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城庶民旧事儿】虎豹趣事

 新用户2420aRkV 2023-09-12

家乡地处皖南山区,自古有虎豹出没,它们会时不时的闯进人们生活,袭扰一番。

清代县志是如此表述的:虎,山兽,状如猫,而大如牛。黄质黑章,锯牙钩爪,须健而尖,舌大如掌,生倒刺,项短鼻齆。夜视一目放光一目看物。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花如钱黑而小于虎。

当年县志记载了一对姐妹打虎救父的事儿。说的是三都枧溪有位名叫邵四宝的樵夫,以打柴为生。他有两个女儿,长女十七岁,名邵媚;小女十三岁,名邵扬,她们每天都跟着父亲前往山里打柴。一天,父女三人从屋后登山十里前去砍柴突然间,山风大作,林莽披靡,一只老虎从灌木丛中跳出,猛然住他们父亲而走,两女见了着急万分只见大女纵身上前,一手抓住老虎尾巴,一手挥起柴刀猛砍虎;小女没有柴具,也急忙赶上赤手空拳击打老虎。老虎见两女如此不顾性命,一时也愣住不动,两女硬生生从老虎中救下了父亲而老虎也只好气馁而去。

图片

康熙己酉科武举九都朱村人朱弦就此写了一首《女儿打虎行》的七言古诗,形象描绘了这一场人虎搏斗的惊险场面。其诗曰:

樵贵谷周几十里,中有碧山老樵子。

大女腰镰小女随,日往前山渡溪水。

山中草木堪作薪,劳劳父女分辛勤。

猛然腥风出林莽,咆哮扑地惊杀人。

伸爪一攫不回顾,两女失声老樵仆。

怒睛缩爪横其鬒,双股压人踞山路。

小女十三尚无知,急前扼项批虎颐。

大女左手捉虎尾,右手挥镰见髓。

女儿奋勇胜虎威,伥鬼骇啼虎气馁。

虎气馁,去徐徐,齐声呼父父乃苏。

收镰扶掖还山庐,道旁观者心胆虚。

皆言二女世希有,仓卒夺父出虎口。

人生急难何时无,使我闻之仰天奋跃生号呼。

老虎是凶兽,可说是人见人怕。斗转星移,岁月嬗递如今已经极少会有出现,偶尔有那么一两次,也不会是老虎,而是豹也。数十年里,我曾有两次邂逅此类凶兽,说起来也算是两桩趣事。一次公安中队打老虎,还有一次是我的学生抓老虎。“老虎”是一般庶民对凶兽的通称,其中就包括豹子。

上世纪60年代一个春天的午后,我们一群“熊孩子”早早来到学校,在大礼堂(明伦堂)打乒乓球。大家闹得正欢,突然只见我们班同学余田(他家在钟山一带),从莲花塘大门直跑上来,一边跑,一边喊:“老虎吃牛了!老虎吃牛了!”大家一听,球也不打了,急忙围上去问个究竟。那时生产队的牛,中午休息“歇轭”的时候,放在外门吃草。这天,不知哪闯出一只老虎,扑倒了一头牛。

个年代的耕牛可金贵着呢,算得上是生产队最重要的财产了。

老虎吃牛,谁也没见到过,这可是新鲜事呀!我们这群熊孩子正议论着。就见十来全副武装的公安中队,在“瘌痢指导员”的率领下,急冲冲从学校前门进来,穿过大礼堂而下,朝莲花塘大门直奔而去。

熊孩子与公安中队的很熟,这都是篮球场上混起来的。当时碧阳小学没有篮球场,我们一放学便来到公安局和兵役局之间的篮球场,与兵们玩起球。休息时便往他们营房跑(营房在公安局大院东向的平房),看看这,动动那,甚至还摸起那亮铮铮的长枪来。每到这,那位凶神恶煞的指导员便会快步进来驱赶我们训斥战士,熊孩子们恨死他了。他头发不多,稀疏黄,幼时肯定生过瘌痢,于是我们都恶作剧地喊他“瘌痢指导员”。

看到这一溜解放军从我们面前冲过,其中有要好的几位“哥们”瞅我们一眼,我们知道肯定是去打老虎。于是,大家也一窝蜂地随往校外冲去。等我们刚跑上县学山(焰火山)顶,解放军已经冲过城墙(现农机公司),上了寨下高坡(现电力公司),朝钟山方向奔去。熊孩子们正要再往前冲,几位老师早已经在前面严阵以待,大家只好悻悻而回。

下午课外活动刚开始,“老虎打死了”的消息便传来,说是老虎已经被抬到公安局。“——”校园顿时沸腾了,大家也不管是否放学,一个劲地朝公安局跑去,熊孩子们当然跑在最前头。

公安局大院早已围了一大人。我们挤到了最里面,只见地上果然躺着一只黄澄澄的“老虎”。那金黄发亮的皮毛上有一圈一圈的黑色斑点,“老虎”头不大,还稍微有点扁;长长的尾巴毛茸茸,比擀面杖还粗。听大人们说,这不是老虎,是豹子,而且是金钱豹,方言“青丝豹”。

图片

哥小杜、小贾告诉我,老虎是在钟山靠近田川的山坡上被指导员命中的。一会儿,照相馆的老范来照相,只见那“瘌痢指导员”手持钢枪,半蹲在“老虎”身旁,浑身似乎充满了杀气。瞬间,“瘌痢指导员”的形象在我的眼中高大起来。看老虎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将大院挤得水泄不通,于是,公家便将老虎抬到文化馆大厅,供人们参观。至于后来老虎的处理,便不得而知了。

1977年深冬的一个清晨,山野田地间铺就了一层皑皑严霜,很是寒冷。山里的太阳起迟,虽然到了早读时间,它还是没有露脸。我站在宝溪小学操场上,朝着上胡方向望去,从山峦间射进的金光笼罩下的山道上,翠林的学生一个都没有出现。从初中班开学一年多来,这是从未出现的事。

直到太阳完全升起,翠林的学生才一大帮的出现在宝石河对面上胡的山道上,其中有几个人还抬着一个大木柜子似的东西。很快,他们过了河,来到了学校操场上。我刚要上前质问为什么迟到,只见小个子郑明全跑到我的跟前,气喘吁吁地地说:“老师,我们抓到一只老虎!

“啊?抓到老虎?”我们几位老师真的惊讶不已。急忙来到那大木柜”面前。这“大木柜”其实是一个“老虎簺”。老虎簺,是当地的称呼,四周用粗钢丝或细钢筋围成,柜内装有踏板、活动闸门,山里人将它搁置到山上,专门用来抓捕凶猛野兽通俗一些,就是一个笼子。走近一看,眼前的“老虎簺”里,果然卧着一只灰褐色的类似猫一样的动物,前半身有一些暗褐色斑纹,体型不大,一米多长关在笼子里的它,显得似乎些温顺,但当我们一接近它,便立刻龇牙咧嘴,低沉闷吼,但终究不象老虎呀。还是当过兵的昭来老师见识广,他一眼便认出这是豹子,学名叫云豹。

“是怎么抓到的?”我询问年龄大一些的汪树生,他咧开嘴回答吃过早饭,翠林的几位同学便背着书包,提着火盆,结伴上学。半道上,其中一位内急,匆匆跑到路下的田稻草堆后解决,刚脱裤蹲下,一抬头便发现正对着的一条涵洞里,有两颗发着绿光的眼睛紧蹬着他。这位熊孩怕得连裤子都没提,便一边喊“有meisi”(东西)一边连滚带爬地跑上路。汪树生、郑修华几大的熊孩子,立即一边制止大伙喊叫,一边轻轻下路察看。见到那黑乎乎涵洞中那发亮的眼睛,认定了这是一只大野兽。于是就急忙跑回村中,从家里抬来了“老虎簺”。他们将“老虎簺”的闸门打开,将口子凑准了涵洞中野兽头的一端;又在野兽的另一头口上,用火盆里的火点燃了从稻草堆里拖来的稻草用书本将烟扇进洞里。涵洞里的烟越来越浓,野兽吃不消了,便顺着涵洞窜了出去,一头扎进“老虎簺”中,触动踏板,闸门门落下,野兽便被关住了原来还是一只很值钱的云豹。

图片

食堂炊事员割了一块肉丢进笼里,那云豹毫不理睬,可等大伙一转身,那肉却没了。中午的时候,我们让汪树生他们将老虎抬回了翠林,交给大人处理。听说,翠林供销社还专门杀了一头猪,接着大队联系了安庆动物园,动物园给了200元报酬。上世纪70年代的200元,可值钱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