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教序

 虚室生白3ud10a 2023-09-13

概述

《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全称《唐释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圣教序并记》。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立于长安大慈恩寺,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碑高315.3厘米,宽141.3厘米。行书30行,行80余字。原碑今已断裂,现存西安碑林。

玄奘(600-664),俗姓陈,名祎。洛州猴氏县(今河南偃师)人。世称唐三藏,为法相宗之创始人。贞观十九年(645)二月,玄奘法师在印度求法十七年后,携梵本佛经520夹、657部回到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建译经院,诏玄奘翻译新经。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太宗在玄奘法师两次上表请求后,亲自为新经撰序以布行天下,序文即为《大唐三藏圣教序》。序文写成后,命弘文馆学士上官仪于明月殿对群僚读之。随后,又命时为皇太子(后为唐高宗)的李治作《述三藏圣记》一篇。玄奘在收到《序》和《记》之后,分别给李世民和李治写了谢表和谢启,李世民和李治又各作了答谢启。同年,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继续从事译经工作。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玄奘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高宗敕许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大雁塔。永徽四年(653),由褚遂良书写的《圣教序》、《记》两石,分立于大雁塔下。大约在贞观二十二年《序》和《记》撰成后不久,弘福寺僧人怀仁即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字,开始了《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的工作。《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释彦惊笺有如下记载:'时弘福寺寺主圆定及京城僧等,请镌二序文于金石,藏之寺宇,帝可之。后寺僧怀仁等乃鸠集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勒于碑石焉。'至咸亨三年(672),历时二十余年,集字完成,由京城法侣集资刻碑,亦置于慈恩寺中。此碑碑文除刻有唐太宗之《序》和唐高宗之《记》外,还刻有太宗和高宗当年给玄奘法师的两篇答谢启,碑后并附刻玄奘所译的《心经》。这就是本篇《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的完整结构。

《宣和书谱》卷十一云:'释怀仁,不载于传记,而书家或能言之。积年学王羲之书,其合处几得意味,若语渊源,固未足以升羲之之堂也。然点画富于法度,非初学所能到者。昔太宗作《圣教序》,世有二本,其一褚遂良书,一则怀仁书,集羲之诸行字法所成也。二本皆为后学之宗,模仿羲之之书必自怀仁始。岂羲之之绝尘处不可窥测,而形容王氏者惟怀仁近其藩篱耶?'

明郭宗昌《金石史》卷一云:'集书非始于《圣教序》,如章帝《千文》诸迹皆集书,不过仅入能品。独怀仁当文皇宏文之景运,值右军真迹庸萃,乃能凑合展缩,遂入神解,岂天地精英之气不欲遽泯耶?真足模楷百代,《兰亭》、《淳化》、《大观》皆远出其下。'明赵岫《石墨镌华》卷二云:'此碑为百代书法模楷,今时尤重。'《竹云题跋》卷二赞曰:'右军为书,凌今栎古。《圣教》一出,剧迹咸聚。仰配《兰亭》,有目共睹。'

原文

【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豪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或者哉?

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曲学易遵,耶正于焉纷纠。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讴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护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菀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喷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

爱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所托。譬夫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录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李世民敕答谢启】

朕才谢理璋,言惭博达。至于内典,尤所未闲。昨制序文,深为鄙拙。唯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珠林。忽得来书,谬承褒赞。循躬省虑,弥益厚颜。善不足称,空劳致谢。

【李治述三藏圣记】

皇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轨瞩也。综括宏远,奥旨退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剪。开法网之纲纪,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肩。是以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菀。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共飞;庄野春林,与天花而合彩。

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泽及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遂使阿耨达水®,通神甸之八川;耆阁崛山,接嵩华之翠岭®。窃以法性凝寂,靡归心而不通;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万区分义,总成乎实。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

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韶乱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岩。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获半珠。问道往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尘劳而不竭;传智灯之长焰,皎幽暗而恒明。自非久植胜缘,何以显扬斯旨。所谓法相常住,齐三光之明;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李治答沙门玄奘谢圣教序书】

治素无才学,性不聪敏。内典诸文,殊未观揽。所作论序,鄙拙尤繁。忽见来书,褒扬赞述。抚躬自省,惭悚交并。劳师等远臻,深以为愧。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内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沙门玄奘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唾,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般罗揭谛。般罗僧揭谛。菩提莎婆呵。'

般若多心经。

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国公于志宁、中书令南阳县开国男来济、礼部尚书高阳县开国男许敬宗、守黄门侍郎兼左庶子薛元超、守中书侍郎兼右庶子李义府等奉敕润色@。

咸亨三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侣建立.

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

武骑尉朱静藏镌字。

译文

【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

大唐三藏圣教序。

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撰写。

弘福寺僧人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天地是有形的,它们覆盖和承载着一切生灵;四季虽然无形,但它通过寒暑的交替暗中化育着万物。所以观察和感受天地的运行,是愚蠢笨拙的人也能够体会得到的;但是要洞晓阴阳变化的规律,却是贤哲和聪慧的人也难以穷尽的。由此可见,天地中虽然包含着阴阳但依旧容易认识,是因为它们有形可循;而阴阳处于天地之中却难以捉摸,是因为它们无形可依。所以说事物显明易察,即使愚笨的人也不会困惑;事物隐藏不显,即使智慧的人也会迷惘。更何况佛之道是虚幻的,它幽微玄寂,遍布于万物,统辖着十方。它是至高无上的神灵,有着广大无边的法力。说它大,可以充满宇宙;说它小,可以细于毫毛。它没有灭、没有生,遭逢千难万劫而不会衰微;它似乎隐、似乎显,历经百福千祥而永远长新。佛道是微妙玄虚的,遵从它的人往往寻不着方向;佛法是广阔而沉寂的,探求它的人常常找不到源头。如此说来,纷纷碌碌的愚民,庸庸扰扰的凡夫,想要探求佛道的旨趣,怎么可能没有疑惑呢?

佛教发源于西方,它流传到中国,带来了长夜中的光明,佛以他的仁慈普照着东方的众生。上古之时开天辟地,万物分化,言语和教化还没有产生。如今的世界有了规律和准则,人民就需要圣德来引领。佛祖涅槃之后,他的身影已经隐晦了,他的仪容也经过世代的转换而改变。佛祖的金容,失去了照彻三千大千世界的光芒;佛祖的画像,空有三十二相的外表。于是佛祖用他的教诲来拯救三恶道中的生灵,用他的遗言来引领群生修行。但是真教是很难遵循的,因为它的旨意难以明了;而邪说却很容易被人接受,造成了纷扰错乱的局面。'空'、'有'的理论,因世俗的解说而莫衷一是;大乘、小乘的修行,也随着时代的变换而兴衰不定。

玄奘法师是佛门中的领袖,他从小就心志专一,聪敏好学,很早就能领悟佛教的三空。长大后更加专注修行,具有四忍的品德。松风水月,也不足以比喻他的高洁;仙露明珠,又怎能形容他的清朗?所以他的智慧通达无碍,神明洞彻无形。他超脱了六尘的困扰,是千古无双的圣人。他凝心修持,悲哀正法的日渐衰微;他坚守于佛门,感慨佛经的传写谬误。想要条分缕析,进一步地完善,将佛经去伪存真,以利于后学。于是他一心向往佛国,决定前往西域求学。他历尽艰危,长途跋涉,一杖而行,孤身远征。积雪在晨风中飞扬,道路难以寻觅;黄沙在夕阳下弥漫,天空阴暗昏沉。数万里山重水复,他拨开烟霞艰难前进;无数个寒暑交替,他冒着风雨始终不息。有大诚的人不以身心的劳苦为累,立大志的人必能达成心愿。他周游西方,求学十七年,经过了无数的国家,坚持寻求正教。古印度的双林、八水,留下了他餐风露宿的身影,鹿野苑和灵鹫山中的奇景,他也一一领略。他亲承了先圣的教诲,受到了高贤的传授,深入探索,精研学问。一乘、五律的修行之道,了然于胸中;八藏、三筐的经文,可以脱口而出。

他从所经过的国家中取回了三藏经文共六百五十七部,翻译传布于中国,以弘扬佛的大业。这是引来了西方的慈爱之云,将佛法之雨润泽于东土的众生。圣教由残缺而复归完善,苍生由罪业而重获福泽。尘世火宅中的烈焰被凉雨浇灭了,迷惘的群生找到了前途;痴爱而生的浊浪平息了波涛,万民同登涅槃的彼岸。恶是因为罪业而堕落,善是依靠因缘而升华。升华和堕落的根源,全在人自心的追求和依托。好比桂树生于高岭之上,雨露才能滋润其花;莲花出在清波之中,尘土就不能玷污其叶。这并不是莲花的本性清洁,也不是桂树的本质坚贞,而完全是因为桂树所处之地高峻,所以秽物不能侵蚀它;莲花所生之地洁净,所以浊物不能污染它。花卉草木本来无知,尚且借助环境的美善而成就自身的美善。更何况人是有智慧见识的,岂能不依靠佛的福泽而求得福泽呢?因此我希望这些佛经的流传,与日月一样永恒不衰;福泽的传布,与乾坤一样广大无边。

【李世民敕答谢启】

联才疏学浅,识见不能通达,对于佛教的经典,更是称不上娴熟。前时写了那篇序文,深感十分拙陋,唯恐粗劣的笔墨玷污了圣洁的经典,只怕是将瓦砾堆砌在珠玉的宝殿中。如今忽然得到法师的来书,谬为赞赏,我自加反省,更为自己感到脸红。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白费了你的一番美意。

【李治述三藏圣记】

唐高宗皇帝李治为太子时所作的《述三藏圣记》。

正教的弘扬,缺乏才智的人是不能助推其传播的;佛经的阐述,没有贤能的人是无法论定其要义的。佛教是真如的圣教,是诸法中最玄妙、是经典中最深奥的。它内涵广阔,意趣深远,穷尽了'空'和'有'的微妙含义,阐明了'生'和'灭'的关键所在。佛经的文词是丰沛的,义理是精深的,求索者很难理清其脉络;文字是浅显的,而含义是晦涩的,修持者无法探测其边际。佛祖的圣慈所覆盖之处,没有什么善业不能达到;佛祖的妙化所及之处,没有什么恶缘不能剪除。佛祖开示了大法的纲领,以弘扬六度的正教。他要拯救群生于困厄之中,开启三藏经文的密门。所以佛之名,虽没有翅膀,但能传遍天下;佛之道,虽然没有根脉,但能坚固不摧。佛以他的道和名施与天下以福泽,历经万古而永恒;佛随感应而化身,遭遇无数劫难而不朽。清晨的钟声、傍晚的诵经声,在佛寺中交响;智慧之日轮、佛国之法轮,在法界中运转。盛美的宝盖接于天际,与翔云相辉映;葱郁的春林覆盖着山野,与天花相交织。

伏念皇帝陛下(唐太宗)蒙上苍之福泽,无为而治天下。恩德广被黎民,万国使者整衣来朝。他的隆恩下及黄泉,广施一切生类。他下令保护佛教经文,弘扬佛教教义,使天竺阿耨达池圣德之水,润泽了中国的山川;使耆阁崛山之秀色,与嵩山、华山之秀气相连。我以为佛法是清净空寂的,没有沉潜之心就难以晓解;智慧的境界是玄妙的,只有至诚之心才能感通。于是重重的暗夜,因智慧之炬而现光明;熊熊的火宅,因法雨的淋润而清凉。百川各自奔流,同汇于大海;万国分域成治,归一于实相。如此圣治,又何必与商汤和周武王比较治国的优劣,与唐尧和虞舜比较圣德的高下呢?

玄奘法师素来具有聪明和美才,立志平易朴素。早在童年时代,便显出清朗的资质,在乱世的浮华中,超拔于俗流之上。他凝心禅室,隐居深山,息心参禅,不断修行。超脱了六尘的烦扰,独步于自由的佛境;参会一乘的要旨,随机感化大众。因为中国没有完善的佛经,因此他决定前往印度求取。他长途跋涉来到恒河,一心只要求得真经;他数次攀越雪岭,绝不留下遗珠之憾。这番求学问道,一路往还达十七年之久。他因此精通了佛家的经典,一心以利他为志。他于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六日,奉皇帝圣旨于弘福寺翻译佛经要文共六百五十七部。佛法之流,如大海一般壮阔,洗尽了尘世的劳苦;智慧之光,如灯火一般长明,带来了长夜中的光亮。如果不是长年凝心于佛门,怎么可能建立这番大功呢?正所谓法相常住,与日月星辰齐放光明;皇帝陛下福泽深厚,与天地共永恒。我看到陛下所作的众经论序文,辉映古今,如含金石之声,似有风云的润泽。我李治却只是以轻微的尘土来增山岳之高,以坠落的露珠以增洪流之广,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权且略举大要,作为这篇序记。

【李治答沙门玄奘谢圣教序书】

我(李治)素来没有什么才学,生性也不聪敏。佛教的经典,所读不多。前所作的论序文,极其拙劣。忽见法师的来书,对拙文多加褒赞。我自加反省,既惭愧又惶恐。有劳法师远来,深以为愧。贞观二十二年(648)八月三日于内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僧人玄奘奉皇帝诏书而译。

观世音菩萨进行甚深的智慧观照时,洞彻五蕴的虚空,救度一切众生的苦难。佛说:舍利子!色身并没有离开空而存在,空亦没有离开色身而存在;色身就存在于空之中,空亦存在于色身之中。至于感受、思想、行动、认识,也都是如此。佛说:舍利子!一切的法都是空的,没有生、没有灭,没有污垢、没有洁净,不能增加、不能减少。所以空之中没有色,也就没有感受、思想、行动、认识,更没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根,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没有眼界,一直到没有意识界。没有痴愚和昏暗,也没有痴愚和昏暗的消除。以至没有衰老和死亡,亦没有衰老和死亡的消除。因此也没有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法门,并没有智慧,亦没有所得,因为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得到。菩萨凭借智慧观照,心中没有忧虑。由于没有忧虑,因而没有恐惧,而且远离颠倒梦想,达到彻底涅槃的境界。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的一切佛,都是凭借智慧观照而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由此可知,智慧观照是具大神力的咒语,是具大光明的咒语,是至高无上的咒语,是无与伦比的咒语,它能灭除一切苦难,是真实不虚的。因此,说出智慧观照的咒语,这咒语就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莎婆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国公于志宁、中书令南阳县开国男来济、礼部尚书高阳县开国男许敬宗、守黄门侍郎兼左庶子薛元超、守中书侍郎兼右庶子李义府等奉圣旨润色经文。

咸亨三年(672)十二月八日京城的佛教道友建立此碑。文林郎诸葛神力凿石。武骑尉朱静藏刻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