭乘最后一班旅行车,在黑夜中穿行。彼此庆幸着没有掉队,因为山里真的太黑了。

著名网红房琪曾说“如果一生只有一次领略山河的机会,把它留给荔波吧。”不得不说,她说的很对,荔波很美,它是人间真实的翡翠,能让你卸下疲惫的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相连,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白水河穿寨而过,其上筑有七座风雨桥,两岸河谷坡地吊脚楼民居鳞次栉比。相传,苗族先祖乃是远古时代的蚩尤部落,涿鹿之战败给华夏部落后,一路南迁。从中原退居到了边地。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几千年来,不断有苗人进来,现有居民六千多人。而今吊脚楼依山而建,不是以前的全木结构,而是砖石、水泥的仿古结构。满足了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规划需求。是民族村寨振兴,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

来到心仪已久的千户苗寨,景区大门外,有一队热情美丽的苗族姑娘在迎接游客,她们身穿民族盛装,头戴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载歌载舞,为游客敬酒接风。还有一些苗族老人一边吹着芦笙助兴,一边摇晃着身体列队欢迎。

到达苗寨酒店,放下行李,吃上了长桌宴,几个苗族少女唱起了祝酒歌,向大家劝起了“高山流水酒”。菜里独特的酸味实在让人难以适应,但街边的小吃能满足各种胃口。有软糯可口的饭团,有清凉解渴的酸梅汤,有香辣实惠的黑猪肉串,也有酥脆诱人的土豆饼。,有人批其商业化太严重。但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的推动,琳琅满目的商品,绮丽的挑花蜡染,承载着美味的各色食物,各种款式的民族旅拍,能让西江千户苗寨包容来自各地的游客。而西江千户苗寨拥有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稀缺的民族文化资源。更能让村寨在文旅融合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吃饱喝足后,华灯初上,我们漫步走在石板路上,仿佛置身于宫崎骏描绘《千与千寻》的童话世界。雨淅淅沥沥的下着,看着各色苗族少女撑伞走过,宛如《雨巷》里飘过的一个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想起了房琪曾描绘过的“苗族的美, 有时无关虫蛊 ,无关神秘,吸引目光的是那千万户吊脚楼,凝结成的东方神韵;是苗家女儿,头顶银饰环佩叮当,伊人婀娜,在水一方。”她们有的结伴而行,提着裙摆,凹出曼妙的身姿,拍照留念;有的走进风雨桥,坐在长凳上凭栏远眺,望着远处山坡上的耀眼灯光;有的低头沉思,目光追寻着河水里倒映出的烁烁银波;有的向售卖的苗女咨询着瓷叫叫和花灯;还有的看雨线从屋檐下落下。

雨渐渐小了,我们乘坐游览车来到了观景台,下车涌了进去。看着台下的千家灯火烁烁,犹如星光璀璨。我的眼睛不禁湿润起来,想起了房琪说的“当你登上千户苗寨的至高点俯瞰万家灯火,万般想象,就会在现实里开花结果。”好想对那些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说:“这万家灯火,这盛世,如您所愿。”

随后我们便返程了,在“以美丽回答一切”的西江苗寨里安然入睡……

(作者简介:周娜,女,系邵东城区昭阳小学一级教师,邵东市作家协会会员、邵东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是您的厚爱与支持

才有《绿汀文萃》

光荣的今天和将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