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佳琦哭着道歉,傲慢果然是七宗罪之首

 怀众心理 2023-09-12 发布于福建





李佳琦因为在直播间怼网友,引发全网热议。

事情起因是前两天,在李佳琦直播间里,有网友吐槽花西子越来越贵了,李佳琦回复:哪里贵了,找找自己的原因,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并且诞生了新的表情包:

今天早上看到微博李佳琦哭着道歉的视频,眼含热泪,声音略微有些颤抖,说自己在深刻反思。并且面对镜头好些时间都说不出话来。

看到这样的道歉视频,你会选择原谅他吗?

有的网友说:一天给我508万,我哭得可比他真诚多了。

有的人说,既然已经赚了那么多了,就别继续卖惨了吧。

也有的网友说,出来道歉只是因为双十一快到了,要收割猪猪女孩了。

看起来大家对李佳琦的道歉并不愿意买单。

这两天,李佳琦持续掉粉,掉粉数额已经超过百万,且还在持续掉粉中。

这场风波看来并未也没那么容易结束。

01

归因于职业倦怠是否轻了点?

很多人说李佳琦的状态明显就是职业倦怠了。

他已经有了那么多钱,还要日复一日卖货,显然这个工作已经无法给他带来更多的成就感。

但有人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单纯是职业倦怠的话,可以调节工作,少做些工作,而他显然是在嘲讽穷人,对他人指点。已经超出了职业倦怠的范畴。

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 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

随后M 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 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百度百科

而对职业倦怠的表现症状,如下:


1. 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

2. 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

3. 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从李佳琦最近的表现上看,他并不想失去这份工作,但是确实能感受到他表现出来的疲惫感,对粉丝的嫌弃感,甚至厌恶感。

虽然他出来道歉了,但是是否是他真实意愿,我们不得而知。

02

傲慢果然是七宗罪之首

更多网友把李佳琦的问题归于傲慢引发的。

李佳琦的成功,自己的努力是一个部分,但是更多我认为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环境与时代的红利。

李佳琦最早也只是化妆品柜台的销售员。网传李佳琦上大学的时候,他的妈妈拿不出两万一年的学费。所以也并不是富裕的家庭出来的孩子。

所以他确实有一个部分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

这让我想起罗翔老师的一段话:

或许在李佳琦说到:哪里贵了,找找自己的原因,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的时候,他已经把这些嫌贵的粉丝归为loser了。把贵的根本原因归咎于粉丝身上。

这一刻他显然不认识这个粉丝,也并不知道这个粉丝的工作是什么,他有什么样的经历,就此来评判和质问一个人,显然非常傲慢无礼。

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天主教称七罪宗,或称七大罪或七原罪,属于天主教教义中对人类恶行的分类。归入这一类别的,能够直接形成其他不道德的行为或习惯。罪行分别为: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

而傲慢排在首位。我想傲慢之所以站在了第一位,一定是在跟其他六宗相比之下,他有了更致命的地方。

目空一切,毫无敬畏之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别人的事情,无法体验到他人的痛苦,这会让我们失去很多。

这让我想起来之前韩红的采访:

她说到:自己的工资很高,不能算是富豪,但是已经超越了太多的普通人,她拿着这些钱非常不安,因为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可能吃不饭,穿不上衣服。

所以韩红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也号召了很多人一起加入她的公益活动中。

03

何不食肉糜
李佳琦并非第一次翻车。

我记得上一次翻车是因为在直播中,跟杨幂开黄腔。


李佳琦轻描淡写一句话,已经让杨幂尴尬到不知道说什么。

虽然事后李佳琦紧急道歉,但是已经令人挺失望了。

这件事情也说明了李佳琦并不是一个有清晰边界感的人。甚至他会突然越过边界给对方造成伤害。

而这一次,李佳琦更是触犯到大众的雷点和爆点。

心理学上十分强调人的界限。

如果一个人没有界限,很容易侵犯别人而不自知。

如果一个人没有界限,也很容易陷入到被他人侵犯的境地中而无法反抗。

当父母需要去评判自己的孩子的时候,都需要三思而后行,更何况是一个外人。

你质问别人有没有好好工作?!现在大环境并不友好,对于大众来说,能有一份工作就不容易了,现在写字楼大半空空如也,多少人失去工作。

你如此轻描淡写一句话质问他人,请问你谁啊!

当然这也很容易唤起我们童年并不美好的记忆。

在我们还是那个弱小的孩子的时候,总是被批评和指责。

你有没有努力学习?你上不上进?你丢不丢人?你好意思吗?你能不能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小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无力反抗,只能默默承受。

当然,这一连串令人emo的发问,小时候承受也就算了,成年人还要被人如此PUA,嫌贵竟然是自己的问题,这令人多么尴尬和生气。

李佳琦的道歉,在预想之中来了,不知道他出于什么目的,也无法衡量有几分真心,他真正想挽回的是什么?

我想,真的要让车不翻,实际行动以及不经意的举动才是最真实的那个自己吧。

李佳琦更需要的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他需要真正的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