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提醒!玉米多穗、空秆、结实不良,会导致大面积减产!
2023-09-12 | 阅:  转:  |  分享 
  
提醒!玉米多穗、空秆、结实不良,会导致大面积减产!近期,驻马店、商丘不少农户反映,自家的夏玉米出现多穗、空秆、超短裙、结实不良的突尖、花粒、
缺粒,询问啥情况?一般说来,这种属于玉米生长过程中雌穗分化异常、雄穗发育不良出现的一种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可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减
产幅度达30%~40%,严重的达50%。为减少此现象的发生,本文就其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雌、雄穗发育异
常的田间表现为:1.吐丝晚或不吐丝;2.雄穗没有发育;3.雄穗发育了小花败育,从而形成花粉少或者没有花粉,导致授粉不良;4.光长苞
叶,穗轴停止发育,形成空秆;5.光长穗,不长粒或籽粒稀少,造成缺粒、花粒、结实不良等。一、雌、雄穗发育异常导致结果:1.多穗现象。
正常年景玉米每株一般分化出一个结实的雌穗,有少量的双穗。但有些地块却出现异常的多穗现象,从玉米上数第5节至第9节的范围内,长出2~
3穗,多者达5~6穗,有的一个叶腋就长出双穗,多穗齐出,花丝鲜艳。2.“超短裙”现象。玉米穗轴(玉米芯)长度正常,就是苞叶短,包不
全果穗,那玉米造成顶端籽粒灌浆不好(籽粒瘪瘦)、籽粒结实差,对玉米整体产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像极了年轻姑娘穿的“超短裙”。3.空
秆现象。玉米田里有2~5%的空秆率属正常现象,但一些年份、一些品种、一些地块,空秆率在10%以上,个别在30%以上。4.结实不良现
象。①穗粒稀少,平均每穗只有10~50粒;②秃顶严重,且秃顶部分比较大,有的达穗长的50%,严重的达70~90%;③空穗多,从外表
看穗很长,但一粒未结,有的地块、品种空穗率高达30%以上。二、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各异,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1.气候异常。玉米在异常
气候条件下,特别是在玉米拔节期至抽雄期出现高温或干旱天气,顶端雄穗发育异常,养分输送不到位就会横向供给,导致养分在茎节上的积累,刺
激玉米腋芽的发育而出现多个果穗。空秆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玉米雌穗分化期高温干旱抑制雌穗发育,阴雨寡照也可导致雌穗发育受到影响,从而形成
空杆。玉米开花授粉期气温连续几天超过35℃,空气温度高,相对湿度降低,会造成雌穗花丝接受花粉能力减弱,雄穗花粉生活力降低,生存时间
缩短,导致结实不良;玉米授粉期,若遇到阴雨连绵光照不足天气,花粉吸水膨胀破裂死亡或粘成团状,丧失授粉能力,使雌穗花丝不能及时授粉,
会造成空棵或“满天星”结实不良。?2.营养代谢不良。在玉米雌穗分化阶段,若水肥充足,过多营养物质植株无法消耗,会使茎节上的多个腋芽
萌动发育,就有形成多穗的可能;密度过稀、田边地头,发生多穗现象较多。今年降雨较多,养分流失严重,影响了雌穗发育,使雌穗发育延缓或受
阻,导致吐丝晚或不吐丝;而雨水充足会使雄穗加速生长抽出,加上抽雄散粉期遇阴雨天气,导致散粉时间短、花粉量不足,加重了玉米雌雄不协调
,无法完成受精过程,造成玉米籽粒稀少或空秆现象。3.施肥不合理。土壤肥沃的空杆率比较低,土壤瘠薄的空杆率比较高;在玉米生长过程中,
一直没有追肥的空秆率比较高,追过肥的空杆率比较低。肥力越低,密度越大,空秆率越高。施单一肥比配方施肥的空秆率高,施二元肥料比施用三
元肥料的空秆率高。4.栽培问题。栽培密度过大,导致郁蔽遮阴严重,光照不良,通风透光差,光合效率降低,影响雌穗花丝发育,导致玉米授粉
不良。5.病虫危害。玉米遭受病虫危害后易出现多头多穗,如中前期害虫啃咬,失去生长点或心叶扭曲环绕,顶端失去生长优势,下部萌发,造成
多头多穗。玉米若受蚜虫、玉米螟、红蜘蛛、大小斑病、黑粉病以及除草剂等危害,可导致功能叶早衰,病虫侵入果穗,营养供应不足或受阻,往往
形成空穗或授粉后不能正常灌浆结实。6.品种差异。在同等条件下,有的品种未出现或很少出现异常现象。这说明在雌穗分化这一生物学特性上,
不同品种间存在着差异。三、应对措施对于空杆率比较低的玉米,要及时割除没结果穗的植株以及田间出现的小株、弱株,减少养分消耗和病害传播
,改善群体结构,为正常植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空杆率比较高的玉米可以做青贮饲料,及早进行收获。1.补施花粒肥。主要是追施氮肥,
以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延长叶片功能期。可以亩施尿素10公斤,趁降雨前追施,以提高肥效。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混合液,延长叶片
光合时间,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增加粒重。2.预防病虫害。玉米田间湿度大、温度高,风雨天气较多,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要密切关注病
虫害发生发展趋势,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3.掰除多余果穗。目前玉米品种多数是单果穗品种,发现多穗植株,应当组织人员尽早把多余的果穗掰
掉,每株玉米只保留1-2个果穗,避免消耗养分。4.适期晚收。适期晚收可以延长灌浆时间,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潜力,增
加粒重,提高产量。建议一般地块在9月底10月初收获,高产地块在10月10日前后收获。四、应对异常现象主要建议1.选择优良品种。要科
学客观、因地制宜,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2.加强肥水管理。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穗肥,亩施尿素20公斤,拔节至抽穗期,养
分施用量为氮(N)7—10公斤/亩。如果前期施肥较少或雨水过多,可适当增加施用量。水源不足的地块可采取管道输水、水袋或水车灌溉等措
施,扩大灌溉面积。3.合理密植。不同类型的品种、种植密度要求不一。一般平展品种3000~3500株/亩;半紧凑型品种3500~40
00株/亩;紧凑型品种4000~5000株/亩。近年来,随着高密度品种推广,各地应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4.采取人工措施。一是人工辅助授粉,进行隔行去雄减少半截穗。二是人工剪去雌穗顶端花丝。5.调整玉米播期。根据气候特点,把握好播种时间,使授粉期与高温多雨期错开,以免影响玉米花粉的活性和授粉。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