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副文采飞扬的极品对联,字数很多,才华很棒,流传千百年

 真游泳的猫 2023-09-12 发布于浙江

对联俗称对对子,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上流传着不少经典妙联,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1副文采飞扬的极品对联,字数很多,才华很棒,流传千百年好厉害!喜欢对联的朋友,别错过哦。

这回算吃亏受罪,只因入了孔氏牢门,坐冷板凳,作老猢狲,只说是限期弗满,竟挨到头童齿豁,两袖俱空,书呆子何足算也!

此去却喜地欢天,必须假得孟婆村道,赏剑树花,观刀山瀑,方可称眼界别开,和这些酒鬼诗魔,一堂常聚,南面王无以加之。

此联是明末清初名士姜宸英写给自己的挽联。姜宸英与朱彝尊、严绳孙合称“江南三布衣”,在当时享有盛名。

姜宸英1628年出生,多次科举不中,一直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70岁始成进士,以殿试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姜宸英担任顺天乡试的副主考,主考官则是李蟠。

看似风光的职位,却成为姜宸英的火葬场,命运的齿轮上开始转动。

乡试放榜之后,读书人发现上榜者都是官宦子弟,于是大家都说科举有黑幕,主考官徇私舞弊。

有人写对联嘲讽说:“老姜全无辣味,小李大有甜头。”意思是姜宸英素有刚直之名却没有纠正科举黑幕,而李蟠收受贿赂,吃得美滋滋。

还有一篇《士子揭世文》在京城到处流传,煞有介事,揭露科举舞弊细节,闹得满城皆知。

于是乎,康熙帝震怒,特地对金榜题名者进行复试,亲自命题,命令皇子、重臣、侍卫严加监视。为保证公平公正,还增派诸多朝臣参与其事。

但是复试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复试人员无一落选,似乎李蟠与姜宸英并没有问题,似乎两人只是按照才能选拔人才,没有收受贿赂。

康熙帝从复试结果中判断,这些上榜的官家子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而那些说科举黑幕的,是落第者怀才不遇的怨言,这是在所难免的。

(后来事实证明,该榜中的许多人,如鄂尔泰、史贻直、杜讷,后来都是清代名臣。)

不过,康熙帝也意识到,考试中举的人官家子弟太多,因此容易激起人情愤怒。于是下令以后的乡试,官员子弟另编字号考卷,按一定比例录取,以免考中的名额全为大臣子弟所占。(官家子弟凭借教育和生活各种资源,比老百姓更容易获得知识,也更容易考高分。看来康熙帝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种教育上的不公平。)

照理说,复试证明上榜人员没有什么问题,主考官李蟠与姜宸英就应该无罪释放。

可是,戏曲家孔尚任的《通天榜传奇》却让这桩科举舞弊案又添了一把火。

孔尚任根据社会上的传闻而创作的《通天榜传奇》,将矛头直指李蟠、姜宸英,揭露了权钱交易的黑暗内幕,嘲讽了科举制度的不公平。

该剧上演后,名动京城,赢得了巨大的反响。人言可畏,康熙帝也不等不再次审视科场舞弊案。

为了挽回影响,平息民愤,康熙帝只好痛下狠心,先将李蟠、姜宸英收监入狱,后又判处李蟠流放沈阳尚阳堡三年。

姜宸英因受诬陷悲愤不已,在狱中饮药自尽。而状元出身的李蟠从此与仕途无缘,心灰意冷下,也只能著书自娱。

而写《通天榜传奇》的孔尚任也无法全身而退,罢官丢职,再也没法在仕途上混了。

(孔尚任的罢官是文学史上的一桩疑案,有人以为是《桃花扇》犯忌讳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是《通天榜传奇》诽谤朝官的原因。)

当然,遭遇最惨的还是姜宸英。姜宸英被抓入大牢时已经72岁,风烛残年,却被万夫所指,一时想不开,故而饮药自尽,留下一段憾事。

后人已经没法得知到底姜宸英有没有受贿,有没有科举舞弊,但姜宸英之死,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以死明志”,以死来表明他所受的冤屈。

故而姜宸英临死前给自己写的挽联,也具有历史价值,被后人反复拿出来讨论。

这回算吃亏受罪,只因入了孔氏牢门,坐冷板凳,作老猢狲,只说是限期弗满,竟挨到头童齿豁,两袖俱空,书呆子何足算也!

此去却喜地欢天,必须假得孟婆村道,赏剑树花,观刀山瀑,方可称眼界别开,和这些酒鬼诗魔,一堂常聚,南面王无以加之。

这副对联采用的是自对手法,自对之后,不用管上下联部分的对仗。

“受罪”对“吃亏”,“喜地”对“欢天”,“坐冷板凳”对“作老猢狲”,“观刀山瀑”对“赏剑树光”,“酒鬼”对“诗魔”,“头童”对“齿豁”。

假如不熟悉对联对仗规则的朋友,可能会误认为这副对联没有做到对仗工整,这就有些错失明珠了。

上联的 “坐冷板凳,作老猢狲”,用的是梅尧臣的典故。

梅尧臣才华盖世,然而怀才不遇,一把年纪才被举荐修编《唐书》,《唐书》未成而梅尧臣死。

当初,梅尧臣得知被举荐修史时,对妻子说:“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此言既有欢喜解脱,也有愤恨凄苦。

姜宸英同样科举不利,一直得不到重用,后来参加《明史》的纂修工作。

狱中的姜宸英以梅尧臣自喻,想要表达的是“读书识字误一生”之意。

头童齿豁,出自韩愈的《讲学解》,意思是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上联的意思是说,就因为读了一些书,学了一些儒家之道,没有出人头地,反而蒙冤受难,死之前还要坐牢,遭受万夫所指,书呆子混得如此凄惨,人间真是不值得再待下去了。

下联的“孟婆村道”,即地狱幽冥的代称。

下联的意思是说,姜宸英觉得地狱才是好去处,在旁人看来是恐怖刑罚的“刀山剑海”,在姜宸英看来却是瑰丽的景观,足以感受到无限欢乐。在地狱喝酒作乐,与酒鬼诗魔厮混,逍遥日子更胜过人间王侯。

此联似自嘲又似解脱,既有发自内心的迎接新生的到来,又有被冤枉的无限悲愤之情,显示着“想解脱而无法真正解脱”的愤懑之情。

种种对地狱的美好幻想,都可以看出作者一生的坎坷与辛酸,可谓以乐衬哀,细细品味,便可以发现作者表面的从容欢喜之下,是说不完的痛苦与泪水。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