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建文化】透过古建筑看传统文化:一砖一瓦皆文明

 古建秦 2023-09-12
图片
传统文化并非是停留在古籍中的文字,它是书画、音乐、服饰、建筑等多种艺术的土壤,是各类文化形式生生不息的源泉。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令人心折,让人叹为观止,不仅仅因其巧夺天工的技艺和雕梁画栋的视觉美,更是因为其背后闪耀着民族文化的内涵与气量。
建筑学家梁思成将不同民族建筑的独特构造规章和组合方式称为建筑的“文法”,“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传统文化是中国建筑一砖一瓦背后的灵魂。古建筑受中庸和“天人合一”等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方正严谨、中轴对称、协调自然等带有中国特色的“法式”。
图片
图片

对称: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儒家向来有着“尚中”的思想,朱熹在《中庸章句》中提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不论是皇城宫殿的规划建设,还是民居四合院的组成,无论是入世的衙门官署,还是出世的佛道庙观,都体现着均衡对称的情韵之美。“中轴对称线”是中华民族建筑设计一贯钟爱和恪守的准则,沿中轴线对称分布的建筑群落在整齐严肃、有条不紊的视觉感受中透露着儒家提倡的伦理秩序,向世界展现着庄严的民族风骨。

《周礼·考工记》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经典,记载了西周开国初年营造都城的规则,其中要求以贯穿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作为全城规划的主轴线,“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环绕宫城对称罗列。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没有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一样在建筑上如此重视建筑和城市规划中的对称美。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便是独一无二的北京城中轴线。整个明清时代的北京城自南向北,沿着一条长达7.5公里长的中轴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该中轴线以最南端的永定门为起点,以地安门北面的钟鼓楼为终点,其间建筑空间序列重重叠叠、高潮迭起又井然有序。

中国传统建筑群落方整对称、昭穆有序的布局形式,同样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中正有序等级秩序的追求。“中”即象征着权威,“尊者居中”是儒家主张的礼制要求。北京故宫是众多四合院组成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子都朝向中间的院子,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体现着大一统帝国的凝聚力量。这同时与《论语》中将有道明君比作北极星的政治理念相对应,“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帝王陵墓同样是古代建筑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清代的帝陵即极为重视结构的对称,以主陵孝陵为中心的神道,成为整个陵区布局的中轴线,其他各陵均以孝陵为中心向两侧排布,端庄肃穆,蔚为壮观。

民居四合院同样反映着人伦等级关系,上房由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居住晚辈,兄长居东,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在一组建筑之内,正、倒、厢、耳、门、厅、廊、偏各房都各有等级,不得高于主房。据记载,中轴线最早出现在晚夏建筑文化中。到了清代,戴震曾按《周礼》所述古代建筑制度绘出《考工记宗庙示意图》,已能见到明显的“中轴线”观念。

图片
图片

自然:建筑中的“天人合一”

“中国建筑这种伟大的总体布局早已达到它的最高水平,将深沉的对自然的谦逊的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形成任何文化都未能超越的有机图案。”这是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建筑的评价。我们的民族崇尚自然,无论是儒家的“天人感应”,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都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是《三字经》中耳熟能详的句子。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指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礼记》中有“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的描述,《庄子》中提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儒释道的通义。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古建筑群落在选址上常常依山傍水,曲径通幽,利用山势起伏自然形成建筑物的错落排列,这同样体现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传统哲学智慧。若不能坐落在有山有水的心仪所在,独具匠心的设计师则巧妙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院落,这也就形成了幽雅的园林建筑。人工造设的石、木、池是大自然中山、林、湖、海的象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

图片

与西方建筑取材于砖石不同,中国古建筑以木头为原料。在世界建筑史中,中国古代的木构架建筑独树一帜,无与伦比。中国古代认为金、木、水、火、土为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认为木出于大地,生生不息,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认为树木承天之雨露,向阳而长,乘地之养育,入阴而生,是阴阳合和的产物,是建筑的最佳取材。古人认为建筑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若是以名山之上质地较好的石头作为建筑材料,势必会破坏自然,为子孙带来祸患。石头开采后不可再生,而树木在天地滋养中仍可再生,故古人从建筑材料的选取上即受着“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多样的建筑形式同样也是古人协调自然的结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各有不同,在不同地理风貌的影响下,产生了风格各异的中国古建筑。如北方具有御寒功能的四合院、窑洞、土坯房和石板房,和南方具有通风防潮功能的吊脚楼等干阑式建筑即有着显著差异,但这都是人们顺应自然,积极地根据自然环境进行变化调整的成果。正因为崇尚和敬畏自然,我国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祭祀天地的建筑。这些建筑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屹立于华夏大地的独特存在。

图片
图片

《周易》中的建筑学

被誉为“大道之源”的《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当然也影响着古代的各类建筑。

易学创立了“阳奇阴偶”的数字奇偶观念,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规定奇数对应天,是象征吉祥、幸福、美满的“阳”,偶数对应地,是带有阴冷意义的“阴”。古代建筑中的大门,长宽的尺寸要带一个“五”的尾数。“五”是阳数,属于巽卦,巽卦的方位是东南方,古人认为东南方位是财位,大门是家宅进财的“气口”。古人“坐北朝南”建造房屋,除了便于采光外,同时也是受着易学的影响。

北京城的建造即蕴含着丰富的易学智慧。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紫禁城作为皇城的核心居于全城的中心,以此象征居天中心的帝座紫薇垣。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平面形状为凸字形,符合易学中“乾天包坤地”的格局,且外城南城墙向内呈缓弧形,符合易学中的“南为天”;内城北城墙为直线,与易学中的“北为地”相符,这也是古代“天圆地方”理论的应用。紫禁城平面布局采用前三殿、后三宫、东六宫、西六宫的布局模式。东西六宫之和为十二,象征一天中的十二时辰,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和十二地支。宫城之中,乾为阳,代表皇帝;坤为阴,代表皇后,乾坤又是天地的象征,整个紫禁城都寓意着阴阳平衡和和谐统一。

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影响着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指引着各个学科向前发展。因为有了文化,建筑不是砖瓦搭建而成的冷冰冰的空壳,而是带有温度的凝固史书。威严的紫禁城、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闽南圆楼……精美的建筑体系背后流淌着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之林屹立不倒。

图片

古建研培班报名|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营造技艺高级人才研培班通知图片

【古建研培】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营造技艺高级人才研培班在苏圆满举办

2023.03.25

图片

【人才研培】第二期文物保护工程与古建文化艺术人才高级研培班在京圆满举办

2021.05.21

图片

【古建研培】首期中国古建文化艺术人才高级研培班圆满举办!

2020.10.16

图片

您关注的是最受欢迎的中国古建文化艺术公众号

传播:中国古建文化 |营造技艺 | 汇聚匠心 |传承文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