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卡芜湖百里江湾,是什么感觉?

 洁洁赢 2023-09-12

2023-09-12

芜湖,临江而建、因江而兴,是八百里皖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长江见证了芜湖的日新月异,芜湖也成就了长江岸线的颜值焕新。一江碧水是芜湖人的自豪,人们充分探索长江、合理利用长江,将长江拥入江城怀中,长江两岸成为芜湖人休闲游乐的“后花园”。

芜湖人说到长江,自然离不开十里江湾人民公园,北起芜湖造船厂,南至澛港大桥,全长9.5公里。一条条步道、亲水平台等将长江收入眼底,揽入怀中。沿岸生态优美,人文景观比比皆是,长江文化与芜湖城市文化在此完美交融。

▲十里江湾。

十里江湾是芜湖百里生态江湾的缩影。长江黄金水道流经芜湖多地,岸线资源丰富,市辖长江岸线全长为193.9公里,其中,江北121公里,江南72.9公里。走,记者带你一起从十里江湾公园最南端逆流而上,去打卡水清、岸绿、产业优的芜湖长江生态景观带。

▲澛港闸(桥)两岸风景宜人。

澛港闸(桥)位于漳河与长江的交汇处, 是市区连接三山的重要枢纽,这里也是绝佳的江景观赏地。船闸上专门设置了两条人行通道和观景平台,市民在此可一览整个工程的壮观雄伟,感受漳河的静美与远处长江的开阔奔腾。澛港闸(桥)西侧的一大片滩涂,草木茂盛,适宜放风筝、露营。

船闸设置的人行通道和观景平台。

外龙窝湖与长江浑然“交织”,江水较低,水生植物肆意生长,丛丛芦苇是最常见的,点点白鹭栖息其上。

江边路平整宽阔。

就此沿着长江大堤,一路往三山、荻港方向去。江边路为柏油路面,平整且宽阔,两辆车交汇轻轻松松,一路畅行无阻。高高低低的林木,将近在眼前的长江不时遮挡。密集的防浪林里,除了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还有茂盛的草本植物。有多年自然生长的,有人为栽种修剪的。尤其在一些开阔的地方,齐整地种植了很多园艺植物。一路前行,一路绿意相伴。

长江岸线。

在享受着长江岸线生态美景之时,一座座码头、港口也让记者领略到芜湖经济脉搏的跳动。长江二桥江岸不远处,坐落着全国首座内河LNG接收站——芜湖长江LNG接收(转运)站,这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全省、全国能源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芜湖新远船业、皖南船厂、芜湖港三山船舶污染物接收码头、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芜湖三山港码头等,一路沿江布局,让人深深感受到芜湖这座港口城市的魅力。

▲忙碌的码头。杨大伟/摄

荻港境内的板子矶,被称为“长江二十四矶之首”,兀立江中,险峻奇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想要去江中的板子矶,需要乘坐渡船。在通往渡口的马路边,有一整面有关板子矶的历史文化墙,值得一看。

▲板子矶。杨大伟/摄

荻港居民心中的最美公园,非荻港滨江公园莫属。这里有一江一桥的开阔视野、滨江步道的轻松惬意,有鲜花点缀绿草环绕,凭栏远眺最是闲适。 “现在江边太漂亮,多让人喜欢,我每天早晚都要来散步,看看江水心情会变好。”荻港居民叶荣富说。

去年6月,镇政府又对临江依水的凤凰矶进行提升改造,新建6500㎡的滨江广场、临江栈道,设置灯光亮化,进行区域绿化,着力打造成休闲公园。该公园于2023年4月对外开放。

▲凤凰矶。杨大伟/摄

芜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此次记者百里江湾之行中得到充分真切的体现。如此长的江岸线,几乎没有一处脏乱之地,这无疑得益于我市早在2017年便启动的长江干流岸线集中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中,芜湖拆除了所有非法占用长江岸线、与岸线资源利用不相适应的码头、修造船点和黄沙经营点,并开展了生态复绿工作。2022年繁昌区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仅繁昌区境内,五年就已累计拆除沿江非法小码头27座,修复生态岸线18.2公里,岸线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2020年以来,繁昌区在18.22公里长的长江岸线共栽种树木3万余株、铺设草地1200余亩,新增植树点60余处,植被面积650亩。

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工程。近年来,芜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强化顶层设计,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

2022年6月,总投资达10.9亿元的长江芜湖河段整治工程正式启动, 51.8公里芜湖江段纳入治理范围。工程在提升防洪能力同时,有力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修复和提高了母亲河的“颜值”。

芜湖十里江湾美如画,百里江湾的恢弘画卷也正在徐徐展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