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族人为何多姓马?

 靳小锋 2023-09-12

我国一向有“十个回回九个马,另外还有沙喇哈”的说法,这是说回族人多姓马。

回族人为何多姓马呢?这还要从回族的形成说起。隋唐以来,尤其是唐朝,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改革的开放,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今伊朗)人、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定居,长期同汉、蒙、维吾尔等族杂居通婚,元期时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信奉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习俗是有名无姓。在同汉族和其它民族的融合过程中,受汉文化的影响,他们也开始使用姓氏。最初,他们在姓氏的起用方法上,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回族虽然“马”姓居多,但其它姓氏也不少。如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其“海”姓的来历就是因其先人中有人到海南岛从军,定居琼山,于是便以“海”为姓,取名叫“海答儿”,其后人也便姓了“海”。

另外像尕、赛、撒、弥、脱、摆等,都是根据他们原来的波斯或阿拉伯名字的汉语音译取的,人们一看便知是回族人的姓。

研究姓氏文化的学者认为,回族人在取用的姓氏中,之所以“马”姓多,一是因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名字被译成“马哈麻”,或简写“马”,所以,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都取“马”作为姓。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原来的名字的读音,或名字中某个字的读音多与“马”谐音,因此便以谐音“马”作姓。还有的其原名含有“马”的意思,于是也用“马"为姓,如元朝大臣阿合马的后人便是用阿合马名字中的最后一个“马”作为姓。再如乌马儿、亦思马、马速忽等人的后裔,也是取其名字中的“马”为姓。再如元代著名诗人马易之,原名是“道贤”,是元代葛逻象人,葛逻象又译为合鲁,是“马”的意思,所以,他取“马”为姓,叫了马易之。

综上所述,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十个回回九个马”了。

当然,回族人姓“马”也有其他来历。如元代著名文学家马祖常的“马”姓,就不是来自谐音和字意,而是用的先人的官职,马祖常的先人本叫月乃和,因其在金末时曾任风期兵马判官,所以,其后人便用其官职中的“马”字作了姓。但这种取姓法在回族中很少见。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唐朝之前,还是汉族人姓马的多。从唐朝开始,随着伊斯兰教的传人和后来回族的形成,马姓才逐渐成了回族人的主要姓氏,并占了这个姓的多数。其地域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地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