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有影响的三部《百家姓》

 靳小锋 2023-09-12

提起《百家姓》,中国人是再熟悉不过了,大都能“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地背上几句,可以说妇孺皆知。这部《百家姓》是宋朝儒者开心编写的,已经流传一千多年了。 但如果要说这只是《百家姓》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百家姓》,估计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图片摘自网络)
中国姓名文化源远流长,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有关姓名文化的著作不计其数,就《百家姓》而言,少说也有一二十种,只不过上面提到的《百家姓》,一千多年来,一直作为旧时儿童的启蒙读物使用,所以大家特别熟悉。至今,有些读过私塾的老先生还能完整地背诵下来。除此之外,明代的《皇明千家姓》,清朝的《御制百家姓》也很有名。以上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部《百家姓》。

作为启蒙读物使用的宋代《百家姓》,一般认为是由北宋初年钱塘(今浙江杭州)带的一 位儒者编写的。它在最初时共收集姓氏438个,其中单姓408个,复姓30个,后来不断增补,成为一种包括504 个姓氏的启蒙读物。

这本《百家姓》,因编写于宋朝,皇帝姓赵,赵是国姓,所以赵排在最前面。至于接着皇姓后面的钱、孙、李等也是有来历的,也是一种地位的显示。“钱”之所以排在第二位,这是因为吴越国王钱俶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主动归顺了宋朝,受到了宋朝皇帝赵匡胤的特殊照顾,所以享受到了在《百家姓》中排位第二的特殊待遇;“孙”排在第三位,是因为它是吴越王正妃的姓氏,“李”排在第四位,则是因为它是南唐国王的姓氏。由此我们可知,宋朝的这部《百家姓》充满了政治色彩。

明代的《皇明千家姓》,同样也充满政治色彩。这部《百家姓》是明朝初年由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根据当时户部所藏的户口册编成的,共收录姓氏1968个,是宋代《百家姓》的四倍多。其编排形式也是四字一句,以韵相排,不同的是,它不像宋代《百家姓》那样毫无文意,在排列顺序上也改由“朱”姓排在第一位。它的第一句是: “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这里不仅将国姓“朱”排在最前,还进行了歌功颂德,以突出朱姓政权至高无上。

清朝《御制百家姓》是经康熙皇帝亲自审定的,这部《百家姓》与宋朝和明朝的排列都不同,它不是将国姓排在首位,而是将孔子和孟子的姓排在最前面。其开头几句是:“孔师阙党,盂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政,游夏文章。”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一是因为清朝皇帝姓“爱新觉罗”,四个字,不便编排,二是因为当时民族矛盾还很突出,将汉族人民尊崇的孔子和孟子的姓排在前面,有利于收揽汉人的心,有助于化解民族矛盾。所以,这样排列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