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09-12手机报_中国国家地理

 喀什噶爾 2023-09-12

手机报_中国国家地理9.12
看云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实现的乐趣之一,因为你只需要抬头即可,剩下就交由天空来创作。
看云,同时也是最被低估的娱乐活动。我们平时随手拍的都是什么云?去哪里能看到更精彩的云?带着好奇心,跟着地理君一起“云赏云”!
■仰望天空,就是赏云
云,被无数诗人吟诵,也被无数画家描绘过。最耳熟能详的要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经》里记载了“上天同云,雨雪雰雰”;莎士比亚曾在《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中写到:“有时我们看见天上的云像一条蛟龙,又是雾气会化成一只熊......一转瞬间,浮云飞散了。”可见,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观察云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与天气联系起来。

宋·马麟《坐看云起图》
「赏云」这件令人愉悦的“小事”,也聚集了一群云彩爱好者。比较有代表性的“赏云同好会”是英国一个叫“赏云协会”(Cloud Appreciation Society)的组织,据说全球各地加入该组织的人数多达四万。
正如赏云协会的宣言所说:「云是大气情绪的表达,可以像人的面部表情一样解读」。尽管云是多么的复杂、变化无常,按照云的科学分类系统再观察,却出乎意料地简单明了。
到今天,人们已经发现10类主要的云,十云属分类法是云彩分类学中的基础。常见的云,都能归在这十个属下,复杂的是每个属里又分很多种和变种。

云的分类及各云属典型高度图
资料来源:《中国云图》、《宇宙的答案云知道》
不同种类的云通常会出现在相对稳定的高度范围内,图中的数轴表现的高度范围是10个云属出现的典型高度。
图中将无固定形态的云分为3个云族,不过也有资料(如《云彩收集者手册》)将雨层云和积雨云分到第四个云族(即“多个云族”)中。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12年09期
下面,地理君就带大家先认识一下生活中常常能欣赏得到的云彩吧。
「积云」是最常见的一种云彩了,呈棉絮状,云底扁平。当地表空气被太阳加热时会上升,形成我们看不见的气柱,积云便是形成于上升暖气流上。
积云常常出现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云底开始“黑化”,那这个时候就不再代表好天气了。

江西吉安浓积云与田野间相映成趣,看:积云上端有着清晰明亮的花椰菜形态。
(右滑看快乐小狗版浓积云)
虽然在《中国云图》里,编者将云分为29种,但其实抓住两个主要概念就会简单许多,一个是「积云」,另一个就是「层云」。
「层云」是所有云彩里最低的,且云层灰暗。它形成的途径之一就是潮湿的空气吹过一片相对寒冷的表面,比如说海面或是冰雪覆盖的地面。
天空布满层云通常来说是一件较为单调的事情,但如果是站在高山之巅,俯看层云在脚下飘飘然,那时的层云就灿若云霞令人心动。

形状多变、移动迅速的「碎层云」,如轻烟一样缭绕过海拔高达4500多米的多雄拉山。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12年09期

「层积云」是分布最为广泛的,它们不断变化且无所不在,从白色到深灰色的都有。层积云是低低的一层云或者一团云,团块之间经常连在一起,或存在些许缝隙,因此它也是阳光终结者。

2021年7月8日在新郑机场上空见悬球状云(也叫乳状云)。
这是层积云中的「蔽光层积云」,每当云中有大量水滴,云底及四周又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将水滴托住时,便会形成这种悬垂云底、外形几近完美的云团。
悬球状云更容易形成在暴风雨之后,当你看见时,就尽情拍照吧,因为它出现时间只持续10分钟左右。
不过以上都是低云族,中云族的魅力也不容小觑。
「高积云」和「高层云」是中云族里的一对近亲(嗯,它们是中云族,而不是高云族)。「高积云」如同天空中谁打翻了棉花球罐子。由排列有序、边缘清晰的小云块组成,有时候组成条纹,又有时呈网格。人们常说的“鱼鳞云”就是它了。

人们常说的“鱼鳞云”就是高积云啦

高积云多达四个云种和七个变种,其中最与众不同的要数荚状高积云。
图片摄于2021年11月12日北京西三环航天桥附近的玫瑰色「荚状高积云」
「高层云」对于很多云彩爱好者来说,有些无聊,因为确实毫无特征。不过这貌似也能成为它独特的吸引点。

不过,当高层云遇见晚霞,它将会从无聊的“水泥天”变成最美的“火烧云”之一。
图片为2022年5月12日北京出现「乳状高层云」晚霞。
接下来,高云族要优雅登场了。
看「卷云」是多么虚无缥缈,像天空的毛笔挥洒了几下,便有了如丝如缕的画作。它是冰晶下落时穿过对流层上部的风而形成,或疏或密,最鲜明的特征是具有纤维状结构。

一首“霓裳羽衣曲”送给卷云
图片摄于2022年6月2日在河北省邯郸市,随着夜幕降临,天空的钩卷云也更加神秘了。

这个卷云像一只小兔子,欲乘风而去!
图片摄于2021年4月4日北京国际鲜花港上空
「积雨云」是由上文中的浓积云发展而来,但被称为“云彩之王”的它过于巨大,能纵贯低、中、高三个高度,常被归为第四个族“直展云族”。在积雨云的下方,你会看到黑暗、粗糙的一面,这个时候就快跑吧,因为它会带来打雷、闪电、暴雨,甚至还有冰雹!

2023年7月9日,砧(zhēn)状积雨云过境北京。必须要离得够远,才能看到暴风雨来临前云彩的砧状结构。
■更精致的赏云指南
云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似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赏云。但有一些云只出现在特殊的地方,又或者,有些云虽然出现在很多地方,但只有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才会规律地出现。
赏云目的地No.1
滇西北,被痴迷于天空的自然爱好者们认为是中国的赏云胜地。在这里,经常会出现一些别具一格的云彩。
丝滑的荚状云是“云中明星”,通常出现在山峰林立的地带。我国并不缺多山地区,但根据“云彩收集者”们的反馈来说,令人印象深刻的荚状云有相当高的几率会出现在云南大理,可以说荚状云在大理,已经是next level。

据统计,云南大理每年都会出现近百次的荚状云奇观,而且几乎每年都会有几次令人瞠目结舌的世界顶级荚状云记录。图中荚状云集群像天空的一把如意
荚状云通常是由潮湿气流越过上升地形而形成的。当一片区域的大气相对稳定,空气向下发展出波状运动,无形中上升,但在背风处下沉。如果爬升且被冷却的空气足够多,波峰位置就会出现荚状云。
由此可见,荚状云通常是因山脉的地形,强迫气流抬升、波动而形成,因此越是巨大的地形差,越能够在山峰下风面一侧形成荚状云。苍山最高峰海拔4122米,洱海平均海拔约1970米。山脊与洱海水面的海拔差,通常超过1500米。

气流翻越山顶后在背风坡形成的地形云——荚状云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1年03期
大理之所以盛产“高质量”的荚状云和地理有严密的联系。苍山促使荚状云更经常地出现,而洱海这样大面积的水域则提供充沛的水蒸气,提升大气湿度,这样的强强联合能让荚状云的云底更向下延展,也意味着云的体量更壮观、视觉上也更清晰和丰富。

苍山东侧的洱海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在富余的水汽补给下可以发展出更加夸张、低垂的结构,有些甚至像龙卷风般摄人心魄。

大理的荚状云,是pro版
还有一种「特殊湍流云」(也有叫眉云、水母云),在以前一直被归为“荚状云的消散状态”。它最典型的特征是破碎感或称之“有妖气”,云上存在不规则、扭曲的破洞,略显粗糙,但同时在局部又保留着荚状云的丝滑特征。
特殊湍流云相当于荚状云遇到湍流情况下的一种变种形态。在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有着密集且近乎平行的高山深谷,当气流经过这样反复切换的特殊地形,被迅速地抬升、又降落,容易产生各种漩涡与湍流,随之塑造出这种特殊的湍流云。
特殊湍流云很少见,被赏云协会视作“绝世奇云”。但其被注意到的也就是这个世纪的事情(正因如此,截至目前特殊湍流云还没有获得国际公认的命名),在有记录的十多年间,有20多次典型记录,滇西北占了6次。可见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多变性、意外性,对于云的塑造有多奇妙。

谁说特殊湍流云有“妖气”,它明明是祥Ray!
踏上最极致的赏云之路
如果随机问路人“盲猜,中国哪里的云最震撼”?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会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作为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加之独特的大气热力、动力作用和复杂的地形条件,造就了许多神奇的天象。比如前面提到的荚状云、森腾云,还有冰川云、旗云、云幞(浓积云顶部的薄云)、雪幡(固态降水粒子从云底降落时形成的幕状降水现象)......令人眼花缭乱。

青藏高原219国道沿线天象观赏分布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1年10月
资料来源/计云
而219国道在青藏高原的一段刚好满足了云彩爱好者们“观天”的需求。
这主要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东西走向的国道经过了高原上不同的干湿分布带,藏东南是湿润中心,一路往西到阿里地区,则是高原的寒旱中心。
另一个因素是海拔。219国道沿线密集地分布着我国很多七八千米级的极高山,比如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在这些高耸雪山处,很容易产生特殊的云,冰川云、旗云、荚状云......与此同时,平均海拔高,也意味着离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从而形成“热岛”,为天象的形成提供热动力。

图为青藏高原上不同云种的绘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1年10期
绘图/刘恒易
让我们从藏东南启程吧,这里是青藏高原的湿润中心,因此我们也能观赏到许多因为湿润而产生的云,比如虹彩云、森腾云、积雨云、降水线迹云。藏东南一带,尤其是波密、墨脱、察隅这几个县,彩虹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如果是夏季,在林芝地区还极可能遇到罕见的森腾云。森腾云其实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在2017年才由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发表。而它的形成条件也相当严苛,只有在森林十分健康、繁茂的地方,才会出现森腾云,它的出现昭示了生态的活力。

森腾云看起来普通,但其实非常少见。它是植物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汇聚于树冠层上方所形成的云。
从藏东南到阿里这数千公里的道路两侧,基本都被冰雪覆盖的极高山夹峙着。沿着一路前行,经常能遇见超出日常认知范围内的奇特天象。
极高山为许多特殊地形云的形成提供便利的条件,比如旗云、荚状云、帽状云等。这些景观虽然也能在非极高山区见到(旗云除外),但在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这些巨型山脉的加持下,能呈现出更加壮丽的自然美景。

帽状云戴在珠峰上
旗云是飘展在高山之巅的风向标,在山顶的云被风吹向一侧聚集起来,形成独属于雪山之际的一面旗帜,而高耸的山脉就是旗云坚实的旗杆。对于登山者来说,这面“旗帜”的方向便是当时的风向信息,从而能够判断天气的趋势,像实时天气预报一样。

图为旗云形成原理示意图
这种旗云的形成,是由于高空气流通过高耸山峰后产生反向的涡流,这些回旋涡流和山背风坡沿山体向上的上升气流叠加,形成压力更高的气团。
大气压力与临界凝结温度成正比,高压气团可以在更低海拔(更高的温度下)即成云。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04期
绘图/许默涵

许多人知道旗云,就是因为珠峰。
珠峰旗云最早由我国地理学家徐近之发现:“从珠穆朗玛峰东南面上升的润湿气流和强烈的西风相遇时,山头遂有向东伸出的旗状云。”
除了常规想象中的云,其实有很多大气光学美景也与云紧密相关。比如说日月之晕,通常就是伴随着卷层云而生。在青藏高原的寒旱中心——阿里,就常常能见到因为薄云中的冰晶作用而形成的壮观日晕。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的高旱之地,却也是摄影师拍摄天象奇观的宝地。

22度晕是各种晕现象中最常见的,它看起来像是围绕着太阳

的一个大圆环,内边缘常常有淡红色的色调。
图中卷层云冰晶闪闪发亮,于西藏阿里上空形成的22度晕。
温馨提示:虽然各种晕现象很神奇,但不适宜用肉眼观看。尤其是用单反相机拍摄晕现象时要多加小心,取景器会增加视网膜被直射光损坏的风险。 浏览122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