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新用户8926AVU2 2023-09-12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宁寿宫景祺阁戏台】

时代:清乾隆

分类:其它

区域:内廷外东路

  宁寿宫景祺阁戏台,室内小戏台。平面呈“凹形”,背景绘廊柱及婴戏图案,透视感极强。除上下场门外,台前正面也开两门,以作通道之用。 慈禧居乐寿堂时,晚宴后常命太监在此演戏,有时甚至不必化妆。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寻沿书屋】

时代:清乾隆

分类:其它

区域:内廷外东路

  寻沿书屋位于内廷外东路宁寿宫区后部东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属庆寿堂建筑组群。乾隆御制寻沿书屋诗首句“寻绎黄家语,沿迴学海澜”,开宗明义地道出了书屋命名之因。
  书屋
面阔5间,进深1间,前后出廊,绿琉璃瓦黄剪边卷棚硬山顶明间步步锦槅扇门,余为槛墙支摘窗。前有垂花门1座,既是院门,亦为整个庆寿堂建筑群的主入口。东西配殿各3间,黄琉璃瓦卷棚硬山顶,明间开门,步步锦槅心。西配殿明间后檐开门,接过道直通乐寿堂前院。寻沿书屋院内正殿、配殿及垂花门之间以抄手游廊环抱相属,自成天地,营造出有别于庆寿堂其它院落的清雅的建筑氛围。
  慈禧太后住乐寿堂时,光绪皇帝每日清晨请安、侍膳,通常先至此处坐候。现建筑完好。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庆寿堂】

时代:清乾隆

分类:堂

区域:内廷外东路

  庆寿堂宁寿宫后部东路一组建筑的总称,位于阅是楼之北。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嘉庆七年(1802年)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
  庆寿堂由前后4进院构成南北狭长的院落。主入口为
垂花门1座,门内第一进院正殿额曰“寻沿书屋”。第二进院正殿即庆寿堂,面阔5间,进深1间,前后出廊,黄琉璃瓦绿剪边卷棚硬山顶,前后檐明间步步锦槅扇门,余为槛窗。第三、四进院之格局与庆寿堂之院大体相同。第四进院正殿西侧有小院,内有水井,小院北墙开琉璃门,可通景福宫。庆寿堂院落东倚宁寿宫宫墙,东北辟随墙门,可至北十三排
  庆寿堂各院正殿均面阔5间,进深1间,前后出廊,明间前后开门,殿之间以高出地面的甬道相连。东西
配殿均面阔3间,进深1间,前后出廊。主要建筑均为水磨砖墙,室内青砖墁地,外檐绘以苏式彩画,风格素静淡雅。屋顶交替使用黄绿两色琉璃,若前院为绿瓦黄剪边,后院则为黄瓦绿剪边,利用简单变化的手法取得丰富的艺术效果。
  清光绪末年,慈禧太后居
乐寿堂时,曾将此处作为醇王福晋、恭王女、庆王女等人进宫时暂居之处。现建筑完好。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景福宫】

时代:清康熙

分类:宫

区域:内廷外东路

  景福宫位于内廷外东路宁寿宫区东北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为康熙皇帝孝惠皇太后(顺治帝孝惠皇后)所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照建福宫后的静怡轩加以重建,以待乾隆皇帝归政后宴憩之用。嘉庆七年(1802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
  景福宫坐北朝南,平面正方形,
面阔进深各5间,四周环以围廊。前檐明间开门,次间、梢间为槛窗;后檐东梢间开门,其余4间为槛墙、支摘窗;两山面亦皆为槛墙和支摘窗。景福宫坐落于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檐柱柱础雕刻精美的覆莲花纹,为宫中少有。屋顶绿琉璃瓦黄剪边,采用三卷勾连搭歇山卷棚顶,曲线优美,坡度平缓,檐下饰苏式彩画。景福宫占地面积较大,由于屋顶形式处理得当,建筑并无突兀之感,造型灵巧舒展,与周围园林式环境协调和谐,体现了宁寿宫作为归政后居处的建筑意匠。
  宫外檐下悬匾曰“景福宫”,室内明间悬匾曰“
五福五代堂”,为乾隆皇帝御笔。乾隆年间曾在宫内陈设西洋仪器。西窗外仿静怡轩植梅树,冬天设毡棚护之。
  景福宫前东、西两面皆为游廊,与景福宫前廊相通,围合成半开敞的小庭院,院内植松柏。西侧游廊当中设
垂花门,即景福门,门外为一小院,院的正中有一八角形汉白玉须弥座,南北长4.2m,东西宽2.5m,高约1m,座口环以高约30cm的铜质栏杆。座上安放一块高达4.5m的巨石,挺拔隽秀,纹理清晰,此即紫禁城内著名的山石--文峰。石峰东面下部镌有乾隆皇帝御制《文峰诗》,说明其具有“景福宫前镇枢纽”的重要点景作用。过文峰向北再穿过两重月亮门,即至佛日楼
  景福宫是宁寿宫东路的主体建筑,其北为
梵华楼,西与中路景祺阁相望。宫与周围建筑之间灵活安插游廊与虎皮石墙,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连通的建筑环境。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佛日楼】

时代:清乾隆

分类:楼

区域:内廷外东路

  佛日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中的慧曜楼而建,北依宁寿宫北宫墙,东有石梯与梵华楼相连。楼为2层,上下各3间,黄琉璃瓦绿剪边卷棚歇山顶
  佛日楼一层间隔成数室,供奉
藏传佛教五大密教主尊(密集金刚上乐金刚大威德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五方佛释迦牟尼佛。二层供奉三世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弥勒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北、东、西三壁设长供案,上供无量寿佛小铜像378尊。
  楼前以虎皮石饰面墙围成小院,开月洞门,门外即
景祺阁东院,西行可至景福宫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

时代:清乾隆

分类:花园

区域:内廷外东路

  宁寿宫花园位于宁寿宫后区西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时,在后区西部南北长160m,东西宽约40m的窄长地段内建成一座花园,以备乾隆皇帝归政后游赏,故又称乾隆花园。
  宁寿宫花园南北分隔成四进院落,每一院的布局各具特色。
  第一进院主体建筑为
古华轩,轩前一株古楸树,轩因此得名。轩东山峦上有承露台,轩西为凿有流杯渠禊赏亭,亭北山上有旭辉庭。轩南有假山,其间有曲径。轩东南角有曲廊、矩亭抑斋围成的小院,院内东南堆砌假山,山上小亭名“撷芳亭”。
  古华轩后
垂花门内即第二进院。正房遂初堂,东西有配房,转角廊、倒座廊将正房、配房、垂花门联为一体,是个典型的三合院。院中湖石点景,花木三五。
  遂初堂后第三院以山景为主。院中峰峦起伏,山间有深谷,山下有隧洞通向四方。上山有蹬道,山上有天桥,
耸秀亭屹立山顶。院北有萃赏楼,西有延趣楼,东南麓有座北面南的三友轩,三面出廊,东面紧靠乐寿堂西廊。
  萃赏楼北是花园最后一院。主体建筑
符望阁,阁南山屏之上建有碧螺亭,其造型设计及装修均采用5瓣梅花形或折枝梅花纹。亭南有小虹桥通萃赏楼。山屏西南养和精舍平面为曲尺形。阁西有玉粹轩,阁北有倦勤斋,玉粹轩北依西墙有小楼竹香馆,外围一道南北向弓形矮墙。倦勤斋南、玉粹轩北接有爬山廊,可达竹香馆二层。
  宁寿宫花园布局十分得体,山石树木、亭台楼阁经营有绪。屋顶类型力求变化,色彩丰富,有黄、绿、蓝、紫、翠蓝等色,梁枋彩绘大量使用了
金线苏式彩画。中轴线布置有变化,后半部轴线略东移。整座花园既有私家园林玲珑秀巧的风貌,又与皇宫华贵富丽的氛围相协调。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遂初堂】

时代:清乾隆

分类:堂

区域:内廷外东路

  遂初堂位于宁寿宫花园中轴线上,古华轩后,为宁寿宫花园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光绪年间重修。
  遂初堂
面阔5间,进深3间,坐北面南,绿琉璃瓦黄剪边卷棚歇山顶,前后出廊。前廊下悬乾隆御笔满汉文“遂初堂”匾。中间开门,余开支摘窗明间为过厅,穿厅而过可至宁寿宫花园的第三进院落。左右出转角游廊,与东西配房前廊相通。东西配房各5间,北3间明廊,中间开门,南2间为暗廊。配房南端出廊,与院墙垂花门倒座游廊相接。外檐均饰苏式彩画,虎皮石墙基。正房、东西配房及转角游廊、廊房相连,围成一座方正的庭院。院门为四扇绿漆的垂花门。院内叠石山一座,湖石点景,花木三五,环山植竹,绿树翠荫,海墁地面中铺设方砖甬路,以连通正房与东西配房。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三友轩】

时代:清乾隆

分类:轩

区域:内廷外东路

  三友轩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三进院落,座北面南,三开间式小轩。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建。黄琉璃卷棚顶,东为硬山式,西为歇山式,三面出廊,这是一种巧借地形的屋顶构造形式,为宫中仅有。
  轩
明间槅扇4扇,中间两扇为门,檐下挂匾“三友轩”,两次间为灯笼锦支摘窗。轩内以松、竹、梅岁寒三友装修题材。尤为夺目的是紫檀透雕圆光罩,罩上竹叶以玉片镶嵌,构思巧妙。东为3扇支摘窗,与乐寿堂隔窗相望。后檐皆为支摘窗,窗外为假山。西次间西墙辟窗,以紫檀透雕松、竹、梅纹为窗棂,疏密相间,雕刻精细。透过西窗,可观赏窗外玲珑的假山与翠竹青松。
  三友轩的装修题材与轩外的种植物相统一,内外呼应,渲染突出了建筑主题。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延趣楼】

时代:清乾隆

分类:楼

区域:内廷外东路

  延趣楼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三进院落西侧。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修,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
  延趣楼上下两层,连廊
面阔5间,进深3间。上覆歇山卷棚顶,以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

带大家了解故宫建筑篇(十六)

绿色琉璃瓦,脊角安走兽5个。檐下梁枋饰以苏式彩画
  延趣楼东、南、北三面出廊。廊檐部位上安
倒挂楣子,下设栏杆。廊内侧安门窗以分隔室内外空间,门窗上部皆用棂条拼成步步锦形式,素朴雅致。室内装修以多种做工精美的瓷片镶嵌装饰,既朴实淡雅,又不失皇家气度。
  延趣楼初建时曾有天桥从楼上直通院内石山峰顶。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将天桥拆去,遂成现今的格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