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计算机科学 04

 科学羊 2023-09-12 发布于广东

本系列文章预计会有10个章节,这套文献会系统讲述机器革命本身,这里是第一季第4章

自然的高于人为的!—— 引言

我之前听麻省理工公开课时,有一位教授Anant Agarwal,他在讲述的电路电子学的时候,谈到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说;“其实人类最复杂的不是什么工程,计算机原理,或者复杂的控制理论,而是自然!

你看,电子设备是不是很简单,给你一个风筒,给你一个计算机你就会用,但他的上一层就复杂了,比如放大器,或者门电路,再上一级就是进一步复杂,比如欧姆定律的建立,再上一级复杂到极致,那就是就是一堆数据,你从数据能看出什么,如果不是基于现代的理论,无法知道数据背后可以导出公式,从公式又可以得出创建工程的方法,同时也是一个重从科学家到工程师的过渡。

今天我们谈谈计算机科学的诞生。

01 计算机的诞生

起初,人类发明计算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机器自动的问题,我们在02篇谈过关于提花机的工作原理,它是通过一个打孔纸来实现不同织布形状的设计。

而后来,巴贝奇因提花机和莱布尼兹设计的机器而产生灵感,才决定去设计一台可以为人类提供计算的机器。方便航海,勘测等等。

而真正的计算机是在二战时期,人类为解决炮弹运行轨迹而发明的。说白了,是从军事到民用。

1946年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时,每秒钟能进行5000次运算。虽然这个速度只有 iPhone 计算速度的一百万分之一左右,但是比人已经快得不得了了。

当时科学家们让它计算长程火炮炮弹的轨迹——炮弹还没有落地,计算机就算出了轨迹,以至于在场的蒙巴顿元帅看得目瞪口呆,说,真快啊,简直是电的脑,“电脑”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02 计算机系的诞生

1962年,普渡大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紧接着斯坦福大学也建立了一个。可能你不知道,当时第一个计算机系建立一开始,不像我们现在一样觉得这是一个学科。

按照当时电子协会,电子系的教授的看法,计算机无非就是我们电子系的“小儿科”。你们计算机系何德何能要建立一些系?你们所用的也就是把电子硬件进行了组装了而已。

记得前几天我看到有一个知乎的好友问同样的问题:既然有那么多计算机编程培训机构,为什么还要在大学设立计算机系了。

对于电子系的教授来说,也许有个人利益在里面,比如经费被分拨等等才这么说,又或者当时确实在计算机里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03 计算机的思想

可最终证明他们错了。

计算机这台机器的反正就像一个婴儿一样,刚出生的时候什么都不懂,需要人来辅助。甚至产生的效益比较弱智。可是越往后发展就越“聪明”。

为什么呢?因为计算机的发展,系自然,而非人为。

我们可以理解为,计算机发展的起初是人为,但是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壮大,慢慢它已经变的自然。但是注意这里说的自然并非是智能,这是两个概念。

你看,现在机器学习领域不是有个叫做自然语言算法的知识吗,而人类的语言刚开始也是没有的,而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自然诞生的。

回到本质话题,为什么计算机要设立计算机体系呢?它是如何自然生长起来的呢?

以下是引用《万维钢*精英日课》

1940年代刚刚发明电子计算机的时候,大家都使用所谓“汇编语言”,是让人说机器的语言 —— 直接把机器指令写在打孔卡上,给计算机读取。这个做法对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费时费力不说,还特别容易出错。

那么一个自然的需求就是,能不能让人按照人容易理解的思维写程序,然后把写出来的程序自动翻译成机器语言呢?

1957年,Fortran语言被发明了,这是一个科学计算语言,特点是特别容易写公式。1958年,LISP语言出现,这是一个极其强大的符号处理和逻辑运算语言,甚至可以用于人工智能设计。

1959年人们又发明了 COBOL 语言,用于商用数据库编程。

然后要方便人们在一台计算机上操作,你就得有账号管理,得安排不同的程序同时运行,那么你就得有操作系统,你就得有系统思维。要想开发出来的软件好用、可靠、容易维护,你就得有工程思维。接下来还有了互联网,你需要网络思维和安全思维。

所有这些自然生长出来的东西都是学问。再进一步,编程*思想*也在演化。传统编程语言是线程式的,程序员思维模式是操控计算机。

后来要把软件做得很大的时候,出现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这是不一样的思维模式,程序员想的不再是操控计算机这一台机器,而是“类”和“对象”:每个类和对象就好像是一个小机器一样,是这些虚拟的小机器之间在互动。

这个系统犹如一头怪兽,刚开始幼嫩,但到最后你将无法掌握。不是你猜测它会怎样就怎样,而是需要TEST。

尝试的东西,总会给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所以在科学上,就需要被研究,而经得起研究才配得上是“系” 。

好,今天先谈到这!

祝 好运

——Masir 20210914 于东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